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著想著,張儉就睡著了。這一次趙宋之行,遠比自己想像的還要順利,自己準備付出的那些條件還都沒有拿出來,那個叫文彥博的就美滋滋得走了,宋臣,短視也。

天終於亮了,皇宮外一個個軟轎排隊入宮,這都是來參加大朝會的宋臣們。

張儉很早就起了床,吃了一點東西之後便開始等待著,等待著宮中可能會傳出的一些個好訊息。

垂拱殿,做為朝會之地,今天格外的熱鬧,一些個在京的五品以上官員都趕了過來,只是因為品階太低,他們站在最靠後的那些個位置上。

距離金鑾殿最近之地,站著的是朝中的相公和重臣們,他們時不時也會交頭結耳,似乎是在統一著某種意見。

嘈雜之聲持續了好一會的時間,直到遠處傳來了一道尖厲的聲音,「皇上駕到。」

頓時,原本比之菜市場好不了多少垂拱殿上頓時就安靜了下來,所有的臣子皆是不由自主的低下了頭,嘴中說著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之言,等待著君王的臨朝。

久不出現在朝堂上的趙禎,這一次來了。與以往不同的是,曹皇后就跟在他的身邊,亦步亦驅著,看那樣子,一旦若是趙禎身體不適,她便可以快速的進行攙扶。

寬大的龍椅之上,座兩人一點問題都沒有,曹皇后先是扶著趙禎座下,接著小心翼翼的座在一旁伺候著。可別看她面色很是擔心甚至還帶著一點的忐忑,可實際上心中卻早就樂開了花。

這可是當著趙禎的面座在龍椅之上,這是她一直以來的目標,現在也算是達成了一半。

太監總管張茂則的目光一直不離官家和皇后左右,看到他們落座之後,這便長出了一口氣,跟著那有些尖厲的聲音再一次響起,「皇帝臨朝,群臣有事請奏,無事退朝。」

「臣有本。」

就在張茂則的話音一落,參知政事文彥博就第一個站了出來。

這是一個喜歡沽名釣譽的主,眼看著趙宋收復燕雲之州再際,他當然要抓住機會打響這第一槍了。

文彥博手持白玉芴板站了出來,臉上帶著一些的激動之意,抬頭看向座在龍椅上的趙禎與曹皇后說道:「臣啟奏官家和皇后,也恭賀官家和皇后,遼國來使,礙於我大宋之天威,願意歸還燕雲之州。」

「此舉乃是官家勵精圖治之下的結果,唯官家英明方才始得。臣再一次恭賀官家與皇后,並賀大宋國泰民安,國家昌盛。」

文彥博這般一說,其它的臣子也是一齊出聲附合的說道:「臣等賀大宋國泰民安,國家昌盛。」

「哈哈,好,好。」龍椅上的趙禎面色潮紅般的說著,看得出來,這一會的他有些激動。

皇帝高興,臣子們自然也是跟著高興,一時間整個朝堂之上氣氛都有些熱烈之感。不知道的人,還以為現在趙宋已經靠著自己的實力拿回了燕雲十六州了呢。

「文彥相公,本官有些不解,不知可否解惑?」就在滿朝的文武都一副高興過大年的模樣,一些個臣子已經準備把自己昨天晚上醞釀好的詞彙說出來,讓官家更為高興的時候,一道略帶著冷靜的聲音響起,也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

開口之人正是包拯,時任樞密使之職。

包拯站了出來,且臉上不帶任何的表情,這幅樣子,讓那些原本想要開口隨大溜之人馬上就閉緊了嘴巴。

無它,但凡只要不是傻子,都可以看得出來,這是包拯要找麻煩的意思。而在沒有看到結果之前,是沒有人會主動參與進來的。

沒有人再說話,目光集中在了文彥博的身上時,此人面色已露不悅之意。

今天可是大喜日子,是趙宋奪回失地之時,此舉可讓官家高興,也是可

記錄於史冊之時。屆時,所以與會之人都與容有焉,而就是這個時候,竟然有人出來質疑自己,文彥博能高興才是怪事。

心中怪著包拯的不識相和不識抬舉,可既然人家當朝向自己發問了,他又不能不答,不然別人就會以為自己怕了對方。

「哦,不知包相公,有何不解之處呢?」

文彥博搭話了,包拯聽聞突然就是一聲冷笑道:「剛才文彥相公說,遼願意歸還燕雲之州,實在是太過籠統了一些。但不知道是歸還所有呢,還是歸還幾州?」.

「另外,這是無償歸還呢?還是有償?」

「若是後者,又需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呢?」

包拯說的比較仔細,雖然張儉的具體要求他不甚清楚,但有一條他是知道的,遼國絕對不會有那麼好心,他們一定是存著其它的心思。總之,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若是不能把事情弄一個清楚的話,有些好處拿在手中也只會燙手。萬一到時候文彥博來一個先斬後奏,那吃虧的很可能還是他們趙宋。

別說,文彥博還真就是那麼想的。

文彥博考慮的是經由他之手,把燕雲之州要回來,這便是最大的功績,他的名字也將忘記於史冊之中。

至於需要付出的代價,那就與他並沒有多少的關係。

代價是要由趙宋這個國家出,他得到的只是功績,這根本就是兩回事。

原本按他的意思,就是先把這件事情給做實了,大家都接受了遼國扔出來的這個橄欖枝。而一旦吃了人家的好處,回頭再說人家的條件,那時就算是你不答應也是不行的,畢竟趙宋可是禮儀之邦嘛。

卻不曾想,包拯看出了這一點,竟然當著官家和滿朝文武的面問自己這件事情,這就讓他有些難堪了。

「怎麼了,文彥相公,可是有什麼不可對人言之事嘛?這可是國家大事,不應該吧?」包拯看到文彥博不說話了,如何還看不出這其中是有貓膩存在呢?

其實這一會,不僅是包拯看了出來,便是其它的臣子們也看出了問題所在。即便是坐在金龍椅上的趙禎也看出了不對之處。「文彥愛卿,遼國可是提出了什麼條件嗎?」

昨天文彥博上報給自己的時候,也只是說遼國願意歸還失地,至於需何種條件還真就沒有說。

趙禎當然也想過,遼國不會無緣無故的給他們好處,條件是一定有的,但應該不會太過過分,不然的話,文彥博是不會答應的。可現在看來,似乎事情並非是這麼回事。

官家都過問了,文彥博就知道,紙是包不住火,有些事情不是他想隱瞞就可以隱瞞。

「陛下,遼國是有些條件的,他們現在與蘇石手中的軍隊發生了一些摩擦,不巧的是又正逢遼國處於糧荒之時,所以他們想和我們換取一些糧食,最好我們還可以出軍幫助他們滅了蘇石。」

文彥博說的隱晦,但這些臣子們可都是人精,誰也不是傻子,當下就聽了出來,感情拿了失地,接下來趙宋就要出糧出兵呀。

大家聽懂了,很多人的臉色就是為之而一變。這其中就包括仁宗趙禎。

他就說遼國不會這麼好心把燕雲之地還給趙宋,原來是有求於自己呀。

按說這也沒有什麼,國與國之間的一種交換罷了,很正常。他生氣的是文彥博之前並沒有和自己說這件事情。

趙禎有些生氣,但有些人比他還要生氣,比如說樞密使王德用。

之前王德用與文彥博曾有過一段蜜月期,雙方曾合作過。但最後的結果卻是兩人都吃了瓜落,若非是趙宋獨特的文官為大的體系,那一次事件之中,兩人怕是要完蛋。

那次事情之後,兩人的關係就已經

大不如前。而眼下,文彥博的所為算是徹底把王德用給整生氣了。

無它,文彥博此舉明顯就是好處自己拿,壞處給自己。

拿回了燕雲之地,功勞是文彥博的了,接下來他就要給對方擦屁股,出兵幫助遼兵與蘇石一戰?

蘇石是那麼好對付的嗎?

別得不說,單講宋軍想要與蘇石一戰,那至少要走幾千里路,這其中需要消費的糧草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了。萬一若是大軍打了敗仗,想要援軍都沒有,那個時候一旦問責,他這個樞密使必然會受到連累。

這種好處給別人,壞處自己拿的感覺,他要是能高興才是怪事。

王德用是有心反對了,但不等他出聲,就聽到包拯又一次出聲問著,「需要我們大宋出兵出糧嗎?但不知道出兵多少,出糧又有多少,還有就是遼國能給我們多少的好處,這樣看來,光是燕雲十六州怕是不行吧。」

包拯是打骨子裡不想與蘇石一戰的人。

且重要的是,包拯對於與蘇石一戰完全就沒有什麼信心。

對於蘇石在戰場上的能力,未曾親身經歷過的,永遠不知道他的強大與厲害之處。要不然的話,高麗也不會那麼快就被滅了,更不然驕傲的遼軍也不會向他們宋兵求援。

原本蘇石就不好對付,那為何大宋要出兵,由得遼國與蘇石打上一場不好嗎?

「s:感謝書友詩酒趁年華丶的月票和打賞,特為其加更五章,此為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