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強大而又精粹的靈能,以及大量雷屬性靈力的加持下,那一道道閃爍著耀眼青白光芒的雷電,殺傷力絕對不容小覷。

哪怕江風的肉體素質以及靈能防禦能力,俱是遠遠地超出同境界修者許多,也仍舊被雷麟的這一記雷獄重創。

這也得多虧,在經歷了許多場險象環生的戰鬥之後,江風的戰鬥技巧、心態、經驗,以及他對疼痛的容忍能力,已經遠非尋常修者所能相提並論,如若不然,暫且不提雷麟的這一記雷獄,給江風造成了多麼大量的傷害,單單只是被那些雷電吞沒而產生的灼痛感與麻痺感,就已經足以令江風喪失神智與戰鬥力,甚至是完全失去行動能力了。

值得慶幸的是,在荊棘之心大幅度地提升防禦力,同時在極大程度上降低痛感的加持下,江風在承受了這一記雷獄之後,雖說深受重創,但只是行動速度變得遲鈍、緩慢了許多,並沒有完全喪失反抗能力。

另外一邊,雷麟的雷獄在擊中江風的同一時間,漂浮在江風胸口前方位置的、那輪閃爍著暗金光芒的圓盤,也就是同契命盤,也綻放出了極為耀眼的金色靈芒。

在這一刻,尚未完全失去神智與判斷能力的江風注意到,雷麟那類龍生物的臉龐上,浮現出了一抹痛苦之色,而他那縈繞著絲絲青白電芒的身軀,也是微不可見地抖動了一下。

這說明同契命盤已經生效,將雷麟的雷獄對江風造成的傷害,反彈給了雷麟本身。

只不過,雷麟臉上的痛苦神情,只維持了極為短暫的、不到兩秒鐘的時間,而他的身體,也只是在微不可察地抖動了一下之後,重新恢復了正常、歸於平靜。

這顯然意味著,同契命盤雖說已經成功生效、將雷獄的傷害反彈給了雷麟,可是在戰者系昊天塔的規則限制下,命運同契反彈給雷麟的傷害,還是在極大程度上受到了削弱。

如若不然,不管雷麟對雷屬性元素的親和能力,再怎麼優異,不管他在靈能方面的防禦能力,再怎麼強悍,也根本不可能只出現這種程度的反應......而雷麟承受的、源自於命運同契的反彈傷害,之所以會降低如此之多,則很有可能是因為,雷獄對江風造成的傷害,顯然屬於靈法類傷害,那麼命運同契反彈給雷麟的傷害,也必定和雷獄的傷害型別一樣,屬於靈法類傷害。

如此一來,命運同契反彈給雷麟的傷害,自然會在戰者系昊天塔的規則限制下,被削弱去百分之九十......只能給雷麟造成小量傷害,完全合情合理“合規”。

這固然是在江風計劃與意料之外的變數,命運同契沒能反彈給雷麟等量傷害,反倒是消耗了江風絕不算小量的靈力,對江風來說,也必定不是一個好訊息。

但是換個角度想,江風也得以藉此推斷出,命運同契與燭焰、惡念喚醒、妄念之瞳等天賦技能和靈寶一樣,在戰者系昊天塔的挑戰中,發揮出的效用會大打折扣。

至少在面對靈法類傷害的技能時,是這樣沒錯。

在意識到命運同契的效用,因為受到規則之力的限制而大大削弱之後,江風立刻關閉了命運同契,但是漂浮在他胸口前方位置的同契命盤,卻是沒有消失,只是它的周遭已經不再散發出暗金色光芒,只是留下了一圈暗紅色的靈芒。

這是因為,江風只是關閉了命運同契,但是並沒有關閉荊棘之心,而他之所以會如此選擇,則是因為雷麟的攻擊手段,基本上可以說全都是靈法類進攻手段。

與命運同契因為受到規則之力地限制,只留下的那一點兒可憐的反彈傷害相比,維持這一天賦技能所需要耗費的大量靈力,對江風來說屬實是太不划算......但無論是荊棘之心降低雷麟傷害的效用,還是其降低江風痛感的效用,在江風接下來與雷麟的戰鬥中,卻是仍舊能夠發揮不容小覷的作用。

極為劇烈的灼痛感與麻痺感,雖說令江風感覺很是痛苦,也確實在極大程度上,影響了江風的行動能力,可是與此同時,這也激發了江風刻印在骨子裡的、平日裡一直都在壓制與隱藏著的兇性。

面對那連綿不斷的、好似永遠不會停止的雷電轟擊,江風並沒有選擇退卻,而是強忍著劇痛,表情猙獰地揮動起過河卒。

在雷獄命中江風之後,雷麟便因為佔據了絕對優勢而得意忘形,同時也放鬆了對江風的警惕。

因為在雷麟的認知中,或者說是根據昊天塔為他植入的、有關於江風戰鬥能力的資料來推斷,這傢伙顯然並不認為,在自己的雷獄命中江風之後,眼前這人類小子依舊能夠儲存有戰鬥力。

所以,雷麟並沒有及時與江風拉開距離,而是站在原地,全神貫注地持續引導他周遭的雷屬性元素、不停地維持雷獄轟擊江風,好似一心想要憑藉那一道道閃爍著青白光芒的雷電,直接持續不斷地將江風轟擊致死。

雷麟的選擇並沒有錯,在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透過連續攻擊不斷地壓制敵人,直至將敵人轟殺至死,確實是較為正確的戰鬥選擇......只可惜,雷麟還是大大低估了江風的意志力與承受力,以及刻印在他基因深處的兇狠程度。

在江風與雷麟間隔只有不到兩米的情況下,江風只是稍稍向前探了探身體,便成功地將流轉著赤紅靈芒的過河卒,刺入了雷麟的腹部。

儘管並沒有啟用麟角符文,沒有奔雷技對過河卒穿刺力與切割力的加成,但是在江風的巨力以及戰爭熱誠的加持下,這柄本就異常鋒利、極具穿刺力的玄階高階靈兵,還是幫助江風沒費多大力氣,便立刻破開了雷麟縈繞著青白電光的鱗甲,沒入了雷麟的腹部寸許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