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武林至尊
章節報錯
不過就像嶽不群曾經說的,華山派偷少林的《葵花寶典》、日月神教搶華山派的《葵花寶典》都是自己找上門的,沒人逼你這麼做。
只是現在的東方不敗滿心的酸楚,自己變成怪物,到底應該誰負責?
嶽不群道:「你不是唯一的,還有《葵花寶典》的作者呢。還有一個你知道的人,就是林遠圖。」
「林遠圖?」
東方不敗問道:「為什麼?」
嶽不群道:「《辟邪劍譜》就出自《葵花寶典》,自宮練劍的林遠圖就橫掃武林,而沒有自宮練劍的林震南就被人滅門。」
這麼一說,東方不敗的心裡瞬間好受了不少。
不過隨即東方不敗的臉色就是一寒,冷聲道:「華山派好算計,幾乎滅門的情況下,還能把神教耍得團團轉。」
嶽不群無法解釋,只是道:「本來我傳你的武功,你只要勤加修煉,一定也能成為絕頂高手的。」
東方不敗一揮手,道:「我等不了了。任我行的吸星大法非《葵花寶典》不能剋制,我沒那麼多時間等他自己走火入魔。」
嶽不群嘆了一口氣,《葵花寶典》的速成和戰鬥力確實讓人難以放棄。原著中,林平之自宮練劍沒幾日,就能斬殺餘滄海和木高峰這樣的高手。而東方不敗的對手是任我行,更讓他不能不出此下策。
東方不敗道:「看來這次我又敗了,敗在你們華山派的陰謀之下。」
嶽不群道:「魔教搶走的確實是華山派《葵花寶典》的全部,只是你沒有找到克服《葵花寶典》缺陷的辦法,就急著練。」
東方不敗露出疑問之色,道:「我雖然著急,但也把我能想到的一切辦法都付諸實驗,還是不行,不得已才自宮練武。你是怎麼克服的?」
嶽不群道:「現在說這些已經沒有意義了。你雖然自宮練武,但《葵花寶典》的威力還是發揮出來了,我也並沒有讓《葵花寶典》更上一層樓。」
這話看似安慰東方不敗,可實際只能讓她覺得在才智上被碾壓,自己練成了《葵花寶典》,可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
在每一次看到希望能戰勝自己這個高高在上的師父時,師父總能出其不意打敗自己。自己是能把《葵花寶典》發揮到極致,可是師父呢?他也只是說不能更強一層樓,那最低也是和自己同等。如果這樣他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拼到最後,拼內功、拼武學底蘊,自己都是遠遠不如的。原本把《葵花寶典》當作自己的殺手鐧,現在卻與師父共有。
東方不敗道:「看來我又敗了。」
嶽不群道:「你還沒有敗,不負‘不敗,之名。」
東方不敗問道:「你到底要什麼?這幾十年,師父從不在江湖上出手,卻在勾結魔教,培植綠林,更是佈局在錦衣衛,培養了一個錦衣衛指揮使。左冷禪在師父面前,完全就是個小丑,根本就不知道師父想取他的性命易如反掌。跟師父相比,我這些年妄稱‘天下第一,,實在有些慚愧。師父,你到底想要什麼?」….
嶽不群道:「人各有志,你何必這麼在乎我想要什麼?」
東方不敗道:「我怎麼能不在乎師父在想什麼呢?我孜孜以求的東西,師父唾手可得,卻甘願放棄。我自問才智高絕,可在師父面前卻處處受制。我看不透你,心就一直難安。」
嶽不群道:「我要華山派成為武林至尊。」
東方不敗道:「只要你是‘天下第一,,華山派自然就是武林至尊了。」
嶽不群嗮道:「你都號稱‘天下第一,十年了,也沒見魔教成為武林至尊。每個門派都有驚才絕豔的人物,我要的是即便華山派沒有了嶽不群、沒有了風清揚,依然是第一。」
東方不敗道:「所以你壓制自己,培養出令狐沖這個少俠,以後還會培養出更多的少俠,讓這些人成為華山派的支柱,而不是靠一個人支撐華山派。」
嶽不群道:「是啊,只是這條路太漫長,好在我並不著急。」
「不急?」
一句「不急」讓東方不敗更覺得失敗,自己就是太急了。可是這真的不能怪自己,左冷禪也同樣著急。一代人傑,誰不想自己轟轟烈烈,都是人活一世,有幾人能到嶽不群的境界。
嶽不群從沒想過自己要作這個「天下第一」,他作「天下第一」太久了,久到讓他聽到這個頭銜都覺得麻木了。
東方不敗失魂落魄地走了。
嶽不群也只能搖頭嘆息,自己和這個記名弟子的關係最複雜。
東方不敗這樣的人實在不適合有一個活著的師父、活著能壓她一頭的人,只要有這個人,這個人就是她的敵人。
林震南夫婦日漸好轉,恢復了生氣,看到兒子無恙,心情也大好,得知兒子拜入華山門下,更是喜上眉梢。
林震南不顧身體孱弱,親自登門感謝嶽不群,道:「嶽掌門,我兒三生有幸能拜入華山門下,嶽掌門更是就我夫婦於水火之中,林震南雖肝腦塗地,也無以為報。」
嶽不群道:「林兄言重了。我收平之也是緣分,以後都是一家人,林兄不必客氣。」
林震南只知道點頭說「好」。
嶽不群問道:「林兄身體恢復以後,還要重開鏢局嗎?」
林震南神色暗淡,道:「不能再開了。我知道自己武功不高,卻以為可以憑著祖先的威名和左右逢源能把鏢局開下去。卻原來只是我自己發夢,真被盯上,毫無還手之力。是我太貪心,才讓鏢局有此劫難,連累了那些隨我走南闖北的鏢師。哎!」
林平之道:「爹爹放心,我拜入恩師門下,一定練好武藝,為各位兄長報仇。」
林震南皺眉道:「不要胡說,你有幸得遇名師,練好武藝,不墜了華山派的威名才是你的責任。」
林震南怕嶽不群不喜自己的弟子滿腔仇恨,影響了嶽不群對兒子的感官。
一九八零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