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前,八強對戰的前瞻之中,業內人士和資深球迷普遍認為:

面對布朗,高文可能會遭遇一些挑戰。

原因有二。

其一,高文自身狀態不穩定。

本來,賽季初人人都在尋找手感,納達爾和費雷爾都早早出局,高文自然也不例外,反而是那些常年混跡挑戰賽的球員,習慣奔波、習慣變動、習慣動盪,他們在新賽季揭幕的時候可能更快進入狀態。

而且,高文調整發球技術動作,前兩輪比賽的雙誤數字居高不下。

其二,布朗這把神經刀具備一定衝擊力。

彪悍的發球、強硬的正手、捉摸不定的戰術,確確實實讓布朗擁有成為“巨人殺手”的資質,特別是對陣年輕球員的時候,因為缺乏經驗,隨機應變能力短缺,布朗天馬行空的擊球選擇也就更加防不勝防。

然而……

高文的應對非常非常出色!

儘管全場比賽高文依舊送出九記雙誤,居高不下的失誤還是能夠看出發球環節的磕磕絆絆,但不管是一發還是二發,高文都展現出自己的強大布局能力,“以變制變”,每一次總是能夠走在布朗的前面。

最終,反而是讓布朗的短板暴露無遺——

沒有計劃。

準確來說,他有“a計劃”,但沒有“b計劃”;而且,“a計劃”也並不是計劃,只能算是靈光一閃而已,想一出是一出,擊球出手瞬間才決定自己的路線和手法,有時候,就連他也不確定自己到底準備如何擊球。

於是,一旦對手的變化搶先一步,又或者是“a計劃”碰壁,布朗的後續擊球就會七零八落,不成章法——

失誤。失誤。還是失誤。

空有一身力量,但布朗卻沒有辦法轉換成為有效擊球,要麼出界,要麼下網,網球愣是被打成了壁球。

這就是典型“挑戰賽球員”的風格,只有三板斧,一旦三板斧被遏制住,那麼比賽可能就會一瀉千里。

當比賽進入第二盤,高文開局階段就早早完成破發,然後比賽就進入表演賽模式,布朗的擊球花樣盡出,從現場爆發出來的陣陣笑聲就能夠知道,娛樂效果非常出色,但對於比賽大局來說,卻沒有影響。

直落兩盤!

全場耗時五十八分鐘,高文輕取對手。

勝利,並不意外,人們還是普遍看好高文取勝的;但如此輕鬆如此寫意,那就是一個小小的意外驚喜了。

反面,業內人士和資深球迷們紛紛認為,德約科維奇面對卡洛維奇,取勝應該不是問題。

整體來說,卡洛維奇和所有發球大炮球員的比賽都是一樣的,搶七、搶七、還是搶七,進入搶七之後,不確定因素被放大,發球環節可以增加勝率;但同時,實力底蘊也可能拉開差距,勝負具有一定規律。

也許,德約科維奇和卡洛維奇也需要糾纏到搶七,但世界第一的實力毋庸置疑,取勝是理所當然的結果。

然而——

跌破眼鏡!

“6:7(2)”、“7:6(6)”、“6:4”。

卡洛維奇在先丟一個搶七之後,挽救一個賽點,連扳兩盤,逆轉取勝,時隔七年之後再次擊敗德約科維奇。

冷門!

絕對冷門!

繼納達爾爆冷輸給資格賽球員之後,德約科維奇也止步八強爆冷輸給卡洛維奇,前兩位種子雙雙出局。

堪比西伯利亞的冷門。

但是,怎麼可能?

在職業網壇裡,德約科維奇和穆雷是公認的“接發球大師”,兩位球員的接發球能力得到眾口一致的認可。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面對發球大炮的時候,人們普遍認為德約科維奇和穆雷沒有問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每次納達爾遭遇發球大炮的時候,專業人士和資深球迷們都需要為他捏一把汗。

其實,這是一個刻板印象,稍稍有些偏差。

可以對比這樣一組資料,目前ace數量的歷史榜單之上,位居前四名的球員是卡洛維奇、伊斯內爾、費德勒和奎雷伊。

暫時撇開位列四巨頭行列的費德勒不說,單單說卡洛維奇、伊斯內爾和奎雷伊這三位典型的發球大炮,看看截止到2014年為止,四巨頭對陣他們的勝負戰績:

費德勒,二十二勝三負,分別輸給卡洛維奇一場、伊斯內爾兩場。

納達爾,十六勝零負,保持不敗。

德約科維奇,二十勝五負,分別輸給卡洛維奇一場、伊斯內爾兩場、奎雷伊兩場。

穆雷,二十二勝兩負,兩場敗績全部來自奎雷伊。

也就是說,納達爾是唯一一位保持全勝的球員,而德約科維奇則是唯一一位面對三位發球大炮都有敗績的球員。

當然,羅列如此資料,並沒有絕對意義,畢竟每位球員的風格都不同,每場比賽的具體狀況也不同;而且,在三位球員之外,菲-洛佩茲、拉奧尼奇、安德森、羅迪克等等球員的發球威力也非常出色。

儘管如此,依舊能夠得出一個重要的結論:

網球,是一項綜合性的運動,發球與接發球僅僅只是其中兩個環節而已。

在面對發球大炮的時候,納達爾的表現並沒有想象中那麼令人擔驚受怕;同樣,德約科維奇的表現也沒有想象中那麼輕鬆寫意。

就好像現在。

面對卡洛維奇,德約科維奇浪費一個賽點,苦戰三盤出局。

怎麼可能?

但就是這樣發生了,職業生涯對陣卡洛維奇,德約科維奇現在也是戰績落後,一勝兩負。

此時,人們終於有些實感了:

賽季之初,每位球員都在調整狀態,即使是四巨頭也不例外,結束漫長休賽期之後,他們都需要時間也需要比賽來找回手感。

看看德約科維奇,前兩輪單打比賽兵不血刃,兩場比分都是“6:2”、“6:1”,順風順水,沒有遭遇任何挑戰就強勢晉級,但同時也意味著,他沒有能夠在球場停留更多時間調整狀態,尋找強強對抗的手感。

不由令人回想起去年的巴黎大師賽決賽,簡直是一模一樣的情況。

當時遭遇高文,底線難纏、攻防兼具;現在遭遇卡洛維奇,發球強勢,快刀斬亂麻,如果接發球端遲遲無法開啟局面的話,那麼德約科維奇最擅長的底線斡旋能力也就無從發揮,不確定性就這樣被放大。

最終,一日雙敗,雙打和單打先後出局,滿地都是眼鏡碎片。

又一次地,多哈觀眾們的殷殷期待再次落空,誰都沒有想到,這次率先掉隊的居然是德約科維奇。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