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各懷其志
章節報錯
大峴山位於沂水、臨朐交界處,西側為沂山,東側為黃墩山、龍山等山,兩側谷底為是南北通行的通道,齊長城橫亙東西,「齊南天險」穆陵關雄踞於此。
劉懷慎兵阻於大峴山將近兩個月,多次與雍軍交戰,互有勝負,胡藩並不冒進,穩守穆陵關,劉懷慎大軍久攻不下。
數日前,劉裕遣使告知,讓劉懷慎以徵夏稅的名義就地徵糧。歷時近兩個月,軍中糧草已不多,劉懷慎召眾將商議徵糧之事。
沈林子蹙眉道:「大軍北上,百姓對朝廷兵馬並不歡迎,若是徵收夏糧,恐怕民心越發背離。」
劉懷慎嘆道:「愚豈不知,可是軍中糧草僅能支援半月之久,與雍軍交戰短時之內難以獲勝,只能就地徵糧。」
沈林子嘆了口氣,道:「歸降的那些官員三心二意,靠他們徵收糧食恐怕事倍功半,當地百姓亦會反抗,需出動大軍威懾,儘快籌集好的糧草送往蓋縣儲存(今山東省沂源縣東南)。」
劉懷慎身後侍立長子劉榮祖,劉榮祖是其庶長子,妾室所生,劉裕京口起軍時便隨父投奔,滅南燕、平盧循、討司馬休之皆隨同作戰。因其精於騎射,作戰勇猛,為劉裕看重,授太尉諮議參軍,振威將軍,參世子徵虜軍事,此次亦隨父出征。
聽沈林子言道要派軍徵糧,劉榮祖快步來到側旁,拱手道:「大軍徵糧,恐雍軍襲擾,末將願率輕騎遊弋接應。」
沈林子笑道:「有榮祖在,萬無一失。」
劉懷慎捋須,心中暗歎,自己這位長子可惜是妾室所生,不然可繼家業,比起德願(嫡長子)來榮祖強出百倍,奈何。
「我兒可率千騎暗中護衛糧車,雍軍若敢前來劫糧,斬殺之。」
劉懷慎將二千兵馬分成十組,每組二百人,散於各縣徵集糧草。楊安玄治下田稅每畝取半石,各種雜捐、調租都折算在內;朝廷則是「按丁稅米」,每丁七石,丁女減半,但除田租外,另外「丁男調布二丈、絹二丈八尺,絲三兩、綿八兩、祿絹八尺、祿綿三兩二分,丁女減半」等等,林林總總折算起來每畝收取的稅賦近石,是楊安玄收取稅賦兩倍。
朝廷按丁稅米的制度有利於世家門閥,而普通百姓不管你地多地少,按人頭納稅,無形中增加了普通百姓的稅賦,有些交不起稅賦的百姓便投入門閥世家門下成為隱戶,躲避稅收。
劉懷慎派出的徵糧隊跟隨官吏到鄉村徵糧,按照朝廷的「按丁稅米」和調租收稅,百姓怨聲載道,便連前去徵繳的官吏也心中不滿,但兵馬在側,不敢多言。
百姓易欺,半月之內便籌得三十餘萬石糧食陸續運往蓋縣。劉懷肅下令每十丁出一役,由亭長統轄,自帶乾糧,從各亭至縣,再由縣衙集中運送糧食前往蓋縣。一時間,前往蓋縣的官道滿是糧車、挑夫。
劉榮祖率千騎在蓋縣公來山(浮來山)一帶遊弋,等待雍軍前來襲擊,他相信胡藩絕不會坐視己軍徵集糧草而無動於衷。
身為庶子,劉榮祖知道自己無法繼承家業,要想有所成就只能靠自己打拼。有機會跟隨劉裕出戰,劉榮祖每戰都奮勇爭先,徵司馬休之時在章山與楊安玄相戰,多處受傷仍力戰不退,得到姨夫劉裕的嘉許。
英雄本無種,馬上取封侯。劉裕對劉榮祖甚為嘉許,鼓勵他多立戰功,許諾不會因為他是庶子而埋沒。
章山大戰後,劉裕授劉榮祖為太尉諮議參軍、振威將軍,參世子徵虜軍事,劉懷慎對庶長子也更加看重,劉榮祖的生母(或該稱姨娘)在家中亦有了單獨院落,不必再看人臉色;其弟劉興祖得以安心讀書。劉榮祖知道這一切都要靠自己從戰場上搏殺得來。
劉榮祖每戰身先士卒,為人輕財重義,體恤將士,麾下兒郎皆願為其效死。烈
日當空,劉榮祖與眾將士隱在林中避暑,一連等了八天,仍不見雍軍身影,眾人不免有些氣沮,一邊嚼著炊餅,一邊七口八舌地議論。
「雍軍膽小如鼠,只敢躲在關牆之後,根本不敢出戰,要不然劉將軍早領著咱們踏碎他們的腦袋了。」
「聽說益州那邊大勝,檀將軍都快將梁州奪下了。」
「可別大意,僕聽說雍公從羌胡回來了,這場仗有得打。」
「宋公天下無敵,雍公也不是對手。」
有人看著官道上絡繹不絕的糧車,嘆道:「僕家中的地不知今年收成如何?上個月僕收到家裡的信說爺病了,也不知現在如何了?」
氣氛變得凝重起來,過了片刻有人開聲道:「這東莞郡的地真肥,一畝地居然能收六七石麥子,俺家的稻田也不一定能有這麼高的產量。」
軍中兒郎多是農家子弟,聽到糧產紛紛插嘴議論,有人說這裡的地肥,有的說是因為畜力充足,也有人道楊家犁深耕能增產……
「你們聽說了嗎,雍公治下專門設了什麼農業司,請了種糧的好手任農師,聽說是九品官身呢。」
「不可能吧,種田人還能做官,扯淡吧。」
「真的,僕也聽說過,僕的爹爹是種田好手,他種的田比旁人要多收三五斗,要是在這說不定也能做個農師,那僕也是官家子弟了。」
「你還是做夢娶個媳婦來得更實在些。」
林中一片歡聲笑語,遠處數騎急馳而來,劉榮祖站起身,那是他派出的偵騎。
「劉將軍,蓋城縣西五里處發現數千雍軍,正在襲殺押糧的兄弟。」偵騎氣喘吁吁地稟報道。
劉榮祖目光一凝,這些天他將注意力集中在城北,以為雍軍會從穆陵關內出兵,看來是想錯了,雍軍居然繞道海嶽(沂蒙山)從西南發動攻擊,且等自己擊潰雍騎之後要稟報大人,提防雍軍從身後發動突襲。
「兄弟們,吃飽喝足了隨愚前去活動活動手腳,順便替家中多掙幾畝田地出來。」劉榮祖翻身上馬,手擎銀槍精神抖擻地吼道。
片刻之後,蹄聲如雷,向著雍騎出現的方向衝去。
雍軍率軍的將領是封平,他原是南燕將領,族兄封嵩曾是燕國尚書左僕射,後被慕容超車裂死;劉裕攻燕,封嵩之弟封融降晉,後被劉穆之以謀反罪名與韓範一起誅殺。
劉裕取廣固後,誅殺南燕大臣三千人,封平遠在樂安郡朝陽城得以倖免,劉穆之殺封融時亦未牽連,但渤海封氏卻元氣大傷。
封平對劉裕懷恨在心,胡藩率軍攻北冀州,封平獻朝陽城,被楊安玄授樂安太守。此次劉懷慎率軍前來,胡藩召郡軍前往大峴山防守,封平亦在其中。
渤海封氏是上品門閥,封平麾下兒郎有半數是族中郡軍,多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部曲,胡藩名為北冀州別駕,實際上便是刺史,為安定轄內,對封氏多加籠絡,對封平甚為倚重。
劉裕大軍四處徵糧,胡藩原本不想理會,因為楊安玄來信讓他只需守穩大峴山關口,等待反攻時機到來。
扼守穆陵關,封平出戰的機會不多,這讓他有些心焦。渤海封氏因族兄封嵩、封融接連被誅已經元氣大傷,封家與劉裕血海深仇,只能依靠雍公。但要想保住家族郡望便要立下功勞,被雍公看重,戰場則是最好獲取功勞之地。
封平求戰心切,向胡藩表示他熟悉地形,知道有小道可以從沂山穿出,直插蓋縣西南方向,能夠出其不易攻打蓋縣、焚燬糧食。
胡藩見封平言之鑿鑿、信心滿滿,不覺意動,開戰以來被劉懷慎奪取東莞郡,堵在穆陵關內,他亦感憋屈。
蓋縣是劉懷慎儲糧之地,定然重兵把守,想到奪取不太
可能,不過既然封平熟悉地形,不妨派他作為偏師,在側翼牽制劉懷慎大軍。眼下正是夏糧入庫之時,偏師也不愁糧食補給。
細思之後,胡藩決定派封平率三千兵馬走小道出沂山前往劉懷慎大軍的西南,襲攏劉懷慎的後方,說不定能取到奇兵之效。
經過兩天半跋涉,封平率軍走出沂山,正好看到數百兵丁押運糧草從不遠處經過。不用多說,封平率軍殺出,以多勝少,不費吹灰之力便將押糧的兵馬驅散。
胡藩叮囑過封平,不可為難運糧的百姓,那些百姓得知眼前是雍公的兵馬,倍感親切,牽牛推車跟著雍軍送糧進山。封平在山中找到一處廢棄的山寨,離出口處有十里遠,正好用來作為落腳之處。
隊伍還完全進山,遠處塵煙起,隱隱傳來馬蹄聲,是劉裕的輕騎到來。封氏是本土門閥,看得百姓口碑,忙讓百姓將剩下的糧車拋下入山躲避。一面讓麾下將糧車有意雜亂地堆放好,擋住入山口,帶著五百人等候。
一刻鐘後,劉榮祖率輕騎趕至,看到糧車橫七豎八地堆入在地,看似雜亂無章卻擋住了戰馬馳騁的道路,數百名雍軍列於糧車之後,持槍拿弓嚴陣以待。
劉榮祖暗自皺眉,當初他隨宋公伐(南)燕,曾聽宋公評點過戰事,宋公稱燕軍應敵的上策是封堵住大峴山,然後讓精銳繞過沂山或五蓮山,從後絕糧道,由腹背夾攻。
眼前這些雍軍出現於此,便是主公所說的上策了,劉榮祖暗暗吃驚,雍軍繞過沂山攻打己軍後側,也不知來了多少兵馬,自己要稟報父親將這個漏洞封堵上。
雖然雍軍兵馬不多,但此處不利於馬戰,劉榮祖沒有急於出擊,而是耐心等待。.
兩刻鐘後,蓋縣八百駐軍趕至。劉榮祖命駐軍發動攻擊,略一接戰,射了一通箭雨,封平便率軍退走,駐軍將領錢泓率軍入山追擊,行出三里許便遭遇伏兵,傷亡數十人後退出山。
山中有伏兵,不知暗伏著多少雍軍,劉榮祖越發不敢輕易入山,讓人急報劉懷慎。劉懷慎派來二千步卒,命劉榮祖率一千輕騎、二千步卒駐守在蓋縣西側,保護大軍後翼。
戰爭帶來傷亡和苦痛,但也為一些人帶來建功立業的機會。身處大勢之中,上至天子琅琊王、雍公宋公,下至普通將士、黎民百姓都無法掙脫,只能在滾滾洪流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