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裳問道:“你覺得如果夏使死在了驛館,會有什麼後果?”

喬峰道:“宋夏重新開戰。”

黃裳又問:“大宋剛敗,再打會滅亡嗎?”

喬峰道:“應該不會,但少不了要多死很多人。”

黃裳點頭道:“你想到的這些,馬大元也一定能想到。”

喬峰沉思,問道:“那他為何還要這麼幹?”

黃裳道:“為了名聲。宋夏交惡,夏剛剛打敗宋,夏使來和談少不了要耀武揚威,宋也少不了要付出代價。夏剛剛殺了我們二十餘萬人,是何等的殘暴。這個時候殺了夏使,底層人不會想到這樣會重新挑起戰爭,會死更多的人,他們只會覺得刺客是個大英雄,會有一種報仇的快感。就算重新打仗了,只要引導的好,就沒人會認為這是因為一個刺客引起的,底層人最容易被愚弄。”

喬峰問道:“僅僅就是為了名聲,就要又枉死這麼多人?”

黃裳道:“也許沒有喬峰,他不會這麼幹,但丐幫有了喬峰,他想和你爭奪底層幫眾的支援,這個選擇不能說錯。至於多死了多少人,他看不見,就可以當與他無關。即便他還有良知,只要催眠自己,宋夏之間沒有他也打了這麼多年了,那麼接下來的戰爭就應該與他行刺夏使無關,也很容易心安理得,甚至對自己刺殺夏使的壯舉還可以沾沾自喜。”

喬峰心底發寒,這還是自己一直很尊重的馬大哥嗎?

喬峰問道:“師父既然在場,為什麼不阻止他?”

黃裳道:“首先,他們不可能成功。”

赫連鐵樹身邊有丁春秋,只要喬峰不出手,丐幫就是來再多的人也無用。

黃裳沒有說他第一眼就認出了馬大元,他甚至在促成讓丁春秋殺了馬大元,只是不必喧諸於口。

黃裳繼續道:“第二,我是負責接待夏使,但我是文官,不負責保護他,就算要出手,也是驛館的守衛出手,不是我。”

“還有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伱們看出的是宋打不過夏,不得不求和,而我看到的是夏求和的願望更迫切。”

喬峰一愣,問道:“為何?”

黃裳道:“夏永遠也不可能滅宋這一點,夏知道,宋知道,所有人都知道。所以夏打仗的目的只是為了勒索錢財。可是,去年梁太后聯手弟弟相國樑乙埋囚禁皇帝,獨攬大權,導致內部矛盾重重,可謂內憂外患,再打下去,先崩潰的一定是他們。所以即便夏使被殺了,他們也不會繼續開戰,甚至連藉口都不需要我們自己找,他們會為我們找好藉口,免去我們的責任。”

這也是黃裳自從見到夏使,就一直不慣著他的原因。

喬峰點頭,原來如此,這些資訊卻是他們這個層面無法掌握的,即便他們能打探出來一些資訊,也無法深度挖掘。

真相一定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普通人的資訊都來自道聽途說,真假都難以分辨,瞎起鬨往往起到反作用。

喬峰嘆了口氣,黃裳問道:“你後悔加入丐幫嗎?”

喬峰毫不猶豫地答道:“不後悔。”

黃裳道:“我都已經看出你們不和睦了,你自己不會感覺不到吧。”

喬峰當然感覺得到,雖然沒有像黃裳分析的那麼透徹,但這件事故意揹著自己是毫無疑問的,而且他也早就感覺到了丐幫高層的小團伙。

喬峰有些傷感,但意志依舊堅定,毫不動搖,道:“師父,馬大哥他們這麼幹,豈不更是證明我的路是對的,他們沒辦法了才出此下策。”

黃裳一愣,沒想到喬峰是從這個角度看問題,高層的離心反而讓他更加確認自己的立場。

黃裳有心指出喬峰之所以能一路高歌猛進,並不是因為他的路是對的,而是因為這是在武俠世界,他有強橫的武功。如果沒有武功的加持,即便他的能力、品格勝過馬大元,他也不是馬大元的對手。大公無私才是他和丐幫高層離心離德的真正原因。

可是這裡確實是武俠世界,黃裳如果說出來這種話,那才是廢話。忽然覺得能活在武俠世界,喬峰還真是幸運。

喬峰越挫越勇,黃裳只能省下自己的口舌。黃裳離開,喬峰又是信心滿滿地開始新一天。

江湖豪俠沒有嚇倒赫連鐵樹,藉著夏國鐵騎的軍威,獅子大開口,照比當年的慶曆和議,翻番兒的張嘴,更是重提“稱男而不稱臣”的要求。

皇帝給出了議和的底線,錢不是問題,但不稱臣絕不可行。夏已經向遼稱臣,不向宋稱臣怎麼行?

宋可以不要裡子,多花點兒錢就當破財免災了,但面子絕不能含糊,不能墜了名頭。

到了黃裳這裡,還沒等談到面子呢,單單是裡子這一塊就寸步不讓,一毛都不想拔,完全看不出大宋的豪富。

赫連鐵樹氣得牙疼,從沒聽說過大宋會在錢財方面計較,怎麼到了自己這裡這麼倒黴,遇到個鐵公雞。

赫連鐵樹磨破了嘴,黃裳只是無動於衷,總是雲淡風輕的東拉西扯。在黃裳嘴裡只同意開貿易互市,至於無論是叫“戰爭賠款”,還是叫“賜歲幣”的這種錢是一分都沒有。

在黃裳嘴裡,只要大宋肯和夏貿易,夏就已經佔了大便宜了,隱含之意就是談不攏大宋就會和夏斷絕貿易往來。

黃裳這種油鹽不進的談判方式不僅惹惱了夏的使節,也讓宋這邊的談判人員不知所措,這完全違背了皇帝的意思。

最後反饋到了皇帝那裡,黃裳出面和皇帝解釋:“這麼談都沒談崩,說明我們給的底線太高了,對手也許比我們更想和平。”

黃裳和皇帝仔細解釋了夏國的處境,現在他們完全是色厲內荏,他們要是真有實力,自己這麼談判,早就該返回國內整軍再戰了。

有些資訊皇帝並非一無所知,只是靠猜測卻無人敢如黃裳般篤定。

皇帝一直看重黃裳,既然黃裳這麼有信心,那就讓他自由發揮。反正戰爭已經結束了,這種拉大鋸氏的談判,愛談多久就談多久,大宋不吃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