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深計遠慮
章節報錯
四月三日,楊安玄迴歸襄陽城。
近三個月沒見妻兒,孔苗見到他忍不住眼淚汪汪,對著楊安玄又掐又擰地發洩了一通。這讓楊安玄心生愧疚,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他陪伴在妻兒身邊的時間都不多。
小別勝新婚,夫妻親熱之後,楊安玄談起這段時間在京中的經歷。得知楊安玄在返還襄陽的途中遇到刺客,孔苗緊緊地抱著楊安玄胳膊,默默流淚不語。
楊安玄憐惜地替孔苗拭去眼淚,道:“娘子放心,愚儘量不再離開你們母子了。”
孔苗將頭埋在楊安玄的肩膀上,想起婆婆曾說過,楊家滿門征戰沙場,夫妻之間聚少離多,每次出戰她都提心吊膽,為出戰的丈夫、兒子以及親人們擔心。自己選擇了玄郎,就不可能讓他像父兄那樣埋首經傳、教書育人。
前段時日孔苗與楊湫到慈幼院送些衣食,看到因戰亂失去家人的孤寡兒童,那悽慘的景象讓她心中說不出的酸楚,這些人有玄郎照看,至少不至於凍餓而死,而普天下有多少這樣的百姓。
玄郎曾不止一次地對自己說過,要讓天下百姓都衣食無憂、安居樂業,有意建立先祖所描繪的大同世界。
孔苗知道楊安玄並沒有說假話,雍州境內與民生息、推行儒教,百姓安居,更是用大量的錢從秦、魏、燕等地買回漢奴,授田給他們耕種。
想到這些孔苗心中充滿了驕傲,父親贊過玄郎心有大愛,是少有的仁德君子,自己能嫁與玄郎何其幸福。
腦中難免想到遠在新野的那個女人,孔苗忍不住撅起嘴哼了一聲,楊安玄不知妻子的心思,摟著孔苗在耳邊說著情話,惹得孔苗意亂情迷,免不了梅開二度。
身旁孔苗已經沉沉睡去,楊安玄小心地抽出胳膊,這個時候來根菸便再愜意不過了。穿越到東晉已經是第十四年頭,楊安玄已經習慣了現在的一切,只是偶爾一些不經意的回憶會勾起他濃濃的思念。
輕嘆一聲,楊安玄披衣起身喝了口水,睡意全無,索性拉開門來到屋外。他住在刺史府後宅的口字形單獨院落,除了正對院門的正屋三間外,東西兩廂各有五間房屋,住著伺候孔苗母子的僕從。
院子足夠大,東牆是塊三丈方圓的練武場,其他地方孔苗便種上了花草,暮春時節,花開正豔,院中散發著淡淡的花香。
楊安玄在廊欄下坐下,回到家中心情放鬆下來,燈光從屋門處漏出,將身影映在院中階上,恍惚如夢。
大江之上的喋血搏殺讓楊安玄深為震驚,他從未想過有人會刺殺自己,事後楊安玄與張鋒在一起分析,刺殺之人出動四艘戰艦,二百餘人,這樣的手筆絕不可能是江上的水賊。
自己在京城與門閥世家相處還算融洽,司馬氏將自己視為倚柱,也不可能派人下手;排除他們之外最有可能的便是劉裕和劉毅了,若是何無忌也要算在劉裕名下,楊安玄揣摩劉裕出手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其實楊安玄一直以來對這位氣吞萬里如虎的英雄人物懷著敬仰之意。英雄相惜,楊安玄渴望著有一天在沙場上與劉裕堂堂正正地爭鋒。
然而,江上的刺殺將楊安玄的美夢打破,相鬥不光是沙場上的爭雄,還有朝堂上的明爭暗鬥和背地裡的刺殺,若不是有人先行射箭示警,加上所乘戰艦經過改裝,恐怕自己真要折在蔪春了。
這場刺殺將爭鬥擺到了檯面之上,原本楊安玄打算奪取譙蜀和南燕之後再與劉裕交鋒,看來現實並不如自己設想的那樣,劉裕恐怕不會坐看自己強壯起來。
天下英雄誰敵手,楊安玄重重地拍了一下廊柱,不管劉裕使什麼計謀,取南燕譙蜀、收復長安的佈局絕不能亂,都說攘外必先安內,自己絕不能為了爭奪天下而棄雍兗之地的百姓不顧。
要憑雍、兗、司、梁之地與劉裕爭雄,自己最大的倚仗是科技,偉人說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是經過實踐檢驗後的真理。
科技不能脫離時代而孤獨存在,楊安玄作弊的幾項科技都是在當前條件下能夠實現的,楊家犁、宿鐵刀還有水密艙和車船技術,這幾項技術讓楊安玄脫穎而出走到了時代前列,也改變了整個時代。33
楊家犁的技術已經逐漸推廣,讓普天下的百姓為之受益;宿鐵刀的技法已被劉裕所得,即便一時間還不清楚淬火所用的液體,但相信不用多久也會破解;車船技術已經暴露,很快就會被朝廷水師所用,劉裕與自己之間的差距正在逐漸縮短。
要想保持領先的地位,必須要有新的技術出現,楊安玄撓撓頭,肚中能夠用得上的貨色不多了,最實用的莫過於黑火藥。黑火藥的配方簡單,取材容易,能夠大量的生產。
可是黑火藥的作用在現有的條件下是有限的,不可能朝熱武器方向研發。楊安玄臉上泛起意淫的笑容,若能研製出槍支,那才是真正的所向披靡,統一天下要變成統一地球了。
黑火藥反應會產生熱量升溫而產生爆炸,很長一段時間內只是作為爆竹、煙花使用。楊安玄與秦、魏交戰時就曾考慮過,利用黑火藥產生的爆炸和煙霧來對抗胡人的戰馬,戰馬未曾經訓練,受到異響和濃煙的驚嚇定然驚跑,創造出戰機。
其次,黑火藥易燃,可以作為縱火之用,製作出火箭、火球之類的火藥武器應該不難,還可以用來開山、伐木、挖礦,甚至可以進一步製出裝有鐵片的火藥包,用於克敵另有妙用。
不過,楊安玄除了記得黑火藥的配比之外,對火藥武器的製法並不知曉。楊安玄暗自唉嘆,早知道能穿越就該把曾公亮所著的《武經總要》背熟,那裡面記錄了三種火藥配方及多種火藥武器,並配有插圖,是最早的熱兵器製作工藝流程記載。
天下能工巧匠不少,自己提出設想之後,具體的研發工作交給這些工匠即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有過應浩的教訓,楊安玄絕不會把黑火藥技術洩露出去,此事要有王鎮惡等人妥善商議後再實施。
四大發明,紙、火藥、印刷術和指南針,楊安玄得意地一笑,雲節紙讓紙張的質量得到了提升,火藥也將在不久的將來現世,印刷術自然也逃不過自己的“毒手”。
楊安玄在東林寺時因佛經想到雕版印刷術,這門技術的推廣將大大地提高文化的傳播速度,對儒學的推廣意義重大,讓普通百姓有機會接觸到書籍從而改變命運,最終改變整個國家、時代的命運。
楊安玄能夠想象出自家老丈人得知自己的想法後會怎樣的欣喜若狂,這門必將留名青史的技術就交給大舅兄孔鮮去實施吧,孔鮮定然會竭盡全力。
士農工商,國之四民,楊安玄都十分重視,他深知要維繫天下平穩發展,缺了誰都不行,這些年他一直致力於做出改變。
士代表著執政者,在這個知識被少數人掌握的年代,士人無疑掌握著國家發展的方向,在東晉門閥政治和九品中正選士制度,讓普通人難有入仕的機會。
推行儒教,廣建學庠,讓普通人有機會識字,這是楊安玄的百年樹人大計,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註定絕大多數人不可能入仕,但識字也能夠改變他們的命運,也終將決定一個國家的長遠。
透過推廣儒教,楊安玄已經讓不少寒士踏入仕途,成為下層的官吏,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寒士會形成階層,從而擁有一定的話語權。
楊安玄不是沒有想過以科舉制替代九品中正制,但他現在只是雍兗刺史,影響力不出四州之地,真要改變取仕的途徑定會遭受門閥的強烈反對。這種改變只能潛移默化,否則很容易自毀根基。
士農工商四民之中,農人所佔的比重最大。民以食為天,農民保障了食物供給,成為國家的基礎,這個規律便是千年以後也不會改變。
在現有的條件下,農人的生活太苦,一家辛勤勞作混不到衣食無憂,楊安玄致力於改變耕作的方式,提升耕作的質量,已初見成效。
讓農人子弟進入學庠,是楊安玄的又一重要舉措,只有改變人數最多的人命運才會真正改變國家的命運。
征戰天下,離不開將士沙場搏殺,而軍中健兒多來自田間農夫,要讓這些將士為自己征戰,自己絕不能虧待他們。
雍州軍功制度不論出身,凡立功者皆授勳,勳不為官,但享有相應官俸;其次根據戰功高低授田;三則可以根據勳功降階入仕為官。
軍功制度讓雍州將士不懼於戰,讓普通百姓以入伍為榮,接下來楊安玄想進一步完善撫卹、退伍等制度,讓農這個階層亦有上升的渠道。
工為匠人,被視為賤業,楊安玄深知工能興國的道理。在汝南時楊安玄資助陶勝開辦醫館,讓工匠合力打造楊家犁,在棠溪為鍛鐵的工匠安排好生活,在水師重用工匠造船,想借助提升工匠的地位。
然而世俗的觀念短時間內難以改變,楊安玄準備換個角度來解決問題,這次雕版印刷或許是個機會。雕版印書是文事,但製造雕版等工藝卻離不開匠人,若能透過士人參與其中,或許能改變世人對工匠的看法,此事等向孔家父子提過後再來細想。
商為四民之末,重農抑商是統治階級慣常的手法。其實孔夫子並不輕商,子貢就是商人。當今門閥世家表面上對商人不屑一顧,其實自家便有商隊為家族販運賺取財物,有的商賈託庇在士族門下,各取所需。
楊安玄深知商能帶來經濟流通和財富,離開經濟基礎所有的一切都不過是空中樓閣,在襄陽設立西市,廣招天下客商,楊安玄向天下商人傳達出他重商的理念,也得到了巨大的回報。
還有文化的輸出,楊安玄腦中念頭閃爍,卻敵不過倦意上湧,打了個哈欠回屋睡下。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