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國家豈可有二主?
章節報錯
開封府的牢獄條件很不好。
又因為前段時間,大水衝進了開封府的監牢,裡面隨處都是尚未陰乾散去的積水,混著朽木發出腐朽的氣味。
而在災情發生之後,地方上也多有作女干犯科之輩出現,開封府也因此緝拿了不少人關在牢獄裡,等候處置。
種種事由夾雜在一起,也就導致如今的開封府監牢裡,可謂是人滿為患。
河南道各司衙門的官員在被盡數押入監牢之後,獄卒們多多少少還是有著些區別對待的。
作女干犯科的毛頭小賊們被關在一起,綠袍的官兒被關在一起,青袍的官兒被關在一起,紅袍的官兒被關在一起。
小賊們只能待在腐朽發臭的牢房中,綠袍的官兒被關押的牢房裡會換上一些新鮮乾淨的稻草鋪地,青袍的官兒便會多上幾個木架子上鋪滿柔軟的稻草。
至於人數最少的紅袍官兒,則會多上一隻糞桶,可以集中收集每日的排洩。
若是有在押犯官,會有親屬送來錢財,那這些人在監牢裡的待遇還能再往上提一提。總之只要是錢鈔到位,只要不走出監牢的範圍,想要做什麼都可以。
怎奈何,這一遭明明已經人滿為患的開封府監牢裡,那些個獄卒卻是註定了會顆粒無收。
蓋因為這些犯官的家人親卷,也盡在被緝拿問桉的範圍之內。三族羈押,九族圈禁。
梆梆梆。
木頭棒子敲在盛滿飯菜混在一起的木桶上,在監牢裡發出讓所有被羈押人員都已經熟悉了的悶響聲。
「開飯了。」
「今日裡開封府普天同慶,新任的府尊說了,監牢今天加肉三十斤。」
連續好幾日顆粒無收的獄卒們,原本心中的期待早就已經隨著一個個犯官九族被緝拿而消失的乾乾淨淨,提著裝滿飯菜的木桶,面無表情的喊著話。
一隻拿著大海碗的手,從牢房柵欄上專門留出的盛飯口子後伸了出來。
獄卒將木梆子夾在腋下,一手提著飯桶,一手握著飯勺。大鐵勺子往木桶裡挖了一下,便將一勺飯菜落進了那隻大海碗裡頭。
「怎得不見肉?不是說好了加三十斤肉。」
牢房柵欄後面,露出兩隻綠油油的眼睛,低著頭望向大海碗裡,那不加分辨幾乎就看不出來的肉粒。
幾名獄卒對視一眼,而後冷哼著:「府尊可沒有說,是要給你們這些個人加肉的。」
「愛吃不吃,不吃就餓著!」
當即便有一名獄卒上前,一把奪了那人手上的大海碗,倒扣著將剛剛盛好的飯菜給重新倒進了飯桶裡面。
那雙眼冒著綠光的人低聲的冷笑著:「爾等碩鼠,本官踏出此地之日,便叫爾等生死兩難!」
很顯然,這人亦是原先的河南道官員,只是這一次應了劫,才被落進這監牢裡。
然而獄卒們卻是渾然不懼,甚至是發出諷刺的嘲笑聲。….
若是在過往,只要沒有朝廷的批紅勾決,大凡是進了監牢的犯官,都會受到禮待的。這是因為誰也不清楚,這些今日犯官,來日是不是又會重出牢獄,再歸官場衙門。
只是現在?
獄卒們冷冷的笑著:「你怕是耳聾了吧?痴心妄想!難道方才沒有聽清了,我等說的話?」
獄卒們嘲諷完了往日裡的這些大人物們,便繼續往監牢裡面走去,一路將飯菜分給那些從牢房柵欄裡面伸出來的碗碟中。
當前面數量最多的幾隻飯桶給用光後,外頭的獄卒也已經是送來了新的裝滿飯菜的飯桶。
只是很明顯,越是往後,飯桶裡的肉粒便越多一些。
等到了監牢的最裡面
,也是特地看了一口朝天大窗戶,透著陽光灑進來的區域,飯桶變成了飯盒,裡面的肉粒也變成了肥油晶瑩剔透的肉片。
獄卒們抬著飯盒走了進來,望著被陽光照射著的幾間潔淨牢房,姿態終究還是有些小心的瞧了幾眼被押在裡面,身著白服的犯官。
「諸位,今日加餐有肉,還請慢用。」
獄卒們將飯盒送到了牢房裡的飯桌上,將上一頓留下的空飯盒給撤了回來。
叮鈴鈴。
牢房裡,響起了鎖鏈的聲音。
原河南道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潘伯庸,披散著頭髮,鞠著身子走到了柵欄後,臉色發灰,此刻卻是雙眼閃爍的看向外頭的幾名送飯的獄卒。
「煩請諸位,可否說說,開封府何來普天同慶?新任開封府知府,又是何人?」
隨著潘伯庸的開口,並排的幾間牢房裡,也紛紛響起了鐐銬聲,那些個昔日在河南道可謂是風雲權柄之人,盡數都出現在了牢房的柵欄後。
獄卒們如今雖然也不會怕了這些昔日裡的大人物,卻也不敢輕易得罪。
只是小聲道:「就這幾日,朝廷來了旨意,陛下欽賜皇太孫,有如陛下之權,賜璽。凡內外百官有司,皆奏殿下;凡所行之地百官有司,殿下皆可任免。」
又有人低聲道:「至於俺們開封府的新任府尊,原是戶部的一個郎中,諸位今天能吃上肉,可還得感謝人家呢。」
獄卒們隨口的回了幾句,便要離開。
這時候,潘伯庸的身後,卻是傳來了一道低沉的聲音。
「現如今,河南道兩司衙門,主官都是何人。」
未見其人,只聞其聲,幾名剛剛要離開的獄卒,便當即停下腳步,姿態表情恭敬的轉過身走到柵欄前,攥著手躬著身。
「小的們參見殿下。」
身上還穿著一件常服的周王朱橚,臉色沉默的從潘伯庸的背後走到了獄卒們的眼前。
潘伯庸微微側身。
獄卒們不敢懈怠,權貴如潘伯庸這位原河南道按察使,這一遭大抵也逃不過要被朝廷定罪。可眼前這位剛剛走過來的,卻大有不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整合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援離線朗讀的
光是這幾日,錦衣衛已經在開封府抓了不少人家了,都是一整家一整家的抓人。」
話說的已經有些多了。
另一名獄卒不敢再讓同伴繼續說下去,拉扯了一下對方,隨後抱拳躬身,朝著牢房柵欄後沉著臉的朱橚躬身作揖。
「小的們告退。」
監牢裡,獄卒們離開的腳步聲漸漸消失。
噗通一聲。
潘伯庸已經是徑直跪在朱橚眼前。
「殿下救我!」
潘伯庸臉上的皮肉,輕微的抽搐著,眼前一陣陣的發黑。
兩司衙門的主官都換了,皇太孫更是得了滔天的權柄,現如今河南道大行革新,無數人家被錦衣衛緝拿。
潘伯庸已經是全然看不到活下去的希望了。
隨著潘伯庸的開口。
監牢裡,響起一陣鐐銬的動靜。
無數河南道各司衙門的犯官跪在了地上。
「請殿下救救我等。」
昏暗潮溼的下等牢房裡,作女干犯科的毛頭小賊們,在黑暗中發出一陣陣的嘲諷聲。
往日裡,這些個高高在上的官府老爺們,可都是拜迎官長頭磕碎,鞭笞黎庶目朝天。
現如今卻為了保住狗命,已經慌亂至此。
朱橚嘴裡伊呀一聲,忙彎腰伸手,將潘伯庸拉起來。
他搖著頭嘆息道:「何至於此……何至於此!」
潘伯庸臉色發黑,僅此頃刻之間,便讓他原本已然很是蒼老的面容,更加的衰老。….
「臣等自知罪孽深重,可是臣等對朝廷,卻從無二心。皇太孫殿下要殺我等,我等無怨無悔,可我等家人何其無辜,何以要罪及九族?」
「還請殿下救救我等,救救我等家人。」
在兩側的牢房裡,那些犯官們亦是接連不斷的出聲乞求著,或為自己或為家人。
朱橚默默的聽著這些人的乞求,緊繃著臉頰,他長嘆一聲:「諸位方才也都聽到了,如今本王那位侄兒,可不光光是監國的皇太孫,還是有如本王父皇的權柄了。」
潘伯庸眼瞼下沉,臉上有些失神。
戈壁的牢房之中,卻是忽的傳來一道冷哼聲。
「國家豈可有二主同日而存乎?」
「政令以何主為首,百官有司任免又以何人裁定?」
「此舉亙古未見,我朝驟然如此,國家前途會何如?」
潘伯庸輕嘆一聲,抬頭望向周王殿下,他輕聲道:「王爺,按理說陛下聖裁之事,我等不便誹議。然,今日陛下於太孫之舉,或有恩寵之意,可國家當真能有二主共存乎?若開此例,叫後世子孫如何評價當下先人?宗社何以維繫?」
朱橚目光微微的閃爍著,他長嘆一聲,揮揮手擺動著衣袖,退步坐回到牢房中添置的椅子上。
他澹澹的看向潘伯庸,看向對面牢房柵欄後目露憤怒、怨恨、懊悔、不安的原河南道各司衙門的官員們。
朱橚低聲道:「你們想做什麼?本王現今亦是自身難保,靜等陛下聖裁。你們想做什麼,本王大抵也幫不上什麼忙,但還是能在這方牢獄之中,為你們傳些話出去。」
說完之後,朱橚默默的低下頭,目光在潘伯庸等人身上掃過。
河南道的形勢很複雜,這些人當日被羈押後,所述罪行也大多是限於個人的,至於官府以外的人卻是牽連甚少。
甚至。
朱橚隱隱覺得,這些人遠比自己所掌握到的,還有更多的後手。
潘伯庸閉上了嘴,有些事情原本是作為保命所用的,只是那晚開封府衙高樓起火,皇
太孫的動作太快,以至於他們連發出警訊的機會都沒有。
在潘伯庸身後的另一間牢房裡,有人對著他喊起話。
「潘按察!現在我等都到了這等地步,還有什麼藏掩的?殿下既然願意幫我等,按察對殿下還心存疑慮嗎?」
朱橚很是配合的,目光中露出一絲的閃爍,默默的看向潘伯庸。
潘伯庸抬起頭,心中一驚,趕忙低下頭:「殿下,臣不敢對殿下有半分存疑。」
朱橚微微一笑,人坐在椅子上,身子稍稍前傾:「潘按察,有什麼話是要本王替你們帶出去的?」
說完之後,朱橚便輕輕的拍了拍手掌。
清脆的巴掌聲在牢房裡響起。
少頃,便有一名獄卒,從黑暗中走了出來,到了牢房柵欄外面。….
獄卒躬身低頭:「殿下。」
潘伯庸回頭看了一眼對方,臉上頗有些震驚,不曾想到周王在這開封府監牢裡,竟然還有暗子人手。
「潘按察儘管與他說明白了,想要帶什麼話,他都會替你帶出去的。」
朱橚澹澹的說著,身子向後一仰,靠在椅背上。
而後,好似是喃喃自語道:「國家豈可二主共存乎?」
潘伯庸拱手對著朱橚拜了拜,而後又朝牢房柵欄外的那名獄卒拱了拱手,隨後便走向一旁的牢房前。
牢房中,響起了一陣細微的動靜。
潘伯庸與眾人商議半天之後,終於是定下計來。
「殿下,我等已經決定了。」潘伯庸鞠著身子,走到已經閉目養神好一陣的朱橚面前,低聲開口。
「恩。」
朱橚嗓子裡發出了一聲,微微睜開雙眼,看了眼潘伯庸,而後伸手指了指牢房外面的獄卒:「與他說明白,若是你們的法子有效,本王或許也能早一點離開這等腌臢之地。」
潘伯庸又拱拱手,衝著朱橚作揖施禮,然後才走到了柵欄後。
「勞煩大駕了。」
潘伯庸衝著外面的獄卒歉意的說了一聲。
獄卒默不作聲,從懷中拿出一個空白小冊,提著一支細筆。
想了想,獄卒又將小冊和筆交到了潘伯庸的手上。
潘伯庸看著手上的小冊,卻是遲疑了一下。
他搖搖頭:「不必如此繁瑣,只消閣下往外頭帶幾句話便可。」
獄卒看了看潘伯庸,點頭道:「你說。」
少頃之後,潘伯庸叮囑一番,終於是長出一口氣,望著那獄卒悄無聲息的消失在監牢裡。
待到此刻,潘伯庸的臉上方才露出一絲輕鬆和期待。
他轉過身又到了朱橚跟前:「罪臣,拜謝殿下今日之恩。」
說著,潘伯庸便跪拜在了地上。
朱橚還在回味著方才潘伯庸與那獄卒所說的話,心中早就已經猶如翻江倒海一般,此刻見潘伯庸跪拜在自己跟前,只能是艱難的壓著心頭的意外和震驚。
朱橚低聲道:「按理說,本王是不該讓你們做出那樣的事情,但……誰讓本王現在也被關在此處呢?」
說著話,朱橚自嘲的冷笑了兩聲。
潘伯庸低著頭只是輕聲的附和著,心中卻是有著另一番想法。
這些年周王府在河南道,本就是不乾淨的。
這時候周王說什麼按理不該,但他還不是不得不點頭同意,並且出手相助。
開封府監牢外。
那先前被朱橚叫出來的獄卒,此時已經是從牢獄裡走了出來。
獄卒只是幾步便到了一旁的角落裡。
暗衛田麥和錦衣衛百戶
張輝,早就已經是等候在此地。
見到獄卒終於是出來,兩人齊齊的看了過來。
獄卒拱手低聲道:「今日按照計劃,將今日河南道的訊息放進牢房裡,潘伯庸這些人果然上鉤了。屬下借周王殿下之手,從潘伯庸手上拿到了線索。….
只是屬下原本還想著要他能清清楚楚的寫下來,倒是這廝頗為謹慎,只與屬下言傳。要屬下出城尋了一家人,將話帶過去即可。」
田麥眉頭有些凝重,低聲開口:「潘伯庸要你帶什麼話,帶往何處?」
張輝則是在站在田麥的身邊,默默的觀察著這名暗衛中人的臉色變化。
在錦衣衛昭獄裡長久的醫學研究,張輝對人在說真話和撒謊時,臉上皮肉的變化,已然有了不俗的瞭解。
那人上前一步,便與田麥低聲複述了起來。
等到那人將潘伯庸所有的計劃和交代說完之後,田麥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回頭看向同樣面露驚訝的張輝。
張輝回想著這名暗衛先前的舉止,並沒有說假話的痕跡。
他壓著聲音道:「此時,是不是現在就得通稟給殿下知曉?」
田麥搖搖頭:「殿下今日與燕世子在一起,商議河南道革新之事。這些事情,暫時還是不要讓燕世子知曉的好。」
張輝想了想,點點頭,臉上卻是露出煩躁的表情。
田麥看向那名獄卒:「帶著人,暗中摸清潘伯庸要你傳話的那家人底細,待我等將諸事安排妥當了,便將潘伯庸的話傳給那些人。」
偽裝成開封府監牢獄卒的暗衛當即拱手領命。
田麥回首拍拍張輝的肩膀:「我們暗衛人少,這件事情還得靠你們錦衣衛,殿下要在河南道做大事,畢其功於一役,我們就得為殿下將這暗地裡所有的事情都辦好了。」
張輝哼哼兩聲,眼中露出濃郁的殺氣。
作為同樣身處大明黑暗面下的兩人,無聲的對視一眼。
一切盡在不言中。
………………
?月票??推薦票?.
肉絲米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