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笑道:“科技含量越高的東西,越貴。”

“也太貴了,兩臺相機抵得上我爺爺奶奶的新家。”劉洋回頭瞧他大姑父手裡的相機。

“你喜歡,讓你哥給你買一個。”

劉麗萍很寵劉洋。

“我不要。”

劉洋搖頭。

如今的劉洋,成熟了很多,深知大姑大姑父表哥已給予他足夠的關照與愛護,他不能貪得無厭,以後必須報恩。

“小浩,這相機啥牌子?”

陳俊生問兒子。

“尼康,這相機型號是尼康D1,剛上市,是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數碼單反相機。”

陳浩笑著為老爸科普。

什麼是數碼單反相機,陳俊生不懂,但非常喜歡這臺相機,點頭道:“方方正正的,後面上面都有螢幕,看上去挺高檔,值五萬塊錢。”

“上面那個窄屏,叫肩屏,這相機可以換鏡頭......”

陳浩邊開車邊教老爸怎麼用相機。

兩輛車在國道上行駛一百多公里,拐上一條土路。

土路坑坑窪窪。

兩輛車減速慢行,即便如此,車子搖晃的很厲害。

這年月,一些較為偏僻的農村尚未通電,晚上得點煤油燈,通往農村的道路,自然也好不了,大多是這樣的爛路。

陳浩清楚記得,小時候隨著父母回姥爺姥姥家過年,乘坐班車,在這條土路上搖搖晃晃兩個鐘頭才能到鎮上。

到了鎮上,還得徒步十多里。

寒冬臘月,在零下二十度山野中迎著寒風走十里,格外艱難。

“還是坐好車舒服,以前回村,坐班車,不但搖晃的厲害,還丁零當啷亂響,有一次,車壞在半道兒上,咱們一家三口走三十多里,天黑才走到鎮上,那天差點凍死。”

劉麗萍回想曾經的艱難,心中五味雜陳,繼而慶幸,有個好兒子。

下崗站橋頭那兩年,她做夢也夢不到會有如今這生活。

車子顛簸。

五十多公里的土路,兩輛車走了一個多鐘頭,來到陳浩兒時待過的地方,劉家溝。

劉家溝,顧名思義,姓劉的人比較多。

兩側是青山,山下一條河流蜿蜒延伸,兩百多戶人家分佈在河兩岸,十之七八是土坯房,十之二三是磚瓦房。

最為氣派兩座院子,分別是村管家和陳浩姥爺姥姥家。

陳浩姥爺姥姥家,是新蓋的房子,更氣派一些。

兩輛豪車進村,雞飛狗叫,吸引不少村民看熱鬧。

村民們指指點點,或羨慕,或讚歎,也不乏個別人酸溜溜嘲諷。

村管家門前。

村管趙寶揹著雙手,盯著兩輛車,面沉似水。

三個兒子,回村過節的女兒女婿,杵在趙寶身邊。

“爹,這兩輛車,看上去比縣管坐的桑塔納高檔得多,看樣子,老劉家大閨女真發達了。”趙寶大兒子趙駿憂心忡忡瞅趙寶。

“發達個屁,不過是在豐川市裡開便利店攢了些錢,這兩年又搶咱家油坊的生意。”趙寶說起油坊,恨得牙根兒癢癢。

他在村裡開油坊十幾年,賺不少錢。

可兩年前,老劉家大閨女出錢,老劉家其他人出力,也做油坊,公然與他競爭。

“今年中秋節,他們老劉家別想過好!”

趙寶說完,咬牙切齒。

“爹,兩年前咱們砸老劉家油坊,縣管派人調解時警告過咱們,別招惹老劉家大閨女......”

趙駿小聲提醒他爹。

“那個被老劉家大閨女買通的縣管,上個月被查了,新任縣管,算起來,還和咱們家沾親,是我表侄。”趙寶說到最後,底氣十足。

趙家人聽老爺子這麼一說,為之一振。

在劉家溝,他們趙家風光二十年,近兩年卻得逆來順受,早就受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