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勝算很大的太子位之爭,竟然敗給了人尚在北平的胖子。

這一切的悄然變化,都在母妃到達南京之後。

朱高煦陰毒目光掃向笑容滿面的徐欽。

孃的,一定是你這豎子在母妃面前讒言的結果。

等著瞧,本王跟你沒完。

朱高煦的異常表情,徐欽焉能沒有察覺?

不過現在的他,已經做好一切準備,隨時迎接這位新晉漢王的任何挑釁。

二表哥啊,鹿死誰手,還很難說哦?

徐欽心裡笑言道。

再接下來,當然是幾位皇親國戚,重臣要員們的歌功頌德,各國代表賀詞等。

徐欽是洪武開國勳貴代表,當然是他向新晉永樂皇帝歌功頌德一番。

可誰也沒聽明白,他朗誦的內容是他自己寫的,還是癱瘓病人徐輝祖口述,他寫的?

當然,朝廷對外宣稱,這當然是徐氏家主徐輝祖口述之意。

最後,永樂帝當殿宣佈了幾條政令。

這多數都是跟建文舊黨有關。

宣詔之後也就交給了九卿太常寺,朝廷錦衣衛來辦理。

然後又是一些頒佈檄,公佈州郡政務等事宜。

忙完這些,太陽已經高懸。

明媚的晨曦照耀在皇城宮闕金頂,燦爛無比。

紅日驅走了陰霾,秋風吹散了血腥。

這些天來一幕又一幕的滅族屠殺,在朱棣登基之際,卻沒有一字提及。

臣工們則是心知肚明。

但誰都不呆不傻,絕不會提及一字。

就當這些,雨過煙雲。

……

皇城裡熱鬧了幾天,朱棣登基完成,冊封皇后,太子和漢王、趙王之後,一切歸於平靜。

隨後幾天,永樂帝下達的一份行政詔命,便是設立文淵閣,也就是內閣前身。

建文舊臣解縉,黃文,楊士奇,胡廣,胡儼等人進入文淵閣,協助皇帝處理朝政。

隨後,六部二院都陸續有了代理的尚書大人,以及左右侍郎等人選。

人員都在馬不停蹄地陸續到位。

到了八月下旬,慢慢滑入深秋,離新帝登基已然過去了一個多月。

徐欽左顧右盼,可就是沒等到宮裡的任何旨意,心裡面難免有些著急。

難道姑母和姚廣孝都忘記他了嗎?

他為朱棣順利登基,可是出了不少力氣的哦。

又過了兩日,宮裡終於傳出訊息。

說當朝太子爺朱高熾帶著太子妃張氏,皇孫朱瞻基等,已經進入南京。

傻人自有傻福。

姚廣孝又多了一個頭銜,太子少師。

這本沒什麼稀奇,世子改成了太子,換湯不換藥。

徐欽聞言則微微感慨。

太子進京,意味著東宮班子就馬上就要組建。

想起姑母讓他輔佐太子的話,徐欽心裡默唸起來。

嗯,接下來該輪到我了吧。

兩天之後的一日早晨,有人前來徐府叩見。

可來的不是聖旨,而是通知。

告知徐欽到天界寺,說是主持大師有請。

姚廣孝喜歡仙鶴望蘭,自由自在。

他沒有自己的衙門差役。

進入南京之後,他就落腳於皇家古天界寺。

一位青衣小僧領著徐欽來到主持住處的前堂。

這一處堂屋,雕樑畫棟,是專門招待貴客的。

附近有花有草,顯得格外清淨。

入了屋,就看到身著黑衣的姚廣孝,對著屋門口,側身盤坐在大廳中央。

面前擺著一盤圍棋,自顧自下著棋呢。

“晚生徐欽見過大師。”

徐欽十分恭敬地拱手作揖。

不愧是妖僧,這譜擺得逼格滿滿。

姚廣孝聞言,慢慢抬頭瞧上一眼,指向茶臺,道:

“徐公子來了,自個坐吧。”

說罷,他也慢慢轉向茶臺,用早已準備好的山泉水,開始煮茶。

姚廣孝對茶道十分講究,各種茶具應有盡有,步驟也極為繁瑣。

等了茶水三沸之後,濃郁的茶香飄散開來。

他將茶水倒入精緻的小茶盞中,然後親自端了過去。

“多謝大師。”

徐欽也是盤腿在蒲草蓆上,微微點頭示意。

“老衲身無長物,也沒有什麼好東西招待公子,這是寺廟裡眾僧們平日在後山種的茶,請品嚐。”

徐欽再微微躬身,雙手端起茶盞。

茶盞底部竟有一朵白色蓮花,花瓣重重疊起,栩栩如生。

這工藝...不得不說,古代人的智慧還真不可小覷。

這套茶具一看就是宮裡物件,絕對的高檔貨。

要是放在後世,這套至少值數千萬元,說不定上億。

吹了吹茶湯,徐欽小嚐一口,一股子濃郁的香氣直入心扉。

徐欽當即誇讚道:

“嗯…此茶入口生津回甘、舌底清泉,香氣淳厚、純正。”

“絕對是好茶,觀其色澤烏潤,這應該是紅茶類吧。”

見姚廣孝目光灼灼地瞧著自己,繼續誇讚道:

“不但茶是上品,晚生特別注意到大師的煮茶步驟,也頗為講究,如此濃郁香氣非常難做到。”

“大師對茶道的造詣之高,令晚生佩服至極。”

前世的徐欽對茶道還略懂一二,這種天然的有機茶,他有幸品嚐,既是福氣,也是修為。

聞言,姚廣孝略顯驚訝,道:

“這是僧人們閒來無事種的茶樹,本不值一提,沒想到徐公子對茶道也頗有見解。”

小小年紀,在茶道上也有造詣?

徐欽連忙解釋道:

“見解談不上,只是家父也喜歡品茶,加之我家藏書閣裡,有不少茶道著作,我便多少了解一些,很膚淺,泛泛而已。”

這樣解釋,勉強消除了姚廣孝的疑惑。

他暗自點頭。

富家子弟喝過好茶或美酒,吃過佳餚的不足為奇。

但大都是光會吃喝,酒肉穿腸過,卻講不出所以然來。

而眼前這位徐公子卻張口就來,講得透徹,點評也恰到好處。

這隻能說明,此人天生聰慧,而且還很細心留意。

姚廣孝本就是個奇人,精通儒釋道三教。

因此,他看人並不在乎其出身,而在乎有否慧根。

既然有藩王之命格,自然是不同凡響。

姚廣孝喝了一口茶,隨即笑道:

“徐公子,近期在忙些甚,不會只是手捏鋤頭種菜吧。”

此話看似閒聊調侃,卻有深意。

“種菜這種事晚生只是出個主意而已,具體的也用不上本公子動手,府裡尚有家僕數百。”

“況且晚生的興趣,並不在開荒種菜上。”

“哦,說來聽聽?”

姚廣孝表現出濃厚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