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零二章 下旨
章節報錯
韓度回到家裡。
韓德看見韓度回來,臉上喜色一閃而逝,板起臉來,面帶不善的問韓度,“你怎麼連出海這麼大的事情,都不和家裡知會一聲?”
韓度知道當初自己走的急,“爹,當初我是秘密出海,是去清剿倭寇的,這如何能夠知會家裡?”
聽到韓度是奉旨秘密出海,韓德的臉色好了一點。
一旁的劉氏見氣氛緩和,便打罵了韓德一句,“兒子能夠回來就是好事,老爺板著臉給誰看呢?”
韓德懶得搭理她,不過聽了韓度的解釋,他心裡的氣也消了,嘆息一聲不再多說什麼。
劉氏倒是眉開眼笑的將韓度拉到身邊,“度兒,你這次回來,不會再出海了吧?”
“恐怕不行,”韓度諂諂的笑了一下,咬著牙說道。“過幾天,我可能還要再出海一次。”
河南離京城可不近,如果透過陸路想要將幾十萬擔糧食運過去,不知道要耗費多少的人力物力,需要多少時間。恐怕等糧食運到了,河南的百姓早就完了。
所以,想要在最短時間內,耗費最少的情況下,將糧食運到,就只能夠透過海運,轉黃河,直抵河南。
fo
“還要出去?為什麼?”劉氏剛才還一臉笑意,現在卻陡然尖叫起來。顯然,她對韓度還要再次出海,是極力不贊成的。
不僅是她,韓德也是一臉的不耐,看著韓度等著解釋。
韓度嘆息一聲,“河南鬧饑荒了,朝廷想要賑災,皇上已經決定......”
聽到皇上下旨籌集糧食,整個京城百官只能夠留下一個月的口糧。劉氏不禁心裡一緊,慌張的問道:“那咱們家,是不是也只能夠留下一個月的口糧?”
韓度凝重的點點頭。
“這怎麼可以?這怎麼可以,這豈不是明搶嗎?”劉氏眼睛裡面充滿了不忿,嘴上不禁罵道。
韓度摸了摸鼻子,尷尬的說道:“孃親,這個辦法是兒子想出來的,你要罵的話,那就罵我吧
。”
聽到是韓度出的主意,劉氏頓時就閉上嘴了。不僅如此,甚至還連忙囑咐韓度:“這樣的話,你可千萬不要說出去。要不然,咱們家還不被人給罵死?”
韓度連忙點頭答應下來,自己原本就沒有想過讓人知道這是自己出的主意。人心複雜,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
第二日早朝,老朱剛剛坐在龍椅上,就有人站出來。
“皇上,臣有本奏。”
老朱卻是反常的揮手將他的話打斷,沒有讓他說下去。
“今天朕不聽奏事。”
頓時就將此人的話給堵了回去。
各部尚書聽到,不由得心裡一緊。要知道,剛才此人站出來所奏請的事情,可是他們商量好了的。皇上對於百官奏事,向來都是非常重視的,從來就沒有出現過直接不聽這種情況。現在被皇上給堵了回來,都不禁擔心,難道皇上已經知道了他們的目的?
昨天韓度大張旗鼓的將金銀寶物運到宮裡,百官見了可是無不眼紅。幾位尚書連夜商議,怎麼才能讓皇上把錢拿出來呢。現在被皇上這麼一堵,幾人心裡自然有不好的聯想。
老朱沒有管幾位尚書心裡在想些什麼,直截了當的問道:“河南饑荒的事情,眾位愛卿以為應當如何賑濟?”
戶部尚書曾泰站了出來,回道:“回皇上,朝廷國庫空虛,但是皇上昨日所獲豐厚。臣等正想奏請皇上,調撥銀錢購買糧食,賑災河南。”
老朱聽到果然有人打自己銀錢的主意,臉色頓時黑了下來。人人都以為朕昨天發了大財,現在這是把朕當作是土財主呢?人人都想要在朕的身上,咬下一口肉來。
老朱壓下心裡的不忿,直勾勾的看了曾泰一眼,問道:“這種時候,有錢就可以買到糧食嗎?如果朕把錢都給你,曾尚書能不能夠保證解河南之厄?”
“這.....”曾泰聞言,不禁諂笑著退縮了,“臣只能保證盡力而為。”
盡力而
為......這就是一句屁話。
曾泰也知道他的話佔不住腳,說完之後,就退了回去。
老朱淡淡的看了曾泰一眼,直接忽略了他的話,眼神示意了一下老太監。
老太監直接站了出來,拿出一道聖旨開啟。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一道聖旨唸完,奉天殿內一片譁然。
“皇上,這,怎麼可以這樣?”曾泰不僅高撥出聲。
老朱冷冷看了他一眼,不由得說道:“怎麼就不可以?朕說過,一個月以後,就會有百萬擔糧食到達京城。眾位愛卿平日裡,不是口口聲聲都說要以天下蒼生為念嗎?現在河南百姓正在忍飢挨餓,眾位愛卿將各自府上多餘的糧食拿出來賑濟災民。朕又不是白拿你們的糧食,等到一個月後百萬擔糧食一到,朕即刻就還給你們。難道就這樣,你們都還不願意?”
百官被問的啞口無言,以為都是他們拿著天下蒼生的牌匾,來向皇帝施壓。這不能做,那不能做,這裡應該如何,那裡應該如何。反正,只要對他們沒有利的地方,他們都會以天下蒼生來壓迫皇帝。
但是現在,卻輪到他們被皇上拿天下蒼生來壓他們。
他們敢說不嗎?不能。這個時候,要是說不,就算是皇帝不處罰他們,天下百姓的口水也能夠把他們給罵死。
“皇上既然有糧食,那為何不現在就拿出來賑災?”曾泰咬牙問道。
老朱淡淡的掃了他一眼,解釋道:“朕說過,現在糧食不在京城,運到這裡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那皇上何不直接將糧食運到河南去賑災,何必要運到京城?”有官員不禁說道。
老朱壓著脾氣,耐心的解釋:“運到京城還要近一些,運到河南更遠。更何況,你們以為河南的百姓還能夠撐到一個月後?”
“皇上,老臣以為此事不妥。若是京城只留一個月的口糧,那萬一要是一個月後糧食不到,豈不是天崩地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