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 一朝天子一朝臣3
章節報錯
至於說東林黨人會不會再次藉機壯大,接著和自己為敵。洪濤認為,如果單純是為了權利而奪取權力,確實該掃平一切反對者,不管對錯全由自己一個人說了算。
若是想做事,那就必須留有一部分反對者。他們會從不同角度對政策進行認真仔細的分析並孜孜不倦的尋找漏失,在攻擊的同時也等於是在免費幫忙糾錯。
人性之中的自私、貪婪是無法完全主動杜絕的,想把它們壓制到最低就得藉助外部壓力。穿越者也是人,除了腦子裝著跨時代的資訊、經歷相對豐富一些之外,本質上和普通人沒太大區別,同樣需要制衡才能少犯錯。
高攀龍雖然在政見上與自己不同,在思想上更偏向於程朱理學,可他並沒有參與顧憲成與沈鯉的謀反行動,好像還提過反對意見,認為此舉名不正,若是誰都可以用卑劣手段達到目的,任何主張也不值得追隨。
讓這樣一個嚴於律己也嚴於律人,同時還有遠大理想和追求的官員擔任大理寺卿,僅就做事情而言好像比隨便找個牆頭草應聲蟲要強不少,至少可以維護法律的嚴肅性。
除了對六部九卿的補充之外,在內閣人選上這次沒有變動。葉向高、方從哲經過幾年的磨合,已經能部分配合自己的工作。李戴和翁正春沒有任何派別,也能在工作上給予不錯的輔助。四個大學士足矣,暫時不用加人。
但做為沒有參與謀反案的表彰,頭銜要變一變。葉向高正式成為內閣首輔,進中極殿大學士,加太子少保。以後他做為內閣首輔,頂著正二品銜,面對六部九卿時就不用低人一等了。
方從哲進文華殿大學士,李戴進武英殿大學士,翁正春進文淵閣大學士,雖然還都是正五品,可是有榮譽頭銜和沒有,在面子上差不少。
“不要因為李廷機和郭正域而惴惴不安,朕向來公私分明,他們是他們你是你。作為朕的左膀右臂,這些年你在內閣中是有功勞的,望今後再接再厲!”
其實要說被謀反案牽扯到的諸多官員,葉向高應該也算一個。他與李廷機、郭正域是同年,還和李廷機是福建老鄉,一直以來私交不錯。
兩位朋友突然成了反賊,他這個內閣大學士面對好幾份彈劾立馬惴惴不安起來,趕緊上疏請辭,生怕哪一天錦衣衛或者東廠番子突然闖進門,到時候再說不知情誰能信呢。
給他加銜,除了褒獎也是安撫,還是向其他官員發出的明確訊號:內閣首輔與皇帝不存在猜忌,依舊配合默契,誰想從中挑撥是非,恐怕得再等別的機會了。
搞定了這些頂級職位,洪濤又開始對每個部門的中層下手。提拔一些願意改變的年輕幹部,讓他們在重要崗位上熟悉幾年,一方面看看能力,一方面也算是後備人才庫。
首先是吏部,李戴做為大學士同時還兼任吏部尚書,擔子有點重,尤其是今後朝廷人事變動可能會非常頻繁,光靠他一個人頂著壓力會很大。
適時注入新鮮血液,不光能讓死氣沉沉的官場煥發活力,還可以藉機觀察和鍛鍊一批積極向上的年輕官員,準備在將來無縫銜接。
皇帝欽點了兩個人,禮科給事中楊漣和吏科給事中顧大章。楊漣升吏部文選司員外郎,從五品;顧大章升吏部考功司員外郎,從五品。
這兩位景陽三年的進士入朝為官兩年多以來,雖然和東林黨人有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合作,但隨著大環境變化,雙方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大。逐漸成為東林派系中的新團體,主張支援皇帝改革,不再把派系之間的爭鬥當做主旋律。
這次宮廷政變他們團體裡的絕大多數官員並未牽涉其中,且在事後對沈鯉等人的行為做出了有限批評,言行基本一致。
對於持不同政見者洪濤的態度一直很明確,只要大方向基本一致,又可以遵守現行規則,就允許其存在且可以合作。
其次是戶部,現任戶部尚書趙世卿兢兢業業、認認真真,是個管錢的好材料。但其為人過於死板,不善與時俱進。
等各地工廠成了規模,對外出口量大增,再開了海禁之後,商稅快速增加,目前採用的財稅體系必將要隨之改進,指望他來獨當一面顯然不太靠譜兒,必須要未雨綢繆。
想當好一名戶部官員,首先就是要有數學底子,最好還能快速學習一點統計學知識。具備前者的官員並不少,可同時具備後者的就不太多了。
這時徐光啟幫了個忙,他認識個叫李天經的直隸吳橋人,其在數術和天文曆法方面有點造詣。最主要的是年輕,才30歲,有時間有精力也有興趣學習新知識。
唯一有點麻煩的是此人只是舉人身份,按照朝廷慣例,一上來不太合適被委以重任。
“卓吾先生也是舉人出身,兩廣總督一樣能做的有聲有色,比那些進士絲毫不差。舉人也無妨,先讓李天經先去戶部做個……王安,戶部可有能常與朕見面的職務?”
在洪濤的認知裡,古代的舉人要比後世的碩士學識淵博,考取難度大,在能力上做箇中層幹部已經足夠用了。進士有點像科學院院士的難度,從基層做起有點溢位浪費。
但有些規矩並不是說改就能改的,需要很漫長的時間和精力去潛移默化,想快速達到目的只能尋找些漏洞勉強應付。
“呃……奴婢倒是想起一個職位與萬歲爺所需相仿,只是已經有多年不曾設定了,貿然提出來怕是又要被朝臣們非議。”
王安不愧是紫禁城的內管家,滿腦子裡裝的都是各種規矩、禮法,以及人和事,稍微琢磨了琢磨就有所得,只是說的時候有點支吾,怕給皇帝找來不必要的麻煩。
“但說無妨!”
“世宗朝,戶部曾有侍郎專門掌管西苑蠶室與御田,到了穆宗朝,蠶室和御田荒廢,此職也就隨之不再常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