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政治制度必然催生兩種法律制度,即蒙古法律(襲承大蒙古國)和中原法律(襲承宋金),蒙古法是一種以實踐為基礎的法律體系,講究的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以命還命,頗具草原文化特徵,這種法律的特色在於充分保障了人身和財產安全,但對於個人自由和人權的保護比較欠缺。

而中原法律頗具儒家思想特色,主張以仁德治國,重視教化,強調道德規範和制度規範,個人權利得到了更多保障,比如對於婚姻家庭和土地產權等方面的保障。相較於蒙古法律,中原的法律體系更加完善,有嚴格的司法程式和審判制度。

這兩種法律在執行過程中問題也很大,比如在路上走,如果其他人撞到蒙古人(不管誰主動),都需要向蒙古人道歉,如果傷害到蒙古人是有可能被殺掉的,而蒙古人殺人可能只需要賠償一頭牛。

兩制並行突出反應的是忽必烈內心的矛盾,前面我們說了,忽必烈的汗位不是透過忽裡臺大會推選出來的,對其正當性蒙古內部一直有部分人持懷疑態度,因此他在制定國策時候,一方面覺得中原王朝國家治理制度確實不錯,一方面又要顧及少數蒙古人的感受,所以就形成了大元朝的兩制並行奇觀。

舉官制和繼承製

科舉制度自隋唐以來,逐漸演變完善,打破了門閥制度,為更多普通人提供了參與治國和施展才能的機會,是被證明了的最有效的選官制度,但是到了元朝,科舉制度幾乎被廢止了,為什麼呢?蒙古人大多不識字,作為國家的統治者大多不識字,那麼科舉制度就失去了為統治者服務的意義,所以廢止是理所當然的。

大元朝的官員主要是舉官和繼承,我們先說繼承,顧名思義就是老子死了兒子繼任,兒子多怎麼辦呢?好辦,長子繼任(注意這和其他朝代的世襲不一樣,不存在縮水的可能)。

舉官也叫選官,選官的範圍很廣泛,不論出身(前提你要是讀書人),只要有才華,都可以被推選出來做官,但是官職肯定不高(高官都是靠繼承的,沒點貢獻你好意思作高官),這種不論出身論才華的選官,在元初是很具有積極意義的,為元朝的繁榮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與選官制對應的是匠戶制(有點類似定崗定責制),這種制度就要老命了,如果你是讀書人,好,透過選官你還可以作官,但如果你祖上是泥瓦匠,那恭喜你中獎了,這輩子、下輩子、下下輩子都只能幹泥瓦匠,子子孫孫不能轉行,行業不景氣怎麼辦?兩個出路,要麼領救濟糧,要麼餓死,做乞丐都得找你問罪(這也許就是朱皇帝不幹乞丐乾和尚的原因吧)。

最早通達世界的紙鈔

世界上最早出現的紙幣是宋朝的餃子,而使紙幣通達世界的卻是在大元朝。

宋朝時流通的主要貨幣依然是銅錢和金銀,餃子只在大額交易時使用,市面上很少能見到,而且使用的範圍也不大,但是到了元朝,紙幣成了唯一法定流通貨幣,不但日常生活用,國際貿易也用,世界認可度極高。

大元朝的紙幣叫做寶鈔,通行的寶鈔形狀為長方形,一般長25-26厘米,寬16-18厘米,版面的四周是花邊。上方從右到左印有“××通行寶鈔”,正中為數額,有一貫、貳貫、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不等。下方印有印鈔的單位,職官名稱,發行年、月、日及者處死等警告語。看到這大家是不是有些面熟?不錯,大元朝的寶鈔對明清流行的銀票,以及當前世界各國的紙幣都有重大影響。

寶鈔在大蒙古國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出現,到了忽必烈建立大元之後建立了完善的印發、使用管理制度,大元朝的寶鈔主要是銀本位貨幣,在發行之初極大便利了世界貿易往來,促進了元朝經濟的繁榮。

關於忽必烈為何要強力推行寶鈔作為流通貨幣,有這麼一個傳說。說是在忽必烈建立大元之後,也想仿效宋朝以銅錢為主要流通貨幣,但有大臣勸阻他說:“銅錢乃華夏陽明政權之用,我們起於北方草原地區,屬於幽陰之地,不能和華夏陽明之區相比,我國適用紙幣。”忽必烈覺得有理(大家理解一下,封建社會迷信這玩意兒很有市場),便決定用紙鈔而不用銅錢了。

傳說歸傳說,不過忽必烈為了紙鈔的流通是下了大功夫的,在各路設立“鈔券提舉司”壟斷貨幣發行,以維持紙幣信用;同時頒佈《至元寶鈔通行條畫》詳細規定紙幣制作,發行,流通和偽造處理的方法等。

為了支援紙幣在全國推廣,忽必烈在賞賜有功勞的大臣和發工資的時候,一半給糧食,一半就給紙幣。

大臣:“陛下,不要紙幣行不行啊?“

“行啊,你是大好人,邊軍還等著軍餉呢,我替他們謝你慷慨了。”又省了一筆開銷,忽必烈很高興。

“不是陛下,臣想要銀銅。”

“那可沒有,你到底要不要?再不識相就把你關起來,你這是看不起朕啊。“最後不要都不行。

雖然發行紙鈔忽必烈採用的是強制手腕,但是在大元朝用紙幣兌換金銀也是允許且很方便的,大元朝在各路遍設平準庫,專門負責這事,兌換比例也是明碼標價,當然收點手續費也是理所當然的(百分之三)。

紙鈔相較於金銀的優勢在於,便於攜帶,只要保值,流通起來比金銀更招人喜歡,因此在元初紙鈔是很有市場的,至於到了後來爛大街,以至於出現了以物易物的情形,這個後面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