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五十二章 兩全其美
章節報錯
韓度笑著點頭,問道:“敢問皇上,若是微臣收了外臣一百兩銀子,不僅不會讓朝廷和百姓有半點損失,反而會從番邦獲利一萬兩。那微臣會不會被剝皮充草呢?”
“他送錢給你,還會讓你在他身上獲利,他難道瘋了嗎?”老朱雖然明白韓度不會無的放矢,但是還是有些不信這樣的話。
韓度只好耐心的解釋道:“皇上,同樣一件東西,在我大明眼裡和在那些番邦眼裡,價值是完全不同的。雖然微臣得了他的好處,但是卻不意味著他就會吃虧。就好比是鏡子一樣,就算是咱們以現在的價格賣給他們,咱們也未必就會吃虧。”
“價格低了一半,你還說大明沒有吃虧?韓度,朕看你真是收了他們的銀子了,如此為他們說話!”只見老硃紅著眼睛瞪著韓度,好似他的錢就是被韓度給弄沒了一般。
明明就是老朱答應別人的價格,現在反而成為了韓度的過錯了。
“皇上,價高又價高的好處,價低也有價低的優勢,這不能是非黑即白的。皇上不妨想一想,以現在的價格給他們,雖然他們沒一次都賺的更多,但是如此一來暴利就會驅使著他們不斷的來購買更多的鏡子。因為只有購買更多的鏡子,他們才能夠賺到更多的錢。”韓度自信的笑了一下,繼續說道:“沒人能夠忍受住十倍暴利的誘惑,為了賺錢,他們只會來大明購買越來越多的鏡子。如此一來,雖然大明每個鏡子賺的錢少了,但是卻能夠賣的更多,那賺到的錢反而會比提高價格更多。”
老朱邊聽怒氣便慢慢消泯無形,越聽越是覺得韓度說的有道理。如果只有一倍的利的話,或許還會不怎麼積極。就好似大明的朝貢一樣,剛開始的時候還好,老朱好面子,還挺希望番邦來朝貢的。但是到了現在大明對朝貢已經興致缺缺了,為什麼,還不是因為獲利太少的緣故嗎?
賺不到錢,誰有心思和你磨嘰?
那為什麼番邦反而越來越積極的朝貢呢?很簡單啊,他們能夠賺到錢。大明的東西帶回去就是幾倍的利,他們能夠不積極?
老朱越是覺得有理,就越是覺得哪裡有些不對。
忽然,老朱眉頭一皺,不滿的問道:“你不會是在胡說八道吧,既然如此,那你為什麼一開始又要提高價格呢?”
韓度無奈的兩手一攤,解釋道:“沒辦法,現在鏡子的產量不足啊。現在的產量根本就連滿足大明內部都困難,實在是沒有足夠的鏡子給那些外臣帶回去。微臣提高價格,也是無奈之舉,想要將大明的利益最大化而已。”
老朱總算是對韓度的解釋滿意,笑著點了點頭。拈著鬍鬚沉吟一下,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豈不是說只需要將鏡子的產量提升上來。他這個皇帝不僅不用食言,反而能夠賺的更多?
“那該如何提高產量?”老朱一陣興奮的問道。
他自然興奮,既不用食言,又能夠賺的更多。遇到這樣兩全其美的好事,豈能不興奮?
“若是諸國都要購買的大量的鏡子,想要將產量提高到能夠完全滿足他們的話,微臣估計光靠鈔紙局那麼肯定是不行的。畢竟鈔紙局人手有限,而且還要兼顧鈔紙製作的事情,不可能忙的過來。”韓度大略的和老朱解釋了一番。
老朱也覺得事實就是如此,畢竟鈔紙局就那麼點匠人,若是全都去製作鏡子了,那鈔紙誰來製作?
從現在的狀況來看,相比之下還是寶鈔要更加重要一些。鏡子即便是產量不足,那最多也就能影響到賺多少錢的問題,而寶鈔可是干係著命脈。
孰輕孰重,自然一目瞭然。
“那朕再給你調集一批工匠如何?五百夠不夠,不夠的話就調一千。”老朱興奮起來,忍不住搓了搓手。
士農工商,老朱一直以來最重視的就是士人,其次才是農民,然後工匠,最好是商人。別看他對官員毫不客氣,不是抓就是殺。其實老朱抓的殺的幾乎都是貪官汙吏,都是殘害百姓的官員。對於勤勤懇懇像頭老黃牛一樣,為他老朱家的天下添磚加瓦的官員,老朱一般是捨不得殺的。而且老朱一直都是求賢若渴,不僅開了科舉,甚至還允許王公貴族舉薦人才,這些都展現了他對士人的看重。
相對來說,老朱不怎麼重視匠人,這也是現在匠人的生活比較悽慘的原因。但是現在韓度卻是告訴他,匠人能夠給朝廷帶來豐厚的收入。這個時候老朱心裡的想法,發生了變化,覺得匠人也是挺重要的。
雖然匠人不像士人那樣能夠治國,也不像農民那樣能夠上繳賦稅,但是能夠透過匠人掙錢啊。錢有多重要,老朱心裡還是有譜的。
可是韓度卻搖了搖頭,沒有同意老朱的方法。
“皇上,在微臣看來讓匠人去從頭至尾的製作鏡子,那是一種很大的浪費。因為除了一些關鍵的地方,需要熟練的匠人親自操作之外,其實在製作鏡子的時候,很多事情是普通人就能夠做的了的。”
老朱聽了,沉吟道:“你有什麼想法,說出來聽聽。”
“微臣以為可不可以用少量的工匠做關鍵的事情,然後再花錢招募一些百姓來做那些簡單的事情?如此一來也不用調集大量的工匠,只需要現有的工匠帶著這些百姓,就能夠把鏡子的產量給提升上來了。”韓度一刻不停的看著老朱臉上的神色變化,說的非常的小心,因為此事非同小可。
在洪武年私自招募百姓,可不是一件小事。一個不好,被有人心人告了,說你聚眾造反都有可能。
因此,即便是以韓度的大膽,在以前也不敢輕易嘗試私自招募百姓這樣的事情。可是現在韓度也不得不冒險提一提了,一個是自己原本就對這點非常詬病,限制百姓的活動限制到這種地步,的確是有些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