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田伯光的很多觀點都是和周文多次商討後的結果,其中就包含了周文從後世得來的很多經驗和歷史教訓。

但是由周文來講的效果就不如田伯光,比如傭兵團的兄弟們和趙長樹都知道田伯光曾經是日本軍人,他知道日本軍隊的詳情那是天經地義,說起來也有權威性和信服感。你周文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山西人,憑什麼知道那麼多的日軍情況,你說的是不是自己在吹大牛。

所以只能由田伯光來講才合適。但是對於日軍的基本戰術和戰鬥力卻是周文處心積慮想告知給每一位中國軍官的,只是處於保密等原因,現在只能先從趙長樹所部開始。

特別是日軍的勇悍作風和軍官及士兵的戰術素養在全世界都能排的上號,甚至是名列前茅。

一個看著簡單的迂迴攻擊戰術,被二戰時期的日軍應用到了極致,上到將軍下到軍曹,都能靈活運用這一戰術並能在大部分情況下獲得成功。

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大一點兒的例子就是在日軍進攻緬甸時期,有“馬來之虎”之稱的日軍將領山下奉文采用迅疾如風的快速迂迴戰術奇襲緬甸重鎮密支那,導致英軍整條戰線動搖潰敗,從而決定了緬甸戰局的走向。

而在中國戰場著名的徐州會戰中,在中國軍隊已經取得臺兒莊大捷的情況下,日軍眼看正面突破無望,改以部分兵力在正面牽制,主力向西迂迴,企圖從側後包圍徐州,殲滅中國第五戰區主力,雖然最後沒有達成殲滅中國軍隊主力的目的,但是卻迫使中國軍隊不得不放棄徐州。

可以說迂迴穿插戰術就是日軍任何一個作戰單位的唯二戰術選擇並且已經深入各級軍官的骨髓。看著簡單但是卻讓中國軍隊屢屢吃癟。甚至在正面人數火力都不佔優的情況下,日軍依然敢於大膽分兵進行迂迴側擊。

一般來說要破掉日軍的迂迴戰術也很簡單,一是集中優勢兵力在其分兵後一鼓作氣吃掉正面之敵;

二是抽調優勢兵力埋伏側翼之敵。

但是由於中國軍隊士兵和軍官素質參差不齊,部隊裝備簡陋等原因,很難達成戰術目的,往往都是殲滅戰打成膠著戰,埋伏反被敵人突襲成功。導致很多情況下,明明是己方兵力佔優,地勢佔優,卻是被日軍掌握了戰場主動,結局可想而知。、

周文就要讓田伯光把這些後世才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應對之策告知這些未來將率部奔赴抗日前線的第一線中國軍官,要讓他們最起碼對日軍的戰力和戰術水平有個初步的認知,對日軍和我軍的戰力和戰術水平能有個理智的對比和警惕。

雖然我們軍隊的戰力和裝備甚至戰術水平都不如對方,但是將來起碼不會輸得稀裡糊塗、潰不成軍。周文可沒指望上幾堂課就可以讓這些未來的抗日將領們反敗為勝,但即使是輸也不能輸得太窩囊,不能輸得毫無價值。

這時的田伯光已經介紹到了日軍步兵大隊的編制和構成。他清朗而自信的聲音還在會議室裡迴盪。

“日軍一個標準的1100人編制的大隊包括:30人的大隊部,一個110人的運輸中隊配屬大車和騾馬。配屬四個步兵中隊;一個174人的機槍中隊,包含14人的中隊部和3個機槍小隊,還有1個彈藥小隊,每個機槍小隊4挺重機槍,總數12挺。

一個55人的炮兵小隊,包含1個10人的小隊部,1個15人的彈藥班,兩個15人的炮班各裝備1門70mm九二式步兵炮,極少的部隊會配備一個122人的炮連,包括一個27人的彈藥小隊,兩個31人的炮兵小隊,各裝備2門步兵炮。

步兵大隊是日軍中具備獨立作戰能力的最基本的作戰單元,日軍的所有步兵戰術其實都是圍繞著步兵大隊來實施和完成的。在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加強火炮、卡車和坦克,作為戰役級的獨立戰術單位來使用,也就是用來進行迂迴側擊的決定性力量。

我們再看這樣一個大隊的武器裝備情況,共有三八式步槍約500支,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也就是我們中國俗稱的歪把子輕機槍36挺,擲彈筒48具,大正三年式重機槍12挺,70毫米九二步兵炮2門。

看著日軍大隊和我們一個團的火力配置差不多,兵力可能還要少一點兒。那是不是說我們中國軍隊一個團就可以抗衡日軍一個大隊呢?

其實不然,這裡我要著重說明日軍的擲彈筒和機槍的使用,在日軍常規戰術中,很少以班也就是分隊作為獨立單元,基本都是以小隊作為最小的戰術執行單位進行戰鬥,而小隊所有的戰術都是圍繞著機槍和擲彈筒來展開的。

日軍崇尚進攻,其步兵小隊的戰術是以攻擊為根本的,很強調部隊在行進間展開接敵的速度和方法。日軍步兵小隊級戰術多是從400至600米之間某點開始發起。

步兵小隊明確攻擊方向及可利用之地形地物,確定各班階段性掩蔽點等戰術要領.然後分組展開,待機槍組和擲彈筒組進入第一射擊陣地後,各組即向第一個掩蔽點機動。

也就是說日軍步兵小隊的戰術就是以機槍和擲彈筒為火力中心,精銳步兵則向兩翼包抄和滲透攻擊。

日軍步兵小隊可以說90%的戰鬥都是這種兩翼滲透穿插,正面呈現2-4個攻擊群,並且特別注重給步兵小隊的軍曹以上軍官配備望遠鏡,以便觀察敵軍機槍和迫擊炮陣地位置。隨後使用擲彈筒、輕機槍和優秀射手先打擊敵軍重機槍、輕機槍和迫擊炮的火力點。如果喪失這些火力點,敵軍也就喪失了80%的火力,隨後兩翼穿插部隊和正面日軍就可以滲透到100米距離內發動刺刀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