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張無忌一個人出了城,憑他的武功若是想要自己走脫的話,這個世上沒有人能攔的下。

如果單論腳力的話,那麼前往外圍求援,他本人去實際上是最合適的。只不過如今蘇州城被圍,大家需要一個主心骨,因此他不能離開。

現在張無忌別的事情倒是不擔心,他只擔心黃衫女能不能搬來救兵。

畢竟張定邊,趙普勝都是非明教系的將領。他們都是陳友諒的舊部,而且如今他們都手握重兵。若是他們趁機有什麼不臣之心的話,那麼也沒有人能阻止他們。

張無忌孤身一人來到了朱元璋前鋒部隊的營寨外圍。

他並沒有掩蓋自己的身形,而是大大方方的朝營寨走去。

這幾天朱元璋的部隊都是在加緊圍困,並未直接進攻。但卻也時刻注視著蘇州城,張無忌大軍的動向。

如今的張無忌身著火紅色的龍紋明尊禮袍,緩緩地朝營地走來。

而站在塔樓上的哨兵見到了孤身一人前來的張無忌,當即吹響了預警的號角聲。

聽到這個號角聲,營中士兵均是大驚失色,隨後各營地立刻動員了起來。前鋒營的人馬雖然不是很多的,但也足有五千之眾。

當張無忌抵達轅門前的時候,整個前鋒營的大軍都已經被調動了起來,眾人全副武裝的衝出了轅門外,隨後便將張無忌包圍了起來。

面對眾人的包圍,張無忌的臉上沒有絲毫的懼色。

面對張無忌的泰然自若,這些士兵們卻都是各個面露驚懼。望著他們的眼神,張無忌倒是很滿意。至少自己的威懾力還在眾人的心中。

只要這股威懾力還在,那麼就算是十個朱元璋也不是自己的對手。張無忌不過是想安撫天下人心罷了,不然的話,這些人早就死了。也不必有現在這麼多的麻煩了。

張無忌環顧了一下四周,他看到了幾個明教系的兵卒。他揹著手平靜的對他們說道:“你們有人是我明教的弟子吧!對內本尊是明教的教主,對外是天下的君父。大家口口聲聲的說要效忠明尊,效忠於朕,如今爾等謀逆,可曾對得起自己當日的誓言?”

眾軍士聽到張無忌的這番話,都不由得相互看看對方。

此時一名士兵單膝跪伏在地說道:“教主!屬下雖是明教教徒,但屬下也是吳王的屬下,自古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我們都是當兵的,長官讓我們做什麼,我們做什麼。”

張無忌聽到這番肺腑之言後,並沒有責怪的意思,他隨即上前,拍著這名士兵的肩膀說道:“你說的不錯,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你們隨是明教教徒,也是義軍士兵。但確實一直食的朱元璋的俸祿,朕本想養育大家,但是我們的吳王殿下,不給朕這個機會。如今大家對朕兵戎相見,這並非是大家的過錯,全因那朱元璋一人之過罷了。”

張無忌站在中間,隨後攤開手對眾人說道:“朕的武功如何,想必很多的人都心知肚明。朕若要動手的話,伱們大家誰自信能擋下朕?”

眾軍士自然是啞口無言,張無忌是他們的精神領袖,是他們心目中的“神”。神自然是不可能戰勝的。

這一次朱元璋命令他們對明尊反戈相向,用的理由也是明尊背信棄義,不顧蝴蝶谷盟約的理由罷了。這個理由雖然勉強說得過去,但是也並沒有消除士兵們的恐懼心。

因為對明尊,眾軍計程車氣十分的低落,因此朱元璋也只是採取了圍而不攻,圍點打援的方針。

朱元璋接受了胡惟庸的建議,將剩餘的明教系計程車兵打散後重新編入自己的軍隊當中。

然後就是讓這些人前來圍困蘇州城。

而朱元璋自行招募的淮西子弟,便在蘇州城的外圍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包圍圈。然後開始藉助有利地形來阻擊,消滅前來增員張無忌的明軍。

朱元璋不敢把這些明教系計程車兵們擺在外面,若是擺在外面的話,他們一旦有人叛變的話,那麼他孤注一擲行成的包圍圈,便會頃刻瓦解。

因此只能把他們打散後,重新改編,然後放在內圈用來包圍張無忌,就算他們有什麼異動,那麼還在自己的包圍圈裡。

依照黃衫女的腳力,一天一夜的不眠不休,她便抵達了趙普勝的戰船上,然後傳達了張無忌的旨意。

如今張定邊和趙普勝的兩路大軍都在南下的路上,只不過朱元璋的不宣而戰,打了明軍一個措手不及。

加上朱元璋的提前部署,讓他的部隊佔據了有利地形,張無忌為了南下消滅張士誠又帶走了東路軍半數的有生力量,現在張定邊與趙普勝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他們想要進攻,但是手裡的兵力不足,儘管張無忌的總體勢力遠在朱元璋之上,但主力部隊此刻都在中原腹地。尚未來得及趕回。

單憑一個還剩下一半的東路軍,很難跟佔據先機的朱元璋相抗衡。

更何況僅剩的半數人馬,還要勻出一部分來圍困揚州,高郵的張士誠殘餘,還要在徐州一線防禦汝陽王,如今又要南下救援張無忌。

縱使趙普勝和張定邊都是當世名將,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了。

而且他們的對手也不是泛泛之輩,李文忠,朱文正,徐達,馮勝,湯和等,皆是當世將星。

如今的趙普勝和張定邊可謂是進退兩難了。

東路軍的主力還是以水軍為主的。雖然在長江上的水戰,趙普勝毫無壓力的大獲全勝了。

但他可沒辦法讓水師“旱地行舟”,前往蘇州河裡去救援張無忌。

而步軍的兵力又不足,縱使在水師的掩護下成功登陸了,那麼上岸後很快也會被朱元璋的大軍包圍,然後,消滅掉。

張定邊沒辦法,只能請黃衫女再多跑一趟,前往汴梁城知會劉福通和李思齊,讓他們分兵來南下應戰朱元璋。

如果給張定邊足夠多的兵力的話,那麼他自己提著自己亮銀槍,親自前來營救張無忌了。

畢竟如果論勇武的話,朱元璋麾下的將領,除了立場不明的常遇春能跟在張定邊過幾招外,其他人都是弱雞。

見到眾軍都不說話,張無忌繼續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如果可以直接勸降的話,那麼對大家都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