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簡稱倫敦政經,是一所專業研究型大學。

(其實當時還不叫倫敦政經,這裡為了統一,乾脆用現代的名字了。)

它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倫敦大學學院被共同譽為G5超級精英大學,許多知名政治家都是倫敦政經的校友。

但學校是在1895年成立的,1900年剛併入倫敦大學聯盟,所以甚至還沒有頒發出第一個本科學位。

總之,目前的倫敦政經規模很小,只有幾百個學生。

尼加提·尼科利奇便是其中一員,

他此刻正在倫敦大學的圖書館裡貓著,眼皮有一搭沒一搭地直打架,口中發出微微的鼾聲。

啪——

有人拍了一下他的左肩。

尼科利奇回頭,沒看到人。

結果,

“在這兒呢~”

聲音是從右後方傳來的。

尼科利奇不由得嘆氣,嘀咕道:“蒂裡,你無不無聊?多大的人了還玩這種小孩子把戲?”

蒂裡·所羅門是他的同學,

兩人都更喜歡倫敦大學的圖書館而不是倫敦政經的圖書館,因為前者的藏書更多,

他們在這兒偶遇的次數多了,一來二去就混熟了。

所羅門在旁邊坐下,

“怎麼?昨晚沒睡好?”

尼科利奇這兩天都沒怎麼睡好,

他之前剛看了《無人生還》的五、六兩章,又覺得不過癮,連續兩晚把之前的章節拿出來翻,導致躺下後腦子裡還在走馬燈似的過劇情,到後半夜才能睡著。

這種不務正業的理由肯定不能說出來,省得被朋友嘲笑。

尼科利奇說:“你知道的,我那個室友是個法國佬,天天就知道浪裡個浪……”

法國人確實都挺浪的。

所羅門憋笑道:“你好意思說人家法國人?你們西班牙人也好不到哪兒去啊。再說了,你自己不願意住單間,跑去跟人合宿,被折騰不是自找的嗎?”

尼科利奇忍不住翻個白眼兒,

“你給我錢住單間?你要是願意,我馬上就搬去阿德爾菲。反正我也已經受夠現在住的地方了,房間只有幾平米,去學校也非常不方便,每天得提前半小時出發。”

所羅門趕緊安慰道:“好啦好啦~你住的地方風景好啊。”

尼科利奇冷哼,

“風景是好,只要不去學校,住我那個地方確實一切都很美好。”

所羅門撓頭,

“啊……唔……對了!塔橋!你那兒跟塔橋零距離,一般人想看那個景都看不到呢。”

說起塔橋尼科利奇就來氣,

“現在天氣越來越冷,我就怕過河的時候會被風吹到溝裡去。哦,不,塔橋吊起的時候,我甚至過不了河。”

怨氣撲面而來。

有關宿舍的話題算是徹底聊不動了。

所羅門舉手投降,掏出一份《曼徹斯特衛報》,說道:“好了好了,給你賠罪行了吧?今天的報紙我都還沒讀過,你先來。”

因為左翼報紙的先鋒性,《曼徹斯特衛報》在年輕人中頗受歡迎,

尤其是大學生,就喜歡這種叛逆的感覺。

尼科利奇伸手接過,

“謝啦~”

他直接翻到書評的版面,想讀一讀報紙對《巴斯克維爾的獵犬》和《無人生還》的評價。

都說《曼徹斯特衛報》有絕對獨立自主的立場,他到底要看看是不是真的。

沒想到的是,書評版面異常乾淨,

上面用超大的加粗字型寫著:

THESCOTSMAN

SOLD

20,000COPIES!

《蘇格蘭人報》

售出

兩萬份!

……

整個書評版只有這簡簡單單的三行,沒有其它任何內容。

可就是這句話讓尼科利奇的心產生了一種莫名的躁動,就好像點燃了一團旺盛燃燒的熊熊烈火,怎麼澆冷水都澆不滅。

大概是因為昨晚沒睡好,他竟有些虛脫,

“唔……這個是……”

所羅門抬起頭,

“怎麼了?”

尼科利奇看了眼所羅門正在翻的書,發現是《海濱雜誌》,很多話憋在胸口,不知該說什麼。

良久,他才說道:“我看完了。”

所羅門愕然,

“這麼快?”

肯定不可能這麼快。

尼科利奇只是單純的因為情緒激動而看不進去。

此時此刻,他滿腦子想的都是那句“《蘇格蘭人報》售出兩萬份”,也不知道這幾個單詞有什麼神奇的魔力,就像思想鋼印一樣印在腦海裡,無法抹除。

“算了,不看了。”

尼科利奇擺擺手,將《曼徹斯特衛報》還給對方。

所羅門倒也無所謂,順手接過。

他把《海濱雜誌》丟到一邊,快速翻了幾頁《曼徹斯特衛報》,視線在某一個版面上停留,

幾秒鐘後,他的呼吸開始變得急促,臉色漲紅。

尼科利奇不由得驚訝,

他十分確定,自己剛才的狀態應該跟現在的所羅門差不多。

啪——

所羅門合上了報紙。

尼科利奇投來探尋的目光,小心謹慎道:“蒂裡,你怎麼了?”

所羅門目光閃爍,沒有急著回答,而是將視線投在《海濱雜誌》上微微停留,低聲嘀咕道:“味同嚼蠟。”

說完,他轉向尼科利奇,

“尼加提,你看福爾摩斯系列的新作了嗎?”

尼科利奇回答道:“看了,但沒看完。我跟你的評價一樣,味同嚼蠟。道爾醫生似乎已經失去了創新的能力,福爾摩斯也像一個久久不願退場的演員,表現得十分蹩腳。”

所羅門咋舌道:“嘖,你這話說出去,不怕被福爾摩斯的狂熱讀者追殺啊?”

尼科利奇微妙地眨眨眼,

“你不是吧?”

所羅門搖頭,

“當然不。人都是要成長的,我以前是喜歡福爾摩斯,但現在喜歡的是另一本懸疑小說。”

空氣忽然變得安靜,

“……”

“……”

“……”

驀地,尼科利奇開口了:“原來,你也讀《無人生還》。”

所羅門嘿嘿一笑,

“看來你也是。”

他把《曼徹斯特衛報》翻到了書評版,之後說道:“也不知道怎麼回事,看著這幾個單詞,我總感覺熱血沸騰的。上回有這種感覺,還是我第一次接觸費邊主義。”

尼科利奇沒有接茬,

但看他的表情,明顯和所羅門的想法一致。

所謂“少即是多”,

自從建築大師路德維希提出該理念,這種極簡的態度影響波及全球,從設計行業到廣告行業,都把這四個字奉為金科玉律。

可1900年的人根本沒見過這種新潮的玩法,

所羅門和尼科利奇只覺得精妙,又說不出具體精妙在哪兒。

兩人沉默片刻,異口同聲:“《曼徹斯特衛報》的編輯中有高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