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來勢洶洶的戰爭虎頭蛇尾的結束了。

灰溜溜回到了加爾各答的阿瑟.韋爾斯利成為了這一場戰爭的背鍋者。

他的不列顛駐印陸軍總司令的位置被擼了。

而且要被召回倫敦述職。

在加爾各答的港口。

一艘武裝商船已經準備好了。

“船上準備了大明帝國的日月旗和他們頒發的通行證,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理查德.韋爾斯利頗有些無奈的說道。

什麼時候大英帝國需要這麼低聲下氣啊,連自己的殖民地官員要返回倫敦,都不敢大喇喇的乘坐軍艦。

呃。

實際上現在大英帝國在印度洋也沒有什麼海上的力量。

他們能飄到海上的軍艦已經全部被摧毀了。

除了部分取得了大明帝國印度洋通行證的船艦,整個不列顛印度總督府是無法向印度洋派遣任何大船的。

所以他們努力了這麼多年,才透過各種方式,從倫敦湊到了三萬龍蝦兵。

“中國人的軍隊很可怕,我們必須要讓倫敦的那幫傢伙知道這一點,如果我們不進行深層次的軍事變革,不列顛將會被時代遠遠的拋在後面。”

阿瑟站在港口內的棧道上,盯著加爾各答港來來往往的船隻說道。

“我們也許可以尋求和中國人之間的和解,爭取時間。”

“和解?他們願意嗎?”

“事在人為。”阿瑟攤開手說道,“我們只能試一試,我們現在無法在戰場上擊敗他們,幸運的是,他們距離歐洲很遠。”

說著,阿瑟看著擺放在面前的幾個大箱子。

分別裝著大明光復二年式線膛槍、四寸線膛榴彈炮、鋼殼迫擊炮。同時,還有一箱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搞來的新式火藥。

理查德看著這些武器,說道:‘這些就是中國人擊敗我們的武器。’

“沒錯!我們也必須要擁有這些東西才行。”阿瑟說道,“蒸汽機,冶金工業,化學工業,這些產業的共同進步,才能大規模的生產這些武器,這些東西引發的軍事革命會深刻的影響整個世界。”

“未來的陸軍屬於火力為王的時代,未來的海軍屬於鋼甲艦的時代!”

“只有擁有這些東西,不列顛才能擁有未來。”

當船隻揚帆而去的時候,理查德腦海中縈繞著阿瑟的話語。

不列顛能不能擁有未來,他不太清楚。

但是他很清楚,他的這個印度總督府還能不能擁有未來可就不一定了。

“皇上,印度戰事已經告一段落,爭奪恆河航道的戰爭應該要等到明年年初才能開始了。”

中都,皇帝的北城行宮內。

正在向皇帝彙報工作的是新的左相彭浚。

前任首相羅芳伯已經退了下來,現在是大明工商促進總會的會長,最近在整理教材,要教各地的官員如何發展工商呢。

而如今的右相是顧松,左相是彭浚。

一人是首相,一人算是副相了。

總之,現在大明朝廷還算是一團和氣。

雖然上次的中都皇宮新舊學之間的衝突催生了未來大明的兩個主要政黨的前身。

分別是代表著新學的新知識分子階級、新資產階級的振興黨。

以及代表著舊計程車大夫地主階級的君子黨。

一個激進黨一個保守黨。

這個結構倒是挺穩固的。

不過現在無論是振興黨還是君子黨,都沒能登堂入室,只是在年輕的新學學子和讀書人之間傳播。

現在在朝廷上佔據主流的是以地域劃分的粵黨和湘黨——但是這種以地域報團的結構未來遲早是會瓦解的。

因此朱皇帝除了維持一下平衡,就基本上不會對麾下官員各自報團結黨有太多的干預。

這黨內無派,千奇百怪嘛。

互相報團,本來就是人性。

“不列顛的印度總督府派遣使者到了中都求和了他們願意承認大明諸藩現在佔領的地盤,甚至不會再管莫臥兒帝國的死活了。”

“權宜之計而已。”朱皇帝擺擺手說道。

“先不理會印度方面的事情,同時召回楊遇春和落定方,印度方面應該不會大打了。”

諸藩現在都忙著消化地盤,雖然孫士毅很積極要進軍恆河,但是其他諸藩對此積極性不大。

朱皇帝也不打算直接強令諸藩聽從孫士毅的命令。

這印度諸藩現在能佔這麼大的地盤已經不錯了。

現在擺在朱皇帝面前的是一份航海圖。

從上海出發,在東京灣補給,然後北上,搭乘洋流一路飄,飄到被大明派遣的冒險者們命名為“花生屯”的一處天然良港。

返回的話就是南下,在南面靠近北迴歸線的地方有向西的洋流。

朱皇帝細細看了看花生屯的地圖。

“這不是溫哥華麼”

朱皇帝臉上露出了一陣喜色。

“寶臣,鄭義和周繼海可以說是立下大功了,把他們兩個召來,朕要親自給他們封爵!!”

這就封爵了?

彭浚一愣,他看了看朱皇帝面前的地圖,說道:“皇上,這地方倒是良港頗多,不過也不知道氣候怎樣?能不能種地。”

“能!當然能!”

朱皇帝肯定說道。

這可是溫哥華,氣候在北美大陸算是最好的地盤了,是後世加拿大的林業中心,但這地方其實是能開墾出大量的優良的耕地的,只是因為加拿大人口太少,所以這麼好的地盤居然用來種樹,真是太浪費了。

而且去的話,從上海港出發,抵達溫哥華只需要五十天的時間。

一艘大福船載人貨三百,假如有一百艘大福船,一百二十天一個來回的話。

那就是一百天送三萬人過去!

一年就是六萬。

十年就是六十萬!

朱皇帝掰著手指頭在算數。

十年,六十萬

還是有點太少了。

朱皇帝想了想,說道:“這地方最好還是能吸引更多的民間的移民前往,這花生屯的地名不好,不夠吸引人。”

“皇上明鑑,這花生屯確實不夠大氣。”彭浚點頭說道。

“那就改名,這個島就叫金銀島,這個港口就叫做金山港,日後建了市,就叫做金山市!!這個地方可是有大金礦的!對了,讓報紙上登,就說去了金山的,都撿到了金子!”

溫哥華確實是有大金礦,不過朱皇帝也不知道在哪兒.

“金山.”

彭浚一愣。

“倒是個好名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