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升調研回來,帶回來不少下面人的建議和訴求,總結和歸納一番後,列成了冊子呈交給朱高熾。

其中最重要的兩件事,一件是大宗貨品的結算方式,一件是馬匹的訴求。

“可否建立錢莊?”朱高熾提議道。

周世豐,徐寧,高珍,高長芳,王仁,馬林,李伯升等,聞言神情不一。

有些人已經猜到了朱高熾的想法,露出了擔憂。

“恐怕此事犯忌。”李伯升指了出來。

事關寶鈔,哪怕是小王爺也擔不住這層關係,李伯升生怕小王爺不懂其中的厲害。

別看大明的寶鈔,因為財政制度的不善,導致後期退出歷史舞臺,但當下的朝廷是當做頭等大事的。

“你的擔心是對的,不過錢櫃不會對外,只用來內部結算大宗商品,不流入市場。”朱高熾向眾人解釋。

這個法子算是變相的鑽空子,朝廷會不會追究,誰也說不準,總之風險還是有的。

總掌櫃周世豐,謹慎的提出:“要不要先知會王爺?”

朱高熾想了想,此事的確朱棣才有資格,於是先放下此事,商議其餘的事情。

“雖然我朝有馬政,但是養馬的成本高,需要的土地多,不如用來種糧食,所以馬匹最好還是從草原收購。”

李伯升笑著說道:“這是保定府車站站長的建議。”

“呵呵。”

人們笑了起來,“人才踴躍啊。”

“把這個人的名字記下,有如此見識,也算是名主動性強的人才,值得培養。”朱高熾肯定道。

朱高熾又轉頭看向李伯升,詢問道:“既然是你提出來的,對此事你怎麼看。”

李伯升沒有猶豫,對草原的形勢,他並不陌生。

“自從鬼力赤者殺帖木兒自立,稱可汗去元號,為韃靼,所以分裂為三部,韃靼,瓦剌,兀良哈。”

“因為朝廷的招撫之策,多數已歸降,自兀良哈率眾二十萬眾歸附,外部形勢已經平緩,加上開平外和大寧外在塞外的衛所,所以此策可以達成。”

李伯升分析完,最後提出建議:“屬下建議先和兀良哈部合作,不但可以解決馬匹需求,還可以加深對兀良哈的控制。”

看來還是有水平的,朱高熾滿意的想到,此人透過了他的考較。

因為此人分析的很對。

兀良哈的確比較穩定,終明一朝沒有大的動靜。

說起來三部的關係也很奇妙。

韃靼部當下勢力最強,後來不服明朝管理起兵復叛,丘福就是戰死在這次平叛中,最後迎來了朱棣的北征之舉。

朱棣都出動了,韃靼自然被平,遠處的瓦剌吸收了韃靼的殘餘勢力,覺得自己行了,又跳了出來,然後又引去了朱棣。

最後韃靼和瓦剌都不行了,反倒是兀良哈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和大明的經濟深度合作,獲得了富裕穩定的生活。

後來韃靼重新統一,分為左右翼,右翼蒙古俺答汗崛起,左翼怕被吞併遠遁東部。

俺答汗結束了韃靼和大明的軍事對持,稱臣納貢,得到了與大明互市的允許。

左翼蒙古則透過征服兀良哈,也就是後來的朵顏三衛,藉著朵顏三衛的名義,偷著和大明互市。

大明當時面對後金的崛起,因此當做不知,算是與左翼蒙古合作對抗後金。

後金初期藉著和大明的互市,還算有些經濟,反倒是蒙古因為大明長期的經濟封鎖,窮的連後金都瞧不上。

兵甲更是俱無,淪為了輕騎兵,而馬也瘦,發揮不了輕騎的作用,同樣對後金打也打不過,跑也跑不過。

不過兩個行將就木的勢力,其中的崇禎皇帝和林丹汗是兩個奇葩,常常做出驚人之舉,兩個眼高手低之輩,能力的確不如黃臺吉。

朱高熾的判斷,當下的確優先發展兀良哈,透過經濟手段,深度開發兀良哈,補充北平的工業生態鏈。

因為工業發展需要穩定的環境,瓦剌和韃靼當下都還不穩定,等未來朱棣打服了再來談仁義禮智信。

結束了會議,朱高熾返回王府,見到了朱棣,提出了關於錢莊與大寧衛的事情。

“錢莊?伱小子別亂來。”朱棣嚇了一跳。

朱高熾解釋了自己的想法,但是朱棣沒有信他,長子是給了梯子能上天的人。

他可不信長子會止步於此,肯定是盯上了寶鈔。

葛誠也在一旁,幫著王爺勸朱高熾,“寶鈔之事,聖人極為重視,事關國政,不可輕舉妄動。”

見朱棣不上當,葛誠也不配合,朱高熾只能說出實情。

寶鈔的事情,的確不太好操作,可自己一定要抓在手裡的,因為工業發展離不開金融。

金融,對工業社會的作用,等於是加了槓桿,原本一分的力量,可以放大十倍。

甚至可以透過鐵道分紅,吸收大量民間的股本,美國當初就是這麼做的,形成了巨大的資金盤。

本質上低價賣出鐵道未來二三十年的受益,短時間內獲得天量的資金。

原理是集中力量辦大事,豐富的資金,用來發展當下各行各業,形成良性迴圈。

讓工業商品和工業商品,工業商品和農業商品的工業經濟模式,得到了“氧氣”。

朱高熾沉吟了一番,用通俗易懂的話說道:“經濟的運作,父王和葛長史都已經瞭解,所以咱舉個例子。”

“一塊錢的本金,經過社會分工,在農業社會的迴圈中,得到的總生產價值為十元,其中五元是農產品。”

“那麼透過錢莊的作用,可以提供十塊錢的本金,最後得到總生產價值一千元。”

“五元的農產品不變,提供同樣人口所需要的糧食,但是有了九百五十元的工業商品。”

“這九百五十元的工業商品,讓百姓們家中的商品豐富起來,等於增加了百姓們的財富。”

“百姓們有了更多的財富,就能買更多的商品,則土地豐富的礦產資源,得到充分的開發,最終讓社會生產總值,超乎歷朝歷代。”

“如果現在的大明,以農業為主的生產總值是一,那麼進入工業化後,以工業為主的生產總值就是一百,並且會越滾越大。”

這就是工業海的根本所在。

世界大戰,死了多少人都無所謂,只要工廠開動,源源不斷的生產各類物資。

損失了一百萬軍隊,失去了裝備一百萬軍隊的物資兵器,立馬重新生產出來,繼續裝備一百萬軍隊,隨後投入到戰場。

可農業社會不行,因為農業國家的工業產值低,無法補充新軍隊需要的物資。

朱棣有些不可思議,按照老大的意思,工業化後,國力是當下的一百倍。

一百倍是什麼概念?

徵兀良哈時,父皇用了多年的時間,從洪武八年開始,到洪武二十年,在大寧和遼東積蓄,建立各衛補充軍隊,運送糧食布匹兵甲充當儲備,最後才功到垂成。

按照老大話裡的理解,一百倍的國力,大明只需要一個月就能發動起來。

有了這效率,朱棣都不敢想大明軍隊能打到何處。

葛誠驚訝的合不攏嘴,小王爺是信口開河吧?

朱棣不敢答應,也捨不得拒絕。

整整思考了三日,才鬆口答應了朱高熾,並嚴肅的交代,萬萬不能流入民間。

……

“錢莊?”張德輝有些恍惚。

錢莊的道理他懂,宋朝還有銀行之說,就是不知道小王爺準備採用哪些手段。

“各家可以提供銀兩放入錢莊,換取錢莊的糧票,也可以用礦場充當抵押,換取錢莊的糧票,那麼每次結算可以使用糧票。”

朱高熾不敢把步子邁的太大,所以用的是最保守的手段。

初期的錢莊,存錢還會收管理費,朱高熾不打算收,但也不打算搞出借貸業務。

借貸業務,要等糧票獲得商人們的信任後,具備了錢的價值,再來施行此業務,屆時借貸自然也是借出糧票。

張德輝已經是北平最大的礦場主,也是中華重工最大的乙方,每年從他的礦場,採購無數的煤礦。

“宗華重工提供的糧票,可以用糧食來兌換,面額兩石的糧票,根據當下市場價,可以從錢櫃兌換一兩銀子。”

“這是何意?”張德輝有些不懂了,和他想象中的錢櫃不一樣。

“南方的商人們,因為開中法,每年運糧食到北境,所以他們可以透過糧食來兌換糧票,用糧票來結算鐵道運費。”

“而北平的商人,可以用銀兩兌換糧票,用糧票來結算鐵道運費,或者和中華重工鐵廠,焦炭煉製廠的結算。”

張德輝聽完,不可思議的說道:“這法子好啊。”

充分結合了南北商品優勢,支援了互換的作用,提供了糧票的價值保證,也為商人解決了結算問題。

朱高熾露出得意的笑容。

南方的商人和鐵道結算運費,受到大宗白銀運輸的困擾,直接透過糧食兌換糧票,結算運費,對南方商人百利而無一害,一絲風險也沒有。

北方的商人透過銀兩兌換糧票,既可以結算費用,也可以兌換糧食,同樣是百利而無一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