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個多月的浴血奮戰,唐武德四年(621年)五月初,虎牢關之戰,李世民率領三千五百玄甲軍精銳,成功擊潰了十餘萬夏軍主力,生擒夏王竇建德,創造了冷兵器戰爭史上一個罕見的軍事奇蹟。

虎牢關之戰,以唐軍的大獲全勝而落下尾聲。這場戰役,也成為了決定唐軍能否最終攻取洛陽的關鍵一戰。虎牢關之戰的完勝,對於唐朝方面,以及洛陽戰局來說,主要產生了兩點益處。

第一,成功粉碎了鄭、夏兩國之間的軍事聯盟。

前文說過,由於李唐王朝在完成鞏固關中的戰略計劃後,便開始著手實施下一步的軍事行動,進軍中原,東征洛陽,一舉滅掉河南王世充、河北竇建德兩大盤踞在中原地區的割據政權。

李世民率領十萬唐軍主力,東出潼關,進攻洛陽,正式揭開了李唐王朝統一中原的序幕。與此同時,唐軍東征,也打破了唐、鄭、夏三足鼎立的格局。出於對自身利益的考慮,再加上唐軍勢如破竹,王世充屢戰屢敗;鄭、夏兩國結為盟友,竇建德率領大軍,馳援洛陽,雙方組成了統一的反唐戰線,共同夾擊唐軍。

可是,虎牢關一戰,卻讓這一切都化為烏有,使得王世充、竇建德的企圖,付諸東流。竇建德在虎牢關全軍覆沒,兵敗被擒,導致了鄭、夏兩國之間的軍事聯盟,瞬間土崩瓦解,不復存在。

並且,虎牢關之戰,李世民以少勝多,打敗了竇建德的十餘萬大軍;實際上,隨著竇建德在虎牢關戰役的失敗,曾經縱橫河北的竇建德軍事集團,也已經被徹底擊垮。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只等拿下洛陽,滅掉王世充政權後,唐軍席捲河北諸州,必定是馬到成功的事情。故而,虎牢關之戰的勝利,可謂是一箭雙鵰。

第二,徹底瓦解了王世充的心理防線。

之前,洛陽城外的幾次大戰,北邙、千金堡、青城宮三戰,王世充損兵折將,元氣大傷,只得龜縮城中,作困獸之鬥。無奈之下,王世充向竇建德發出了求援訊號,相約共同夾擊唐軍。他將自己剩下的所有希望,全部寄託在了竇建德的身上。

按照王世充的想法,憑藉竇建德手上雄厚的兵力,肯定能夠衝破李世民在虎牢關的攔截,並迅速趕到洛陽城下,與自己儘快會師,裡應外合,夾擊唐軍主力。然而,事與願違,最終的結果卻是,竇建德兵敗被俘,夏軍主力全軍覆沒。這樣一來,王世充唯一的希望,也被無情地澆滅了。

應該說,王世充的末日,已經到了。此時的王世充,精兵損失殆盡,外援全軍覆沒,留給他的,僅僅只有一座孤零零的洛陽城。王世充深知,李世民虎牢關大勝之後,兵鋒必然直指洛陽。唐軍兵臨城下,王世充越發感到絕望,漸漸地,連他自己都要放棄了。所以,虎牢關之戰的勝利,加速了鄭、夏兩大政權的垮臺。

王世充預料得不錯,擊敗竇建德援軍之後,李世民停都不停一下,立即就要對王世充動手了,向洛陽城發起最後的總攻。事實上,虎牢關之戰中雙方的勝負,對於王世充政權內部而言,無疑是晴空霹靂!

譬如,虎牢關之戰剛剛結束不久,武德四年(621年)五月初七,竇建德戰敗被俘的訊息,一經傳出,王世充陣營內部,立刻炸開了鍋,人心惶惶。本來以為勝券在握,是一個逆風翻盤的好機會。誰知,的確翻盤了,只不過翻盤的是李世民和唐軍,王世充和竇建德兩大集團卻翻車了,折戟沉沙,敗得一塌糊塗。

因此,虎牢關之戰才落下帷幕,洛陽附近的偃師、鞏縣二城,守軍望風而降,唐軍不費吹灰之力,奪取了偃師、鞏縣。至此,洛陽外圍屏障盡失,再無天險可守。此刻,龐大的洛陽城,就是擺在李世民面前的一道盤中大餐。

又過了沒多久,駐守洛陽舊城的鄭軍大將王德仁,居然棄城而逃。副將趙季卿無計可施,只得舉城歸附,向唐軍投降。此時的形勢,對唐軍來說,一片大好。洛陽敗局已定,王世充顯然已經無力迴天。

李世民前往虎牢關之前,留下齊王李元吉、老將屈突通,率領唐軍主力,繼續圍困洛陽,壓迫王世充。很明顯,李元吉、屈突通的任務,完成得非常出色。李世民會戰夏軍於虎牢關期間,王世充始終未能突破唐軍重圍,與竇建德會師,為虎牢關之戰的勝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解除了李世民的後顧之憂。

現如今,竇建德一敗塗地。所以,李世民決定,率部返回洛陽前線,與主力會師,然後,指揮全體唐軍將士,對洛陽發動總攻,逼迫王世充主動投降,給洛陽之戰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於是,李世民率領玄甲軍精銳,重返洛陽。而且,在回師洛陽的隊伍中,玄甲軍還押解著竇建德、王琬、長孫安世、郭士衡等鄭、夏兩國的重要國家首腦、軍政要員。其中,王琬、長孫安世、郭士衡三人,都是王世充集團的重要成員,被派往虎牢關,配合竇建德。結果,虎牢關一戰,他們與竇建德一樣,成了唐軍的俘虜。

李世民一路回師,押解戰俘的囚車,一併隨行,直至推到洛陽城下。到了洛陽城下後,李世民大手一揮,命人將竇建德等人的囚車,押到陣前,讓王世充看清楚。王世充站在城樓之上,竇建德卻在城下,兩人遙遙相望,心裡五味雜陳,說著說著話,不禁悲從中來,雙雙失聲哭泣。

史書中並沒有記載,王世充和竇建德兩個人,到底對談了些什麼內容。可想而知,二人曾經都是虎視中原的梟雄霸主,也曾苦心孤詣,籌劃打敗唐軍,一統江山,成為天下之主。然而,最後的結果,竇建德成了階下囚,王世充即將成為階下囚,而且都是敗給了李世民這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之所以將竇建德押到陣前,李世民就是要告訴王世充,不要再抱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出城投降,是他目前唯一的選擇。緊接著,李世民釋放了戰俘序列中的長孫安世,讓他進入洛陽城,向王世充當面陳述夏軍戰敗的全過程。事實上,李世民這是在向王世充下最後通牒,敦促他趕快投降,不然就大舉破城。

現在的王世充,真的是焦頭爛額,內外交困。如今的情況是,打又打不過,守又守不住,可王世充又不甘心就此認輸,不想向李世民投降。一時間,王世充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怎麼辦呢?王世充便召集諸將,商議對策。

這個時候,王世充所面臨的問題,與李密當初面臨的選擇,一模一樣。先前,北邙山兵敗,瓦崗軍主力損失殆盡。李密起初的想法是,退守洛口倉,東山再起。可惜,事與願違,由於邴元真的變節投敵,致使洛口倉落入王世充之手,功虧一簣。如今,風水輪流轉,現在輪到王世充面臨選擇,他也作出了和李密一樣的選擇。

王世充召集諸將商議,儘管此時他已經一敗塗地,但他還是想要最後垂死掙扎一下,謀求一絲希望。王世充的想法是這樣的,洛陽不要了,率領城中剩餘不多的軍隊,全力衝出唐軍的包圍,南走襄陽,佔據一席之地,藉機休養羽翼,以便日後東山再起,與李唐王朝相抗衡。

其實,王世充表面上是與諸將商量對策,實際則是要讓他們站隊表態,希望他們跟著自己,衝出洛陽,前往襄陽。沒有想到,一聽要南走襄陽,眾將的反應,莫衷一是,紛紛表示反對:

吾所恃者夏王,夏王今已為擒,雖得出,終必無成。(《資治通鑑》)

諸將對王世充說道,咱們所依靠的力量,無非就是夏王竇建德的十幾萬大軍。可是,現如今,竇建德都已經被唐軍生擒。更何況,洛陽城外,唐軍大兵壓境,我們能否衝得出去,還是個未知數。即使真的突出重圍,到了襄陽,在外無強援,內無雄兵的情況下,又能成什麼氣候呢!

一句話,人心已經散了,面對唐軍的兵臨城下,鄭國上下,人人都喪失了鬥志,放棄了抵抗。再加上,王世充平日裡倒行逆施,失道寡助,也沒有幾個人願意真心追隨於他。一代梟雄王世充,徹底成為了孤家寡人。

故而,擺在王世充面前的,只有投降這一條路了。所謂大勢已去,無力迴天,就算王世充有再多的不甘心,到了現在這一刻,大勢所趨,情勢所逼,他也只能認命,向命運低頭。經過激烈的內心掙扎,王世充萬般無奈,決定開城投降。

武德四年(621年)五月初九,王世充身著素服,率領著太子王玄應、群臣兩千餘人,前往唐軍大營請降,獻上降書順表,正式向李世民投降。看到和自己鬥了這麼久的勁敵王世充,此刻跪在自己面前。李世民並沒有得意忘形,落井下石,反而對王世充以禮相待。可是,王世充跪在地上,汗流浹背,緊張得不行。見此情形,李世民便笑著對王世充說道,實際上在故意挖苦他:

卿常以童子見處,今見童子,何恭之甚邪?(《資治通鑑》)

李世民這話的意思是說,過去你總是將我看成一個乳臭未乾的黃口小兒,為何今天見了我這個黃口小兒,表現得卻如此恭敬!言外之意是說,王世充,你也有今天,沒想到會敗在我的手上吧。王世充也不傻,他當然聽得出李世民話語中的火藥味,連忙磕頭謝罪,向李世民求饒。

隨著王世充的率眾投降,前後歷時十個月的洛陽之戰,最終取得了圓滿的勝利。群雄夢寐以求的洛陽城,終於成為了唐王朝的屬地。東征中原的軍事行動,以李唐王朝的完勝而落下帷幕。攻取洛陽,標誌著大唐王朝入主中原,取得了決定性勝利,一統天下的宏圖,更是指日可待!

當然,迫降王世充,攻下洛陽,並不意味著全面勝利。這個時候的李唐王朝,還沒有完全掌控中原局勢。大戰過後,仍需要許多善後事宜。拿下洛陽,僅僅是軍事上取得的勝利。接下來,李世民所要做的事情,正是穩定洛陽局勢,收拾中原人心,保衛這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

如何穩定中原局勢?兩個字概括之:安撫。李世民非常清楚,王世充佔據洛陽期間,由於他的倒行逆施,搞得整個洛陽城烏煙瘴氣,民生凋敝,餓殍遍野。曾經繁華富庶的東都,已然變成了一處人間地獄,民不聊生。

倘若唐朝繼續像王世充那樣,壓榨、剝削百姓,只會加劇洛陽越來越糟的亂局,激化矛盾。到時候,必然會導致唐朝剛剛打敗王世充、竇建德兩大強敵,又要被拖入內戰的深淵,那樣就得不償失了。所以,為了穩定洛陽局勢,絕不能激化矛盾,而是要以安撫人心為主,儘快讓洛陽百姓走出戰爭創傷。

首先,唐軍進駐洛陽,李世民所做的第一件重要的事情,便是約束部眾,嚴明軍紀,對洛陽百姓做到秋毫無犯。眾所周知,當初,李淵父子從太原起兵,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挺進關中,攻克長安,就是因為李家父子所率領的三萬義軍,軍紀嚴明,秋毫無犯,贏得了關中軍民的支援,才能迅速取得勝利,成就帝業。

所以,此番攻下洛陽,李世民繼續發揚了當初進攻關中的優良作風,約束軍隊,安撫百姓。在李世民看來,眼下的當務之急,就是要維持洛陽城的正常秩序,使得百姓們的生活儘快迴歸正軌。根據史籍記載:

於是部分諸軍,先入洛陽,分守市肆,禁止侵掠,無敢犯者。(《資治通鑑》)

李世民下令,命一部分唐軍部隊,先行進入洛陽,大軍隨後入城。唐軍進城後,並沒有大肆擾民,也沒有燒殺搶掠。相反,唐軍的先頭部隊一進城,立刻對洛陽的重要交通要道以及貿易市場,進行管制,並分兵把守。而且,入城之前,李世民與唐軍將士約法三章,嚴禁擄掠百姓。所以,唐軍將士堅決執行秦王的軍令,秋毫無犯,迅速穩定住了洛陽城的社會治安。

五月初十,李世民率領唐軍主力,正式進駐洛陽。至此,東都洛陽易主,洛陽城頭,大唐旌旗高高懸起;洛陽、河南之地,納入李唐版圖。那麼,進入洛陽之後,李世民又會如何安撫洛陽局面呢?

首先,唐軍主力進入洛陽後,李世民委派自己的得力謀臣——記室房玄齡(唐太宗時期的著名賢相,“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前往中書省和門下省,收集隋朝時期圖冊文籍、制書詔令。只可惜,房玄齡晚了一步,那些重要的圖籍,早被王世充悉數焚燬,等發現的時候,已經遲了。

既然典籍被盡數焚燬,那便退而求其次。李世民下令,命蕭瑀、竇軌等人,封存洛陽府庫,將金帛財物統統取了出來,賞賜有功將士。這也是進攻洛陽之前,唐高祖李淵與李世民、前線將士事先約定好的。

透過安撫百姓、收集典籍(未果)、犒賞將士等一系列措施,李世民初步穩定了洛陽局勢,沒有讓洛陽在戰後出現騷亂。應該說,在穩定洛陽的政治方面,唐王朝取得了第一步的顯著成效。

總體上來講,李世民對於穩定洛陽局勢的方針,以寬仁、安撫為主,善待百姓,維持治安。但是,寬仁並不代表寬縱。對待百姓,李世民自然是以懷柔為主,秋毫無犯。然而,對待另外一群人,李世民的處置,卻是十分嚴厲。什麼樣的一群人呢?那就是在洛陽之戰中,一些罪大惡極的戰爭罪犯。

這些罪大惡極的戰爭罪犯,都是曾經王世充重要的黨羽、親信以及爪牙。他們跟著王世充,為虎作倀,助紂為虐,弄得洛陽百姓雞犬不寧,民怨沸騰。所以,這些人無論如何,非殺不可,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當時,王世充降唐的時候,跟隨他一起投降的洛陽文武官員,多達兩千餘人。這裡面大多是一些無足輕重的小人物,罪行沒有那麼大。故而,很多人都得到了寬恕、赦免。李世民從這兩千餘人中間,挑了十幾個罪大惡極之人,明正典刑。

這十幾個人分別是段達、王隆、崔洪丹、薛德音、楊汪、孟孝義、單雄信、楊公卿、郭什柱、郭士衡、董睿、張童兒、王德仁、朱粲、郭善才等人。李世民下令,將他們全部斬於洛水之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被處斬的十幾名戰爭罪犯中,竟然還包括了單雄信。單雄信在瓦崗軍時便是一員驍將,武藝高強,驍勇善戰。如果能將單雄信招攬至唐軍帳下,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更何況,李世民一向愛才,麾下謀臣如雲,猛將如雨,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秦瓊、程咬金、尉遲敬德、羅士信、段志玄、侯君集,這些人都是當世英豪,全部在李世民帳下效力。試想一下,李世民難道不知道單雄信是一員驍將,卻還是要執意將其處死,顯然有些不合常理。

李世民之所以要殺掉單雄信,主要是因為,曾經在北邙之戰的戰場上,單雄信險些要了李世民的性命,李世民一直耿耿於懷,心裡結著疙瘩。除了這個原因,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李世民認為,單雄信此人反覆無常,是一個不忠不義之人。

之前,李密殺死翟讓的時候,也曾要一併殺掉單雄信與李世勣。關鍵時刻,單雄信嚇得跪地求饒,才撿回一條命。後來,北邙山兵敗,瓦崗軍幾乎全軍覆沒,單雄信又轉而投降了王世充,從此死心塌地地為鄭國賣命。

從單雄信過往的種種行為來看,李世民覺得單雄信此人,雖然驍勇善戰,卻缺少氣節,反覆無常,有奶便是娘。這樣的人,如果歸附於李唐,也一定是迫於形勢。保不齊將來有朝一日,單雄信降而復叛,再度背叛李唐,轉投他人。與其養虎遺患,倒不如現在就消除隱患。因此,李世民堅持要殺掉單雄信。

不過,單雄信被殺,還有另外一個版本的說法。根據其它史料的記載,最終下令處決的人,並不是秦王李世民,而是他的父親唐高祖李淵。也就是說,最後給單雄信判生死的,是大唐皇帝李淵:

初平王世充,獲其故人單雄信,依例處死,勣表稱其武藝絕倫,若收之於合死之中,必大感恩,堪為國家盡命,請以官爵贖之。高祖不許。(《舊唐書·李勣傳》)

不管是唐高祖李淵,還是秦王李世民下的命令,總而言之,單雄信最終還是和其餘十幾人一樣,被斬於洛水,身首異處。那麼,李世民要殺單雄信,唐軍軍中就沒有人替他求情嗎?曾經的瓦崗故人,難道就熟視無睹嗎?

這話不完全對,當時,唐軍軍中,還是有人為單雄信求情,誰呢?李世勣。早在瓦崗軍時,李世勣與單雄信二人,便是瓦崗軍中出了名的名將與猛將。而且,兩人的關係,也非同一般,曾經發誓同生共死,堪稱割頭換命的刎頸之交。何況,李世勣本身又是一個忠厚仁義之人,朋友有難,他自然不能見死不救。

於是,李世勣前往面見秦王李世民,為單雄信求情。他對李世民說,單雄信武藝絕倫,驍勇異常;若是能將單雄信收入麾下,無疑是增強唐軍實力,這樣殺了,未免有些可惜。為了讓李世民刀下留人,李世勣不惜一切代價,說如果能換單雄信一條性命,自己甘願捨棄所獲得的全部官爵。

李世民非常清楚,李世勣是什麼樣的為人,相信他不是故意和自己唱反調。但是,李世民心意已決,並沒有答應李世勣的懇求,依然執意要處決單雄信。可想而知,李世勣肯定非常失落,最終泣涕而退。

臨刑之前,李世勣私下見了單雄信最後一面。兩位老友生死訣別,百感交集。單雄信知道,自己死期到了,認為李世勣沒有全力營救自己,不免有些埋怨李世勣:“我固知汝不辦事!”聽了單雄信此話,李世勣心裡很不是滋味,非常內疚,無法救老友一命。因此,李世勣傷感地說出了這樣一番話:

吾不惜餘生,與兄俱死;但既以此身許國,事無兩遂。且吾死之後,誰複視兄之妻子乎?(《資治通鑑》)

隨即,李世勣割下大腿上的一塊肉,塞到單雄信的嘴裡,流著眼淚說道:“生死永訣,此肉同歸於土!”之後,單雄信被送上了斷頭臺,一代亂世驍將,就此命喪黃泉。單雄信被殺後,李世勣也沒有食言,收養了單雄信的兒子,也算是給了老朋友一個交代。

至於其他王世充陣營的戰爭罪犯,李世民對他們的處置,各有不同。那些罪大惡極之人,非殺不可,例如像朱粲這樣殘暴好殺,窮兇極惡之徒,李世民將他列入了處決名單中,施以極刑。

不過,對於一些罪行沒有那麼大的戰犯,李世民則表現得比較寬宏大量,像韋節、楊續、長孫安世等十餘人,一律押送至長安,交由朝廷處置。另外,還有一些沒有罪的人,卻被王世充長期關押,李世民下令,全部釋放。而被王世充冤殺的人,李世民則特意遣人,前往祭祀:

士民疾硃粲殘忍,競投瓦礫擊其屍,須臾如冢。囚韋節、楊續、長孫安世等十餘人送長安。士民無罪為世充所囚者,皆釋之,所殺者祭而誄之。(《資治通鑑》)

實事求是地講,唐軍攻下洛陽之後,李世民的戰後政策,還是以安撫、穩定為基本原則。雖然,李世民曾經下令,處決了一批王世充集團的戰爭罪犯。但是,也僅僅殺了十幾人罷了,而且皆是罪大惡極,該殺之人,此外從不株連任何一個無辜之人。應該說,李世民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穩定了洛陽局勢,使得洛陽在戰後很快回歸到正常軌道。

穩定住洛陽局勢,是李世民取得軍事勝利以外,在政治方面,又取得的重大突破。這種突破,為李唐王朝在攻下洛陽之後,贏得了中原地區的民心,以及洛陽軍民的普遍支援,是一個了不起的勝利。

棘手的事情都處理完畢,洛陽城的局勢,也在戰後得到了初步穩定。接下來,李世民騰出大片空閒的時間,坐於閶闔門內,接見王世充集團中那些資歷較老的文武大臣,這其中就包括三朝元老蘇威。

蘇威歷仕西魏、北周、隋三朝,曾在隋文帝、隋煬帝時期,官居宰相,並參與了隋初重大政策、法律的制定,是一位精明能幹的良臣。儘管如此,但是,蘇威此人,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性格軟弱,缺乏風骨。

在歷史上,蘇威曾經數次改換門庭,四易其主。譬如,江都兵變,宇文化及弒殺隋煬帝后,任命蘇威為光祿大夫;後來,宇文化及被瓦崗軍擊敗,蘇威又歸附於李密的瓦崗軍;瓦崗軍失敗後,蘇威再次轉投王世充。由此可見,蘇威左右逢源,是一個典型的政壇不倒翁、官場常青樹。

可是,李世民最厭惡的,就是這種不倒翁、常青樹,說的難聽點,這種人就是牆頭草,順風倒。問題是,蘇威覺得自己資歷老,歷經三朝屹立不倒,現在也已經八十多歲了,希望能繼續在唐朝得到重用。

所以,蘇威面見李世民的時候,故意擺起譜來,估計是輕視李世民年輕,也是為了試探一下李世民是否禮賢下士。見到李世民後,蘇威態度十分倨傲,聲稱自己年老多病,無法下拜。

萬萬沒有想到,李世民根本不吃他這套,一見蘇威這個樣子,頓時很不高興,對他十分鄙夷。李世民明白,自己今天如果答應了蘇威的請求,等於被他吃定了,將來他還會提出更多無理的要求。所以,這一次,李世民絕不能妥協,態度必須要強硬。於是,李世民派人前去問責蘇威,以譏諷的口吻數落道:

公隋室宰相,危不能扶,使君弒國亡。見李密、王世充皆拜伏舞蹈。今既老病,無勞相見。(《資治通鑑》)

蘇威怎麼也不會想到,李世民這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居然這麼有主見。蘇威本來想倚老賣老一下,抖一抖威風,沒想到栽了個大跟頭,在李世民這兒不好使。等到唐軍班師返回長安後,蘇威又提出想要面見唐高祖,沒想到再次遭到拒絕,吃了一個閉門羹,從此無人問津。

唐高祖為什麼拒見蘇威?原因很簡單。此時的唐王朝,已經入主中原,一統天下勢不可擋。因此,李唐王朝需要在天下人面前,樹立一種道德標杆:忠孝仁義。顯然,蘇威這種不倒翁,遠遠達不到忠孝仁義的道德標準。即使蘇威歷經三朝,德高望重,唐高祖也不打算繼續重用他了。

不久,蘇威卒於家中。由於蘇威年老多病,又沒有經濟來源,生活困頓,而且還沒有恢復官爵。因此,等於是說,蘇威是在貧困交加,疾病纏身之中死去的,享年八十二歲,也算壽終正寢了。

進駐洛陽之後,李世民趁著閒暇之餘,特意參觀了前隋遺留下來的宮殿建築。眾所周知,隋煬帝當初為了營建東都洛陽,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與財力,將洛陽建成了中國東部第一座國際大都市。因此,洛陽城中的宮室殿宇,也是修得富麗堂皇,美輪美奐,極盡奢華之能事。

當李世民看到這些奢華的宮殿建築群時,回想起隋朝滅亡的往事,不由得發出感慨:“逞侈心,窮人慾,無亡得乎!”難怪隋朝會二世而亡,如此眾多且華麗的宮殿,不知道到底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一個國家,如果不懂得愛惜百姓,註定不會長久。“逞侈心,窮人慾”,正是隋煬帝身死國滅的原因之一。

為了銘記隋朝迅速滅亡的教訓,也是為了杜絕唐軍內部出現腐化墮落,貪圖享樂的苗頭,李世民下令,拆毀端門樓,焚燒乾陽殿,並譭棄了許多豪華奢靡的宮闕、門樓。與此同時,洛陽城中的諸多道場,一律廢止,僧侶尼姑各三十人,就地遣散,讓他(她)們全部回到原先各自的住處:

秦王世民觀隋宮殿,嘆曰:“逞侈心,窮人慾,無亡得乎!”命撤端門樓,焚乾陽殿,毀則天門及闕;廢諸道場,城中僧尼,留有名德者各三十人,餘皆返初。(《資治通鑑》)

由此可見,從這個時候開始,李世民便開始在探索隋朝滅亡的原因,為什麼隋朝會從空前鼎盛瞬間走向覆滅。事實上,在李世民當上皇帝之後,時常以隋煬帝的反面例子,來鞭策、警醒自己。正是因為有了這樣強烈的憂患意識,唐太宗李世民才能勵精圖治,克己勤勉,開創出名垂青史的“貞觀之治”,成為名垂青史的千古一帝。

準確地說,截至到這個時候,李世民基本穩定了洛陽局勢,使得洛陽在王世充率眾出降後,無論方方面面,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李世民能夠徹底高枕無憂。因為,李世民還剩最後一件重要的事情,這也是李唐王朝統一中原的最後一步:收降河北諸州,平定夏國舊境。

雖然,李世民透過虎牢關之戰,大破十餘萬夏軍主力,生擒夏王竇建德。可是,畢竟夏國的根基尚在,河北依舊還在夏國掌控之中。雖然此時此刻,夏軍全部主力,已經在虎牢關之戰中,全軍覆沒。不過,夏國仍然還具備一戰之力,與李唐抗衡,進行最後一搏,並沒有到四面楚歌的地步。

只有徹底拿下河北,大唐統一中原,破鄭滅夏的戰略終極目標,才算真正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因此,李世民接下來所要做的,便是一鼓作氣,收降河北諸州,完成李唐王朝定鼎中原的最後一步。

直至這個時候,形勢對唐朝來說,已經是相當有利。竇建德兵敗被擒,夏軍主力損失殆盡,致使河北群龍無首,人心惶惶。因此,此時趁熱打鐵,加強政治攻勢,河北諸州必能傳檄而定,望風而降。

果然,武德四年(621年)五月十五日,竇建德的舊部左僕射齊善行,以洺、相、魏三州之地,歸降李唐。當初,虎牢關之戰,夏軍兵敗如山倒,竇建德被俘,戰場之上,一片混亂。所以,趁著混亂之際,齊善行護送著竇建德的夫人曹氏,帶領數百騎兵,逃歸洺州,重返河北。

齊善行以三州之地降唐,對於唐朝收降河北諸州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開端。虎牢關之戰後,不少夏軍殘部,紛紛敗退至洺州。這個時候,竇建德已經成了唐軍的俘虜,群龍無首的夏軍餘部,頓時人心浮動,似乎失去了主心骨,不知接下來何去何從,是繼續佔據河北對抗唐軍,還是順應形勢降唐。

此時此刻,夏國內部,意見非常不統一,出現了嚴重的分化。有人認為,既然夏王被擒,國不可一日無主,應該擁立竇建德的養子為新君。然後就地大量徵兵,補充生力軍,若李世民率軍來攻,背水一戰,與唐軍決一死戰。

但是,有些人的想法,卻是非常消極。他們認為,夏國氣數已盡,還不如散夥算了,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將河北當地的居民、財產、物資洗劫一空,而後入海去當海盜,什麼也不給唐軍留下。

一方主張擁立新君,對抗李唐;一方則主張放棄河北,佔據海島為盜。對於兩方意見,齊善行堅決反對,他既反對繼續對抗唐軍,也反對劫掠百姓入海。於是,齊善行耐心地為眾人分析形勢:

隋末喪亂,故吾屬相聚草野,苟求生耳。以夏王之英武,平定河朔,士馬精強,一朝為擒,易如反掌,豈非天命有所屬,非人力所能爭邪!今喪敗如此,守亦無成,逃亦不免,等為亡國,豈可復遺毒於民!不若委心請命於唐,必欲得繒帛者,當盡散府庫之物,勿復殘民也!(《資治通鑑》)

齊善行分析道,如今的形勢,已經不可逆轉。想想看,夏王那樣英明神武,數年篳路藍縷,平定河北,兵強馬壯。可是,一朝兵敗被擒,還不是如洪水洩堤,難以改變敗局。所以,無論是死守河北,還是散夥逃奔,最終都免不了亡國的命運。因此,只有向唐朝獻土歸降,才是唯一的出路。

另外,針對有些人提出的擄掠百姓,齊善行也是極不贊成。在他看來,就算真的投降,也不能在最後關頭禍害老百姓,那樣只會激起民憤,令自己身敗名裂。並且,齊善行提出了一個方法,大家不就是想多要點財物嗎,不如開啟府庫,想要多少就拿多少,千萬不要去劫掠百姓。

最後,經過齊善行的耐心勸說,眾人終於統一想法,同意降唐。緊接著,齊善行命人開啟府庫,將裡面積存的數十萬段金帛財物,全部取出,陳放於萬春宮東街,讓士卒來取。同時,齊善行派兵把守各個巷口、街道,規定一旦取完立刻離開,不得再入百姓家。就這樣,數十萬段金帛,整整用了三天三夜的時間,才徹底分完。

分完財物,夏軍士卒人人拿到了一筆優厚的“散夥費”,心滿意得,便各自散去了。就這樣,虎牢關之戰倖存的夏軍殘部,以這樣一種和平的方式,被就地遣散。接下來,齊善行便要正式獻土降唐。

不久,齊善行與右僕射裴矩、行臺曹旦,率領夏國文武百官,奉竇建德的妻子曹氏以及傳國八璽,還有先前消滅宇文化及時所得的全部珍寶,向唐朝請降。唐高祖李淵覺得,齊善行此人,能夠認清形勢,主動歸降大唐,而且處理事情很有分寸。因此,唐高祖對齊善行繼續委以重任,任命其為秦王左二護軍,在李世民麾下效力,並對他賞賜有加。

齊善行獻土降唐,標誌著河北地區完全歸附於李唐,唐軍不費一兵一卒,一舉收服了河北全境,瓦解了夏國的政權根基。李唐王朝入主中原,破鄭滅夏的最後一步,得以圓滿實現,徹底大功告成!

正所謂雙喜臨門,就在河北歸唐不久之後,好事再度降臨到唐王朝頭上。武德四年(621年)五月二十一日,王世充的徐州行臺、杞王王世辯,以徐、宋等三十八州之地,向唐朝投降。至此,王世充在河南的全部領地、城池、州縣,悉數納入李唐的統治範圍,河南地區終於平定。

在李世民大破夏軍主力,攻取洛陽之後,唐軍將士趁熱打鐵,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迅速收服河南、河北的全部地區,實現了唐王朝統一中原的戰略計劃,取得了東征洛陽的最終勝利。

無論從哪一個方面來說,攻取洛陽,平定中原,對於建國僅僅四年的李唐王朝而言,絕對是一個巨大的勝利。這個勝利的訊息,傳至四海,大唐上下舉國歡騰,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

尤其是大唐皇帝唐高祖李淵,更是尤為興奮。早在虎牢關之戰剛剛勝利不久,唐高祖便迫不及待地寫下手詔,褒獎李世民與唐軍將士,並派尚書左僕射裴寂作為特使,前往洛陽,慰勞三軍:

隋氏分崩,崤函隔絕。兩雄合勢,一朝清蕩。兵既克捷,更無死傷。無愧為臣,不憂其父,並汝功也。(《舊唐書·太宗本紀》)

從武德三年(620年)七月,唐軍正式東征洛陽開始,到武德四年(621年)五月,王世充率眾投降,河北全境歸附李唐。李世民率領十萬唐軍將士,經過長達十個月的艱苦奮戰,最終一舉蕩平了河南王世充的鄭政權、河北竇建德的夏政權,兩個中原地區最大的割據軍事集團。

自此以後,中原、河北一帶,基本為李唐所有。此戰過後,唐王朝徹底控制了黃河流域,其勢力範圍,幾乎囊括了大半個中國。大唐王朝一統天下的宏圖偉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與飛躍。

東征洛陽,破鄭滅夏的戰役,是唐初統一戰爭中的關鍵一戰,也是極為重要的一場戰爭。洛陽之戰的勝利,對於李唐王朝的統一大業,具有重大意義。總結起來,主要有兩大深遠的影響。

第一,圓滿地完成了唐朝入主中原的戰略規劃。

唐朝建國之初,為了一統天下,掃平群雄,唐高祖李淵制定了統一戰爭的總體方針:鞏固關中、東征中原、再平江南。因此,唐王朝透過一系列的軍事行動,先後消滅了隴西薛氏、河西李軌、山西劉武周等割據勢力,鞏固了關中地區的軍事態勢,為李唐大軍揮師東征,劍指中原,解除了後顧之憂。

關中局勢徹底穩定之後,唐朝立即向中原大舉進軍。因此,李世民親率十萬唐軍,東征洛陽,經過十個月的血戰,終於擊敗了王世充、竇建德兩大強敵,攻下洛陽,席捲河南、河北,實現了對中原地區的統一。所以,洛陽之戰的完勝,標誌著李唐王朝入主中原,完成了統一大業中第二階段的戰略規劃。

第二,基本奠定了大唐一統天下的格局。

確切地講,東征中原,是唐朝統一大業中關鍵的一步棋。此戰之後,大唐一統天下之勢,基本底定。其實,在唐軍東征之前,王世充和竇建德,都是當世實力較強的割據梟雄,最有資格與唐朝爭奪天下之主。然而,最終的結果,王世充、竇建德二人,相繼敗給了唐朝,雙雙下線,成了李唐王朝的階下囚。

啃下了王世充、竇建德這兩塊硬骨頭,於唐朝而言,是一場巨大的勝利。東征的完勝,基本奠定了大唐一統天下的格局。從此之後,唐朝一統天下的道路,將會是一馬平川;再也沒有任何一支割據勢力,能夠阻擋李唐王朝的金戈鐵馬。不出十年,李家父子建立的大唐王朝,必將平定四海,終結隋末唐初的紛紛亂世!

在這場舉世矚目的洛陽、虎牢關之戰中,李世民將自己的智慧、勇猛、沉著、果敢等多方面的統帥才能,發揮到了極致。當初,竇建德親率十餘萬夏國大軍,馳援洛陽;而李世民僅率3500玄甲軍,搶佔虎牢關天險,截擊竇建德大軍。結果,李世民竟然只用三千五百玄甲軍,擊敗了竇建德的十餘萬兵馬,創造了不朽的戰爭奇蹟,取得了攻克洛陽,破鄭滅夏的決定性勝利。

大唐建國之後,群雄逐鹿,各地趁勢而起的割據勢力,對唐王朝虎視眈眈。作為一位傑出的軍事統帥,年輕的秦王李世民,不辭辛勞,連續領兵出征,率領唐軍將士,南征北討,蕩平群寇,以神武定四方。

從唐朝立國之初,李世民便一直馳騁於各個戰場,平隴西、定河東、攻洛陽、戰虎牢,陸續擊敗了薛仁杲、劉武周、宋金剛、竇建德、王世充等勁敵。

可以說,李世民為大唐南征北戰,開疆拓土,為大唐王朝兼併了一個又一個的割據政權,憑藉卓越的軍事才能與天馬行空的統帥魅力,在戰場上造就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戰爭神話。

不誇張地講,唐朝的建立與統一,多半都是李世民的功勞。李世民憑藉著赫赫軍功,打下了大唐王朝的半壁江山。甚至可以這樣講,大唐若是沒有李世民,絕不會在十年之內平定四海,一統天下。

自此,李世民的威望,日益飆升,逐漸成為了唐王朝權力核心中一位不可或缺的風雲人物。特別是李世民在攻克洛陽,班師回朝時,他本人與大唐東征將士,更是受到了長安軍民的隆重歡迎,一時間風光無限。

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初九,李世民率領十萬東征大軍,凱旋而歸,浩浩蕩蕩地返回長安,正如他當初率軍出征時的莊嚴與隆重。這支歷經十個月奮戰的鐵血之師,最終在他們的統帥秦王李世民的帶領下,立下不世之功,滿載而歸,結束了超過半年的遠征,回到了大唐帝都長安。

李世民率領唐軍,班師回朝,長安城中的軍民百姓,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唐軍的整個入城、獻捷儀式,是唐朝建國以來從未有過的盛況,堪稱前所未有。當時的盛況,史書中有著明確的記載:

太宗親披黃金甲,陣鐵馬一萬騎,甲士三萬人,前後部鼓吹,俘二偽主及隋氏器物輦輅獻於太廟。高祖大悅,行飲至禮以享焉。高祖以自古舊官不稱殊功,乃別表徽號,用旌勳德。(《舊唐書·太宗本紀》)

秦王李世民統率十萬唐軍,東征歸來,凱旋長安。只見,李世民身披黃金甲,率領鐵騎萬匹,甲士三萬,進入長安城。入城之後,李世民將俘虜的鄭帝王世充、夏王竇建德以及隋朝的器物、輦輅,進獻於太廟。

當時,正值盛夏時節,豔陽高照,耀眼的陽光,照射在李世民的黃金甲上,金光閃閃。並且,李世民率軍入城時,陣勢十分壯觀,前後部軍樂鼓吹,身後跟隨著齊王李元吉、李世勣等二十五名大將,真是威風凜凜。

那麼,如何表彰李世民攻克洛陽的不世功勳呢?從唐朝建立開始,李世民便一直四處征戰,屢建奇功。早在東征洛陽之前,李世民先後指揮了平定西秦薛氏政權、擊滅劉武周、宋金剛兩場統一戰爭。

隨著每次在戰場上所立下的赫赫軍功,李世民在大唐朝廷中的政治地位,也在逐步上升。所以,率師東征洛陽之前,李世民已經身兼數個軍政要職。此時,李世民的身上,擁有著這樣幾重政治身份:秦王、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雍州牧、太尉、陝東道行臺尚書令、左武候大將軍、涼州總管、益州道行臺尚書令。

因為李世民身居多個軍政要職,執掌大唐王朝的軍事指揮權,再加上此番攻取洛陽,立下了不世之功。所以,唐高祖李淵已經不知道,該授予這個二兒子什麼樣的官職了?思來想去,李淵認為,古代舊有的官職稱號,已不足以彰顯李世民的蓋世功勳。於是,唐高祖李淵決定,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稱號,來表彰李世民的功勳。

武德四年(621年)農曆十月,唐高祖給李世民加號“天策上將”,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封號,以前從來沒有過。等於是說,加封“天策上將”,標誌著李世民正式成為了唐王朝名副其實的最高軍事統帥。

同時,唐高祖李淵又讓李世民領司徒(三公之一)、陝東道大行臺,位在王公上,食邑增至三萬戶,開天策府,設定官署,將洛陽地區劃歸李世民管轄。可以說,此時的李世民,在唐高祖武德初年時期,走到了人生事業的頂峰:

十月,加號天策上將、陝東道大行臺,位在王公上。增邑二萬戶,通前三萬戶。賜金輅一乘,袞冕之服,玉璧一雙,黃金六千斤,前後部鼓吹及九部之樂,班劍四十人。(《舊唐書·太宗本紀》)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攻佔洛陽之後,李世民迎來了自己人生事業的巔峰時刻。就當時而言,若論叱吒風雲,無人可與李世民比肩。

首先,李世民具有一個重要的政治身份——“天策上將”,位在王公上。加號“天策上將”,意味著李世民成為了唐朝全國軍隊的最高軍事統帥,掌握著全國軍隊的槍桿子。

另外,除了“天策上將”,李世民還有著兩個至關重要的身份:陝東道大行臺、益州道大行臺。陝東道大行臺,意味著洛陽周邊的中原地區歸李世民管轄;益州道大行臺,意味著四川天府之國也歸他管轄。往東走可以到洛陽,向西南退則可以退到四川,進可攻,退可守。也就是說,洛陽、四川,成為了李世民的勢力範圍,也成為了他雄厚的政治資本。

從晉陽起兵到入主關中,再到親自指揮唐初統一戰爭,掃平割據。在這段時期內,二十歲出頭的秦王李世民,一躍成為了大唐政壇、軍界備受矚目的風雲人物,威震天下,群雄膽寒。

數年間,李世民憑藉南征北戰,軍功無數,打下大唐半壁江山的迷人戰績,被父親唐高祖李淵封為史無前例的“天策上將”,位在王公之上,成為了大唐帝國實至名歸的最高軍事領袖,地位僅次於唐高祖李淵和太子李建成。此時此刻,李世民登上了人生事業的巔峰,成為了左右大唐朝廷的關鍵人物。

然而,隨著李世民登上人生事業的巔峰,他手上的權力,越來越大。一個潛在的威脅,卻在悄然萌生。李唐皇室內部的權力鬥爭,逐漸開始發酵。李世民功高蓋世,天下無人能及,威脅到了太子李建成的儲君地位。與此同時,由於自身的蓋世功勳,以及手中權柄的日益擴大,也進一步刺激了李世民對皇位的渴望。故而,從這個時候起,李世民便對大哥李建成的太子之位,產生了覬覦之心,吞天野心也在逐漸顯露。

因此,洛陽之戰後,李世民與大哥太子李建成的關係,開始漸行漸遠。這對一母同胞,曾經親密無間,並肩戰鬥的親兄弟,最終走到了兵戎相見,同室操戈的地步;李世民最終也走上了一條殺兄屠弟,喋血宮門的奪權之路,直接引發了“玄武門之變”。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不管怎麼說,武德四年(621年)五月,萬眾矚目的洛陽之戰,以李唐王朝的完勝,最終落下了帷幕。十個月的血戰,唐軍終於在李世民的帶領下,攻克洛陽,入主中原,圓滿完成了東征,取得了大唐一統天下的關鍵性勝利。自此以後,唐王朝一統天下之勢,基本變成了一個不爭的事實。

可是,攻克洛陽,入主中原,並不意味著唐朝從此就能夠高枕無憂,坐享其成。相反,若要徹底一統天下,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實現對中原地區的統一,對於李唐王朝而言,只是完成了統一戰略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卻並沒有完成大唐一統天下的總體戰略。如何鞏固好這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無論是對唐高祖李淵,還是對整個大唐王朝來說,同樣是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然而,還沒等唐朝君臣舉杯相慶東征中原的偉大勝利時,同年十二月底。也就是武德四年(621年)十二月,一封來自河北的八百里加急戰報,被快馬送到了長安太極宮內,擺在了唐高祖李淵的御案前;當李淵開啟這封戰報之後,這位大唐帝國的主宰者,臉色竟是愈發凝重:竇建德舊部劉黑闥,攻克夏國舊都洺州,河北各地紛紛響應,叛軍的勢力,盡有竇建德舊境。

攻克洛陽還不到半年,河北全境居然再次燃起戰火;更讓李淵沒有想到的是,這場突如其來的河北叛亂,竟讓大唐王朝一度無計可施,讓無數開國元勳折戟沉沙,被永遠定格在了那塊燕趙大地之上。

那麼,剛剛平定下來的河北之地,為什麼會突然爆發叛亂?為什麼叛軍的勢力會得到竇建德舊部的響應,並迅速席捲夏國舊境?面對這場聲勢浩大的河北叛亂,作為大唐王朝最高統治者的唐高祖李淵,又會如何應對?而在這場不同以往的平叛戰爭之中,一直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打下大唐半壁江山的秦王李世民,又從中汲取了哪些寶貴的經驗教訓,這對他日後開創“貞觀之治”又有著怎樣的裨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