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夜不收
章節報錯
幾天之後,苗紹、許銘也終於選好了夜不收隊的人手,二人一共從大盤堡內的所有墩軍中選出來十個人,可以說這十個墩軍是眾墩軍裡最好的苗子了。
於是苗紹、許銘二人將這十名墩軍集中在大盤堡外面的一處樹林內,便開始訓練大盤堡的夜不收了。
至於其餘各小隊因此出現的缺額,劉衍也沒有辦法,只能從軍戶中再挑選了十個勉強能用的男丁補充上,這才保證了各隊人數上的完整。
這夜不收便是斥候,在大明無論是沿邊、沿海還是內地都有設定。明軍中的夜不收選用計程車兵大多是能飛簷走壁,或有種種殺人放火奇巧的異人,甚至還要求知天文善占候者。在明軍中,夜不收除了出外哨探外,還經常因技藝高超,熟知地理等,擔任著各種燒荒、奇襲或是劫營等任務。
而在大明邊鎮,還有一種比夜不收更精銳的尖哨,這些尖哨經常要遠出塞外,千里哨探敵情,在敵境內一呆就是數月,所行之地又都是人跡罕至的地帶,所以非機警矯健,有膽氣的人不可。
這些明軍中的夜不收尖哨,除了技藝高超外,很多人還精通幾門外語,比如苗紹、許銘兄弟,二人就精通蒙語,此外二人還懂一些簡單的女真語。
按照後世的說法,此時明軍中的夜不收和尖哨就是後世軍中的特種偵察兵,不管在衛所軍中還是在營兵中,都是最為精銳的存在,甚至比一些將領手下的家丁還要強悍。
這些人如果訓練好了,劉衍就多了一批出眾的哨探與情報耳目,精銳的夜不收在戰場上往往可以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對此劉衍當然是大力支援,可以說是要人給人、要錢給錢。
只不過此時大盤堡內的墩軍底子太薄,根本沒有太過強悍計程車兵,也沒有什麼奇人異士,就連人數也只有幾十人而已,所以苗紹和許銘也只能是在矮子中拔高個,想要一舉訓練處邊軍夜不收那樣的強悍精銳來,也是不太現實的。
此時夜不收隊一共十二人開始訓練,劉衍也饒有興致的趕了過來觀摩,準備看一看苗紹、許銘如何訓練他們的那些個部下,不由大開眼界。
只見苗紹、許銘先是檢視、熟悉那十個部下,發現眾人之中,竟然有三個犯有夜盲症。劉衍知道發生夜盲症原因,是因為平日裡攝入蛋白質的數量太少。
於是苗紹、許銘二話沒說,就找了幾副生雞肝、生豬肝,甚至還有十幾只活蹦亂跳的小蝌蚪讓三人生吞下去。
三人看著血淋淋的雞肝、豬肝,還有那十幾只黑乎乎、軟糯糯的蝌蚪,都是臉色發白,有些猶豫,旁邊另外七名墩軍見了也是滿臉噁心的表情。
劉衍見狀也是微微一愣,隨後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心中對苗紹和許銘不由得刮目相看。只不過明白其中緣由是一回事,能不能接受是另外一回事,看著那三名墩軍強忍著嘔吐的衝動,將雞肝、豬肝和蝌蚪吞了下去,劉衍的臉色也不是很好看。
那邊苗紹厲聲說道:“我們夜不收墩軍,要時常在夜間前往各處哨探,往後也常被選用敢勇死士夜襲敵營,你們如果晚上不能識物,又如何隨我出去刺探?一旦在夜間出擊,豈不是白白送死!”
接著,許銘便站起來,強迫著三人將剩下的蝌蚪等物生吞下去,直到全部吃乾淨為止。旁邊的兩名墩軍頓時便乾嘔了起來,劉衍見狀也不禁微微皺眉。
看過這些訓練方法之後,劉衍便徹底放心下來,這個苗紹和許銘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看來自己是遇到寶貝了,這邊夜不收的訓練自己完全可以放心交給苗紹、許銘二人。
於是劉衍便辭別眾人,先一步返回大盤堡了。此後苗紹、許銘便帶著十名墩軍神龍見首不見尾,常常不知前往哪裡去,甚至苗紹、許銘還在大半夜集結手下,眾人在夜晚的寒風中出去訓練。
不過劉衍也放心地由苗紹、許銘去訓練,對於二人的訓練方法根本不加干涉。
與此同時,大盤堡內其餘的墩軍經過嚴格的訓練,進步也是非常大的。
過了幾天之後,劉衍便決定給他們加入了新的訓練內容。
劉衍現在部下中只有刀盾兵,長槍兵,火銃兵三個兵種。
此時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他們的列隊組隊,相互撕殺配合等專案,己經有了一定的默契。所以在每天晚上的佇列訓練之後,劉衍便是訓練他們的個人技藝能力。
按照戚家軍考績墩軍技藝的等級細分為九等,眼下劉衍的軍隊才剛剛起步,不過數十人而已,也沒有必要便粗分為上,中,下,不合格四等。
每等都有不一樣的待遇與獎罰措施:上等者,每天都有肉吃,還可與陳勳等小旗官平起平坐,見了幾名小旗官也只需作揖,不需下跪。中等者,每三天吃一次肉。下等者,每天只吃乾飯。每次考後不合格者,重打軍棍十下,五次不合格者,重打軍棍三十下,驅逐出墩軍之列,不再享受軍餉。
劉衍定下以後每兩月一考的規矩,四等升降不定,中下等可以上升,上等也可以降為中下等,如有原地踏步者,也有相應的處罰措施。一次原地踏步可以免責,二次原地踏步打五軍棍。三次原地踏步打十軍棍。五次以上原地踏步不進者,打三十軍棍,驅逐出墩軍之列。當然,如果每一次都是上等成績,那便不算是原地踏步。
一切視墩軍的成績而言,每個小隊如果退步或是不合格比例大,連該小隊的領隊小旗官都要受處罰。
以刀盾兵為例,他們持盾牌時,能舞動遮蔽住自身為下等。能試刀衝入槍陣內為中等。令他們持牌與長槍兵對打,打得對手不及反手為上等。劉衍近期還造了一批標槍,用以刀盾兵使用。
以後刀盾兵手投標槍,以二十步為標準,如能命中掛立在那裡的三個銅錢。中一個,下等,中兩個,中等,中三個,上等。一個不中,為不合格,便要捱打軍棍了。
這個標準遠低於戚家軍的考績練習,不過劉衍不急,慢慢來,將來自己一定可以打造出一支堪比戚家軍的強軍來。
長槍兵同樣也是如此,他們練習長槍,也是在二十步外立人形木把一面,上分目、喉、心、腰、足五孔,各安一寸木球在內。
在擂鼓時,他們飛身挺槍向前戳去,任取一孔,戳刺五遍後,如有三次可以將孔內的木球刺於槍上,便為上中。兩次,中等。一次,下等。一次都沒有,而且試槍時的手法、步法、身法、進退之法不嚴謹,便為不合格,軍棍侍候。
這種等級賞罰制度出來後,每個墩軍都有了一定的危機感,而且還將隊內每個人都視為了競爭對手,不過這種良性的競爭氛圍是劉衍樂於見到的。
古時的冷兵器作戰主要靠的是腰力的使用,為了鍛鍊各人腰力,劉衍還吩咐工匠們做了一批石鎖,讓這些軍戶每天都要鍛鍊數十下。不過刀盾兵與長槍兵的練習容易,火銃手的練習則比較困難。
他們練刀還好,主要是鳥銃的射擊訓練難辦,不是因為各人都打不中,而是訓練火器時的成本問題。
在這大明朝,就算是一根精良的鳥銃,那銃管的使用壽命也就是幾十次。每天打個幾次,十幾天後,一根銃管就報廢了,再造一根銃管,起碼要一個月的。如此大批次消耗下來,所需的銀子也不少,即便劉衍有肥皂工坊的財源在,也是難以支撐的,而且打造鳥銃的速度也遠遠幹不少消耗的速度,這是劉衍不能接受的。
而且這個射擊訓練,沒有大量的彈藥量是不要想出來的。鉛子可以讓堡內工匠造一些,不過劉衍現在用來製造火藥的硝土,基本上是向外購買。因為資金和火藥原料的問題,嚴重製約著劉衍火器兵的發展。
劉衍準備等到大盤堡最終竣工之後,便開始著手解決火藥原料問題,這些對於劉衍來說並不是什麼難題,只是現在騰不出手來罷了。
劉衍這個問題有辦法解決,軍中的那些鳥銃手,劉衍還是讓他們盡情練習。
這天黃昏時分,在堡外那個還是非常簡陋的較場上,火銃的擊發聲音啪啪不絕。
劉衍正站在前面看幾名鳥銃兵在射擊,王越、張義、汪博幾人都是圍在劉衍身旁看著。
陳勳正在一旁給幾名鳥銃手講解裝填要領,此時陳勳對於火器的天賦也顯現了出來,只見他非常熟練地裝好火藥鉛彈,然後眼睛瞄那照星,對準前方五十步外一塊靶子扣動了板機,“啪”的一聲響,鉛彈正好命中靶心。
然後陳勳又試射了兩槍,全都命中。眾人見了都是叫了一聲好。
劉衍現在不敢與戚家軍相比,在訓練鳥銃時,只是在五十步外立一靶子。不過訓練標準倒是一樣,三發全中為上等,三發一中為中等,射六次,中一次者為下等。射六次,一次不中者為不合格。
劉衍當即賞了陳勳一錢銀子,算是對那些鳥銃手的激勵,只要眾人都能練成陳勳這種水平,也可以拿到自己的賞錢。
然後劉衍又在較場內到處巡看那些墩軍訓練,同時心裡還盤算著一個問題。
現在劉衍給堡內的火器工匠制定了一系列的獎罰制度,譚曉大他們製造出來的鳥銃大多合格,而且銃口定製大小基本都有一定的標準。質量的優良使得鳥銃手在訓練時可以放心地託著銃身,貼近銃尾仔細瞄準,大大提高了鳥銃的命中率。
不過雖是如此,那些鳥銃手的射擊裝填速度還是顯得慢些。以陳勳的射速,也要近一分鐘才射出一發,別的鳥銃手射擊速度就更慢了。
此時大明鳥銃的射擊步驟大約有倒藥、裝藥、壓火、裝彈、裝火繩等幾步,如果要詳細分解下來,步驟甚至要多達二十多步。熟練的射手平時不過是一分鐘一發,有些普通的鳥銃手到了戰場上,手忙腳亂的,能兩分鐘射出一發就算好了。
雖然現在沒有辦法造出燧發火銃,不過可以在鳥銃的裝填速度上想想辦法。
於是劉衍便想到了定裝彈藥。
“看來等到大盤堡最終竣工之後,不但要解決火藥原料的問題,還要將頂撞彈藥提升研發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