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隊人馬在圜丘附近走個碰頭,都齊齊止步停在路上,長孫無忌與宇文士及、令狐德棻、獨孤覽幾人坐在馬車裡,看不清外邊輕快不明所以,遂撩開車簾,問道:“發生什麼事?”

車外親兵道:“是侯莫陳麟,率部趕來增援堵住了道路……”

“娘咧!”

令狐德棻原本脾氣火爆,這幾年幽於府邸潛心著書似乎已經修身養性,但此番兵敗如山倒,家族門閥即將面臨滅頂之災,那些浮於表面的修養便統統不見,愈發暴戾,聽了親兵的話語,頓時火冒三丈,破口大罵。

“若非他畏敵怯戰,右屯衛何以那麼快攻陷金光門,導致咱們處處受制、滿盤皆輸?如今敗局已定,他反倒跑回來說什麼增援,難不成是跑去太子那邊搖尾乞憐卻被拒絕?來來來,你讓那混賬來到車前,看老夫一刀劈了他!”

“消停些吧!眼下城內軍隊一敗塗地,能夠隨同咱們奔赴終南山死守以待李勣回京的軍隊已經不多了,侯莫陳家的私兵還算建制完整,戰力不俗,正好派上用場,你這般喋喋不休有何意義?當真想將侯莫陳家推到東宮那邊不成?”

宇文士及揉了揉眉心,苦心相勸。

右屯衛戰力太強、突進太快,此刻相比已經攻陷延壽坊、太平坊,兵鋒直抵承天門下,留在承天門外的萬餘軍隊看似人數不少,實則皆是烏合之眾,只為了能夠抵擋右屯衛一陣,給宮內軍隊足夠撤出的時間。

然而當真依靠那些烏合之眾擋住右屯衛的突襲?

誰都知道不可能,或許此刻那萬餘兵馬已經在右屯衛突襲之下潰敗……

正想著呢,後陣一騎快馬飛馳而來,抵達車廂外,馬上斥候大聲道:“啟稟趙國公,右屯衛已經擊潰西市外的軍隊,攻佔延壽坊、太平坊,與承天門下的軍隊戰於一處。右屯衛將具裝鐵騎調入城內,對承天門外長街予以突襲,咱們軍隊損失慘重,四下潰散,右屯衛已經攻佔承天門……”

四周聞聽此訊息者,一片譁然。

承天門失陷,就意味著太極宮內的關隴軍隊後路斷絕,即將面對右屯衛、東宮六率的兩面夾擊,覆亡只在頃刻之間,絕無半分僥倖……雖然這等局勢已經在大家的預想之中,可是右屯衛這般攻掠如火、狂飆突進,依舊令人震驚。

數以萬計的關隴軍隊在右屯衛面前,根本不堪一擊。

此時此刻,無數人心中陡然升起一個念頭——如若早早知曉右屯衛至戰力居然這般強悍,那麼長孫無忌是否還會發動這場兵變?

這個念頭一升起,便無法遏止。

因為隨之而來的產生了另外一個不可忽視的質疑——在長孫無忌綢繆之下,裹挾著關隴各家舉兵起事、施行兵變,卻正因為長孫無忌對右屯衛以及東宮六率戰力之低估,導致今日徹底落敗,致使關隴門閥即將遭遇滅頂之災,那麼豈不是說這一切都是長孫無忌的責任?

心思難免浮動起來。

到了眼下這樣一個境地,想要反敗為勝已絕無可能,所倚仗的便是等到李勣返回長安,為了對抗即將湧入朝堂的山東、江南兩地門閥,而從將關隴門閥收為己用,留有一線生機,不至於連根掘斷殺得人頭滾滾。

可兵變這麼大的事情,影響極其深遠、損失極其巨大,即便李勣默許,太子又豈肯善罷甘休?

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太子在李勣的權威之下有所讓步,可終究還是要有人站出來承擔兵變之責任……

誰來承擔這個責任?

……

馬車內,長孫無忌尚未感受到來自於身邊那些叵測之目光,對親兵道:“請侯莫陳麟過來。”

“喏。”

親兵策馬前行,須臾,頂盔摜甲的侯莫陳麟策騎來到車馬一旁,甩蹬離鞍下馬以示尊敬,在車窗外低頭,誠惶誠恐道:“末將侯莫陳麟,不知趙國公有何命令?”

他雖然明知此刻關隴門閥損兵折將、實力空虛,不會對他這個掌握著侯莫陳傢俬兵的將領做出什麼出格的事,可是人的心思誰又敢保證摸得準呢?眼下關隴門閥一敗塗地,長孫無忌早已輸紅了眼,萬一心頭冒火不管不顧讓親兵一擁而上將他擒殺,跟誰說理去?

長孫無忌挑開車簾,深深看了侯莫陳麟一眼,緩緩道:“此番金光門兵敗,錯不在你,皆因老夫事先輕視了右屯衛具裝鐵騎的衝擊之力,也因竇德威畏敵怯戰、擅自撤退。”

先給事件定性,以免侯莫陳麟東想西想,心中惶恐不肯用盡全力。

現在最是用人之際,犯下再大的錯也可戴罪立功……

侯莫陳麟心裡明鏡,臉上感激涕零:“多謝趙國公體恤……不過吾乃敗軍之將,深知自己之責任,故而願以一身血勇回報趙國公,拼盡全力,雖死無憾!”

態度還是要表明的,先有侯莫陳虔會被豎起來當作關隴領袖領導兵變,後有侯莫陳家不遺餘力參預其中,時至今日便是想要脫離關隴門閥,人家東宮又豈會答允?

與關隴各家依舊是一條繩上的螞蚱,還得拴在一起……

長孫無忌頷首,道:“承天門已然失陷,宮內的軍隊無法撤出,敗局已定,咱們撤往終南山再圖後續,齊心協力,共度難關。”

“喏!”

侯莫陳麟領命,在馬背上直起腰,拱手抱拳之後策騎趕回己方軍陣之前,一揮手,大聲道:“大軍轉向,讓開道路,為友軍殿後!”

數千侯莫陳家的精銳私兵令行禁止,避讓路旁,讓長安城內撤出的關隴軍隊前行。宇文士及在馬車裡將車簾挑開一角,看著路邊軍容還算整齊的侯莫陳傢俬兵,嘆了口氣,幽幽道:“這一番劫難,怕是難逃啊。”

眼下敗局一定,唯一的希望便是退守終南山以待李勣回京,而後搖尾乞憐,自願成為其馬前卒,以供驅策。

然而即便李勣會利用關隴來對抗山東、江南兩地門閥,但由於關隴在關中、隴右等地根深蒂固,為防反噬,肯定還是會大刀闊斧的對關隴予以拆解,各家以往之榮耀皆成虛妄,還要面臨種種限制手段。

即便躲過一劫還能存活於世,但想要東山再起、捲土重來,卻難如登天……

馬車搖搖晃晃,獨孤覽也輕嘆一聲,拍了拍大腿,道:“福禍兩面,生死一線……世事豈能盡如人意?”

生與死,往往只相隔一線,福與禍,則很多時候是一體兩面。

儘管最開始起兵的時候獨孤家明確表態不會參預,但隨著兵變的進行,在長孫無忌逼迫之下獨孤家還是一半被迫一半主動的參預其中。無他,當初拒絕加入是因為獨孤家覺得風險太大,但是看到關隴軍隊浩浩蕩蕩大局利好,眼瞅著莫大的利益唾手可得,誰人不眼紅?

長孫無忌固然因為一時之貪念導致今日瀕臨絕境,自己又何嘗不是?

人為利死,鳥為食亡。

馬車內的氣氛很是沉重,甚至有幾分頹喪、絕望。

即便在座四人皆見過大風大浪,擁有無與倫比的閱歷,站在這個帝國最高的權力巔峰,但是眼下所遭受之挫敗,以及即將接踵而至的絕境,還是使得他們心神震盪、難以自已。

車外馬蹄聲驟然響起,幾人同時心中一沉。

如今皆如驚弓之鳥一般,稍有風吹草動,便唯恐是右屯衛銜尾追來……

“啟稟趙國公,剛剛接到訊息,盧國公已經率領軍隊經過驪山之北,直奔春明門而去。英國公則統御大軍,緊隨其後。”

斥候在車窗外低聲彙報,聽到程咬金已經返回,心中一鬆。

這也就意味著李勣距離返回長安之時不遠,無論當下局勢對於關隴門閥如何惡劣,只需李勣返回,與其談判,大抵還是會立刻阻止頹勢,多多少少保留一些根基元氣。

不至於讓子孫後代在一片廢墟、一無所有之中赤手空拳白手起家……

長孫無忌保持著冷靜,喝令道:“傳令下去,加快行軍!”

待到車外斥候遠去,這才對幾人解釋道:“李勣之傾向,至今依舊不明,不能將咱們的生死前程放在以往的猜測之上……程咬金雖然號稱中立,從不介入儲位之爭,但其暗裡還是支撐東宮,此刻李勣遠在驪山,誰知道程咬金會否配合東宮劫殺咱們?況且,李勣的心思藏得太深,萬一他此番回京如同自遼東撤軍那般磨磨蹭蹭,而咱們卻將全部希望寄託在他身上從而放鬆警惕,被右屯衛追上……那可就麻煩了。”

其餘幾人深以為然。

關隴門閥經受此番失敗,損失已經達到頂點,再也不能經受一絲半點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