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大梁的使臣來了
章節報錯
魏武依舊是面無表情。
讓人覺察不到他究竟在想些什麼。
“通知下去,全體戒嚴。”
“十二個時辰都必須有人巡邏。”
魏武的命令瞬間讓幾個副將都緊張了起來。
同樣感到緊張的還有逃跑的魏國小將。
“將軍,現在我們要是回去的話,會被殺掉的。”
“我們的兵本來就不多,現在又去掉一半,回去以後不會將軍很有可能會拿我們立威。”
魏國小將此時也非常的糾結。
他來之前可是立了軍令狀的,可是連人家的城牆根都沒有到,就被人給打跑了。
他想了想,拔出劍給自己來了一下。
“走,現在回去。”
“告訴兄弟們,都給我狼狽一些。”
一聽到他的吩咐其他人趕緊照做,沒傷的都給自己來一下。
有傷但是並不是很嚴重的,也給自己弄嚴重一些。
一行人很快就回到了魏國的軍帳之中。
看到他們如此狼狽,整個魏國大軍都忍不住直吸涼氣。
“你們敗了?”
虎威將軍在聽到他們敗逃回來的時候,依舊有些不敢置信。
“末將前來領死。”
魏國小將知道自己如果不是的話,那就真的要死了。
還不如直接把自己的故事全部說出來,讓上頭自己思量。
反正橫豎都是死。
“你們究竟是怎麼戰敗的?”
虎威將軍深吸一口氣。
看來他是他小看了大乾王國的軍隊。
“我們還沒有靠近城牆,就已經死傷過半。”
“等到我們靠近城牆的時候,密密麻麻的箭矢就飛了過來。”
“然後……”
白袍小將不敢怠慢,趕緊一五一十的把自己的遭遇說出來。
他很清楚,如果他說的太平淡,或者是讓幾位將軍覺得戰敗是因為他這個將領的錯,那他就真的是要死定了。
但如果讓他們明白,他之所以戰敗是因為其他的緣故,那麼他或許還能活命。
抱著這樣的心思,他更加事無鉅細,把他所看到的一切全都說了出來。
“行了,你下去休息吧。”
小將沒想到就這麼輕描淡寫的過去了,有些不可思議地抬頭看向虎威將軍。
虎威將軍冷冷地瞥了他一眼。
“本來你立了軍令狀,就算是本將軍偏袒於你,但是戰敗了就必須得受死。”
“但是現如今正是用人之際,大乾王國的軍隊又準備充分,所以本將軍就暫且先饒你一命。”
一聽到總算是不用死了,小將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趕緊給虎威將軍磕頭謝恩,然後就趕緊飛也似的逃出去了。
他走後,虎威將軍鐵青著臉看著其他人。
“你們有什麼想法?”
其他人都面面相覷,剛剛那小將所說的一切實在是有些詭異。
拿石頭當武器他們也是想過的,但他們從來就沒有把石頭丟擲城外過。都只是拿石頭來砸攻城士兵而已。
若是大乾國真的有這樣的武器,那麼他們還真的很可能很難把那幾座小城給拿下了。
“大將軍,要不末將去一趟?”
虎威將軍的副將覺得事情都到這一步了,他們這些當大佬的若是再不出來,怕是真的要出事了。
那畢竟是他們的後路。
虎威將軍想了想,最終還是點點頭,並沒有親自帶兵前往。
實在是那幾座小城太小了,根本就不值得他這位大將軍出手。
他要是真的出手了,拿下小城倒也還好,只是會被人罵以大欺小,但如果他拿不下城池……
那他這一世所積累的名聲怕就要毀了。
所以虎威將軍決定還是讓別人去的好。
魏國已經有好幾天沒有收到虎威將軍傳來的線報了,他們甚至連虎威將軍現在到哪裡了都不知道。
魏國皇帝臉色鐵青些,不斷地對著朝臣們咆哮著。
“朕要你們有何用?”
“這都已經和虎威將軍斷了聯絡多少天了?你們竟然還沒能聯絡他們,你們都是幹什麼吃的?”
“一群廢物……”
底下的臣子們被他罵得狗血淋頭,卻沒有一個人膽敢開口。
他們都很清楚,皇帝陛下現在罵就不會有事,但如果他不罵,那才是真正的危險的。
陛下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暗戳戳的殺人,隨便找個什麼理由把你宰了,你甚至都不知道究竟是怎麼死的。
但若是他對你咆哮,謾罵或者是嘲笑,那麼就表明這事已經過去了,以後也沒有必要再繼續提及。
“陛下,我們現在都不清楚虎威將軍跑到哪裡去了,估計前線之所以沒有傳來訊息,估計是忙著攻打大乾王國的皇城呢。”
“你也知道咱們這位大將軍一旦沉迷於戰事,就什麼都不管不顧了。”
“以前不也是有一次為了攻打馮硯國的一座城,幾天幾夜都沒有和我們大本營聯絡。”
“導致我們差點以為他陣亡了,帶著數倍的軍隊前往支援,結果他愣是把城給破了。”
這事一提起來,大家都笑呵呵的,整個大殿頓時充滿了歡樂的氣息。
皇帝的臉色這才好看起來。
而就在這時,卻有人朝著大殿急匆匆而來。
還沒有到大殿門口就高聲喊:“陛下,大事不妙!”
皇帝原本放下來的心頓時又提了起來,臉色更是迅速一變。
“怎麼回事?發生了什麼?”
“難道是虎威將軍出事了?”
滿朝文武心中也是一驚,紛紛看向了前來傳話的太監。
“究竟是出了什麼事?”
“快點說!”
傳話的太監被這突如其來的目光嚇了一跳,撲通一下跪在了地上。
“陛下,大梁帝國的使臣來了。”
“他們現在就在皇宮外候著。”
滿朝文武都不由得驚疑不定起來。
好端端的,大梁帝國怎麼就突然過來了,這到底是發生了什麼?
“眾卿,你們說大梁帝國突然出使,是為何而來?”
皇帝的聲音依舊威嚴沒有任何變化,這倒是讓原本有些緊張的氣氛緩和了下來。
“陛下,我們最近又沒有和他們有任何摩擦,更沒有和他們有任何外交往來。”
“所以我們根本無從探查他們所來究竟是為何。”
“不如請他們過來一見,到時問問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