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就是時代的悲劇,以及明朝的悲催。

只因,一般情況下,開國太祖皇帝留下的制度缺陷,後世皇帝多少會逐漸糾正。

但老朱駕崩以後,又偏偏遇上個奉天靖難,燕王朱棣造反,搶了自家大侄子的皇位,更是為了彰顯自己執政的合法性,幾乎全盤保留了朱元璋的政治遺產,讓明朝的頂層設計,先天性的缺陷固化了下來。

所以,老朱前期就吃了沒文化的虧,更是因為年少時的窮苦,才搞出來這麼一系列的騷操作。

那現在既然有蕭寒在這裡,就不可能坐看朱元璋亂搞,所以,改革交易制度,重新定製貨幣,勢在必行。

蕭寒又是將改革交易制度,重新定製貨幣,全盤講述了一遍,朱元璋這才點了點頭,算是明白了蕭寒的意思。

“那就按照你說的辦吧。”

老朱也的確很心動,這樣在短時間之內,完全可以解決國庫空虛,入不敷出的情況,也可以藉此完善與改革大明的貨幣交易體系,不管從哪一方面入手,都是上策,所以,為何不用?

“啟稟陛下,改革交易制度,重新定製貨幣,必須由專門的官員,來為此事負責,而微臣身兼洪武大典,儼然分身乏術,實在是分不出精力,而陛下憂心憂國事,自然不能事事親為。”

“所以,微臣斗膽請奏,請太子殿下入臣肅寧侯府,微臣定當傾囊相授,以保我大明萬世之基業。”

蕭寒又是緩緩起身,看向朱元璋拱手道。

“感覺你小子是不想讓咱插手。”

“怎麼,你是覺得咱,會搞砸這件事?”

朱元璋先是微微一愣,隨後眯了眯眼,看向蕭寒道。

老朱本來覺得還沒什麼,直到那句憂心國事,不能事事親為,老朱這才反應過來,蕭寒不是為他著想,是不想讓他插手。

畢竟,整座大明朝,人盡皆知的事,那就是太子的權力,完全不弱於皇帝,你蕭寒蕭風雪,這個時候倒區分的挺乾淨,這不明顯是想讓老朱,別插手貨幣改革。

還有就是,蕭寒制定改革貨幣的奏章,教導朱標學以致用,但從頭到尾,都沒提過,關於自己的功勞,還不就是想將自己撇個乾淨?

這點小心思,老朱怎麼能看不明白?

“微臣擔心陛下龍體,想為陛下分憂,但奈何分身乏術,所以只能請太子殿下跑一趟,還請陛下勿怪。”

蕭寒依舊正了正神色,端是顯得正氣凜然,為國為民,但殊不知,坤寧宮的這幾位,都是他在大明朝最親的人,又豈能看不穿他那點小把戲?

“這件事成了,咱記你首功。”

朱元璋輕輕搖了搖頭,又是看向蕭寒,笑罵道:“臭小子,別驕傲自滿,要是不成,你就等著咱問責吧。”

“只要朝廷不擅自插手,由太子殿下做主。”

“臣絕對可以保證,千年暗室,一燈即明。”

蕭寒的眼中折射出一抹精光,便是呵呵一笑道。

“臭小子,你就別在這裡點咱了。”

“咱向你保證,朝廷不插手,咱不插手。”

“咱老了,就讓老大去折騰吧。”

朱元璋又是白了一眼蕭寒,這才輕聲笑道。

大明財政上的問題,可以解決,這便足以讓朱元璋睡個好覺,況且,自己還不用插手,這還有什麼不滿意?

“兒臣遵旨。”

朱標起身看向朱元璋,微微躬身道。

這件事才算是暫時落下了帷幕。

落日的餘暉灑向坤寧宮,蕭寒與朱標,才緩緩踏出了宮門。

“怪不得,你敢跟孤打保票,一定會搞到編撰洪武大典的銀子,原來你是在打這個主意。”

剛剛走到坤寧宮的院子之中,朱標便看向蕭寒,沒好氣的說道。

“廢話,編撰洪武大典,需要很多銀子,我哪裡有那麼多的銀子。”

蕭寒直接翻了翻白眼。

編撰洪武大典,你以為幾百兩就能搞定?

別鬧了,老兄。

那可是上百萬兩的工程,你別說是現在的大明,你就是再過個十幾,二十年,老朱都不一定能拿得出來。

所以,貨幣改革制度,必須要推廣出來。

而且,還不能像老朱那麼幹,好好的一個大明寶鈔,硬生生的學元朝幹成了廢紙,更是直接帶崩了明朝的經濟體制。

不過,朱元璋不愧是姓朱,真的就是活脫脫的蠢豬,天胡開局,經濟玩崩,這不是浪?

“想來也沒錯,誰能從你的兜裡,掏走銀子。”

朱標點了點頭,只是那語氣,充滿了調侃的味道。

大明朝之中,誰最清正廉潔,那可能有待爭議,畢竟,只要你不是大貪特貪的貪官,不是開國功臣,家中的銀子,其實並不多。

但蕭寒不同,一來是開國功臣,二來就是從來都不貪,這個傢伙也從來沒缺過銀子,好像上輩子沒擁有過銀子,這輩子就要揣在懷裡睡覺。

但你要是想從蕭寒的口袋之中,掏出來一錠銀子,那都是要了蕭寒的老命。

“呵呵。”

“換個角度想想,我要不是為了攢這點銀子,我至於跑出來當官?”

蕭寒又是白了一眼朱標,便是自顧自的走出了坤寧宮。

但我們的朱標小童鞋,卻是愣在了原地,他的確很想反駁,但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壓根讓他無法反駁。

“算了,他的角度一向很刁鑽。”

隨後,朱標搖了搖頭,又是追上了蕭寒,出聲問道:“不管是改革貨幣交易體系,還是洪武大典,這幾日,都得提上章程,不然...”

“不然什麼?”

“那群吃飽沒事幹的傢伙,想幹嘛?”

朱標還未說完,便被蕭寒打斷,隨即,蕭寒的嘴角,泛起一抹冷笑道:“想插手洪武大典,可以,拿銀子來插手,我絕對歡迎,但想空手套白狼,盡得天下名,哪有這種好事,想都別想。”

國庫空虛,誰不知道,而洪武大典的編撰,更需要花費很多銀子,朝臣不知道,那自然是不可能之事。

就像是楊憲,都蠢成豬了,都知道,上奏朱元璋,協助蕭寒編撰洪武大典,而非直接取代蕭寒,成為編撰洪武大典的主編。

須知,不管做何事,先得掂量掂量自己的斤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