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一章 皆有私心
章節報錯
見劉表發問,劉備苦笑道:“袁使君行事,每每出人意表,但備倒是可以擔保,其不會先做出無信無義之事。”
“兄待之以誠,其應該也不會負兄,也許是談判時候兩邊產什麼了什麼誤會,我可修書一封問之,還請兄稍待幾日。”
劉表面向劉備,懇切道:“賢弟勿怪,為兄確實有些苦衷。”
“我倒是相信賢弟所說,畢竟袁使君去攻打青州了,怎麼看也是對我荊州是沒有圖謀的。”
“但蒯家三番五次來人哭訴,我總要給個說法,加上蒯異度於我是有大功的,我總不能不聞問。”
劉備聽了,嘆道:“兄之高義,令備歎服,如事情不諧,弟願親為出使壽春。”
劉表搖頭道:“不,此地還需賢弟坐鎮,袁使君和江東雖然不會圖謀荊州,但曹孟德未必不會啊。”
劉備疑惑道:“袁使君去打袁譚,曹操必往救之,會在此時發兵再攻荊州嗎?”
“我不覺得他有這個餘力。”
劉表出聲道:“賢弟也是和曹孟德數度交手過的,覺得其人如何?”
劉備思忖半晌,隨即喟然長嘆道:“我實不如他。”
劉表搖頭,“賢弟萬勿妄自菲薄,在我看來,賢弟實不下於他,只是時運不濟罷了。”
“但曹操有個很難對付的地方,就是不守信義,突然襲擊。”
“賢弟也是兩次被其偷襲吧?”
劉備聽了,面露苦澀,無奈地點了點頭。
劉表又道:“袁使君攻取徐州,誰都知道袁譚是曹操盟友,當然最好是往而救之。”
“但若真是如此,曹操便中了袁使君的計謀,被其拖死在青州了。”
“到時候無論是冀州南下兗州,或是黑山攻打司隸,甚至荊州發兵攻取許縣,曹操都會立刻局面崩盤。”
“所以他絕對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而是趁著袁使君和袁譚互相攻伐時,儘快解決這三方隱患。”
劉備聽了,心中有些震動,因為這個想法,徐庶也曾經向自己提過,讓自己注意曹操動向,以防其再圖南陽。
但徐庶對此也並不是很確定,所以劉備也沒有拿出來和劉表說,但劉表心裡卻想的很明白,這說明其背後也有見識不凡的謀士,當真不可小覷啊。
想到這裡,劉備面色一肅,拱手道:“若曹操來襲,備當為兄守住門戶。”
劉表出聲道:“賢弟和張繡扼守南陽,曹操想要南下,頗為困難,不比攻打冀州難度低。”
“但我所慮者,卻不僅於此。”
“我所慮者,是黃祖把守的江夏出問題。”
劉備聽了,疑惑道:“黃將軍?”
“他所面對的,不是曹操,而是江東吧?”
“其數次挫敗江東,此時又是江東遭逢大敗,和袁使君談和之際,其還能做出什麼事情來?”
劉表嘆道:“這次談和,至今沒有暴露出任何訊息,讓我也拿不準。”
“我倒是猜得出袁使君想法一二,他是想暫且調解荊州和江東的關係,讓兩者皆為其盟友,共抗曹操。”
“這個想法,我是很贊同的,但是他可能低估了江東對荊州的圖謀,以及對我的仇視。”
“從位置上來看,荊州是江東軟肋,乃是其勢在必得之地。”
“從兩邊恩怨來看,初平三年,袁術派孫堅征討荊州,我遣黃祖在樊城、鄧縣之間迎戰。”
“孫堅擊敗黃祖,乘勝追擊,渡過漢水,包圍襄陽,逼得我困於城中,便派黃祖乘夜出城調集兵士再戰孫堅,但黃祖不敵敗走,孫堅追擊時中了黃祖部將埋伏,中箭身亡。”
“自此孫策才橫空出世,平定江東,做下了一番基業,但其對殺父之仇耿耿於懷,對於江夏的攻伐一直就沒有停過,自然包括如今上位的孫權。”
“即使其在袁使君手下吃了敗仗,被迫談和,但對於荊州的心思,是絕對不會消失的。”
“袁使君想要把三方捏合在一起,暫時是可行的,但等江東恢復元氣捲土重來,只怕一切都會回到原狀。”
“對此我也不得不提前做好準備,江東雖然敗了,但未元氣大傷,要是孫權太過執念,短時間內再度發兵,也不是不可能的。”
“黃祖面對江東攻勢,一直都頗為吃力,萬一有失,對方便會直攻襄陽,到時候我也是處境艱難。”
“所以我有個想法。”
劉備連忙道:“請兄儘管說。”
劉表點了點頭,“我聞賢弟手下大將關雲長,頗善水戰,數次阻據曹操,威名赫赫。”
“我想請其駐守樊城,協防鄧縣方向,和黃祖互為援手,且同時為我訓練水軍,為此我先撥付三千軍士襄助,等其到了地方用我的手令徵兵訓練,可否?”
劉備連忙點頭答應,應道:“兄既然有命,備敢不答應,這就回新野去和二弟分說。”
劉表聽了,長笑道:“既如此,便一切有賴賢弟了!”
兩邊更加開懷暢飲,賓主盡歡,等劉備回到驛館後,隨行不發一言的徐庶才出聲道:“劉景升此人,當真不簡單。”
“這遣使關將軍一招,可是老辣的很啊。”
劉備一聽,酒醒了大半,說道:“軍師是說,劉景升此舉另有深意?”
徐庶出聲道:“倒也沒什麼,只不過是制衡之術罷了。”
“黃族隸屬黃氏,在江夏經營多年,早已經水潑不進,在荊州幾乎是半獨立的存在。”
“雖然其對於劉表還算是忠心,但誰也不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
“最壞的情況,就是其和江東勾結,反戈一擊,直攻荊州腹地,到時候劉景升只能徒呼奈何。”
“亦或黃祖擋不住江東軍,戰敗身死,其後繼無人,劉景升尚未找人接替,江夏便被江東所得,這也是其不能接受的。”
“所以劉景升現在也是早做準備,埋伏後手罷了,利用關將軍駐守樊城,名為協防,實為防備異變啊。”
劉備頓時一個激靈,酒意全醒了,“若如此說,二弟豈不是很危險?”
徐庶笑道:“有危險,但以關將軍能力,當能應付得來。”
“而且這也是個極好的機遇。”
劉備說道:“軍師為何如此認為?”
徐庶說道:“主公是想駐守新野一輩子嗎?”
劉備脫口而出道:“當然不!”
徐庶點頭道:“這便是了。”
“所以說,駐守襄樊之間,是主公如今難得的機遇。”
“劉景升在這件事上,也算是厚道,讓出了樊城這塊地盤,也是展現想要和主公交好的誠意吧。”
劉備聽了,不自覺點頭嘆道:“如今漢室凋零,不意竟有劉景升如此忠厚之人,實在是不勝唏噓啊。”
徐庶出聲道:“不過這也是劉景升在這個位置上,所能展現出的底線了。”
“樊城雖好,但也是成就有限。”
劉備疑惑道:“備實不解,願聽軍師解惑。”
徐庶耐心解釋道:“樊城方向,南邊是江東的豫章郡,東邊是兇虎和江東產生齟齬的廬江,主公想要擴張地盤,勢必要在其兩人手裡奪取。”
“而這兩邊都不是易於之輩,豈能輕易讓主公得到好處?”
“所以主公從樊城擴張,等於是虎口奪食,即使奪下來了,也不好守,可以說比徐州的處境好不了多少。”
“其實當初我想的是,最好的情況是劉景升讓主公從漢中取西川,那才是高枕無憂之地。”
“不過現在看來,劉景升手下謀士也早看清了這一點,怕是劉景升自己,也是想著圖謀益州,所以把主公調遣遠離西川的東面。”
“想想也是,這個天下,誰能沒點野心呢?”
劉備這才恍然,“軍師認為,劉景升想攻劉璋,奪取益州?”
徐庶說道:“沒錯,其一旦取得益州,便能將荊州連起來,且益州沒有後顧之憂,只要安心防守荊州,便能奪取益州這塊肥沃之地。”
“即得荊益,便進可攻,退可守,同時圖謀涼州司隸揚州三郡,也不是不可能的。”
劉備聽了,沉默不語,良久才嘆道:“也是,單騎入荊州,豈能沒有英雄氣?”
“我只看到其忠厚一面,但卻低估了其雄心壯志,當真是小看了天下英雄啊。”
徐庶笑道:“主公切勿心急,車到山前必有路。”
“何況兇虎和劉景升這種盟友,雖有野心,但尚算厚道,相比江東那種背刺盟友行為,或者曹操這種逼得盟友背反的梟雄,已經算是不錯了。”
劉備嘆道:“那是自然,我之所以能走到今日,便是曹操所為,我必與之反,就是因為我和其道不同不相為謀!”
徐庶面露欣賞之色,“這也是為什麼庶投奔主公的原因,在曹操此人之下,可謂是戰戰兢兢,整日惶恐不安啊。”
“張繡的事情,便是給了全天下人一個警醒,對於投靠自己的降將尚且如此羞辱,何況其他?”
“其作繭自縛,隨挾持天子,但遲早會被反噬,主公只要耐心等待就好了。”
劉備聽了,深深一拜,“多謝軍師之言,備銘記於心。”
徐庶卻是望向東面,“至於那個比曹操更不堪的江東,繼承了商人背信棄義的傳統,還不知道會做出什麼的事情來,主公一定要小心提防啊。”
劉備聽了,點頭答應,心中卻是不以為意,江東現在都被打成這樣了,還能掀起什麼風浪來?
吳郡丹陽。
廳堂裡面,孫權坐於上首,吳夫人坐在側邊,堂下是周瑜在內的幾位謀士,以及孫氏和吳氏的重要人物。
孫權遭逢大敗後,自覺吳氏族人人心不穩,於是又把吳夫人抬了出來。
他皺眉道:“張長史出使壽春,兇虎卻發兵北上,誰能告訴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