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 總參謀部
章節報錯
而面前這位皇帝不光有手段還有心胸,沒用嘴巴忽悠人,真拿出了實打實的好處分給大家。
陝西的石油礦和煉油廠、山西的煤礦、京郊的石灰廠,基本都有勳貴們的股份。每年啥也不用幹,更不用費心管理,到了年底司禮監就會把分紅送到府上,一分一毫都不帶差的。
再看看戰績,海軍有多能打就不提了,畢竟遠在海上,耳聽為虛。可朝陽門外一場大戰,卻真真的眼見為實。
近萬女真精銳面對五萬京營如摧枯拉朽,勢不可擋。可是遇到了皇帝之後,不到半個時辰就土崩瓦解了,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聽說還把努爾哈赤的大兒子給陣斬了,若不是親眼所見,和誰說誰能信嘛。
如果是袁可立的海軍來守城,也還能說得過去,畢竟都是縱橫海疆的強軍。可皇帝身邊都有什麼人呢?最成建制人數最多的是錦衣衛,然後是海戶司和一群太監,再加上一堆工廠裡的工人,總數不足六千。
趕上這麼一位能文能武還能搞錢的皇帝親戚,不趕緊站隊還等什麼呢。可千萬不能學懷遠侯常胤緒、泰寧侯陳良弼、寧陽侯陳應詔,他們倒是和文臣們走得很近,結果還不是被皇帝輕描淡寫的送上了前線,成了女真人的刀下鬼。
“今日暫不論功罪,衛所之事待朕查過再議。你二人皆有軍職在身,正好來給朕出個主意,今後京城武備該依靠哪隻兵馬?”
假如王明輔和李銘誠就這麼坐著當雕像擺設,半點不幫忙,洪濤真敢派他們領著三大營的潰兵出城去追擊女真殘部,還得不勝不歸。
機會擺在眼前都不知道伸手抓,留著也沒什麼用。是不是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家人根本不予考慮,老子連親爹都能殺,幾個外戚的小命算個屁!
“臣以為任何兵馬都不如昨日守城之兵將,只要有陛下親授,即便是販夫走卒也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王明輔率先發出了由衷的請求。
“臣懇請陛下調派海軍入京,代替三大營拱衛京師!”李銘誠嘴慢了,但腦子不慢。直接吹捧皇帝太露骨,咱不玩虛的,想皇帝所想說皇帝想說,更顯忠心。
“嗯,這倒是個辦法……王尚書,你以為呢?”
如果論拍馬屁的功夫,洪濤真不覺得這兩位親戚有啥過人之處。但他們說的是實話,聽上去就順耳多了。不過光有他們倆的意見還不足以左右御前會議,必須還得加上一位更重量級人物的建議。
“……臣以為海軍不可動,倭寇不可不防。京城安危應由另設新軍,由陛下親授戰法,選德才兼備者統領!”
這次王象乾沒再敢耍滑頭,艱難無比的按照城樓上的談話內容,把皇帝想說又不願意說的話從自己嘴裡講了出來,然後跪在地上久久不敢抬頭。
此言一出,自己連同王家就成了保皇派無疑,無論怎麼解釋也難以讓同僚們釋懷。但不說又不成,王家上上下下幾百口人,也犯不著為了討好同僚就被殺個精光。
都道官員風光無限,殊不知風光都是拿命換來的,而且很多時候賣了命也不一定能換到,尤其是趕上喜歡挖坑埋人的皇帝,那就更苦逼了。
“正該如此,京營乃禁軍,豈可任由其廢弛,交由陛下親領定能一掃頹勢!”如果說之前還看不明白皇帝想幹啥,現在再看不明白就真該死了。
內閣首輔葉向高雖然不在供詞之內,卻與其中兩位官員有書信往來,且私交不薄。正愁該怎麼向皇帝表明忠心呢,忙不迭的接過了話茬,把王象乾的意思又重複了一遍,語氣用詞更加篤定。
“……兵部武庫司郎中王家楨,兵法純熟頗有見地,可堪大用!”
方從哲這個氣啊,好不容易趕上葉向高倒黴,剛想幸災樂禍再踩上一腳,可皇帝好像又不想追究了,不光死孩子放屁有緩兒,還搶在自己前面表態。
現在再跟著說等於附和,一點個人見解都不帶,肯定引不起皇帝的關注。不成,必須想個比較特別的角度,比如說皇帝比較看重的官員。把他們推上去,不光可以收穫一份感激,也等於是變相幫了皇帝的忙。
“方愛卿若是不提,朕倒是把這位狀元郎給忘記了。不過他畢竟還年輕,又沒經歷過戰陣,當主帥怕是有些倉促了。這樣吧,朕打算新設總參謀部,讓他當個總理,先給朕參謀幾年再說。”
還真別說,方從哲推薦的人選確實不在洪濤的計劃之內,或者說是被故意遺漏了。原因很簡單,名不符實。據後世記載,王家楨是明末的軍事家,他也確實對各種兵書戰策熟記於心,且喜歡談論兵事。
但光靠看書和背書頂多當個軍事評論家,讓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人去陸軍當主帥,這支軍隊的下場恐怕不會比三大營強多少。
不過這位狀元郎是個好學之人,又在兵部坐了6年辦公室,行政管理方面還是有點積累的。讓他去參謀部裡繼續學習深造一段時間,即便不能成為帶兵的將領,當個參謀或者管管後勤還是不錯的。
“總參謀部……恕臣愚鈍,此參謀與唐之參謀可是同職?”除了兵部尚書王象乾,一屋子人對這個部門都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倒是最不起眼的周道登知識最為龐雜,從歷史朝代中找到了一個名稱相同的職務。
“大致相同,取其出謀劃策之意。眾卿一直擔憂皇帝手握強軍會窮兵黷武,無法制衡,朕也深以為然。兵者,國之重器也,斷不能由一家一言把控。可沒有強軍,江山社稷又將不保,很令朕左右為難。
直到昨日在城樓上與王尚書談及此事,他的一番話才讓朕豁然開悟,終於有了兩全其美的解決辦法,那就是成立總參謀部!
新軍的籌建和訓練不用五軍都督府插手,朕會派李如樟全權負責。人數暫且定為三萬,費用方面戶部只需籌措三大營的一半即可。練成之後,既不歸屬兵部也不由朕獨攬,而是交給總參謀部全權指揮調派。
內閣大學士中挑選兩位、六部九卿、京營總管、司禮監掌印、新軍主帥和朕共同組成總參謀部,稱之為總參軍機。凡遇內亂調派新軍,需由總參軍機大臣共同投票決定,超過半數為準。
不過朕貴為天子,總需要有一點點特權。所以如遇外患調派新軍,就不必透過總參謀部准許了。這就是朕的兩全其美之法,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