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國,是一部壯麗絢爛的英雄交響曲。從當初以三萬義軍起兵太原,到一路所向披靡,攻克長安,定鼎李唐帝業;再到後來金戈鐵馬,一統天下,大唐雄師席捲天下,大唐旌旗遍佈天下。大唐王朝十年的開國之路,十年風雨,見證了唐王朝從一個根基薄弱的新生政權,逐漸成為了一個傲視九州,屹立東方的龐大帝國。

同時,李唐王朝的十年開國之路,也是一部可歌可泣,充滿曲折的帝國圖騰史詩。在大唐一統天下的背後,卻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曲折、艱辛。可以說,大唐王朝一度要與一統天下,失之交臂,甚至還曾經面臨著山窮水盡的絕境。然而,李唐王朝註定是主宰中國歷史的主人。最終,克服重重困難,一統天下,締造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大唐帝國!

那麼,在大唐開國的十年風雨之中,唐王朝究竟遇到了怎樣的曲折呢?譬如,唐朝建國還不到一年,這個新生的國家,就遇到了一次巨大的危機,一次足以將整個國家捲入萬丈深淵的軍事危機。

同時,李唐王朝也碰到了一個難纏的勁敵。這場軍事危機,就是李唐與西秦之間的“淺水原之戰”;而這個難纏的勁敵,正是一度讓李唐王朝面臨亡國之危,雄踞隴西的一代霸主——西秦霸王薛舉。

由於隋末天下大亂,狼煙四起。因此,在唐朝建立之後,當時的天下局勢,重新回到了魏晉南北朝的亂世:群雄割據。可以說,唐王朝不過是眾多割據政權中的其中一個罷了。至於其他群雄勢力,王世充、竇建德、劉武周、薛舉、李軌、蕭銑等人,他們都有著稱霸天下的野心。所以,他們都有資格與唐王朝爭奪天下。

雖然,唐高祖李淵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取代隋室,建立大唐王朝。但是,實事求是地說,此時的李唐王朝,實力並不算十分雄厚。當時的唐朝,所統轄的區域,不過河東、關中、巴蜀三地。故而,唐王朝目前還不具備東征中原的實力。只有等到實力足夠強大的時候,唐王朝才能向東進軍中原。

所以,在唐朝建立之後,所面臨的軍事局勢,還是相當錯綜複雜的。唐高祖李淵從實際出發,首先制定了鞏固關中的戰略計劃。所謂鞏固關中,就是首先要掃平西北地區的割據勢力,鞏固關中地區的穩定,解除唐王朝來自西北方向的軍事威脅。然而,在剛剛開始實施這個戰略計劃的時候,李唐王朝卻遇到了一個勁敵——薛舉。

確實,薛舉對於唐王朝而言,是一個難纏的勁敵。他曾經一度讓唐朝蒙受巨大損失,險些面臨亡國之危。不僅是對李唐王朝而言,而且,連唐王朝引以為傲的“軍神戰魂”——秦王李世民,平生唯一一敗,都是拜薛舉所賜。這個在虎牢關,以3500玄甲軍,大破竇建德十萬主力的戰爭之王,竟然也會有失敗的體驗。

無論是晉陽起兵,閃擊西河郡、襲破霍邑,斬宋老生;亦或是,率領右路軍,一路挺進關中,為父親李淵掃平關中,直至最後攻破長安;又或是,李淵入主關中後,率領軍隊,在扶風一戰中,力克薛仁杲的西秦大軍。可以說,李世民為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同時,李世民也將他的軍事才華,展現得淋漓盡致。

眾所周知,在唐朝實行統一戰爭的過程中,李世民可以說是再次起到了中流砥柱,國之護佑的重要作用。在大唐一統天下的十年中,用功勳卓著來形容李世民,最為恰當不過,是李世民打下了大唐的半壁江山。

在整個大唐的統一戰爭之中,李世民可以說是居功至偉。毫不誇張地說,沒有李世民,也就沒有後來那個強大的唐帝國基本的版圖輪廓。是李世民打下了大唐王朝的半壁江山,是李世民幫助父親李淵掃平群雄,一統天下,同樣,也是李世民,一手開創了大唐王朝的宏圖基業。

並且,在唐王朝統一天下的十年時間裡,李世民每次都是出奇制勝,大破強敵。在每一場戰爭中,年輕的秦王李世民,一覽無遺地展示出了大唐第一戰神的赫赫神威。同時,這位意氣風發的軍事統帥,也毫不遮掩地顯示出了爐火純青的軍事才華,以及令人稱道的用兵智慧。

唐朝的統一戰爭,一共包括了七次重要戰役。其中,李世民就單獨指揮了四次戰役,佔整個唐初統一戰爭的一半不止。在李世民獨立指揮的四場唐初統一戰爭中,這第一次戰役,便是和西秦薛氏父子的較量。

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至十一月,秦王李世民兩次率軍西進,大破隴西金城實力派薛舉、薛仁杲父子。淺水原之戰,李世民率領唐軍,平定隴西薛仁杲部,殲滅10萬西秦主力,俘虜秦主薛仁杲,西秦滅亡。至此,隴西一帶,被併入了李唐王朝的版圖之中。

然而,李世民平定西秦,是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的事情,發生在李世民第二次與西秦的作戰中。事實上,李世民一共與西秦有過兩次交鋒,直到第二次交鋒,才徹底將西秦平定。誰也沒有想到,李世民在與西秦薛舉的第一次較量,居然以失敗告終。一向戰無不勝的李世民,為什麼會遭遇軍事生涯中少有的“滑鐵盧”呢?

前文提過,武德二年(619年)五月,唐王朝平定河西五郡,消滅了河西李軌政權,徹底實現了對西北地區的統一。不過,唐朝平定河西,是在武德二年(619年),早在一年前,李唐王朝就已經開始實施統一西北的計劃。

事實上,李唐王朝在西北所面臨的第一個強敵,還真不是河西李軌,而是西秦的薛氏父子。而且,單論軍事威脅,薛舉父子要比河西李軌,對李唐王朝的軍事威脅更大。事實證明,也確實如此。其實,李唐與西秦之間的衝突,由來已久。早在李淵建立唐朝之前,薛舉父子便主動挑起了戰端。

隋煬帝大業末年,薛舉父子趁勢而起,在隴西起兵反隋。在薛氏父子的不懈努力下,西秦鐵騎席捲隴西,很快,佔領了整個隴西。不僅如此,在眾多隋末群雄中,薛舉是最先稱帝的群雄之一。

薛舉在掃平隴西隋軍主力,建立西秦之後,他的目光開始向外部瞄去。薛舉也是有圖謀天下的野心,既然要爭奪天下,薛舉必然要和其它割據勢力,發生衝突。因此,在佔領隴西后,薛舉首先將進攻的目標,鎖定在了與隴西接壤的河西李軌政權。於是,薛舉主動向李軌發起了進攻。可是,昌松一戰,西秦戰敗,幾乎全軍覆沒。

進軍河西的計劃,一時受挫,薛舉在短時間內,再也無法對河西用兵。所以,進攻河西失利不久後,薛舉馬上改變進攻方向,將攻擊的矛頭,對準了佔據關中的李家父子。那個時候,李淵剛剛攻克長安,立足未穩,正在忙於穩定長安內部局勢,自顧不暇,對於外部局勢,顯然鞭長莫及。在薛舉看來,李家父子初入長安,根基不足,不妨趁此良機,一舉攻下長安,奪取長安。

因此,義寧元年(617年)十二月,薛舉派遣長子薛仁杲,率領十萬西秦大軍,號稱三十萬大軍,進攻扶風,進而直逼長安。然而這一次,薛舉失算了。自河西失利後,薛舉又捱了當頭一棒。

起初,薛仁杲率軍進逼扶風,出其不意,一舉襲破了當地的軍閥實力派——唐弼。在襲破唐弼之後,十萬西秦大軍,將扶風團團包圍,大有直取長安之勢。扶風是拱衛長安的西大門,一旦失陷,長安也將岌岌可危。李淵當然不能袖手旁觀,他必須要解扶風之圍,迎擊西秦軍隊。

在西秦大兵壓境的危急情況下,李世民臨危受命,奉父親李淵之命,率領軍隊,直趨扶風,迎戰薛仁杲的大軍。最終,扶風一戰,李世民擊破西秦軍隊,薛仁杲大敗,斬首一萬餘級。在扶風解圍,大破薛仁杲之後,李世民抓住難得的戰機,率領軍隊,乘勝追擊,一路追擊至隴山,方才收兵。

與此同時,在李淵派遣李世民解圍扶風的同時,他又讓姜謩、竇軌兩位將領,兵出散關,深入隴西腹地,招降薛舉部眾。可是,姜謩、竇軌這一路,卻遠遠不如李世民那樣兵貴神速。在進軍至長道的時候,遭到了薛舉西秦軍的截擊,不幸戰敗,只得引兵退回。不久,李淵又命通議大夫劉世讓,前去收攏唐弼的餘部。結果,劉世讓與薛舉相遇,兵挫戰敗,被薛舉所俘虜。

可以看出,早在唐朝建立前夕,薛舉的西秦政權,便與未來的李唐王朝,為了爭奪天下,已經展開了各自的較量。扶風一戰,李世民雖然是牛刀小試。但是,經此一戰,也讓薛舉看到了李家父子的實力。

薛舉沒有想到的是,李世民居然如此厲害,能夠一仗,打垮驍勇善戰的西秦大軍。因此,透過扶風之戰,薛舉被李世民打懵了。並且,擊敗薛仁杲後,李世民乘勝追擊,一直追到隴西境內。

這樣一來,更讓薛舉膽戰心驚,他沒有想到,玩鷹的人竟然讓鷹給叼了眼睛。在這個時候,薛舉甚至產生了投降李淵的想法。於是,薛舉召叢集臣,商議對策,他首先發問道:“自古天子有降事乎?”

可能有人會有疑問,薛舉那樣霸氣側漏的一個梟雄,隋末亂世中,他是最早稱帝的。這樣一個人,為什麼會有投降的想法?一句話,他被逼急了。本來,薛舉的文化水平就不高,只是一介武夫。面臨一系列的軍事失利,薛舉不免會產生退縮的心理。因此,薛舉可能真會產生這樣的想法。

看到薛舉主動丟擲這樣的問題,有一個人順著薛舉的問題,率先發表自己的意見,誰呢?——黃門侍郎褚亮。褚亮此人,在隋唐時期也是一個卓爾不群的名人,他的兒子正是唐太宗、唐高宗時期的一代名相、著名書法家——褚遂良。褚亮以才高八斗聞名於世,後來成為了秦王李世民的“秦府十八學士”之一。只不過,褚亮這個時候,還在薛舉麾下效力,被封為黃門侍郎。

其實,褚亮本人是心向李唐的。既然薛舉產生了投降的想法,褚亮認為,抓住這個機會,向薛舉進言。在向薛舉進言的過程中,褚亮借古喻今,列舉出了古往今來許多亡國之君投降新朝的舊例:

昔越帝趙佗卒歸漢祖,蜀主劉禪亦仕晉朝,近代蕭琮,至今猶貴。轉禍為福,自古有之。(《舊唐書·薛舉傳》)

聽了褚亮的建議,薛舉頗為心動。然而,褚亮話音剛落,有一個人立即站出來,極力反對,這個人就是衛尉卿郝瑗。郝瑗其人,就是薛舉當初在金城郡起兵之時,被薛舉拘捕的金城令。因為郝瑗曾經的這段經歷,所以他極力想要在薛舉面前,表現自己。在褚亮提出投降李氏的建議後,郝瑗馬上旗幟鮮明地反對褚亮:

陛下失問!褚亮之言又何悖也!昔漢高祖屢經奔敗,蜀先主亟亡妻子,卒成大業;陛下奈何以一戰不利,遽為亡國之計乎!(《資治通鑑》)

郝瑗的一席話,又激起了薛舉圖謀天下的雄心,頓時心花怒放,再也不提投降李淵之事。但是,為了給自己找個臺階下,薛舉故意對群臣說:“聊以此試君等耳。”然後,薛舉大大厚賞了郝瑗,並將他引為謀主。

緊接著,郝瑗又趁機向薛舉建議,“瑗請連梁師都,厚賂突厥,合從東向。”主動聯合朔方梁師都、北方突厥,共同夾擊李唐。薛舉採納了郝瑗的建議,派遣使者,與突厥取得聯絡,相約攻打李唐。

由此可以看出,薛舉依舊賊心不死,對於唐王朝的覬覦之心,時時刻刻都存在。李淵對此當然明白,他也不能坐視薛舉這樣張牙舞爪,肆無忌憚。不久,李淵便在外交上,給了薛舉當頭一棒。

先前說過,郝瑗建議薛舉,主動聯合梁師都、突厥,共同夾擊李淵。實際上,梁師都政權,就是突厥在朔方扶植的一個傀儡政權,聯合梁師都,也就等於聯合突厥。薛舉同意了郝瑗的建議,主動派人出使突厥。

當時,薛舉主要和突厥的一個實力派,達成了協議,他就是突厥啟民可汗之子——莫賀咄設(即頡利可汗)。此刻,莫賀咄設將牙帳設在五原以北。看到薛舉丟擲的橄欖枝,莫賀咄設沒有絲毫猶豫,立即答應了與薛舉結盟,共同謀取長安。

這個時候,是義寧二年(618年)四月,李淵還沒有正式稱帝,唐朝還沒有建立,薛舉就已經和突厥暗地裡勾手指頭。李淵清楚,一旦薛舉和突厥真的合兵一處,直攻長安,那麼,關中的形勢就危險了。

但是,李淵非常瞭解突厥人,這群突厥人,鼠目寸光,貪得無厭。李淵覺得,不妨可以利用突厥的這種短板,瓦解其與薛舉之間的聯盟。為了瓦解突厥與薛舉之間的聯盟,李淵委派都水監宇文歆,出使突厥,帶上豐厚的禮品,遊說莫賀咄設。

宇文歆果然是個人才,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對莫賀咄設分析局勢,曉以利害,最終成功說服了莫賀咄設,讓他斷絕了與薛舉的聯盟。不僅如此,宇文歆還成功說服了莫賀咄設,將五原之地歸還李唐。不久,武都、宕渠、五原三郡,相繼歸附李氏。李淵不費吹灰之力,便從突厥手中,收回五原之地。

本來,薛舉想要與突厥結盟,謀取長安,對李淵施壓。不曾想,李淵卻來一招釜底抽薪,頃刻間,瓦解了他與突厥之間的聯盟。這樣一來,薛舉精心策劃的謀取長安,被迫宣告無疾而終。

在李淵建立唐王朝以前,西秦薛舉父子,就已經成為了李唐在西北地區最大的威脅。雙方劍拔弩張,無論在軍事,還是在外交上,都展開了不同的較量。李淵和薛舉都明白,為了西北地區的歸屬,李唐與西秦之間,終究會有一場戰場上的大規模決戰。事實上,這一天,還是在不久的將來到來了。

武德元年(618年)六月,唐王朝建立僅僅一個月,這個新生的國家,便迎來了自建國以來的第一戰。考驗這個新生王朝的生命力,也在唐王朝誕生的那一刻,與這個國家一起,隨之而來。

唐朝初建,李淵忙於取代隋室,對於大唐的西北邊境,顯然一時沒有顧得上。此時,盤踞隴西的西秦霸王薛舉,認為這是一個機會。在薛舉看來,李唐初建,立足未穩,又對西北邊防無暇顧及;不如,趁此良機,率領西秦主力,大舉東進,一路殺入關中,即使滅掉唐朝,也不是不可能的。

於是,武德元年(618年)六月初十,薛舉親率西秦主力,向關中一帶呼嘯而來,兵鋒直撲唐朝西北重鎮——涇州(今甘肅涇川一帶)。涇州,其實就是隋朝時期的安定郡,是從隴西通往關中的重要關隘。薛舉只有拿下了涇州,西秦大軍主力,才能一馬平川,直驅關中腹地。

西秦大軍兵圍涇州,身為大唐皇帝的李淵,自然不能坐視不理。唐高祖李淵當然明白,涇州對於唐王朝的重要性。如果薛舉佔領涇州,長安則無險可守,西秦大軍將會長驅直入,唐朝也就岌岌可危了。所以,對於薛舉進犯涇州,唐高祖李淵必須要作出部署,無論如何也要擋住西秦軍隊。

在得知涇州被圍的訊息後,李淵立即任命秦王李世民為西討元帥,進位雍州牧,統領八總管(劉弘基、柴紹、丘行恭、李安遠、慕容羅睺、竇軌、藺興粲、唐儉),總計四萬唐軍精銳兵力,馳援涇州,抗擊薛舉大軍。

除了派遣秦王李世民,率領唐軍主力,從正面迎擊薛舉以外;同時,唐高祖李淵又派遣太僕卿宇文明達,前往招撫崤山以東,穩定山東局勢;任命永安王李孝基為陝州總管,駐紮潼關一帶,防備西秦大軍進攻潼關。

唐高祖李淵為什麼以李世民為主帥,前去阻擋薛舉的西秦大軍?要知道,秦王李世民,當時不過就是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而他的對手薛舉,則已經是威震天下的西秦霸王,是一匹縱橫多年的“西北狼”。讓一個二十歲的少年郎,去對付兇悍的西北霸主,李淵是不是犯糊塗了?還真不是。

之所以讓李世民前去抗擊薛舉,唐高祖自然有他的考慮。李淵主要有兩點考慮,在他看來,自己的這個二郎,一點都不輸給薛舉這個西秦霸王。

第一,李世民具有超群的軍事才華。

從晉陽起兵到攻入長安的一路征程中,李世民的軍事才華,是有目共睹的。在攻入長安的半年中,每次遇到極其兇險的惡戰,李世民總是能起到關鍵的作用,甚至有的時候能夠扭轉不利的戰局。

無論是以閃擊戰拿下西河郡,還是智取霍邑,力斬宋老生;亦或是,李世民建議父親李淵,繞過河東郡,直取長安,自己親率右路軍,一路挺進關中,為父親李淵掃清關中的軍事障礙。在這個過程中,李世民充分展現了爐火純青的軍事指揮藝術,他為大唐建國,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第二,李世民擁有與西秦作戰的實戰經驗。

不要忘了,義寧元年(617年)十二月,李淵剛剛佔據長安不久,薛仁杲率領十萬西秦大軍,進犯扶風,企圖直接入侵關中。可是,沒有想到,李淵派遣李世民率領精銳,前往扶風解圍。扶風一戰,李世民小試牛刀,力克薛仁杲的十萬主力,斬首一萬餘級,乘勝追擊,一路追至隴山。

所以,早在李唐建國以前,李世民就曾經與西秦軍隊,在戰場上正面較量過,並且,還一舉打敗了西秦的十萬大軍。因此,李世民具備與西秦作戰的實戰經驗。在李淵看來,這次與西秦作戰,李世民想必是遊刃有餘,對於不可一世的薛氏父子而言,至少可以產生一種威懾作用。

雖然李世民年紀輕輕,當時只是一個二十歲的年輕統帥。但是,他出類拔萃的軍事才能,經過幾次重要戰役,已經向所有人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後來,印度的戒日王曾經這樣評價李世民的軍事才能,以及赫赫軍功:

有秦王天子,少而靈鑑,長而神武。昔先代喪亂率土分崩,兵戈競起,群生荼毒,而秦王天子早懷遠略,興大慈悲,拯濟含識,平定海內,風教遐被,德澤遠洽,殊方異域,慕化稱臣,氓庶荷其亭育,鹹歌《秦王破陣樂》。聞其雅頌,於茲久矣。

對於李世民這個兒子,唐高祖李淵是寄予厚望的。如果真要和薛舉比拼起來,李世民未必不是薛舉的對手,甚至還會勝過薛舉。而且,李淵有一種預感,在大唐統一天下的戰爭中,李世民將會是一把利劍,一把出鞘的利劍。

基於以上兩點考慮,武德元年(618年)六月,唐高祖李淵以秦王李世民為西討元帥,統領八總管,四萬唐軍主力,馳援涇州,開始了大唐建國之後的第一場重大戰役。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被寄予厚望的秦王李世民,卻在唐王朝建國後的第一戰中,意外地馬失前蹄,寶劍失鋒,四萬唐軍折戟淺水原。

首先,先來看看薛舉西秦大軍這邊的情況。根據《舊唐書·薛舉傳》的記載,西秦大軍兵圍涇州後的戰況:

舉悉眾來援,軍屯高墌,縱兵虜掠,至於豳、岐之地。

薛舉率軍兵圍涇州後,指揮主力人馬,向高墌方向攻擊前進,很快佔領了高墌外圍。與此同時,薛舉大肆縱兵擄掠,又在東北、西南兩翼,從西秦軍隊中抽調出部分機動騎兵,進軍至豳州(今陝西彬縣)、岐州(扶風郡)一帶,襲擾唐朝關中重鎮。薛舉雙管齊下,對唐王朝形成了絕對的軍事壓力。

應該說,薛舉不愧是一代梟雄,用兵老辣,這一招不得不說非常高明。一方面,薛舉親率主力,在高墌牽制住李唐王朝的西征大軍;另一方面,則派遣一支偏師,深入關中腹地,襲擾唐朝關中軍事重鎮。

薛舉如此用兵的目的,無非就是對唐朝施壓,讓唐王朝陷入兩線作戰的軍事壓力。關中遇襲,唐軍主力被拴於高墌,與薛舉大軍鏖戰,自然無法分兵,救援關中。這樣一來,薛舉的此次攻唐的目標,也就達到了。從薛舉的兵力部署,不難看出,這是一個非常難纏的對手,唐王朝這次算是碰到勁敵了。

雖然,薛舉用兵獨到。但是,唐軍之中,卻有人一眼看破了他的戰略意圖,誰呢?秦王李世民。武德元年(618年)七月四日,秦王李世民率領四萬唐軍主力,行軍至高墌城外,與西秦大軍迎頭撞上。李世民立即作出部署:

太宗又率眾擊之,軍次高墌城,度其糧少,意在速戰,乃命深溝堅壁,以老其師。(《舊唐書·薛舉傳》)

李世民率領唐軍,來到高墌城外後,與薛舉的西秦大軍,呈對峙之勢。很快,李世民就發現了薛舉一個致命的短板:糧草不濟。薛舉率領近十萬西秦軍隊,從隴西遠道而來,直撲涇州。長途行軍,十萬大軍的糧草補給,自然難以維繫。所以,為了解決軍隊的糧草困境,薛舉只能採取以戰養戰的辦法,來彌補糧草上的漏洞。

不要看薛舉表面用兵的動靜,非常浩大,既在高墌一帶大肆劫掠,與唐軍對峙;又派遣一支偏師騎兵,襲擾豳州、岐州二地。但是,李世民非常清楚,薛舉這樣大張旗鼓,就是為了掩蓋自己糧草不濟的短板。在糧草補給不足的情況下,薛舉十分急於速戰速決,急切地想要打敗唐軍。

顯然,李世民看穿了薛舉的意圖。既然薛舉想要速戰速決,李世民偏不如他所願。來到高墌後,李世民立即命令唐軍將士,在高墌城外深挖壕溝,修築壁壘工事,構建防禦體系,做好與西秦軍隊打持久戰的準備。

李世民的目的很明顯,薛舉無非就是想在高墌這個地方,與唐軍主力決戰,進而速戰速決。然而,李世民才不會上他的當。薛舉想要決戰,李世民就偏不與他決戰,而是堅壁清野,嚴防死守。

總結起來,李世民的戰術策略,就是一個字:耗!他知道,西秦軍中缺乏糧草,只要有足夠的耐心,和他們拼消耗,等到西秦軍隊糧草耗盡,士氣低靡之際,唐軍大舉出擊,絕對可以一戰而定乾坤!

這是李世民在唐初統一戰爭中慣用的戰法:疲敵之計,並且屢試不爽。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李世民會在戰場上,抓住一切稍縱即逝的戰機,實行疲敵之計,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等到敵人人困馬乏之時,對其實施雷霆一擊。

譬如,李世民在攻打洛陽王世充的戰役中,就將這種疲敵戰術,發揮得淋漓盡致。在王世充與李世民的數次交鋒,都以失敗告終後,索性龜縮在洛陽城中,儲存實力,不與唐軍正面交戰。

對於王世充的嬰城自守,李世民採取的策略則是,對洛陽城圍而不攻,逐步消耗洛陽城中的糧食、士氣。最終,王世充在彈盡糧絕的困境下,不得不向河北竇建德求援,相約共同夾擊唐軍。

如果按照李世民層層推進,不急不躁的疲敵之計,有條不紊地進行下去,打敗薛舉,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然而,計劃沒有變化快。李世民精心制定的疲敵之計,卻在第一次與薛舉的交鋒中,意外落敗。這樣的結果便是,唐朝第一次與西秦薛氏的較量,以失敗告終,不得不發起第二次抗擊西秦的軍事行動。

按照常理,李世民的疲敵之計,佈置周密,不應該出現紕漏才是。事實上,這次的失敗,責任並不全在李世民。本來,疲敵之計,如果按部就班地實施,將會是一場前所未有的經典戰役。問題是,下面的將領,並沒有真正領會李世民的意圖,將一副好牌打得稀巴爛。以至於,斷送了這條軍事妙計。

怎麼回事呢?原來,在李唐、西秦兩軍對峙,決戰開始之前的關鍵時刻,唐軍內部卻發生了一個始料未及的突發事件。身為唐軍西討元帥的秦王李世民,突然病倒了。根據《資治通鑑》的記載,李世民率領唐軍,剛剛開拔至高墌不久,突感身體不適,竟然一病不起。經過診斷,李世民染上了嚴重的瘧疾。

作為唐軍主帥,在此關鍵時刻,李世民突然身患瘧疾,這對於唐軍將士而言,無疑會產生一定的心理影響。李世民患病,肯定無法再指揮作戰。於是,李世民將軍中事務,以及軍事指揮權,全部交給了唐軍的副統帥:長史、納言劉文靜、司馬殷開山。在李世民養病期間,由劉文靜、殷開山負責指揮唐軍。

但是,李世民也不是完全就能放心養病。他擔心,自己這一病,先前制定的疲敵之計,無法得到很好的貫徹。萬一劉文靜、殷開山等將帥,不遵軍令,擅自出擊,那麼,自己所精心制定的疲敵之計,也將前功盡棄。所以,李世民在養病之前,對劉文靜、殷開山等人千叮嚀萬囑咐,告誡他們不要輕舉妄動:

舉糧少兵疲,懸軍深入,意在決戰,不利持久,即欲挑戰,慎無與決。待吾差,當為君取之。(《舊唐書·劉文靜傳》)

李世民早就看出了薛舉的短板,西秦軍隊糧草不足,士卒疲敝。只要唐軍將士保持足夠的耐心,奉行堅壁清野,穩紮穩打的疲敵之計,消耗西秦軍隊的有生力量,打敗薛舉也就指日可待。

然而,在李世民走後,劉文靜等人卻將李世民的忠告,拋在腦後。劉文靜是唐王朝的開國元勳,同時也是李世民秦王集團的重要謀士。他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在軍事上得力的助手。

當初,李淵決定在太原起兵,為了穩住突厥,特意派遣劉文靜出使突厥。劉文靜憑藉三寸不爛之舌,成功說服了始畢可汗。始畢可汗當即委派大將康鞘利,率領兩千突厥鐵騎,幫助李淵攻打關中,同時又獻上了一千匹良馬。劉文靜出色地完成了聯絡突厥的任務,不僅解決了李淵起兵的後顧之憂,而且又為李淵起兵爭取到了一個強大的盟友。

之後,劉文靜一路跟隨李淵起兵,從太原一直挺進關中。在這個過程中,劉文靜屢建軍功。尤其,在對付鎮守河東郡的隋將屈突通時,劉文靜巧施妙計,襲破屈突通,保證了李淵可以順利向關中進軍,平定了新安以西大片地區,迫使屈突通歸降李淵。李淵佔據長安後,論功行賞,劉文靜升任大丞相府司馬,進授光祿大夫,封魯國公。

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拜裴寂為尚書右僕射,劉文靜為納言,同時位列宰相。作為太原元謀的重要功臣,劉文靜與秦王李世民、裴寂一起獲得一項“特恕二死”的特權,可見,劉文靜當時在朝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並且,劉文靜還是李世民的心腹謀士。

按照常理,劉文靜也是為唐王朝立下汗馬功勞的開國元勳,並不是紙上談兵的務虛之輩。更何況,此次李世民率軍迎擊西秦,劉文靜正好是李世民的元帥長史,相當於唐軍的副統帥。而且,從晉陽起兵到攻克長安,劉文靜一直和李世民心有靈犀。所以,劉文靜沒有理由質疑李世民的決策,犯下兵家大忌。

起初,劉文靜還是嚴格遵從李世民的叮囑,堅守不出,與薛舉進行拉鋸戰。可是後來,情況發生了變化,劉文靜架不住手下將領的慫恿。在這些將領的慫恿下,劉文靜腦子一熱,竟然犯了和李密一樣的錯誤:輕敵冒進,倉促出擊。正是由於劉文靜的意氣用事,才導致了唐軍在與西秦的第一次對壘中,意外落敗。

那麼,究竟是誰慫恿劉文靜呢?司馬殷開山。李世民在養病之前,將軍事指揮權交給了劉文靜、殷開山二人,告誡二人,萬不可輕易出擊。劉文靜自然是領會了秦王的意圖,可是,殷開山就不一樣了,他沒有李世民的戰略眼光,一心只想建功立業,求戰心切。說到底,殷開山就是一介武夫。

在殷開山看來,秦王過於謹慎了,真要打起來,唐軍未必會敗給薛舉。基於這種心理的驅使下,殷開山開始不斷鼓動劉文靜,主動出擊,攻打薛舉所部;如果打敗了薛舉,那將是大唐建國之後,第一份驕人的戰功:

王體不安,慮公不濟,故發此言。宜因機破賊,何乃以勍敵遺王也!(《舊唐書·殷嶠傳》)

殷開山的意見是,現在能夠打敗的敵人,何必要留給秦王去解決呢?那麼,劉文靜聽完殷開山的話,是什麼反應呢?史書中沒有明確記載,估計劉文靜還記著李世民的囑託,沒有答應。

過了不久,殷開山又來勸說劉文靜,出兵進攻薛舉:“王不豫,恐賊輕我,請耀武以威之。”然而,殷開山這一次的勸說,劉文靜的態度,卻與上一次截然相反,他也開始犯起了糊塗。

雖然,劉文靜一心求穩,但是架不住殷開山反覆挑唆。與此同時,劉文靜也存在著非常嚴重的性格缺陷。此人雖有才華,卻過於自負驕矜,利令智昏。經過殷開山的挑唆,劉文靜也覺得李世民的戰術過於保守,畏首畏尾。最後,劉文靜耳根一軟,頭腦一熱,竟然將李世民的囑咐,忘到了九霄雲外。

於是,劉文靜、殷開山違背李世民的軍令,擅自率領唐軍主力,出營向薛舉準備發起進攻。劉文靜、殷開山二人,將唐軍主力開到西秦軍附近,陳兵於高墌西南,打算在此處,與薛舉決一死戰。

既然要與薛舉決戰,就要有一個周密、穩妥的作戰計劃。可是,劉文靜和殷開山,又犯了一個致命的兵家大忌:輕敵。劉文靜、殷開山自恃兵多將廣,根本沒把薛舉放在眼裡,因此,整個部隊幾乎沒有設防。

原本,劉文靜、殷開山不遵軍令,擅自出擊,就已經犯了冒進的軍事失誤。如今,整個部隊不設防,更是錯上加錯。這樣的行為,無疑是將唐軍的側翼、背後,完全暴露在了西秦鐵騎的攻勢下。如果西秦軍隊發起突然襲擊,唐軍防線必定會全線崩潰。久經戰陣的劉文靜、殷開山,居然犯了這樣的低階錯誤。

這不正是當初李密犯下的失誤嗎?武德元年(618年)十月,洛陽北邙山決戰,李密自大輕敵,在與王世充的決戰中,沿途不設壁壘。最終,讓王世充鑽了空子,發起突然襲擊,李密的十萬瓦崗軍,一敗塗地。而今,劉文靜、殷開山也犯了同樣的錯誤。事實證明,劉文靜、殷開山必將因為他們的失誤,付出慘重的代價。

唐軍主力傾巢而出,陳兵高墌西南,正中薛舉下懷。先前,李世民制定了堅壁清野的疲敵之計,讓薛舉甚為苦惱。本來自己的糧草就不多,經不起唐軍這樣的消耗。可是現在,唐軍竟然主動出擊,而且,部隊還處於不設防的狀態。薛舉急於速戰,認為這正是大破唐軍的絕好時機。

因此,薛舉決定採取突然襲擊的戰術,打唐軍一個措手不及。看到唐軍疏於防範,薛舉趁此機會,抓住唐軍防線中這一漏洞,派遣一支精兵,迂迴到唐軍背後。薛舉的意圖是,從背後對唐軍發起襲擊,掩其退路。

此時,在後方養病的秦王李世民,得知劉文靜、殷開山擅自率領主力離營,震驚不已,根據《舊唐書·薛舉傳》的記載,“太宗聞之,知其必敗,遽與書責之”。病中的李世民,料定此戰,唐軍必敗無疑。

震驚之餘,李世民立刻親自寫了一道手令,派人送給劉文靜、殷開山,無論如何也要阻止他們,讓他們把軍隊撤回來。但是,已經來不及了,李世民這個時候,也無法左右戰局的發展。

武德元年(618年)七月九日,李唐、西秦兩軍,在淺水原展開大戰。由於劉文靜、殷開山輕敵冒進,唐軍倉促出戰,防禦體系出現重大紕漏;而薛舉則誘使唐軍出戰,派遣精銳,迂迴到唐軍背後,發起突然襲擊。

所以,淺水原一戰,唐軍遭遇重創,八總管全部戰敗,唐軍將士死傷慘重,多達十之五、六。也就是說,將近三萬唐軍喪命於淺水原。並且,在淺水原之戰中,唐軍許多開國將領,要麼陣亡,要麼被俘。比如,八總管之一的慕容羅睺、李安遠、劉弘基等將領,全部被薛舉俘虜。

值得一提的是,劉弘基其人。劉弘基是唐王朝的開國名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是最早追隨李世民的功勳大將。從晉陽起兵到攻克長安,劉弘基跟隨李世民,一路血戰,立下了不少戰功。李家父子入主關中的最兇險一戰,霍邑之戰,正是劉弘基親手斬殺了隋將宋老生。

唐朝建立後,劉弘基因功官拜右驍衛大將軍,位列八總管之一。從此,劉弘基便成為了秦王李世民麾下的主要戰將。這一次抗擊薛舉,劉弘基作為八總管之一,自然也跟隨李世民上了戰場。

當時,西秦的精銳部隊,從唐軍背後、側翼發起了突然襲擊,唐軍全線崩潰,八總管兵馬皆敗。在全軍慘敗的境況下,唯有劉弘基本部人馬,奮力苦戰,與西秦軍隊展開殊死血戰,打到如火如荼時,劉弘基所部的箭矢都用光了。最終,劉弘基寡不敵眾,不幸戰敗,被西秦軍俘虜。

唐高祖李淵非常欣賞劉弘基的力戰不屈,因此,對待他的家人十分優待,賞賜了許多糧食、財帛。後來,李世民第二次率軍擊敗薛仁杲,討平西秦,劉弘基才得以迴歸唐朝,官復原職。

唐軍在淺水原慘敗,四萬軍隊,折損了近三萬人,死傷過半。訊息很快傳到了後方,李世民認為此役已無法挽回局面,唐軍新敗,軍力受損,且士氣大大受挫,為今之計,只有及時撤軍,才能儲存實力。於是,李世民當機立斷,收攏剩餘的一萬唐軍兵馬,引兵撤退,從高墌返回長安。

客觀來講,唐軍兵敗淺水原之戰,劉文靜、殷開山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不是他們輕敵冒進;如果不是他們輕視薛舉西秦軍隊的實力,使得整個部隊處於不設防的狀態,唐軍焉能戰敗。

對於此次兵敗,李世民也非常不滿。在他看來,劉文靜一直是自己的鐵桿謀士,是秦王集團的重要膽魄,怎麼會犯這樣的低階錯誤?劉文靜枉顧自己的叮囑,擅自出擊,導致唐軍大敗,讓那麼多的唐軍將士,白白付出了無謂的犧牲。與此同時,也讓李唐王朝的西北邊防,陷入被動局面。

與李世民一樣,對於此次淺水原之敗,唐高祖李淵也是非常生氣。本來可以不是這樣的結局,如果按照李世民的方略,穩紮穩打,步步推進,一定能夠打敗薛舉。然而,劉文靜、殷開山卻打亂了這一切的部署,致使三萬唐軍喪命於淺水原,唐王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險境之中。

當李世民率領剩餘一萬唐軍,撤回長安後,唐高祖李淵對於此次淺水原之戰中作戰不力的人員,進行了嚴懲,劉文靜、殷開山被削職除名。唐高祖念及劉文靜、殷開山在晉陽起兵中的功勞,並沒有追究他們二人的死罪,只是將他們削職除名,以示懲戒。

不久之後,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李世民第二次率領唐軍西進,攻打西秦,劉文靜、殷開山再次跟隨李世民討伐西秦。李世民第二次西征,一舉打垮了薛仁杲政權,蕩平西秦,攻下金城。平定西秦後,劉文靜、殷開山因功恢復了爵位和封邑。同時,劉文靜還被拜為民部尚書,領陝東道行臺左僕射。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淺水原慘敗,李世民率領唐軍東撤,返回長安。唐軍撤回長安之後,薛舉乘勝佔領了高墌。根據《資治通鑑》的記載,西秦軍隊佔領高墌後,薛舉做了一件令人髮指,且被後世口誅筆伐的暴舉:

世民引兵還長安,舉遂拔高墌,收唐兵死者為京觀;文靜等皆坐除名。

佔領高墌後,薛舉在高墌城中修築了一座“京觀”,以彰顯自己打敗唐軍的功績。不過,令人感到揪心的是,這座“京觀”,都是用在淺水原陣亡唐軍將士的屍骨、頭顱所築成的。很明顯,薛舉這是赤裸裸地在向唐朝挑釁。

武德元年(618年)七月,由於秦王李世民患病,劉文靜、殷開山擅自違背軍令,輕敵冒進,最終,唐軍兵敗淺水原。因為兵敗淺水原,李唐王朝在與西秦的第一次較量中,以失敗告終。關於這次淺水原之敗,兩《唐書》、《資治通鑑》均有記載:

武德元年七月,薛舉寇涇州,太宗率眾討之,不利而旋。(《舊唐書·太宗本紀》)

薛舉寇涇州,太宗為西討元帥,進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諸將為舉所敗。(《新唐書·太宗本紀》)

薛舉進逼高墌,遊兵於豳、岐,秦王世民深溝高壘不與戰。會世民得瘧疾,委軍事於長史、納言劉文靜、司馬殷開山,且戒之曰:“薛舉懸軍深入,食少兵疲,若來挑戰,慎勿應也。俟吾疾愈,為君等破之。”開山退,謂文靜曰:“王慮公不能辦,胡有此言耳。且賊聞王有疾,必輕我,宜曜武以威之。”乃陳於高墌西南,恃眾而不裝置。舉潛師掩其後,壬子,戰於淺水原,八總管皆敗,士卒死者什五六,大將軍慕容羅睺、李安遠、劉弘基皆沒。(《資治通鑑》)

說到這裡,大家不免會產生疑問。淺水原之戰的慘敗,難道僅僅是劉文靜、殷開山擅自違背軍令,輕敵冒進所致嗎?身為主帥的李世民,難道一點責任都沒有嗎?當然不是。雖然主要責任不在李世民,但是,對於淺水原之敗,他也應該負有一定的間接責任,不能說完全沒有責任。

李世民在患病之時,就應該想到,自己的疲敵之計,可能會出現偏差。李世民在淺水原之戰中,最大的失誤,便是:選將不當。李世民的疲敵之計,總結起來,就是堅壁清野,步步為營。可是,這種戰術,必然會使得唐軍軍中一些急於建功的將領,躁動不安。所以,李世民患病後,這種躁動越發明顯。

所以,為了能夠很好地貫徹自己的疲敵之計,李世民應該在患病期間,選派穩妥的將領,掌管軍務。然而,李世民卻將軍事指揮權交給了劉文靜、殷開山。這二人皆是唐軍中急於求戰的典型代表。劉文靜、殷開山一旦接掌軍務,必定會違背李世民制定的疲敵之計,擅自出擊,輕敵冒進。

事實也確實如此。正是由於劉文靜、殷開山的輕敵冒進,最終導致了唐軍在淺水原之戰中的慘敗,唐王朝在與西秦的第一次交鋒中,意外落敗。所以,李世民在淺水原之戰中,最大的失誤,便是選將不當。因此,淺水原之戰的慘敗,雖然李世民不是主要責任,但是,他也負有一定的間接責任。

總之,武德元年(618年)七月,在第一次“淺水原之戰”中,唐軍主力折戟淺水原,三萬唐軍將士埋骨沙場,高墌失陷,西北戰線岌岌可危。因為淺水原之敗,新生的唐王朝,遭到了建國以來最大的“滑鐵盧”。

自從唐軍兵敗淺水原,李世民率領剩餘唐軍,返回長安之後,唐王朝此時的邊境局勢,已經是萬分兇險了。首先,淺水原之戰後,薛舉率軍佔領了高墌,西秦大軍的兵鋒,直指李唐軍事重鎮——涇州。涇州是通往長安的重要關隘,如果西秦軍隊一鼓作氣,突破涇州,到時候,滾滾鐵騎便能殺到長安城下,李唐亡國在即。

其次,唐軍經歷淺水原慘敗,軍力折損,士氣低落。薛舉若是這時揮師東進,攻打關中,唐軍必定是兵無鬥志,無法抵抗。所以,李唐王朝在這個時候,真的是到了山窮水盡,生死一線的地步了!

然而,幸運之神總是眷顧李唐王朝。從李淵父子晉陽起兵,到最後攻克長安,建立大唐王朝,他們與幸運二字,便有著不解之緣。同樣,這一次也不例外。當唐王朝面臨生死一線的時候,歷史再一次將難得的運氣,給了這個新生王朝。

淺水原之戰,唐軍大敗,這對於薛舉而言,無疑是一個天賜良機。唐軍新敗淺水原,士氣低落,軍心不穩,關中防禦一定非常空虛。薛舉完全可以趁此機會,挾淺水原之戰的勝利之勢,直取關中,攻下長安,亦不在話下。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這樣大好形勢擺在面前,薛舉居然錯過了。面對唾手可得的長安城,西秦軍隊竟然停下了進攻的腳步,並未向關中繼續進軍。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原來,西秦國內出事了。正是西秦國內出現的變故,才使得唐王朝暫時度過了這次國家危機,得以重振旗鼓,休養元氣。

武德元年(618年)七月,淺水原之戰,唐王朝遭遇了重大的軍事挫折。由於淺水原之戰的慘敗,唐朝門戶大開,西秦軍隊隨時可能東進關中。李唐王朝的西北防線,開始變得更加岌岌可危。

可是,所謂“否極泰來”,僅僅過了五個月,李唐王朝的西北戰事,便發生了驚天的逆轉。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秦王李世民第二次率軍,討伐西秦。此次,李唐、西秦再次在淺水原狹路相逢。

然而,這一次的結果,卻與上一次大不相同。這一次的淺水原之戰,李世民率領唐軍精銳,不僅全殲十萬西秦主力,生擒西秦皇帝薛仁杲;更是一舉蕩平西秦政權,將隴西地區併入大唐版圖,啃下了西北最硬的一塊骨頭。

那麼,在第二次“淺水原之戰”中,李世民是如何總結經驗教訓,率領唐軍將士,一雪前恥,打敗曾經不可一世的西秦軍隊,將隴西之地納入大唐版圖,進而實現大唐王朝統一西北的戰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