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四年(621年)的洛陽城,瀰漫著刺鼻的戰火硝煙味。血腥與繁雜交織的惡臭,籠罩著這座昔日繁華的大隋東都。洛陽城下,李世民親冒矢石,身先士卒,率領十萬唐軍,猛攻洛陽,久攻不下;洛陽城內,王世充則在負隅頑抗,苦苦支撐。唐、鄭雙方,打起了一場勝負難料的拉鋸戰。

就在李世民與王世充在洛陽相持不下,打得不可開交之時,卻突然傳來了一個令所有人無比震驚的訊息,虎踞河北的夏王竇建德,率領十餘萬大軍,直奔洛陽而來,支援王世充。洛陽戰局,立即發生鉅變。

竇建德的來援,對於正在攻城的李世民和唐軍來說,無異於晴空霹靂。因為,唐軍極有可能會陷入鄭、夏兩軍合圍,功虧一簣。但是,對王世充而言,竇建德的來援,簡直就是自己最後的救命稻草,要緊緊抓住才行。

那麼,竇建德為什麼要不遠千里,前來救援王世充呢?在這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鮮為人知的內情?與此同時,面對突如其來的竇建德大軍,用兵如神的秦王李世民,又將如何施展他的軍事才能,以李唐一國軍力,迎戰鄭、夏兩國十餘萬聯軍,為唐王朝攻取洛陽,統一中原贏得最後的勝利?

竇建德為什麼要不遠千里,前來救援洛陽王世充?關於這個問題,來龍去脈,非常複雜。既有王世充的無奈,又有竇建德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總而言之,這就是唐、鄭、夏三大國之間政治、軍事角力的必然結果。

前文說過,武德三年(620年)四月,唐王朝一舉消滅了山西劉武周政權,鞏固了關中之主的地位。至此,李唐王朝的勢力範圍,橫跨中國北方,將關中、河東、隴右、河西、巴蜀等地連成一片,實力日益強盛。

當時,普天之下,實力最強的軍事武裝集團,主要有三個:唐高祖李淵建立的唐朝、王世充建立的鄭國、竇建德建立的夏國。這三大政權,勢均力敵,不相上下。李唐囊括關中、河東,又統一西北、巴蜀,王世充佔據河南,竇建德稱雄河北,形成了唐、鄭、夏三足鼎立之勢。

與此同時,唐、鄭、夏三足鼎立,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一種國家實力的平衡。三國之間,各有優勢,互相征伐,可誰也無法在短期內吃掉對方。這種平衡,既微妙又重要,起碼能在一段時間內,操控中原形勢的走向。

但是,誰若要號令天下,掃平群雄,就必須率先打破這種平衡,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這樣的做法,是需要一定魄力的,也許會一舉統一中原,克成大業,也有可能會成為眾矢之的,招致其餘兩國的群起攻之。

很快,三國之中,便有一國,打破了這種平衡,誰呢?李唐。武德三年(620年)七月,李世民率領十萬唐軍,東征洛陽,正式揭開了李唐王朝統一中原的序幕。而且,唐朝揮師東征,進攻洛陽,也間接敲打了一下王世充、竇建德二人。這次東征,讓王世充和竇建德都各自感到了不安。

首先,最為不安的,當然是王世充。此次大舉東征,唐軍兵鋒直指洛陽,並迅速席捲整個河南。一旦洛陽被唐軍攻破,王世充的鄭國,也將煙消雲散。所以,無論如何,王世充肯定會死守洛陽。

其次,即使唐軍真的攻下洛陽,盡收河南之地,就真能滿足唐高祖李淵的狼吞虎噬嗎?肯定不會。滅了鄭國之後,李唐王朝的下一個目標,便是竇建德的夏政權,勢必直取河北。因而,李唐東征洛陽,與王世充政權開戰,難免會讓竇建德產生不安,有一種唇亡齒寒的危機感。

必須要提及的一點是,在唐、鄭兩國的洛陽爭奪戰中,河北竇建德政權的立場,顯得尤為重要。甚至可以這樣講,竇建德最終的選擇,直接關係到洛陽之戰的勝負,影響著中原總體戰局的發展。

李唐與鄭國的洛陽之戰,打了將近大半年,陷入了長期的拉鋸與相持之中。王世充雖然損兵折將,元氣大傷,但依舊還在困守洛陽。唐軍儘管連戰連捷,卻無法迅速攻克洛陽。究其原因,那是因為,兩國實力均衡,難分伯仲。在這種情況下,竇建德的夏國,成為了唐、鄭竭力爭取的物件。

用一個形象的比喻,此時的唐、鄭二國,猶如天平的兩端;而竇建德則是一個重要的砝碼。只要竇建德支援哪一方,哪一方的勝算就會更大一些,勝利的天平,就會向哪一方傾斜。李淵、王世充,都是絕頂聰明的人,當然清楚竇建德的重要性,自然要不遺餘力地拉攏竇建德,爭取第三方勢力的支援。

戰爭初期,最先拉攏竇建德的,正是李唐王朝。武德三年(620年)八月,李世民率領十萬唐軍,剛剛進入河南,開到洛陽前線,李唐朝廷方面,就主動向竇建德丟擲了橄欖枝。唐高祖李淵派遣使者,前往河北,提出要和竇建德結盟。如果竇建德答應和唐朝結盟,那麼,唐軍東征洛陽,將會順利許多。

李淵為什麼要和竇建德結盟?他有兩方面的考慮。其一,唐高祖當然希望,能與夏國結成同盟,共同討伐鄭國,儘快攻下洛陽。其二,退一步講,即使竇建德不答應與唐結盟,也不要和鄭結盟,至少應該保持中立。

面對李唐主動要求結盟,竇建德會作何反應呢?這位夏王的態度,十分曖昧,模糊不清。竇建德既沒有答應與唐朝結盟,也沒有明確拒絕。同時,為了表示禮尚往來,竇建德還釋放了唐高祖的妹妹同安長公主,先前攻打黎陽,同安公主被俘。這一次,竇建德讓她與唐使一同返回長安。

那麼,竇建德為什麼會有如此奇怪的態度?很簡單,他在坐山觀虎鬥。因為此時,洛陽之戰才剛剛開始,唐、鄭勢均力敵,誰勝誰負,尚未可知。竇建德不清楚,唐軍究竟能否佔據上風。

另外,竇建德也有稱霸天下的雄心。與唐朝聯盟,共同對付王世充,他擔心是與虎謀皮,為他人作嫁衣裳。一旦唐軍攻下洛陽,戰爭結束,夏國也將元氣大傷。到時候,唐軍若要一舉滅夏,豈非易如反掌?因此,經過一番心理鬥爭後,竇建德還是婉言謝絕了唐朝的結盟請求。

唐朝沒能和竇建德結盟成功,王世充卻成功了。最終,竇建德親率大軍,前來支援王世充,涉足洛陽戰事。到底是什麼原因,致使竇建德捨棄李唐,反而選擇了王世充呢?其實,剛開始的時候,竇建德並不想救援王世充,無緣無故,誰願意管這種閒事。更何況,鄭、夏兩國,早已交惡,積怨甚深:

初,王世充侵建德黎陽,建德襲破殷州以報之。自是二國交惡,信使不通。及唐兵逼洛陽,世充遣使求救於建德。(《資治通鑑》)

起初,為了對抗李唐,竇建德主動和洛陽聯合。當時,還是皇泰主楊侗在位。所以,竇建德向皇泰主奉表稱臣,皇泰主遂冊封竇建德為夏王。但是,好景不長。不久,王世充篡位自立,廢黜了皇泰主,建立鄭國。由於王世充的稱帝,使得竇建德與洛陽所謂的盟友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在竇建德看來,自己是向皇泰主稱臣,又不是向他王世充稱臣。所以,既然現在王世充篡位稱帝,這個名義上的盟友關係,也就成為了一紙空文。於是,竇建德決定自己分家單幹,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蹕,下書稱詔,正式和洛陽分道揚鑣。這樣一來,王世充、竇建德之間的火拼,在所難免。

果然,王世充稱帝后,鄭、夏兩國之間,衝突不斷,經常發生邊境摩擦。比如,竇建德之前大舉進犯唐朝潼關以東,攻陷了軍事重鎮——黎陽。不過,王世充也盯上了黎陽這塊“肥肉”,稱帝不久,即派兵馬入侵黎陽,打算奪取黎陽。

竇建德也不是吃素的,既然王世充主動挑釁,自己也不能示弱。隨即,竇建德點齊兵馬,一舉襲破了鄭國治下的殷州,作為對王世充入侵黎陽的報復。從此,鄭、夏兩國正式交惡,甚至連信使都不往來了。

直到武德三年(620年)七月,李唐十萬大軍揮戈東征,兵逼洛陽,鄭軍節節敗退,坐困孤城。此時,王世充無計可施,自己根本不是李世民的對手。萬般無奈之下,只能尋找外援,他想到了河北的竇建德。於是,王世充派出特使,連夜前往河北,向竇建德求援,希望竇建德可以出兵相助。

接到王世充的求援信,竇建德還在猶豫,到底該不該救援王世充,畢竟兩國積怨已深。就在竇建德拿不準主意的時候,一個人的一番話,卻讓竇建德熱血沸騰,並下定決心,出兵援鄭。這個如此神通廣大的人物是誰呢?中書舍人劉斌。他向竇建德獻上了一條足以一統天下的計策:

今唐有關內,鄭有河南,夏居河北,此鼎足相持之勢也。聞唐兵悉眾攻鄭,首尾二年,鄭勢日蹙而唐兵不解。唐強鄭弱,其勢必破鄭,鄭破則夏有齒寒之憂。為大王計者,莫若救鄭,鄭救其內,夏攻其外,破之必矣。若卻唐全鄭,此常保三分之勢也。若唐軍破後而鄭可圖,則因而滅之,總二國之眾,乘唐軍之敗,長驅西入,京師可得而有,此太平之基也。(《舊唐書·竇建德傳》)

首先,劉斌在為竇建德分析形勢。當今天下,李唐坐擁關中、河東等地,鄭國佔據河南,夏國虎視河北,三國呈鼎足而立之勢。現下,李唐集中全國精銳兵力,東征洛陽,滅亡鄭國,只是遲早的事情。如果鄭國被滅,唇亡齒寒,李唐下一步的行動,絕對是出兵滅夏。到了那時,夏國就岌岌可危了。

然後,劉斌又向竇建德提出自己的建議。為今之計,大王應該全力救鄭,共同擊退唐軍。這樣有兩個好處,退則可裂土割據,進則可兼取天下。不要說保全領地,就算是一統天下,亦不在話下。

與鄭聯合,擊退唐軍,起碼能夠繼續維持三足鼎立的局面。而且,唐軍敗退之後,鄭國必然元氣大傷,筋疲力盡。到時候,夏軍不費吹灰之力,拿下洛陽,滅了鄭國。之後,夏王便能集兩國兵力,一路西進,突破潼關,攻入長安。屆時,唐、鄭二國,皆是夏王囊中之物,一統天下指日可待!

聽了劉斌的分析,竇建德心花怒放,這不正是自己心心念唸的一統大計嗎!所以,竇建德非常高興,連連稱讚道:“此良策矣。”偏偏這個時候,王世充遣使來夏,乞求竇建德出兵。剛想打瞌睡的時候,就有人來送枕頭了。於是,竇建德當即滿口答應,並派出使者前去洛陽,通知王世充,自己不日將率軍而來,解洛陽之圍。

在通知王世充的同時,竇建德又派遣使者,前去面見李世民,希望李世民可以從洛陽撤軍。李世民當然不會同意,但又不能公開和竇建德撕破臉。故而,李世民便將竇建德的使者留在軍中,不予答覆。

不過,以李世民的睿智,他也判斷出了,竇建德已經和王世充串通一氣,上了王世充的賊船,所以,必須趁竇建德大軍到來之前,快速攻下洛陽。正因如此,李世民加緊了對洛陽城的進攻,親冒矢石,晝夜不停,才將王世充逼入絕境。

雖然竇建德同意出兵援鄭,但是,出兵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正式出兵之前,竇建德也需要做一些準備工作,比如,收攏大軍、籌集糧草、分派眾將等諸多事宜。

另一方面,在率軍開赴洛陽之前,竇建德還要做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肅清後方隱患,為救援洛陽解除後顧之憂。於是,竇建德開始大規模用兵,掃平周邊威脅夏國的割據勢力。

自從竇建德興起以來,河北群雄幾乎都被竇建德征服。只有一些小股勢力,處在夏國肘腋之間,以兩股勢力最為典型:幽州羅藝、曹州孟海公。這兩股勢力,雖然遠遠比不上竇建德,但也算要槍有槍,要人有人,要地盤有地盤,對於雄踞河北的夏國,多多少少也算是個威脅。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竇建德自然不能容忍,他決意討平這兩股勢力。然而,令竇建德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兩股勢力,卻是自己稱雄河北以來,所遇到的最強勁的兩個對手,特別是幽州羅藝。

羅藝佔據幽州戰略要地,招兵買馬,軍力強盛。竇建德曾經數次圍攻幽州,甚至有一次集結了二十萬大軍,試圖打下幽州,滅了羅藝。不料,事與願違。幽州久攻不克不說,反而損兵折將,進展不順。幾番較量下來,竇建德也明白,幽州一時難以攻克,只能暫時放棄了攻打羅藝的計劃。

無法攻下幽州,滅了羅藝,於竇建德而言,是一件無可奈何的事情。但是,對於曹州的孟海公,竇建德可就沒那麼客氣了。孟海公不比羅藝,兵少地稀,打起他來,要比攻打羅藝容易許多。

孟海公此人,曹州濟陰人士,也是隋末唐初的地方軍閥之一。他的勢力範圍,包括曹、戴二州,佔據周橋城,攻掠河南之地,一度擁有三萬精兵。孟海公的實力不算強,但是對竇建德的夏政權來說,依然是一個潛在的隱患。所以,這顆釘子,必須要拔掉,只有將其徹底平定。

武德三年(620年)十一月,竇建德親率大軍,渡過黃河,進攻曹州,征討孟海公。第二年,也就是武德四年(621年)二月,竇建德攻克周橋,佔領曹州,俘虜了孟海公。就這樣,竇建德掃平了曹、戴二州。孟海公被俘後,竇建德並沒有殺他,還收降了他原來的舊部,準備帶著他們,一起救援洛陽。

平定孟海公後,夏國後方基本趨於穩定,且竇建德的軍事實力,也進一步得到了擴充。而此時,兵馬、糧草均已籌集完畢,一切準備就緒。於是,竇建德決定,要親率大軍,去解洛陽之圍,夾擊唐軍。

武德四年(621年)三月,竇建德命大將範願留守曹州,自己則親率夏國全部精銳主力,以及新收降的孟海公、徐圓朗部眾,總計十餘萬兵馬,號稱三十萬大軍,從河北開拔,浩浩蕩蕩,向西救援洛陽。

竇建德親率十餘萬夏國大軍,向洛陽進發,一路攻城略地,勢如破竹。首先,夏軍兵至滑州,駐守滑州的鄭國行臺僕射韓洪,一看是竇建德大軍,立即開啟城門,接應夏軍。因此,夏軍暫時駐紮於酸棗。

不久,竇建德繼續揮軍西進,連克管州、滎陽、陽翟等地,水陸並進,以船運糧,溯黃河西上,聲勢尤為浩大。竇建德如此大張旗鼓,高調出兵,目的無非有兩個,第一,告訴王世充,自己已經率軍趕到;第二,也是為了震懾唐軍。

王世充得知竇建德來援的訊息後,大喜過望,盼星星盼月亮,總算把竇建德給盼來了。因此,王世充的弟弟徐州行臺王世辯,派遣手下大將郭士衡,率領數千兵馬,前去與竇建德的部隊會合。會合之後,竇建德部在成皋東原駐營,並於板渚營建宮室。緊接著,竇建德又遣使與王世充互通訊息,希望東西夾擊唐軍。

唐朝東征中原的兩大強敵,終於聯合在了一起,齊聚洛陽。李唐王朝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唐、鄭、夏三國大軍,即將在洛陽城下,展開一場千古大戰,這也是決定天下走向的一場大戰。

再來看看竇建德這邊的情況。

按道理,竇建德率領十餘萬大軍,抵達洛陽,應該立即與王世充夾擊唐軍。不過,竇建德並沒有把事情做絕,他還是給雙方留了一絲餘地,決定先禮後兵。一方面,竇建德出兵救援洛陽;另一方面,他則與唐軍保持聯絡。

剛剛駐軍下來,竇建德便給李世民寫了一封親筆信。在信中,竇建德希望李世民可以引兵退回潼關,歸還原先佔領的鄭國土地,雙方罷兵言和,重修舊好。可以看出,竇建德這是在兩頭押寶,不管最後唐、鄭雙方誰贏了,竇建德都可以獲得更多選擇的餘地,不至於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可惜,竇建德的如意算盤打錯了,他的對手是李世民。此次東征,李世民親率十萬唐軍,兵臨洛陽城下,就是要攻下洛陽,滅了王世充,統一中原。所以,李世民自然不會因為竇建德的三言兩語,便引兵退去。竇建德有些異想天開了,他以為李世民會被嚇住,但這招對李世民根本不起作用。

話又說回來,竇建德救援洛陽,也給李世民出了個難題。戰爭發展到現在,曠日持久,李世民遇到了和當年李密一樣的難題:兩線作戰。王世充、竇建德連成一片,對唐軍形成了巨大的壓力。

本來,李世民率領唐軍,經過將近半年的浴血奮戰,已經消滅了王世充大量的有生力量,迫使其龜縮洛陽城中。一切按部就班,本應勝券在握。可是,鄭、夏聯盟,使得情況發生鉅變。所以,李世民必須趁夏軍到來之前,攻下洛陽。然而,洛陽城始終未能攻克,就讓事情變得複雜了。

洛陽久攻不克,王世充據守孤城,唐軍頓兵于堅城之下;竇建德大軍又趕來增援,與王世充合兵一處。萬一王世充、竇建德里應外合,前後夾擊,十萬唐軍,隨時面臨著兵敗的危險。

在這個歷史的重要關頭,李世民再次面臨選擇。老實講,李世民這次所要做出的選擇,是他多年軍事生涯中最艱難的一次,要比平定薛仁杲、劉武周、宋金剛,難上百倍千倍。稍有不慎,不單單是打不下洛陽,反而會功敗垂成,導致大唐失去統一中原的良機。李世民身為唐軍統帥,必須要對十萬將士的生命負責。

因此,接到竇建德要求退兵的親筆信後,李世民不敢擅專,立刻召集文武將佐,進行商議,集思廣益,討論如何應對突如其來的竇建德大軍。沒有想到,唐軍內部,關於此事,居然產生了嚴重的分歧。

王世充、竇建德聯盟,形勢對唐軍非常不利。在這種情況下,唐軍將佐之間的分歧,也隨之出現。以文臣、武將為代表,一部分人主張暫避敵軍兵鋒,撤出洛陽,返回關中;還有一部分人,則堅決反對撤軍,極力主張和王世充、竇建德一戰到底。兩種意見,爭執不下,各有各的道理。

比如,唐軍中的一位將領,率先發表了自己的觀點,誰呢?宋州刺史郭孝恪。郭孝恪此人,前文曾經提到過他。郭孝恪早年在瓦崗軍中效力,一直是名將李世勣的得力助手,與李世勣一起鎮守黎陽、共同反出竇建德大營、經營武牢以東。可以看出,郭孝恪是一位極富韜略的唐初名將。

李世民召集將佐商議,郭孝恪第一個發表自己的意見。他是唐軍中典型的主戰派代表,堅決反對從洛陽撤軍,主張和王世充、竇建德死磕到底。並且,郭孝恪專門向李世民獻上一條計策:

世充日踧月迫,力盡計窮,懸首面縛,翹足可待。建德遠來助虐,糧運阻絕,此是天喪之時。請固武牢,屯軍汜水,隨機應變,則易為克殄。(《舊唐書·郭孝恪傳》)

郭孝恪準確分析了洛陽的敵情,在他看來,王世充已經是山窮水盡,再也沒有一戰之力。只要繼續圍困洛陽,王世充便不足為懼。所以,唐軍目前面臨的唯一敵人,正是竇建德的十餘萬夏軍。

別看夏軍聲勢浩大,但是,郭孝恪認為,竇建德遠道而來,士卒疲憊,糧草不濟,正好有利於唐軍避實擊虛,出奇制勝。故而,郭孝恪提出了一個方略,應該派出精銳部隊,堅守虎牢關天險之地,屯兵於汜水,截住竇建德大軍,與其對峙;然後,逐漸消耗夏軍軍力,再尋找戰機,一舉擊敗夏軍。

實事求是地講,郭孝恪不愧是一員名將,熟諳用兵之道,他“請固武牢,屯軍汜水”的建議,不失為一條妙計。很快,繼郭孝恪之後,又有一人,提出了與郭孝恪一樣的觀點,——記室薛收。

薛收是李世民的重要幕僚,也是隋朝著名詩人、文學家薛道衡之子,後來更是著名的“秦府十八學士”之一。此人雖是文官,但他在軍事方面,卻有著獨到的見解。洛陽戰事膠著,竇建德大軍來援,不少人建議從洛陽撤軍。薛收卻不贊成撤軍,他也向李世民進言,只不過他的分析,比郭孝恪更加透徹:

世充保據東都,府庫充實,所將之兵,皆江、淮精銳,即日之患,但乏糧食耳。以是之故,為我所持,求戰不得,守則難久。建德親帥大眾,遠來赴援,亦當極其精銳,致死於我。若縱之至此,兩寇合從,轉河北之粟以饋洛陽,則戰爭方始,偃兵無日,混一之期,殊未有涯也。今宜分兵守洛陽,深溝高壘,世充出兵,慎勿與戰,大王親帥驍銳,先據成皋,厲兵訓士,以待其至,以逸待勞,決可克也。建德既破,世充自下,不過二旬,兩主就縛矣。(《資治通鑑》)

之前郭孝恪提出固守虎牢關,屯軍汜水的方略,僅僅是從戰術方面出發;而薛收的一番建議,則是站在全域性考慮問題,高屋建瓴,見解獨到。可以說,薛收是一步步透過分析敵情,進而提出具體方案。

首先,薛收認為,絕不能讓王世充、竇建德聯合在一起。唐軍圍攻洛陽數月,王世充損兵折將,城中糧食幾乎耗盡,破城指日可待。倘若鄭、夏一旦聯合,竇建德將會源源不斷,從河北向洛陽轉運糧食。只要有了糧食供應,王世充便會下定決心,死守洛陽。那樣一來,唐軍攻克洛陽,就會增加許多難度。

如何才能摧毀王世充、竇建德之間的聯盟?薛收提出了一個方案,分兩步走。其一,留下主力部隊,繼續與王世充周旋,圍困洛陽;其二,由秦王李世民親自率領精銳,長途奔襲,進據成皋,阻擊竇建德的大軍。滅掉竇建德的十餘萬夏軍,就等於徹底滅掉了王世充最後的希望。屆時,洛陽定能不攻自破,還可以將王世充、竇建德兩股強敵,一網打盡,來個一鍋端。

總而言之,無論是郭孝恪,還是薛收,都是積極主戰,建議兵分兩路,一邊繼續圍困洛陽,拖住王世充;另一邊,突出奇兵,進佔成皋、虎牢關一帶,伏擊竇建德的十餘萬精兵。顯然,李世民是贊同這個方案的。不過,唐軍內部,也傳來了另外一種不同的聲音:力主撤兵。

建議撤軍的一派,主要以蕭瑀、屈突通、封德彝等老臣、老將為代表,他們一向主張穩紮穩打,反對冒進。所以,蕭瑀、屈突通、封德彝三人,一致認為,洛陽久攻不下,竇建德又與王世充聯合,情況對唐軍極為不利。此時此刻,唐軍應該退保新安,暫避敵鋒,養精蓄銳之後,以利再戰:

吾兵疲老,世充憑守堅城,未易猝拔,建德席勝而來,鋒銳氣盛;吾腹背受敵,非完策也,不若退保新安,以承其弊。(《資治通鑑》)

兩種意見,一邊主張兵分二路,一邊則主張撤出洛陽,擺在了李世民面前,供他選擇。負責地講,這兩種意見,都不失為良策。主戰的觀點,是出奇制勝的險招;而退保新安的提議,也是步步為營的穩妥之策。接下來,就是要看,李世民如何選擇了,是繼續打下去,還是引兵撤出洛陽。

要麼說,李世民畢竟久經沙場,是一位傑出的軍事統帥,他的思維不同於常人。思來想去,李世民最終決定,採納郭孝恪、薛收等主戰派的意見,拒絕從洛陽撤兵,將這個仗繼續打下去。

李世民認為,此時絕不能撤兵,一旦撤兵,勢必前功盡棄,大唐統一中原,也將遙遙無期。分兵伏擊竇建德,雖然看似非常冒險,但也是險中求勝的奇謀。只要能夠打敗敵軍,攻下洛陽,這個險還是值得一冒的。於是,李世民決意分兵。並且,李世民又將自己的作戰意圖,詳細地向眾將佐解釋道:

世充兵摧食盡,上下離心,不煩力攻,可以坐克。建德新破海公,將驕卒惰,吾據武牢,扼其咽喉。彼若冒險爭鋒,吾取之甚易。若狐疑不戰,旬月之間,世充自潰。城破兵強,氣勢自倍,一舉兩克,在此行矣。若不速進,賊入武牢,諸城新附,必不能守;兩賊併力,其勢必強,何弊之承?吾計決矣!(《資治通鑑》)

這段話,充分展現了李世民的軍事思想。作為一軍主帥,李世民具有統籌全域性,縱橫捭闔的眼光,他一眼便看透了戰局。多年的戎馬生涯,讓李世民時時刻刻保持著冷靜的頭腦,作出正確的判斷。

在李世民看來,王世充目前主力折損,糧食耗盡,坐困洛陽孤城,不足為慮。只要唐軍繼續對洛陽圍而不攻,困也能把王世充困死。所以,王世充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竇建德的十餘萬大軍。

至於竇建德,李世民分析得更為透徹。不要看竇建德此次帶了十幾萬大軍,一路攻城略地,聲勢浩大。實際上,竇建德也已是強弩之末。在此之前,竇建德剛剛率軍,擊破了孟海公所部,整個部隊難免會產生輕敵的情緒。再者,竇建德救援洛陽,千里行軍,士卒必定十分疲憊。

十餘萬夏軍,驕惰疲憊,正好為李世民營造出了殲敵的戰機。更令李世民感到萬幸的是,竇建德率領十餘萬大軍,來援洛陽,駐兵於成皋,並沒有發兵攻打虎牢關。先前,唐軍已經從王世充手中,奪下了虎牢關。那是因為,李世民深知虎牢關的重要性。然而,竇建德初到洛陽,卻沒有攻打虎牢關,無疑幫了李世民一個大忙。

正是因為竇建德的這個疏忽,才讓李世民想出了一條對付竇建德的妙計。什麼妙計呢?趕走竇建德前面,率領精銳部隊,搶佔虎牢關,扼其咽喉,伏擊竇建德的十餘萬大軍。倘若錯過了這個機會,竇建德突破虎牢關,與王世充合兵一處,夾擊十萬唐軍,後果將是不堪設想。

換言之,只要在虎牢關提前設伏,滅掉竇建德的這股援軍,就等於斷了王世充最後的念想。到時候,洛陽內無可戰之兵,外無救援之軍,王世充就只剩下投降一條出路。這樣一來,王世充、竇建德兩大強敵,能被一舉消滅。河南、河北也可盡成李唐囊中之物,統一中原,也將成為現實。

經過一番認真的思考,李世民最終決定,兵分兩路,留下唐軍大部分主力,繼續圍困洛陽,將王世充壓制在城內;而後,李世民親率一支精兵,以最快的速度,搶佔虎牢關,迎擊竇建德的十餘萬大軍。

然而,屈突通等軍中老將,依舊覺得此舉過於冒險,還是穩妥為上。因此,他們仍然向李世民進言,建議暫時將大軍撤出洛陽,解圍據險,靜觀其變。說白了,還是原來的老生常談:撤軍。李世民當然不能同意,想都沒想,直接否決了屈突通等人的建議。他決定的事情,不會輕易改變。

打定主意後,李世民立即開始調兵遣將,對唐軍各部進行部署,下令“中分麾下”。為了更好地完成破鄭滅夏的作戰任務,李世民將唐軍分成兩部,一部由老將屈突通輔助齊王李元吉,率領唐軍主力,繼續圍困洛陽城;另外一部,則由李世民親率三千五百玄甲軍精銳,東出虎牢關,截擊竇建德大軍。

此前,武德二年(619年)的時候,齊王李元吉由於守城不力,不戰而逃,致使太原失守,河東陷入一片戰火兵燹。丟失了太原,使得齊王李元吉在唐朝國內,聲名俱喪。所以,自從丟失太原後,唐高祖李淵便一直沒有讓李元吉再次領兵。所以,此次攻打洛陽,李元吉跟隨二哥李世民,一道出徵,實際上也就是跟在李世民身邊打打雜。

雖然,李元吉也參與洛陽之戰,但李世民心如明鏡,自己這個弟弟,有幾斤幾兩。故而,儘管李世民命他圍攻洛陽,卻不可能讓他獨斷專行,留下經驗豐富的老將屈突通,作為副手,輔助齊王。實際上,如何用兵,如何圍困洛陽,李元吉根本不懂,一切也只能仰仗屈突通了。

留下李元吉、屈突通率領主力,圍困洛陽,其主要目的,就是牽制住王世充,不讓他從洛陽出兵,與竇建德會合。只要不讓王世充率兵出城,唐軍主力圍城的任務,也算是完成了。與此同時,李世民的任務,亦是無比艱鉅,他要親率三千五百玄甲軍,前往虎牢關設伏,截擊竇建德十餘萬大軍。

如此看來,兩路唐軍,各有分工,且互相配合協作。李元吉、屈突通圍困洛陽,李世民奔襲虎牢關,環環相扣,互為因果。唐軍主力圍擊洛陽,阻止王世充發兵出城,才能為李世民在虎牢關一戰,爭取更大的勝算;同樣,李世民在虎牢關截擊夏軍,卻直接關係到能否拿下洛陽。

此次,李世民將伏擊夏軍的地點,選在了洛陽天險之地——虎牢關。虎牢關,自古以來,便號稱兵家必爭之地。據《穆天子傳》記載,相傳,西周時期,周穆王曾經將進獻上來的猛虎,圈養於此,故名為“虎牢關”:

天子獵於鄭,有虎在葭中,七萃之士擒之以獻,命蓄之東虢,因曰虎牢。

虎牢關是所謂的“洛陽八關”之一,位於河南省滎陽市汜水鎮,是洛陽以東的重要門戶、關隘。並且,虎牢關此地,南連嵩嶽,北瀕黃河,山嶺交錯,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以,李世民將伏擊夏軍的地點,選在了天險虎牢關,希望憑藉此處的天險優勢,擋住竇建德大軍。

更何況,竇建德的十幾萬大軍,此時正駐紮在成皋東原,與虎牢關近在咫尺。一旦竇建德反應過來,率軍攻取虎牢關,那樣一來,李世民所有的計劃,就都泡湯了。所以,李世民必須要加快速度,趕在竇建德之前,迅速搶佔虎牢關,打亂竇建德的部署,為虎牢關伏擊戰佔得先機。

當時,李世民率領三千五百玄甲軍,正是在正午時分出兵,向虎牢關進發。根據《資治通鑑》的記載,唐軍的動靜,鬧得很大,“時正晝出兵,歷北邙,抵河陽,趨鞏而去”。李世民與他的三千五百玄甲軍精銳,浩浩蕩蕩,經過北邙山,直抵河陽,一路之上,煙塵滾滾,千騎馳奔。

恰巧,王世充正好站在洛陽城頭,向城下瞭望,發現唐軍似有異動。如果王世充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出兵襲擊唐軍,歷史也許就會重寫。然而,自青城宮之戰後,王世充被李世民打怕了,他擔心,這是李世民的誘敵之計,故意引誘自己出城,圍而殲之。因此,狐疑之下,王世充選擇了按兵不動,眼睜睜地看著唐軍絕塵而去。

如果王世充有先見之明,發覺唐軍的意圖,及早預料到李世民會前往虎牢關截擊夏軍,豈會放過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可惜,歷史沒有如果,一失足成千古恨。最終,虎牢關之戰,成為了決定洛陽戰役的關鍵性一戰,也成為了鄭、夏兩國的墳場,斷送了各自的軍隊與政權,好戲才剛剛開始。

在王世充、竇建德結成同盟,夏國十餘萬大軍,抵近洛陽,陳兵成皋,對唐軍形成夾擊之勢的情況下,李世民審時度勢,冷靜判斷,制定出了一套瓦解鄭、夏聯盟的方略:一面圍困洛陽,一面設伏虎牢關。

不過,這種雙管齊下,也是要冒很大風險的。首先,萬一李元吉、屈突通圍困洛陽失利,被王世充鑽了空子,即使李世民在虎牢關打得再好,也是徒勞。另外,李世民此次前往虎牢關,所帶的兵力,著實少了些,僅僅三千五百玄甲軍,連一萬人都不到。反觀竇建德,坐擁十餘萬大軍,差得可不是一星半點。

雖然,李世民的親兵玄甲軍,是唐軍中最精銳的一支勁旅,所向無敵,就連王世充的江淮主力,被這支部隊殺得所剩無幾。但是,儘管玄甲軍戰力強勁,畢竟人數太少,要以三千五百人,對戰竇建德的十餘萬夏軍。兵力對比,那可不是一般的懸殊。因此,李世民面臨的危險,依然是一個未知數,很有可能會全軍覆沒。

所以,虎牢關之戰,自然而然,成為了洛陽戰役後期階段,唐、鄭、夏三國關注的焦點。那麼,在即將到來的虎牢關之戰中,面對數倍於己的竇建德大軍,李世民又是如何施展自己的軍事才華,與十餘萬夏軍周旋?虎牢關之戰,又充滿了怎樣驚心動魄的沙場較量,以及金戈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