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上兵伐謀圖遼東
章節報錯
帳前。
定遠侯王弼,還對剛剛聽到的訊息感到不解。
即便是燕王殿下已經帶著秦王世子進了帳內,他還依舊站在帳外。
落在一旁的懷遠侯曹興不由笑了笑,輕步上前拍了拍王弼的肩膀,低聲說道:“傳令全軍,可以開始準備收拾行囊,拔營離開此地了。”
王弼立馬瞪大雙眼:“王爺可還沒有下令,為何現在就要準備拔營了!”
曹興側目歪著頭看向王弼,眉頭微微皺起:“你沒聽到剛剛的話?還是你覺得,王爺會不遵太孫的教令?”
說完之後,懷遠侯曹興雙手插進兜裡,轉身看向大營外的斡難河。
大河兩岸茫茫草原隨風而動,高低起伏的草地,擋住了更遠的視線。
然而曹興卻清楚,按照軍中探馬斥候回稟的訊息,韃靼人的王庭就在前方不遠處。
這個時候太孫忽然派了秦世子前來傳令,要東路軍讓出路,好讓韃靼王庭可以去往遼東。
曹興很難想明白,為何偏偏會是在這個時候傳來軍令,又為何會讓韃靼王庭去遼東。
東路軍上下早就已經做好了與韃靼王庭決戰草原的準備。
若是韃靼人都跑去遼東了,且不說最後的功勞算誰的。
便是遼東的地形,也遠遠比不上草原。
到時候若韃靼人若是在遼東的平原上還算是好的,可要是這幫狼崽子都躲進了遼東的深山老林裡,朝廷又得耗費更多的精力,才能徹底將韃靼人給肅清剿滅。
很難想明白,到底為什麼要這麼做啊。
懷遠侯曹興心中默默的嘆息著。
只是令出於上,便是王爺身為東路軍主帥,也不可能貿然更改太孫的教令。
王弼卻是冷哼了一聲:“這不是置前線的將士們於不顧嗎!我看啊……”
“你看什麼!”
曹興忽然心中一顫,連忙壓著聲音,低吼了一聲。
望著曹興那滿是警告的眼神,王弼立馬閉上嘴,搖了搖頭後才說道:“俺是說,這功勞豈不是都要讓遼東那邊的人給佔了去。”
曹興稍稍鬆了一口氣,擺擺手:“通知下去吧,省的到時候忙起來容易出錯。”
王弼興致乏乏的點頭:“這就去辦。”
……
斡難河畔,大明北征東路軍中軍大帳內。
氣氛壓抑,無人敢於開口發聲。
跪過、哭過,抱過大腿的朱尚炳,默默的坐在一旁,只敢半個屁股落在椅子上。
他低著頭,眼角的餘光卻是不時的注意著坐在主帥位子上的四叔。
朱棣的臉色平常,只是許久的沉默不語。
東路軍撤離斡難河流域,讓出路來,給韃靼王庭東去遼東留出口子。
這樣的太孫教令,同樣讓他很不能理解。
然而,朱棣卻清楚,自己必須不打折扣的執行這條教令。
大明朝監國皇太孫的教令,是不容質疑和違逆的。
哪怕自己現在心中想不明白,可自己也必須要執行。
維護太孫教令,同樣是在維護自己作為大明宗親的身份和地位。
“傳令全軍,整頓軍馬,收拾糧草物資,準備拔營撤出斡難河流域。”
良久之後,朱棣開口說話了。
身為大明燕王,北征東路軍主帥,他嚴格的遵守了太孫教令的要求,東路軍全面撤離斡難河流域。
隨著朱棣發話。
帳內的懷遠侯曹興,不由側目看了一眼定遠侯王弼。
王弼則是拱了拱肩膀,對此不置可否。
帳內也有將領起身領命,走出大帳到外頭傳達拔營的軍令。
這時候朱棣才再次看向低著頭的朱尚炳,臉上露出一絲笑容:“炳哥兒啊。”
朱尚炳心中一顫,連忙抬起頭,臉上堆滿笑容的迎上了他四叔的注視。
“侄兒在。”
“西路軍和中路軍,又有何安排?”朱棣輕聲詢問著,雙手扣在一起,拇指輕輕的磨蹭著手背。
這個時候,太孫要東路軍撤出斡難河流域,讓韃靼王庭能夠向東前往遼東區域。那麼按照軍略上的計劃,中路軍和東路軍也定然會有相應的安排,以配合東路軍的撤離。
朱尚炳立馬起身,抱拳回道:“侄兒領命之後,便立馬帶著人趕來東路軍。不過在途中補充糧草的時候,也有聽聞。
按照太孫殿下的安排,鐵學士已經行文中路軍,要求他們改北上為原地調轉方向,一路向東。
西路軍則是向西繞道,駐紮烏蘭忽失溫及和林一帶。軍中探馬斥候向西前出,至唐麓嶺一帶建造前哨戍堡。”
朱尚炳毫不保留的將自己知道的全部一股腦的和盤托出。
說完之後,他則是微微低頭,向上抬著眼睛打量了一眼朱棣。
而坐在上方的朱棣,則是沉默了片刻。
目光轉動之間,顯然他正在思考著北征三路大軍這樣安排之後的目的。
許久之後。
朱棣才再次開口道:“唐麓嶺……要是我沒有記錯的話,再往西便是瓦剌部的地盤了吧。”
懷遠侯曹興立馬笑著說道:“留著瓦剌人已經不遠了,大致相當於去忽蘭忽失溫的路程。”
朱棣臉上露出一抹笑容:“西路軍駐紮忽蘭忽失溫,軍中探馬斥候卻要前出這麼遠,這是也要對瓦剌人亮刀子了。”
明白了北征三路大軍後面的部署之後,朱棣很快就明白了種種安排背後的含義。
曹興則是琢磨著說道:“想來是有這樣的安排,若是陝西行都司那邊再有動靜的話,哈密衛等部有北上的跡象,那就可以完全確認,朝廷或者說……太孫殿下,是有意同時對瓦剌人亮刀子的。”
大手筆啊。
帳內的東路軍將領們,紛紛是在心中一陣的感慨。
此番朝廷舉國之力北征,三路大軍幾乎都各有十多萬兵馬。
單單是西路軍,當初為了達成從草原中間切斷東西勢力的要求,便有超過十萬的兵馬。
這麼多人,便是不需要陝西行都司的配合,也能獨立攻伐瓦剌部了。
朱棣對此只是微微一笑:“瓦剌人如今雖然勢單力薄,但其狼子野心早已昭然若揭,他們所圖甚大,當真以為我大明看不出來?
這個時候打一下他們,倒也是必要的。
若不然等咱們肅清了韃靼人,往後草原上豈不就是瓦剌人一家獨大了。
在朝廷不能立馬治理好草原之前,草原上容不得有任何風險存在。”
帳內眾將一陣默契的笑聲發出。
打瓦剌人,那是西路軍的事情,西路軍的主帥則是晉王殿下,和他們東路軍扯不上關係。
朱棣這時又說道:“只是中路軍轉向東邊行軍,我軍撤離斡難河流域……遼東……”
遼東有什麼?
朱棣的心中,不由生出了一個疑問。
從成本上來說,直接將韃靼人按死在草原上,才是最節省朝廷耗費的選擇。放韃靼人去遼東,只會徒增朝廷在軍費上的開支和成本。
但朱棣很清楚,熥哥兒做了這麼些年的皇太孫,也斷無可能會做這等白白讓朝廷徒增耗費的事情。
那麼,問題就出在遼東那邊了。
定遠侯王弼瞅著百思不得其解的燕王殿下,小心翼翼的出口揣測道:“或許關內覺得,在遼東更容易解決韃靼人?”
朱棣立馬搖頭,目光則是看向了王弼身邊的懷遠侯曹興。
曹興立馬開口道:“遼東這幾年算是安靜的,雖說前幾年兀良哈三衛鬧出了反叛的事情,但很快就被平定下來了。山海關外遼東都司麾下,有衛所兵馬十數萬,應對遼東局勢,向來都是綽綽有餘的。
若說關內要讓韃靼人去遼東,是為了讓遼東都司……遼東都司創立戰功。以微臣拙見,倒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麼餘下的原因……”
“或許就只是為了遼東?”
朱棣說出了曹興沒有說完的話,目光在帳內環顧了一週。
只有為了遼東,才有可能放韃靼人去遼東。
一瞬間,朱棣已經想明白了這一切的佈置。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驅狼吞虎,借韃靼人之力,收拾遼東,整頓遼東分散的勢力,隨後有著絕對力量的遼東都司,便可遊刃有餘的揮師北上,佔據整個遼東。
“四叔……”
這時候,一道弱弱的聲音,傳入朱棣的耳中。
朱棣抬起頭,只見朱尚炳正小心翼翼的盯著自己。
他立馬笑著示意:“炳哥兒你有什麼話,在四叔這裡但說無妨。”
說完之後,他還笑著給了朱尚炳一個鼓勵的眼神。
受到鼓勵的朱尚炳,臉上立馬露出笑容:“四叔,我覺得以熥哥兒的性子,恐怕不單單是遼東……甚至,整個東北地區……都在他的計劃之中……”
整個東北地區?
朱棣立馬站起身,回頭看向自己的親兵。
“取遼東及奴兒干一帶堪輿來。”
這個時候大明對遼東及東北的統治,只到了遼東都司一道。(最遠至今日的昌圖、開原一帶。)
遼東以北的整個東北地帶,被統稱為奴兒干,尚未設立都司衙門。
這樣的情況,要一直到原本的永樂九年,大明才會在遼東都司以北設立奴兒干都司,用以加強對帝國東北地區的統治和控制。
然而現在,朱尚炳說皇太孫要對遼東及東北奴兒干地區下手,這無疑讓朱棣感到意外。
朱尚炳則是解釋道:“如今遼東一帶,所說還不算穩定,但是有朝廷兵馬節制,地方上也相對安寧。
我猜想,若是這一次北征結束,朝廷是要讓關口內外遷徙百姓,以充實和加強對草原控制。除此之外,也定然會向遼東加強百姓遷徙,以增添我朝百姓屯田遼東。
那麼在此基礎之上,朝廷軍略東北奴兒干一帶,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朱棣的臉上露出一絲意外。
他似笑非笑的盯著朱尚炳:“炳哥兒又是如何會有這番見解的。”
朱尚炳立馬愣了一眼,然後臉色漲紅。
半響之後,他才撓頭道:“侄兒在京中,任職上直親軍衛的時候,閒暇時便喜歡在京中閒逛。侄兒在上林苑監那邊,見過他們的一張堪輿圖。”
說到這裡,朱尚炳立馬瞪大了雙眼,雙臂奮力張開:“很大很大的一張堪輿圖,囊括了咱們整個大明和周邊老大一圈地方。”
“圖上有什麼!”
朱棣立馬問出了在場所有人心中的問題。
朱尚炳吞了一口口水,繼續說道:“咱們大明和周邊,所有適宜耕種的土地,少師好像還拉了工部的人過去,還在上面新增了各地礦產的分佈情況。林林總總的,一張圖上全是各種記載,紙條子一層疊著一層的貼。”
他實在是難以形容自己當時看到那張圖時震驚的感受了。
一張圖,詳細的劃分了大明如今的地形分佈,上面則是一張張紙條子貼在一個個點上。
數不盡的文字和說明,讓朱尚炳第一次看到了另一個樣子的大明。
那是一個前所未見的大明。
而那張圖,也與現行的其他所有堪輿圖不同。
更加的詳細,更加的精確。
他甚至是在無聊的時候,讓自己的親兵按照圖上的記載,準確的找到了應天府周邊幾個點位上記載的東西。
距離、位置一切都是一樣的。
少師說那張圖,起初是熥哥兒要弄出來的,說是為了替換現行的各種堪輿圖。
隨後,似乎是為了確保精準,便讓工部、戶部的人跟著錦衣衛的人,在天下各處測算。
前前後後算起來,也用了兩三年的時間,方才弄出了那麼一張圖。
朱尚炳覺得那張圖,就是整個世界。
但少師袁素泰卻說,太孫殿下對那張圖還是不滿意的,於是那張圖就被弄到了上林苑監,成了他們記錄大明各地土地情況的堪輿。
朱棣再次急聲詢問:“圖上的遼東和東北奴兒干,都有什麼記載?”
朱尚炳皺眉回憶了一下,搜尋著自己記憶中有關於遼東和奴兒干最鮮明的特點:“好似是……土地肥沃。嗯,對!就是肥沃!按照上林苑監的說法,遼東和東北奴兒干地區的土地,算得上是整個大明朝最肥沃的地方了。
侄兒現在想起來了,少師當時言辭振振的說,即便遼東和東北奴兒干地區一年只能生產一季的糧食,便是如此,只要將整個地區開發出來,每年種出來的糧食也足以保證整個九邊地區的軍民所需!”
聽到這裡,朱棣終於是明白了,為何自己的東路軍要給韃靼王庭讓路了。
他輕輕的向後靠在椅子上,臉上則是露出了笑容。
而在他的嘴裡,亦有言辭輕輕說出。
“上兵伐謀。”
“我朝大興!”
………………
月票推薦票
要寫遼東和東北了,所以涉及的有些內容應該會敏感一些,大家也都懂的。這兩天整理了一些思路,想好要怎麼寫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