平城這邊,九成九的百姓都是農人。

農人靠天吃飯,能富到哪裡?

總之,這就是一個普普通通毫無特色讓他連土特產都尋不出的小縣城。

真的,平城這邊沒有任何特產。

這邊有的任何東西,隔壁縣都有。

因此,前兩年過年他給親朋好友送的年禮,全都是從府城採購的。

平城本地的實在是拿不出手。

當平城這種縣城的知縣,想整出一番讓聖上眼前一亮的政績,那真是比登天都難。

這三年來,他想禿了頭,也沒想出什麼好法子。

政績不突出,那就無法升遷。

他自身也沒什麼背景,他是寒門出身,前朝時他家也闊過,是個不大不小的世家,但經歷了戰亂,等盛朝建立,他家徹底沒落了。

沒政績,沒人脈,為避免走出聖上的視線,他原本想著,今年狠狠心,動用祖產去和吏部的官員拉拉關係,明年好選一個能讓他施展拳腳的縣。

但現在嘛。

平平無奇普普通通的平城,終於有拿得出手的土特產了!

靠著一個粉條,就可以讓平城的百姓比從前富裕一倍甚至是更多。

這就是他的政績!

在翰林院待了兩年,他大概能摸清楚聖上的心思:民富國安。

百姓富不富,這是考核官員的一條隱形標準。

所以,他還是得動用祖產了。

因為按照大盛的規定,知縣是三年一調任,他想繼續留在平城,那必須得託關係。

只要能留下,花費些祖產算什麼,靠著粉條,他能讓聖上眼前一亮。

必須要支援三柳村的粉條大業!

江知縣下了命令,很快全縣城上百個村子的村長都來到了縣衙。

當然,離的遠的村子,即便是坐著牛車也要走上一天一夜的,來的就比較慢。

但這無所謂。

這不影響江知縣先對來得早的村長宣佈三柳村收購澱粉一事。

一年兩次的賦稅,都是衙役親自去各個村子收的,所以,這些村子的村長和江知縣的聯絡挺密切。

現在江知縣宣佈了粉條一事,這些村長意外之後就是驚喜。

粉條在縣城火爆了一個多月,很多村長都知道粉條,現在三柳村要買澱粉,這是好事哇。

他們村子的紅薯也能變成銀子了!

甚至有個別村長拉著莊豐收的袖子,一臉心疼的問莊豐收咋不早下這個決定。

因為現在都臘月了,距離過年沒幾天了,家家戶戶種的紅薯也消耗不少了。

這多可惜啊。

但也沒人真的埋怨莊豐收,這是互惠互利的事情。

雖然種紅薯的人家已經消耗了不少紅薯,但這些人家裡還留有一些紅薯。因為按照平城這邊的習俗,過年會炸紅薯丸子。

過年需要用到紅薯,那此時家家戶戶自然有紅薯。

莊豐收把紅薯澱粉的做法教給這些村長,這些村長便回了各自的村子,教村人做澱粉。

當然了,莊豐收也特意強調了,澱粉必須乾淨,凡是有雜質的,三柳村不收。

到時候白忙活一場,那可別怪他。

江知縣也同意這個條件,粉條是要成為平城的特產的,代表的是平城的臉面,也是他的臉面。

他不想丟臉。

江知縣發了話,眾位村長不敢不重視。

回到村子之後,向村民傳授澱粉做法時,著重強調衛生問題。

這可是縣太爺發了話的!

縣太爺對普通村人的威懾力,那就好比老天一般,畢竟絕大多數村民這輩子去的最遠的地方就是縣城,在他們活動的這片區域裡,江知縣掌握著他們的賦稅徭役等生殺大權。

這的確是他們的天。

現在天發了話,他們不敢不聽。

於是,整個平城凡是種了紅薯的農人,在這個本該是冬閒時期的臘月,突然就無比忙碌了起來。

六斤紅薯出一斤澱粉,三柳村以十五文一斤的價格收澱粉,若是能做一百斤澱粉,那就能賣一千五百文。

若是做兩百斤澱粉,那就能賣三千文。

這是一筆不小的錢,足以讓他們過一個富足的年。

所以,必須得甩開膀子加油幹!

當旁人忙活著做澱粉做粉條時,黎蕎家的生活一如既往。

莊文回村之後,每隔一日便會來黎蕎家找黎蕎探討學問。

他將四書五經三史三傳背得滾瓜爛熟,於是他便時常充當夫子,抽查黎蕎最基本的背誦情況。

也會考一考墨義。

黎蕎雖然買了四書五經的註釋書,但註釋這個東西,一個人有一個人的理解,所以有不同版本的註釋書。

更絕的是,註釋書也有專門的註釋書。

這簡直跟套娃一般。

因此,並不是說拿著註釋書對照著四書五經死記硬背就可以了,還得找夫子、同窗諮詢,看如今主流採用的是哪個版本的註釋。

莊文苦讀三十年,在這一塊自然能暫時充當黎蕎的夫子,為黎蕎傳道授業解惑。

但莊文也有不擅長的地方。

他身為地地道道的古人,去的最遠的地方便是府城,他對臺風、龍捲風、海嘯、地震這些自然災害,只有籠統的瞭解。

詢問私塾的夫子和同窗,夫子和同窗與他一樣,面對這古古怪怪的題目頭皮發麻。

黎蕎懂這些。

但黎蕎現在只能裝不懂。

之前做點心他可以說是從雜書上看來的,但這麼多自然災害,用雜書肯定糊弄不過去。

所以,他只能發揮精湛的演技,做出苦思和犯愁的模樣,與莊文一起皺眉。

這日,臘月二十六,去割肉。

下午莊文來時,黎蕎正待在廚房裡燉肉。

他活了兩輩子,這是第一次和家人一起過新年,因此自打祭灶之後,他每日讀書的時間就少了許多。

書可以等年後再讀。

但年前熱熱鬧鬧的準備工作,他必須和陶竹一起做。

黎蕎燉肉加了不少大料,莊文剛進院門就聞到了濃郁的香味,他忍不住深吸兩口氣,香死了!

他今天一定吃了燉肉再回家。

黎蕎透過廚房的窗戶,瞧見莊文來了,便放下了手中的筷子。

咳,他剛才正夾著一根油條,非得要和陶竹一起吃。

當然,一起吃指的是他和陶竹各咬著油條的一端。

陶竹臉頰上染著淡淡的紅,視線一轉,也看到了莊文,便推他出去:“文哥來了,別鬧了。”

“行,那晚上時咱們去淋浴間鬧。”黎蕎笑眯眯的點頭。

陶竹聞言,雙頰的紅暈更重,但眼瞅著莊文要進廚房了,他便沒接黎蕎的話,而是轉身拿了兩個盤子,分別裝了今天剛做好的糯米藕和炸藕合。

“文哥,今天有人送來了一板車蓮藕,黎蕎按照書上寫的做法做了這兩道吃食,你嘗一嘗。”

陶竹把盤子遞給黎蕎,讓黎蕎帶著莊文去後院書房。

黎蕎應下,臨走前還用口型說了淋浴間三個字。

陶竹讀懂他的口型,直接“啪”的一聲將廚房門給關上了,大白天的,羞不羞。

但關上門之後,想到淋浴間的奇妙,他臉上的熱氣怎麼都下不去。

這新房子最妙的設計,便是淋浴間了,只感受過一次,那這輩子都忘不了。

“你這小日子不錯,有人送吃的,你也能整出好吃的。”

莊文沒看到黎蕎和陶竹的眉來眼去,他瞧著盤子裡只看外表就很誘人的吃食,忍不住笑著開口。

“這是鎮子那邊的牛家莊送來的,牛家莊今年種了不少紅薯,賣了錢,今天便派了人隨著鄭叔一起過來送藕了。待會兒你回去時帶回去幾斤,我家吃不完。”

黎蕎解釋。

“行。”莊文沒和黎蕎客氣。

現在給黎蕎送年貨的人太多了,除了外村的,還有本村的。

三柳村的人靠著紅薯作坊,在這個冬天著實掙了不少銀子,自從紅薯作坊不做澱粉只專心做粉條之後,一日最多竟是能做一千五百斤的粉條。

這麼多粉條,完全不用擔心銷路。

除了平城的人想買,商販也想買。

在這種情況下,村人自是想感謝黎蕎。

雖然黎蕎明確說了他不收鄉親們的東西,但從前的不收和現在的不收不是一回事,因為現在要過年了。

大過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