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大順。闖王。熊地仙
章節報錯
周楨懼怕黑熊不敢上前營救侄兒,情急之下只能大聲呼叫。
周楷聽到了小弟的呼叫頓時轉悲為喜,打馬飛奔過來,可眼前的情景卻讓他的心再次涼透了。
兒子的小命攥在黑熊手裡,投鼠忌器,打又打不得,要又要不來,正是‘英雄氣短兒女情長’這世道,連畜生也知道人類的軟肋在哪裡呀。
正在一籌莫展之時,黑熊竟然開口說話了。
“當家的,別來無恙啊?”
周楷心中那個氣呀,“熊地仙兒,你就別再裝神弄鬼了,自從見到熊兒那天我就知道你不是熊,更不是仙兒,你是人,披了熊皮的人。”
地仙兒點點頭,“算你有點悟性,本來今天你們父子不上山,我也會去找你,明天我將成為無機道長的關門弟子,從此後不再涉足塵世,專心修道,有些關於你我的後事,需要早做安排,你聽仔細了。”
雖然隔了一張熊皮,周楷依然感到地仙兒不容置疑的威嚴,“講。”
地仙兒摟過兒子,將自己的前身後世娓娓道來。
我是大順李闖王唯一的女兒昭仁公主,自幼體弱,故而掛在白雲觀國師無機道長名下做記名弟子,韃子破城那日,無機道長正在白雲觀為我做場法事,僥倖逃過一劫,後來道長陪我一路南下,無意間闖入這片異界,在界山建立一道廟。
那時候我四歲,正是頑皮的時候,練功之餘,師傅捉了一隻幼熊作為我的玩伴,我倆天天嬉戲摔跤,練就了一身神力,十年的時光,我漸漸長大,而當年的小熊卻逐漸老去,老熊死後,師傅將熊皮製成熊衣,讓我出廟時穿戴,因為師傅知道,作為大順公主,前明遺民不會放過我,韃子更是對我恨之入骨,所以我每日只能以熊地仙兒的身份面對不斷湧入這個異界的陌生人。
五年前師傅見到你們兄弟,意欲留下你與我給闖王續上一段血脈,無奈你死活不從,我只能用迷香迷倒你們兄弟,強行取種。
那些所謂的地契、界石皆是師傅所為,只為闖王后代留下一片產業。
奈何你不是一位好父親,今天如果不是我下山找你,熊兒早就葬身狼腹了。
周楷知道了昭仁公主的身份,不由得暗生慚愧,“平日子,我對熊兒一直嚴加約束,只是今天偶有疏忽••••••”。
“撒謊,怕是一顆心已經全在雲和公主身上了吧,人賤命貴,一個小小的獵戶竟然能夠染指兩位公主,但是你也不要一味沉溺在富貴鄉里,大荒鎮的商人不該去梓州,這不是把大荒多糧的訊息透露給缺糧的強梁了麼?”
“梓州都是些什麼人哪?”周楷問。
昭和公主回道:“獸兵沒來之前,大河兩岸幾百裡地也找不出幾戶原住民,但是十年前,三千獸兵被一千韃子鐵騎追擊誤入這片異界,兩千獸兵先後渡河建州設縣,南方曰‘汶州’北方曰‘梓州’長官自稱知州,建立官僚制度,休養生息,這幾年雖然發展到了千餘戶人家,卻改不了搶掠的習性,眼下天氣酷寒大河結冰,梓州缺糧,正是他們劫掠大荒的最佳時機,你們得早做打算吶。”
周楨聽罷,頓時冷汗橫流:“哥,我們怎麼辦?楊匪又要殺回來了,我們怎麼辦?”
周楷梗起脖子:“我們大荒鎮好歹也有幾百戶人家,你拜兄的朴刀也不是吃素的,還有熊兒的師傅,我們立刻召集鎮上的男丁,大張旗鼓地操練起來,用以威懾強梁,果真來了,便殺他個片甲不留。”
“可是大家手裡沒有兵器呀,況且無錢不聚兵,總不能讓大家赤手空拳臨陣應敵吧”。周楨平時管家,知道大荒鎮最缺什麼。
昭仁公主點點頭說:
“這個倒不必驚慌,當務之急讓你大哥儘快和雲和公主成親,只有強強聯姻,才能凝聚人心,當年她們遇劫時,被搶掠的大宗物件和金銀細軟,連同獸兵的武器,已經被我搶回來藏進山洞,我這裡有一張藏寶圖,只要你哥倆取回藏寶獻給雲和,不由得她不嫁。”
周楷聽罷頓時喜不自禁,接過藏寶圖,連聲稱謝,昭仁公主心裡一陣酸楚:“但見新人笑,哪管舊人哭,周楷,好好善待熊兒,不要忘了是誰給你留下的這份家當。”
話畢,深深地凝視了一眼熊兒,輕輕推給周楷,縱身飛躍山林,瞬間無影無蹤。
翌日,伯家兄弟偷偷上山,按照藏寶圖的路徑取回藏寶,這次周楷親自登門,與姬梅染密談半日,伯姬兩家聯姻成功,但是姬梅染提出了三個條件——
一、熊地仙兒不能扶為正妻
二、周家一年內必須效仿梓州建立府衙。
三、婚後頭生子延續姬家香火,必須姓姬。
周楷暗自思忖,昭仁公主既然決意出世,自然不會爭什麼正妻側室,自己也早有擁立之意,而且有了熊兒,周家已經後繼有人,梅染的三個條件並不為過,便爽快地應了。
爭取到了姬家的支援,周楷立刻著手準備練兵事宜,周家有糧,姬家有銀子,聚兵之事自然水到渠成,姬梅染力薦白岱為大荒守備,訓練民兵,周家二公子為監軍,兼管糧草,二人各展所長,倒也配合得天衣無縫。
或許梓州方面也得到了大荒鎮練兵的訊息,整個冬天並無進犯之意,忽一日大河開冰,陌上花開,周楷一顆懸著的心終於落了地,開始著手建造知州府。
二月二龍抬頭,正是春暖花開的好時節,但是對於那些逃難過來的流民卻並不友好,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冬季,家家都缺糧啊,周家開工的訊息一旦傳開,各方難民霎時聚了過來,一日三餐有了保證還能掙點碎銀子,值!有些拖家帶口的短工乾脆租上幾畝田地紮下根來,既誤不了農時,還能打工掙錢,何樂而不為?
就這樣,大荒鎮人口急劇膨脹,秋後知州府竣工之時,鎮子裡竟然聚集了千餘戶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