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段煨解圍
章節報錯
宇文莫那抵達山下,便派出會說漢話的騎士,在漢軍陣前大肆宣傳石豁山易主的訊息。白鹿旗與嚴綱頭顱俱在,事實如鐵般無可辯駁,這使得漢軍大為沮喪。
公孫瓚頓時處在一個極為尷尬的境遇,往上強攻並不能倉促破庭,反會為身後敵軍所乘,但往後退,歸路已斷,他能退往何處呢?不由得大罵嚴綱無能。可事已至此,咒罵沒有作用,公孫瓚不敢再浪戰,最終還是緩緩下山,將大軍帶回山腳營壘中,再做打算。
公孫瓚原本打算,在攻下的第一道庭門處多設守卒,當下下山的鮮卑人,再騰出手來,解決背後的宇文部,只要能去除後患,怎樣行事都會留有餘地。但好不湊巧,在這個深冬時刻,天上竟飄起了大雪,浩浩蕩蕩的雪花如同天雲傾覆,頓時天地一色,舉目皆白。
天地寒冷,漢軍即使帶上了冬衣,也覺得肌膚龜裂,手腳僵直,行動遲緩了許多。公孫瓚派一些精銳與宇文部索戰,這些鮮卑人都備好了防雪的旃裘與取暖的酪漿,漢軍一時間竟敵不過,只好又龜縮在營中,日夜燒火取暖,等待這股寒潮過去。
可六萬大軍,每日的飲食用度都是一個天文數字,糧道斷絕的情況下,如何能在鮮卑人眼前久持?過了兩日,漢軍中便由一日三食改作兩食,即使如此,再有一個月,軍中的飲食便會耗盡了。
為了破解此局,公孫瓚也想出過奇策,他忽而向各部下令,令軍中先吃乾糧,讓營壘中接連兩日沒有炊煙,想以此做出軍中飲食已斷,兵士不支的假象,引誘鮮卑人主動攻營。
但軻比能穩坐山頭,毫不上當,前幾日他接連放棄庭門,做出不支的假象,但也導致軍中人馬死傷頗多,亟待修養。軻比能看著山下情形,對各部首領笑道:“漢人不通地形,道路又被大雪所蓋,他們已無路可去啦!我們何必與他們拼命,再過十幾日,等大雪消融,我們直接去山下收屍,豈不最是輕鬆?”
公孫瓚見鮮卑人不上當,也只能又恢復飲食,另尋他法。冬日嚴寒,雖說盡量省吃簡用,但飲食還是比往常消耗更多,不過十餘日,漢軍便不得不開始殺馬煮湯了。飢餓交加下,加之平日裡漢軍取冰雪煮水飲用,不少人水土不服,染上了疫病。軍中又沒有足夠的草藥,結果不治而死的人幾乎天天都有。軍中士氣愈發低落,屢有軍人偷了馬,想從小道逃回幽州。公孫瓚知道了大怒,下令凡是捉住了,一律腰斬梟首。即便如此,仍然無法禁絕。
轉眼就是元月了,為提振士氣,公孫瓚召集將士練武射樹,勝者獎給醃肉。他親自挽三石強弓射靶,箭不虛發。又令騎士們把矟尖去了,用矟杆交戰較量。鼓手擂牛皮大鼓助威,聲震十餘里。軻比能聽到鼓聲,讓苴羅侯下令各部說:“公孫瓚這是糧草將盡,打算拼死一搏了!各部嚴加備戰,他一動,我們俱動!絕不放匹馬返回居庸!”
他猜得不錯,公孫瓚覺得再待下去,恐怕將要全軍覆沒於此,重現白檀山之役的結局。而且當年他戰敗,還可回到幽州,在劉虞幫助下重整軍隊。可此時劉虞已為他逼走,他這一敗,恐怕將使整個幽燕傾覆,故而他不得不拼死一搏,下令說,全軍做突圍準備,三日後拔營起兵,由田楷殿後,鮮于輔為前鋒。
但軍令傳下去後,軍中頗為不安,私底下漢兵們都說:“食不飽,力不足,馬又殺了些許,拿什麼跟鮮卑鬥呢?便是僥倖勝了,又怎麼走百里翻山回家呢?我們恐怕都要餓死在這裡了!”
實際上何止是漢軍步卒,便是公孫瓚心裡,也破天荒地沒底。就好像已經輸了一半籌碼的賭徒,即想在賭桌上繼續坐下來,把原本輸的本錢都贏回來,又怕最後一把也輸光,一切期待都淪為泡影。
這種患得患失的心態在最後一日達到頂峰。那時天還未亮,星辰還在放著微光,公孫瓚中突然從夢中驚醒。他叫來親衛們問:“你們有沒有聽到聲音?”親衛們都一臉茫然,說未曾聽聞。但他卻極為篤定地說:“北虜有動作,快跟我去看。”
說罷,他登上望樓,往南方看去。天還未亮,南方的宇文部遠在十里之外,光站在望樓上看,哪裡看得見,舉目所望,之間白雪上的茫茫黑影,昏冥如墨,眾人都說,是君侯的錯覺吧。但公孫瓚卻極為篤定,他說:“我聽得聲響,南方必有動作!”
他們就這麼站在望樓上,一直等到天亮。清晨冷風如刀,隨行的親衛臉都麻木了,也不見南方有什麼動靜,就又勸公孫瓚回營,今日還需他組織合戰。正當這時,公孫瓚指著南方說:“那是何人?”
眾人看過去,只見十餘名赤甲騎士向此處策馬奔來,他們人員雖少,但高舉著一杆“漢”字大旗,這不由得令漢軍中一片歡呼,士氣大振。公孫瓚本打算親自迎接,只是臨出行時,公孫瓚又懷疑是鮮卑人的計策,又改讓趙雲前去迎接應證。等趙雲騎馬而出,與來人一番印證後,趙雲手拿一封帛書回來說:“君侯,是段將軍的人,他們帶有司隸校尉的軍令,特來此為我等解圍。”
“是龍首的安排?”公孫瓚連忙開啟帛書,見信後有陳沖的官印與私印,這才放下心,連忙把來人迎了進來。
來使是王允次子王蓋,他一進營來,便直說來意。原來段煨得知公孫瓚進軍王庭的訊息,便已準備領兵匯合,哪知才點齊萬餘兵卒,便收到公孫瓚被圍的訊息。段煨深知事關幽州安危,不敢耽擱,率軍自平城北上,佔領了距黃石崖稍西的岱青山,又迫走了宇文莫那,這才打通了道路。如今公孫瓚可退往幷州,再從平城轉赴代縣,返回幽州。
得知可以安然返鄉,諸將都勸公孫瓚答應下來。公孫瓚卻心有不甘,他猶豫片刻,竟問王蓋說:“貴部可否借我部些許糧草,如今不止我部飢寒,鮮卑狗連日苦戰,也都精疲力竭了,只要你我合擊此處,擒得鮮卑單于,北方哪還有戰事呢?”
王蓋渾不料公孫瓚會出此言語,一時間竟不知如何接話,沉默片刻,他才緩緩答道:“馬邑是還有五萬斛存糧,但這如何取用,卻不是我能決定的。我進君侯營中,見君侯軍中多病卒,如此也要繼續征戰嗎?”
公孫瓚說:“那王君就趕緊去問罷!我現在的兵卒自然重要,但那些拋屍此處計程車卒,便白死了嗎?”
王蓋無奈,只好立刻打馬回去,向段煨稟告此事。段煨聽聞後哭笑不得,斥責其道:“公孫伯圭是輸昏了頭了,你談什麼馬邑義倉?軍機瞬息萬變,哪裡能這般拖延?你不用再去了,我跟楊尚書說,讓他過去。”
陳沖極為注重此戰,故而派楊會前來作為監軍。段煨將此事跟楊會說過後,楊會也不敢耽擱,讓令狐淵領路,率數十騎親往公孫瓚軍中。恰好在王蓋走後,公孫瓚花了一日整軍,才發現帶來的六萬大軍,已只剩下四萬餘人,原本隨他出徵的騎士近三萬,此時軍中馬已不過兩萬,能騎馬的也不過六千了。莫說再戰,就是要撐著撤回平城,恐怕都並非一件易事。故而等楊會抵達軍時,他也不用再多勸說,公孫瓚同意撤軍南走。
番茄
山上的軻比能也收到了宇文莫那的訊息,他看著山下漢軍拔營的動作,心裡猶豫要不要下山追擊。但看著周遭皚皚的白雪,心想不知幷州來了多少援軍,最終還是放棄了。他對各部大人感嘆道:“漢人氣運未絕,勇士輩出,若要讓我鮮卑興起,非是一兩戰所能強求的啊!”於是也就絕了追擊的心思。
燕人們陸續走出彈汗山,接著向北走,一連走了兩日,才抵達岱青山與雙台山的交界處,過了山道,便是段煨部所在了。可先迎接他們的,卻是山外悲號的寒風,裹著皮裘地燕人們凍得瑟瑟發抖,剩下的馬匹也跟著股慄寒顫,回首他們來的路,又有千餘人跟不上隊伍,倒在風雪裡了。
段煨領著部將在這裡等待迎接,哪怕心裡早有準備,看到這股景象也不禁吃驚,趕緊讓部下又加設了三十口熱湯,供他們取暖飲用。
在這裡,公孫瓚部足足休整了五日,才勉強又繼續南下,抵達雁門。段煨本來收了劉備的訊息,說他不久便會回到幷州,故而欲使公孫瓚暫留,待他到時,雙方再一敘舊情。但公孫瓚此時損失近半,恥於與劉備交談,在正月初便又率軍往東,自代縣返回幽州。
經此一役,公孫瓚元氣大傷,因兵力不足的緣故,他召回公孫範與公孫續,連帶著中山與常山二郡的郡兵也遷入涿郡。袁紹雖一度在代郡受挫,但得益於此,終歸是兵不血刃地收復二郡,重據冀州九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