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籌謀
章節報錯
不多時,王副官就領著兩人走了進來,其中一人身著黑色套棉長衫,身材略廋,一身上下顯得幹練整潔,正是侍從室二處的陳主任。
另一人則是一身筆挺的米黃色西裝,稍顯稀疏的頭髮向後梳理得整整齊齊,微胖的臉上也是戴著一副黑框眼鏡,鏡框下的一雙眼睛透著精明又深沉的目光。
此人就是當今民國三大家之一孔家的家主,現任國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長,同時還兼任民國中央銀行總裁的孔大先生。
兩人都向校長微微鞠躬致意,才在校長示意下在側面沙發上就坐。
“校長,現在全市的學生和各界人士都紛紛上街遊行,慶祝我冷口關大捷。中央日報、新民報、大公報等報紙也都在頭版頭條進行了宣傳報導。但是這些報社都提出申請,要求多提供一些戰鬥的細節,還有很多國外的記者也提出此等要求。”
“我建議還是召開一個新聞釋出會,可以透過國內和國際的輿論宣傳給日方施加壓力,迫使他們撤軍。另一方面可以借這個宣傳勢頭提高我國民政-府的威望和影響力,從而起到威懾國內各方勢力的作用。”
陳主任一坐下就急不可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實在是因為他有些頂不住各方要求公開資訊的壓力了。
要知道從清晨收到長城方面傳來的捷報後,這位校長就一大早去了軍委會參謀總部研究軍情,這位陳主任可沒資格去參加最高軍事會議,根本就無法向校長請示彙報。
而現在政府的宣傳部已經快要變成菜市場了,各國的公使和記者絡繹不絕的到訪和提出各種問題,讓負責宣傳部稽核的陳主任是一個頭兩個大,根本應付不過來。而實際上他所瞭解的戰役細節也不過是戰報上哪短短几行字而已,怎麼可能回答得了那些刁鑽的問題。
實際上,自從冷口關大捷的訊息被外界獲悉後,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對中國民眾來說,自九一八事變以來,政-府軍隊被日軍打得一路丟盔卸甲。
東北淪陷、熱河淪陷,現在日軍的兵鋒已經直逼長城腳下。萬一長城再次失手,整個中國北方的廣袤土地以及最繁華的平津地區都將面臨日軍的威脅。
對此危急形勢,國內佔據了民國社會中高層的社會各界精英和有識之士無不痛心疾首、心急如焚。
同時,對於實質上本就還沒有統一的全國的國民政-府的威望和統治力也是飽受詬病和削弱。
當然,對於校長的地位和政治聲望也有不小的影響。
就在中國民眾惶惶不安之時,突然來了個殲滅日軍一個旅團這種大驚喜和大扭轉的訊息,人云亦云的那些社會底層老百姓和滿腔熱血的青年學生也還罷了,但是那些真正的社會精英和有識之士在欣喜之餘,不免還會有些狐疑。
主要是這個訊息實在太過震撼,戰績也太過驚豔。你說你打退了日軍的進攻,甚至說是擊潰了敵人,這些都還能理解。但現在你是將日軍一個旅團完全殲滅,對比之前的一潰千里的戰鬥,這種強烈的反差就導致很多人產生了懷疑。
何況日本大使館已經出面澄清,聲稱絕無此事。
那麼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你也要拿出資料來證明啊?特別是那些外國公使和記者,都紛紛要求民國政-府進一步公開細節。
但這就涉及到一些軍事機密了,比如參戰部隊的番號和戰役過程等。
哪些資訊能夠公開,哪些是必須保密的,這就必須由軍委會的軍事專家們來評估和稽核,陳主任自己可沒有那麼大權力。
所以他建議最好是由軍委會的高階將領來回答記者們的問題。
校長閉著眼思索了一番,權衡著利弊得失。
對他和他的團體來說,冷口關大捷當然是一件好事,而且還是一件大大的好事,這次大捷大大緩解了現在國內對他不抵抗政策和對日軟弱態度的不滿情緒,也大大提高了民國政-府在西方列強心目中的地位,同時還振奮了軍心和民心。
這些都是從明面上就能看到的好處,何況還有一些深層次的意義。起碼是在日本人面前顯示了自己的強硬,讓這些狼子野心的小鬼子不得不收斂起一些囂張跋扈的氣焰。
但是萬事有利有弊,好處雖然很多,但是帶來的一些潛藏的影響也不少。
首先就是這次勝仗參戰部隊沒有校長的嫡系中央軍,宣傳的都是平時不受控制的地方軍,對中央軍的聲譽和影響有所不利。
其次是這次戰勝之後的獎賞和善後的問題。
對於一心要消除軍閥割據,把全國都統一在中央集權之下的校長,對任何非中央軍體系的部隊都是不遺餘力地排擠打壓,最終當然是想要將這些部隊要麼撤銷要麼收編,怎麼還可能又給錢又給槍?
但是,現在人家32軍和模範旅立了這麼大功勞,在全國豎起了這麼大的名聲,中央政-府如果不有所表示,怎麼能應對洶洶民意和社會各界的抗議?國際社會又會怎麼看他校長?
要知道這可不是什麼內戰,是抵禦外敵的戰爭,是國戰,而這些部隊就是為國為民的民族英雄。
而這些問題現在就必須拿出一個方案,不然到了記者招待會上,必然就會有中外記者提問。
陳主任知道校長的顧慮,他作為校長身邊的第一謀士,現在就是責無旁貸的時候,於是就直接建議道:“關於對32軍的表彰和獎勵,鄙人倒是有個想法。”
校長欣賞地看了陳主任一眼,這才是懂整的人,你都不用開口諮詢,別人就已經幫你把問題想清楚了。
受到鼓勵的陳主任精神一振,斟酌著徐徐說道:“32軍麼……無非是想在戰後得到一塊好地盤,校長可以許諾32軍的駐紮地為石家莊,那裡是進入山西的交通樞紐,但也算是河北的富饒之地,養他一個軍不成問題。”
“此戰之後,東北軍已經不適合在河北了,就把他們調到陝西去,把潼關和西安交給他們,讓他們在西北苦寒之地練練膽子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