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章 安南滅國
章節報錯
五月中旬,南宮永傑奉命率三十艘蒸汽船來到紅河口,隨船而來的有龐萬春、仇瓊虎、解珍、解寶、戴宗等幾名特戰精英率領的三千特戰隊。
這時,周侗在前方的資訊不但傳來,進攻跤趾城的前線部隊一路勢如破竹,力克沿岸二十多個城鎮,馬上就要劍指安南的都城了。
只是沿途各城鎮雖要留人駐紮,兵力可能有有些不足。於是,趙重陽派薛永乘船到艦港傳信,令方天傑再運五千陸戰兵到紅河口支援。並下令在兩處移民中各招收一千新兵,抓緊訓練。
……
且說現今的安南國王李良才,與他的祖輩和父輩一樣野心甚大,一心想著向北擴張,把疆域擴大到嶺南以北。所以,他登基後,窮兵黷武,不斷擴編軍隊。
同時又派奸細滲透到大理城,挑動各王子為爭儲位互相殘殺,使大理國處於內亂之中,自顧不暇。
時機成熟後,李良才派他的弟弟親王李良武帶著幾十萬大軍乘機出兵進犯大理。
李良武兵分三路,齊頭並進,雖然也遭受到大理國的拼死抵抗,無賴雙方力量懸殊過大,加上大理國安享太平日久,官兵戰力太差,各統兵大將又各自為戰,根本不是安南人的敵手。
在趙重陽的軍隊即將抵達安南跤趾城時,李良武的大軍離大理國的首都大理城已經不遠了。
五月底,安南王李良才陸續接到紅河沿岸潰兵的報告,稱大宋一支幾萬人的軍隊,乘船沿紅河口北上,沿途已經破了好些城鎮了。
開始李良才沒有引起重視,可是隔三差五的不斷有潰逃官兵回來,稱宋朝的軍隊戰力強悍,一路攻城拔寨,銳不可擋。眼看離跤趾城越來越近了,再有十來個城池,就攻到跤趾城下了。
這時,李良才終於慌了,趕緊飛鴿傳書,讓李良武回兵救駕,京城危險。
飛鴿傳書雖然是這個世界上最快的通迅,但因為距離超過了兩千多里,沿途各處雖然一站又一站地不停傳遞,也足足傳了十天才傳到李良武的軍中。
李良武接到撤軍回援的通知後,處於兩難之境。回兵,所有前面的努力將全部化為烏有,幾個月後,大理恢復了元氣,再想將其滅國就比登天還難了。
不回兵,京城總共不足三萬人馬,必然抵擋不住宋軍凌厲的攻勢。那麼大理滅國之時,也是跤趾城城破之日,安南也滅國了。到時三十五萬徵北大軍就成了亡國之人,沒有國家強有力的後勤保障,幾十萬大軍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要不了多久就瓦解了。
李良武與軍中的謀士和將領反覆推算,最後決定採取兩條線作戰的措施,派二十萬大軍回援,十五大軍繼續北上攻打大理,拿下大理城和附近州縣後,緊守四面的關口和州縣,等打敗了大宋的軍隊,再揮師北上,消滅大理殘餘的地方勢力,收編各地散兵,控制各州縣。
因為按李良武的推算,宋朝的軍隊最多不會超過十萬,佔領的各城池,平均每處留一千人,也需要四五萬人,那麼最後圍攻京城的不會超過五萬人。
這還不算戰損和自然減員。因為仁宗年間,大宋派大軍南征安南,最後雖然取得了勝利,但宋軍死於水土不服、痢疾、毒蛇、瘴氣等自然災害的遠遠大於戰爭中死亡計程車兵。
所以,宋朝最後雖勝猶敗,不但歸還了安南的全部土地,還另外還將宋將認為是雞勒的幾處關口全部打包奉送,以換取當時的安南王不再北犯的承諾。
為了萬無一失,李良武讓水軍將領率五萬水軍,沿紅河順流而下,爭取一月之內抵達安南京城,他率十五萬大軍從陸路撤回,兩個月後京城會師。
可是李良武千算萬算,就是沒有算到趙重陽的軍隊戰力太強大。整個水陸兩軍雖然不足五萬,其戰力遠超安南軍隊。
特別是武松率領的特戰隊,攻城掠地如家常便飯:攻城之前,一通火炮過後,敵軍早也嚇跑,他們不費吹灰之力從殘破的城牆突進,陸軍迅速跟進。
武松將城池交給陸軍,率特戰隊乘勝追擊殘敵。如果敵人躲進熱帶叢林中,他們就採取趙重陽傳授的打草驚蛇計,乘熱氣球升上叢林上空,從空中扔鞭炮和手榴彈下來,雖然給敵人造成的傷亡有限,但關鍵是沒有人知道是什麼東西,一聽到林中到處是悶雷響,大多數人都會選擇鑽出叢林逃命,埋伏在外面的人就等著抓人。
仇瓊虎的特戰隊到來後,大軍加速了進攻的步伐。六月底,水軍的船直接開到了跤趾城下,隨即陸軍上岸封鎖了四門,蒸氣船上炮兵早已裝好彈藥,只等總指揮一聲令下,便開始點火。武松、仇瓊虎的特戰兵已經作好攻城準備。
此時李良才還在王宮裡召集大臣開緊急會議。因為他昨天接到報告,前天宋軍已攻到了離都城兩百多里的順城,按他的推算,第六天後,宋軍可能就要到達都城了。而探馬報告,回援的水軍最遲第四天下午就可抵達跤趾城。
因此,原準備收拾好金銀財寶,帶著王公大臣逃進北部山區的李良才也不再作逃跑的打算,等五萬水軍到達後,作守城待援的準備。
轟隆隆…轟隆隆……
幾十聲悶雷的轟鳴一陣緊似一陣的傳來,第一批報信的安南守城士兵還沒有跑進王宮,就被攻城的炮聲驚住了。
看守水門的安南守將見一陣悶雷響過後後,立即傳來地動山搖的感覺,水門兩邊的城牆立即倒踏了一段,城牆上的守軍死傷一遍,到處傳來哀嚎聲。守將見城守不住了,又趕緊派出一批士兵到王宮傳信,他帶著乘下的殘兵向城牆塊口處衝來,爭取給安南王逃離都城爭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