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半年的時間,劉黑闥的反叛勢力,迅速席捲河北,佔領了原先竇建德的所有夏國舊境,搞得河北地區天翻地覆。反觀唐朝方面,不斷損兵折將,喪師失地,遭遇了建國以來最大的一次軍事失利。

面對日益惡化的河北危局,以及此起彼伏的軍事叛亂,武德四年(621年)十二月,唐高祖李淵終於下定決心,動用大唐王朝的王牌力量,派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領兵出征,討伐劉黑闥。就這樣,李世民再次披掛上陣,率領唐軍將士,踏上了平叛河北,討伐劉黑闥的征途。

此時的李世民,剛剛結束洛陽之戰,班師返回長安,僅僅休整了半年時間。在這半年時間裡,李世民登上了人生事業的巔峰。武德四年(621年)十月,李世民加號“天策上將”,位在王公上,成為了大唐王朝名副其實的最高軍事領袖。

與此同時,李世民也開始漸漸將自己的人生重心,從沙場征伐轉移到廟堂權謀之上。在這半年之內,李世民精心建立了一個重要的謀臣集團,這就是著名的“秦府十八學士”。可以說,“秦府十八學士”,是日後李世民主要和太子李建成進行龍爭虎鬥的主力軍,是整個秦王集團的核心力量。

關於“秦府十八學士”的形成,源於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東征凱旋歸來。李世民東征凱旋,消滅了王世充和竇建德,統一了黃河流域,入主中原。唐高祖加封李世民為“天策上將”,位在王公上。並且,李淵又賦予了李世民一項特權,允許天策府自置官署,組建自己的勢力圈。

當時,天策府的官署,分別有長史、司馬各一人,從事中郎二人,軍諮祭酒二人,典籤四人,主簿二人,錄事二人,記室參軍事二人,功、倉、兵、騎、鎧、士六曹參軍各二人,參軍事六人。應該說,天策府實際上已經成為了李世民專用的軍事顧問、決策機構,只對李世民負責。

在這樣的基礎上,李世民抓住了這個難得的機會,開設“文學館”,招攬四方英才。這樣一來,著名的“秦府十八學士”,也就應運而生了。文學館也就是秦府十八學士的前身,秦府十八學士分別是杜如晦、房玄齡、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李玄道、蔡允恭、薛元敬、顏相時、蘇勖、于志寧、蘇世長、薛收、李守素、陸德明、孔穎達、蓋文達、許敬宗等十八位當世才俊:

於時海內漸平,太宗乃銳意經籍,開文學館以待四方之士。行臺司勳郎中杜如晦等十有八人為學士,每更直閣下,降以溫顏,與之討論經義,或夜分而罷。……(《舊唐書·太宗本紀》)

文學館與秦王府相結合,儼然形成了一個小型的政府機構。李世民利用手中的職權,開設文學館,招攬賢才,秦府十八學士自然而然,也進入到了李世民的視野之中。而且,這十八學士的代表性很廣:

心腹謀臣:如房玄齡、杜如晦。

儒家學者:如陸德明、孔穎達。

能對皇帝李淵產生影響的:蘇世長、顏相時。

代表地方宗法勢力:李守素。

這些人大多是前隋舊臣,也有的是王世充的舊部。用咱們開國領袖的一句話就是——“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如今,十八學士也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投在了秦王李世民門下。

李世民是一個非常善於押寶和投資的人,對於“秦府十八學士”,李世民可是下足了血本。除了要食有魚,出有車;另外,十八學士要一律配享五品俸祿,這不是高薪養廉,而是高薪養謀。同時,李世民又讓當時的著名畫家閻立本,為十八學士畫像,“藏諸凌煙閣,留待後人看”。

以文學館為基礎的“秦府十八學士”,雖然名義上是文學館的成員,但實際上,則是李世民精心營造的一個謀臣班子。這是由十八個精英組成的精英團體,他們共同組成了李世民的智囊團。秦府十八學士也成為了李世民對抗太子集團的主要力量,一個屬於秦王集團的謀臣組織,正式形成了。

半年之中,李世民加封“天策上將”,開設文學館,招攬“秦府十八學士”,度過了一段相當平靜的時光。可是,僅僅享受了半年的平靜時光,河北叛亂突起,再次讓李世民率師遠征,奔向戰場。

根據《舊唐書·劉黑闥傳》的記載,此番掛帥平叛河北,實際是李世民主動爭取而來的,“於是太宗又自請統兵討之”。武德四年(621年)十二月十五日,也就是洺州失守的第二天,李世民主動請纓,毛遂自薦,請求率軍出征,征討劉黑闥。正好,這個時候,唐高祖也想讓李世民掛帥,於是順水推舟,正式派李世民帶兵出征。

對於李世民來講,這些年南征北討,戎馬倥傯,早已是家常便飯。而且,每次出征,李世民都能取得最終的勝利,攜帶著赫赫戰功,凱旋而歸。所以,李世民認為,此次前往河北平叛,肯定會像以往的戰爭一樣,馬到成功。可是,李世民把事情想簡單了。這場戡亂河北的戰爭,將在李世民的戎馬生涯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要知道,此戰與以往最大的不同,它不是針對某一割據勢力的對外征討,而是一場穩定內部的平叛戰爭。平叛當然需要武力,但更重要的是收服人心。李世民在平叛河北的過程中,只重視軍事征服,卻忽視了收服人心的重要性,使得平叛一波三折。因此,李世民在這場戰爭中,將要學到不少東西。

那麼,作為橫掃千軍,一路披荊斬棘的大唐戰神,李世民在率軍平叛河北的過程中,究竟遇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艱難險阻?在這場戰爭當中,李世民又吸取了怎樣的經驗教訓,為他日後開創“貞觀之治”,又產生了什麼影響呢?

先來看一下事態的發展。

李世勣所部全軍覆沒,遭遇慘敗之後,唐王朝對於河北局勢的控制,已經徹底失控了。攻佔相州不久,劉黑闥並沒有消停下來,不斷出兵,接連攻取邢州、趙州、魏州、莘州等地。到了第二年,武德五年(622年)正月初八,東鹽州治中王才藝,殺死刺史田華,以城響應劉黑闥。

同樣也是在這一年,武德五年(622年)正月,劉黑闥兵至相州,自稱漢東王,建元天造,定都於洺州,在河北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政權。劉黑闥稱王,標誌著正式與李唐王朝分庭抗禮,準備長期割據河北。

同時,劉黑闥大封文武,以範願為左僕射,董康買為兵部尚書,高雅賢為右領軍;徵召王琮為中書令,劉斌為中書侍郎。一切典章制度,基本模仿竇建德時期。並且,眾人一致認為,若論軍事指揮,劉黑闥要比竇建德略勝一籌:

竇建德時文武悉複本位。其設法行政,悉師建德,而攻戰勇決過之。(《資治通鑑》)

同年正月,李世民率領大軍,進入河北,直面劉黑闥叛軍。那麼,面對全境淪陷的河北,以及氣勢正盛的河北叛軍,用兵如神的秦王李世民,又會採取怎樣的戰法,戰術,擊敗叛軍,收復失地?

最初,李世民親率唐軍主力,剛剛進入河北時,前鋒兵馬率先抵至獲嘉。此時,劉黑闥和叛軍主力,都駐紮在相州,攻克相州還不到一個月。因此,劉黑闥萬萬沒有想到,李世民的速度竟然這麼快。更何況,劉黑闥曾經在竇建德麾下效力,肯定是領教過李世民的厲害。李世民來到河北,這場仗怕是不好打了。

經過慎重思考,劉黑闥一狠心,覺得李世民進軍神速,且相州剛剛攻佔,不利於長期堅守,抵禦唐軍;如果死守相州,勢必會被李世民重兵圍困,難以抵擋。於是,劉黑闥作出決定,放棄相州,撤軍退保洺州。

劉黑闥主動放棄相州,李世民認為,機會難得。武德五年(622年)正月十四日,李世民指揮唐軍,一舉收復相州,進軍肥鄉。緊接著,李世民率軍一路追擊,兵臨洺州,在洺水縣安營紮寨,對洺州形成威逼之勢。

就在這時,為了策應李世民攻擊叛軍,幽州總管羅藝率領所部數萬兵馬,南下與李世民會師,共同討伐劉黑闥。之前,叛軍進攻河北時,羅藝被劉黑闥、高開道打得丟盔棄甲,被這兩個叛賊耍著玩,損失慘重。所以,羅藝一直心有不甘。此次,李世民大軍討逆,羅藝覺得機會來了,主動出兵配合,夾擊劉黑闥,準備一雪前恥。

原本,對付一個李世民,就已經夠劉黑闥喝一壺了;現在,又來了一個羅藝,有點讓他力不從心。為了避免陷入李世民、羅藝的南北夾攻,劉黑闥決定收縮戰線,主動放棄相州,退保洺州。

與此同時,劉黑闥留下一萬兵力,命左僕射範願鎮守洺州,自己則率領主力,秘密北上,攔截羅藝所部,阻止其與李世民會師。對於劉黑闥的意圖,唐軍的情報非常靈通,將他的動向打探得一清二楚,李世民當然不會讓劉黑闥得逞。於是,李世民將計就計,給劉黑闥佈下了一個“疑兵之計”。

當天夜裡,叛軍宿營於沙河縣。李世民派遣永寧令程名振,攜帶著六十面大鼓,悄悄潛入洺州城西二里的一處河堤上。而後,程名振命令軍卒,猛擊大鼓,聲震如雷,連洺州城內的地面都隨之抖動。

聽到城外鼓聲大作,留守洺州的範願,大為驚懼,以為唐軍夜襲洺州。慌亂之下,範願立即派人馳告劉黑闥。劉黑闥擔心洺州有失,遂停止北上,留下一萬兵馬,由弟弟劉十善、行臺張君立帶領,進攻鼓城,截擊羅藝;劉黑闥本人則率部南下,回師洺州。就這樣,李世民略施小計,就迫使劉黑闥半路折回。

一月三十日,羅藝與劉十善、張君立對峙於易州徐河,雙方展開了一場大戰。劉十善、張君立只有一萬兵馬,而羅藝坐擁數萬精兵,哪裡是羅藝的對手!不出所料,劉十善、張君立大敗,損兵八千人:

夜,宿沙河,程名振載鼓六十具,於城西二里堤上急擊之,城中地皆震動。範願驚懼,馳告黑闥;黑闥遽還,遣其弟十善與行臺張君立將兵一萬擊藝於鼓城。壬子,戰于徐河,十善、君立大敗,所失亡八千人。(《資治通鑑》)

隨著劉黑闥分兵北上的失敗,阻截羅藝的計劃,也無疾而終。就在此時,叛軍內部也出現了分化。武德五年(622年)正月底,趁著劉黑闥北上之際,其手下大將李去惑等人,控制了洺水縣城,據城降唐。

洺水縣位於劉黑闥的大後方,東接漳水,西臨洺水,緊緊粘連著叛軍後方數個軍事據點,戰略位置極其重要。唐軍佔據洺水縣,等於直接切斷了劉黑闥的後方糧道,有利於從背後包抄叛軍。

洺水縣降唐,李世民憑藉多年征戰的經驗,敏銳地捕捉到,這是一個稍縱即逝的戰機。當務之急,唐軍應該迅速搶佔洺水縣,繞開劉黑闥主力,直插敵軍後方,將其攔腰斬斷。為此,李世民命令麾下大將彭國公王君廓,率領一千五百騎兵,火速進駐洺水縣,與降將李去惑共同守城。

聽聞唐軍佔領洺水縣,劉黑闥心急如焚。要知道,洺水縣對劉黑闥尤為重要,唐軍控制洺水縣,將會徹底截斷叛軍後路。因此,無論如何,洺水縣絕不能落入唐軍之手,必須要奪回來。

武德五年(622年)二月,劉黑闥率領叛軍主力,反攻洺水縣。李世民收到戰報後,立刻派遣大將秦瓊,率領五千精騎,事先埋伏在劉黑闥的必經之路上,半路伏擊叛軍,準備打掉這一路叛軍。

二月十一日,劉黑闥大軍行至列人縣,遭到秦瓊五千精騎的伏擊。起初,由於秦瓊兵力太少,架不住叛軍人多勢眾,略微落了下風。但是很快,一支唐軍伏兵,突然從漳水掩殺而來,猛攻劉黑闥的側翼。秦瓊抓住機會,順勢反擊。在兩支唐軍的奮力突擊下,劉黑闥大敗。敗退之後,劉黑闥連夜趕赴洺水縣,並實施了包圍。

六天之後,武德五年(622年)二月十七日,李世民率軍收復邢州。又過了兩天,井州人馮伯讓主動獻上城池,歸降李唐。唐軍在南線戰場,由於李世民的正確指揮,取得了較為不錯的戰果,連克相、邢、井三州,佔據洺水縣,並伏擊了劉黑闥主力,令其軍力受損,給了他起兵以來的當頭一棒。

再來看看北線戰場的情況。

徐河一戰,羅藝擊敗劉十善、張君立的一萬叛軍後,迅速揮兵南下,於武德五年(622年)二月二十四日,先後收復了定、欒、廉、趙四州,生擒了劉黑闥的尚書劉希道。然後,羅藝率領所部,成功與李世民會師於洺州,兩路大軍合兵一處,順利實現了南北對進。此時,劉黑闥的北線防禦,被徹底摧毀,南線岌岌可危。

自打李世民進入河北以來,一路攻城略地,斬將搴旗,僅僅一個月,便打得劉黑闥節節敗退,進展非常順利。如果照此態勢下去,平定河北叛亂,應該是輕而易舉,猶如探囊取物的事情。

可是,戰況卻遠遠沒有那麼順利。接下來,李世民遇到了自進入河北以來最艱苦的一場惡戰——洺水守衛戰。在這場守城之戰中,唐軍將士浴血苦戰,付出了較大的犧牲與代價。不僅如此,在這場激戰中,一員唐軍軍中驍勇善戰,勇冠三軍的猛將,也因此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就是少年勇將羅士信。

那麼,洺水守衛戰究竟是一場怎樣的戰鬥,能讓唐軍付出這樣巨大的代價,並讓猛將羅士信殞命疆場?

前文說過,洺水縣降唐,李世民抓住機會,派遣大將王君廓,率領一千五百騎兵,快速入城,與當地守軍共同防衛。由於洺水縣位置突出,劉黑闥企圖重新奪回,結果半途遭遇唐將秦瓊的伏擊,傷亡慘重。兵敗之後,劉黑闥糾集殘餘兵力,連夜行軍,包圍了洺水縣城,準備大舉圍攻。

這個時候,劉黑闥兵力折損嚴重,人數不佔優勢。所以,他的想法是,必須儘快攻下洺水縣,速戰速決。而此時,李世民也看出了劉黑闥這種急躁的心理,打算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疲敵之計。李世民準備利用洺水縣的地形優勢,拖住劉黑闥主力,逐漸消耗叛軍的有生力量,從而一舉擊破。

應該說,李世民的想法還是不錯的。只要唐軍能夠守住洺水縣,頂住叛軍的攻勢,就能從根本上扭轉戰局,贏得最終的勝利。可是,戰役的實際情況,卻與李世民的軍事部署大相徑庭。

怎麼回事呢?問題出在了洺水縣的地形上。總的來說,洺水縣的地形,還是非常利於唐軍堅守的。根據史書記載,洺水縣易守難攻,城池四周盡是水域,水寬超過了五十步,水深三、四尺,是一條天然的軍事屏障。這樣的地形,劉黑闥想要大舉攻城,還是相當困難,一時很難突破。

當時,劉黑闥的主力,駐紮於洺水縣東北。為了突破水域攔截,劉黑闥命人修建了兩條甬道,企圖將甬道修到洺水縣城城下,用以攻城。這個時候,李世民率主力趕到,三次派兵攻擊叛軍,意欲摧毀甬道。可惜,唐軍三次進攻,三次皆被劉黑闥擊退,未能成功破壞敵軍甬道:

劉黑闥攻洺水甚急。城四旁皆有水,廣五十餘步,黑闥於城東北築二甬道以攻之;世民三引兵救之,黑闥拒之,不得進。(《資治通鑑》)

這樣一來,唐軍無法從外圍突破,李世民不免有些擔心,他擔心城裡的王君廓,守不住洺水縣,頂不住劉黑闥的攻擊。面對這樣的情況,李世民急忙召集諸將,商議對策。會上,李世勣說道:“若甬道達城下,城必不守。”李世勣分析,一旦叛軍的甬道修成,直通城下,則洺水縣城一定抵擋不住劉黑闥的進攻。

關鍵時刻,行軍總管、郯勇公羅士信挺身而出,主動向秦王李世民請纓,願意代替王君廓,堅守洺水縣。羅士信是一員猛將,李世民相信,以羅士信的勇猛,守住洺水縣,應該不成問題。

於是,李世民登上洺水縣城南的一座高冢,用令旗發出訊號,命王君廓率部突圍。接到旗語指令後,王君廓立即率領部眾,從南門奮力突圍。但是,南門叛軍重兵封鎖,王君廓的第一次突圍,以失敗告終。南門突圍失敗後,王君廓轉而從北門拼死力戰,最終潰圍而出。其後,羅士信趁機率領兩百精兵,進入洺水縣,接替王君廓。

事實上,李世民以羅士信頂替王君廓,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以洺水縣為誘餌,牢牢吸住劉黑闥主力,逐漸拖垮他們;然後,趁叛軍兵困馬乏之際,發起突襲,一戰破敵。為了爭奪洺水縣城,雙方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

眼見李世民大軍慢慢逼近洺水縣,劉黑闥內心焦灼萬分。如果再不能奪下洺水縣,他將會輸掉整個戰爭。這個時候,劉黑闥徹底紅了眼,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攻下洺水縣。根據史書記載,劉黑闥修好甬道後,不分晝夜,猛攻洺水縣,連續攻了八天八夜,發瘋似地直撲洺水縣。

面對劉黑闥的瘋狂進攻,羅士信帶領麾下兩百精兵,拼死抵抗,堅守城池,一次次打退叛軍的進攻。在此期間,李世民曾經試圖多次派兵救援。奈何,天公不作美。當時,正值大雪天氣,大地冰封,道路阻塞,唐軍無法及時增援,導致叛軍攻勢越來越猛,羅士信只能孤軍作戰。

雖然羅士信拼死守城,但畢竟敵眾我寡,手上只有兩百甲兵,面對數倍於己的叛軍,又無外援;最終,羅士信苦苦堅守八天後,寡不敵眾,於武德五年(622年)二月二十五日,洺水縣城失陷,羅士信被俘。

羅士信驍勇善戰,武藝高強,是聞名天下的瓦崗英雄,唐軍軍中的少年勇將。因此,劉黑闥想要招降羅士信,讓他為自己所用。誰知,羅士信一身傲骨,誓死不降,反而對劉黑闥破口大罵,最後被劉黑闥殺害,年僅二十歲。一代少年戰將羅士信,為了大唐王朝的統一大業,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在隋末唐初的風雲亂世中,羅士信俠肝義膽,勇冠天下,曾經與秦瓊、程咬金、李世勣等人聚義瓦崗,共同反抗暴政;也曾經為了大唐出生入死,衝鋒陷陣,譜寫下了一首首瑰麗的英雄壯歌。可惜最終,“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在勝利的前夕,羅士信壯烈犧牲,這也是他作為一個軍人,最好的人生歸宿。

羅士信遇害,李世民痛失愛將,悲痛不已。後來,唐軍收復洺水縣城,李世民派人找到了羅士信的屍體,滿足了他生前的心願,將羅士信與老上級裴仁基,合葬於洛陽北邙山,追諡為“勇”。

羅士信生前,一直非常懷念老上級裴仁基,感念裴仁基的知遇之恩。可是,裴仁基被王世充所害,身首異處。後來,唐軍攻克洛陽,羅士信用家財收斂了裴仁基的屍骨,葬於北邙山。而且,羅士信不斷對其他人說,我死後,也要葬在這裡。因此,李世民滿足了愛將生前的需求,將羅士信葬在裴仁基的墓旁:

太宗聞而傷惜,購得其屍,葬之,諡曰勇。士信初為裴仁基所禮,嘗感其知己之恩,及東都平,遂以家財收斂,葬於北邙。又云:“我死後,當葬此墓側。”及卒,果就仁基左而託葬焉。(《舊唐書·羅士信傳》)

在與劉黑闥叛軍最後階段的較量中,唐軍丟失了洺水縣,還犧牲了猛將羅士信,這對李世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同時,李世民也發現了,劉黑闥已是強弩之末。此次攻陷洺水縣,劉黑闥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即使佔領了洺水縣,也未必能長期固守。針對這種現象,李世民決定,反攻洺水縣。

果然,洺水縣失守四天後,武德五年(622年)二月二十九日,李世民組織唐軍,進攻叛軍,重新奪回洺水縣城。也就是說,劉黑闥僅僅佔領了洺水縣四天,就被唐軍奪了回去。這一次,劉黑闥再也無力反擊,只得撤出洺水縣。

唐軍奪取洺水縣,意義重大,等於在劉黑闥的後方插入了一把利劍,切斷了劉黑闥與其它據點之間的聯絡,徹底截斷了叛軍後路。同時,也標誌著戰役到了最後時刻,雙方的決戰一觸即發。

武德五年(622年)三月,李世民與羅藝合兵,駐紮於洺水以南,同時分兵屯於洺水北岸。此時,劉黑闥的主力,駐兵洺水以北,兩軍隔洺水對峙。直到這個時候,戰爭的主動權,又回到了李世民手中。李世民再次使出“疲敵之計”,打算拖垮叛軍。他曾經憑藉這個戰術,先後擊敗過薛仁杲、劉武周、宋金剛、竇建德數個強敵。

李世民的原則是,無論劉黑闥怎樣派兵挑戰,唐軍將士一律固守營壘,堅壁不戰。並且,李世民另外派遣一支奇兵,襲擊劉黑闥的後方糧道。當時,劉黑闥主要的糧草補給,都是從冀、貝、滄、瀛四州運輸而來。結果,唐將程名振率領千餘兵馬,半路伏擊,沉其舟,焚其車,成功破襲了叛軍的後方補給線。

兩軍對峙的過程中,期間發生了幾次軍事交鋒。比如,武德五年(622年)三月十一日,劉黑闥任命大將高雅賢為左僕射,軍中舉行盛宴慶賀。趁著叛軍大宴,戒備鬆懈,李世勣帶兵逼近敵營,準備發起突襲。

看到唐軍襲營,高雅賢藉著酒勁,上馬單騎追趕李世勣。不料,半路上,李世勣的部將潘毛,突然從斜刺裡殺出,一槊將高雅賢刺於馬下,高雅賢身負重傷。左右一看高雅賢墜馬,趕緊上前,扶著高雅賢回營。但是,沒等到達營地,高雅賢因為傷情嚴重,不治身亡,叛軍折損了一員大將:

壬辰,黑闥以高雅賢為左僕射,軍中高會。李世勣引兵逼其營,雅賢乘醉,單騎逐之,世勣部將潘毛刺之墜馬;左右繼至,扶歸,未至營而卒。(《資治通鑑》)

雙方打打停停,互相較量。就這樣,李世民與劉黑闥二人,在洺水兩岸整整相持了六十多天。李世民不愧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還真沉得住氣。六十多天的對峙,不管劉黑闥如何挑釁,李世民依舊紋絲未動,穩如泰山。

問題是,李世民沉得住氣,劉黑闥卻沉不住氣了,再這麼耗下去,必敗無疑。劉黑闥於是決定主動出擊,扳回一局。正好當時,李世勣不斷偷襲叛軍大營,劉黑闥就準備拿李世勣開刀。

一天夜裡,劉黑闥集結兵馬,大舉夜襲,直攻李世勣軍營。李世民得報後,當即率領一支輕騎,從背後掩殺,直擊叛軍側後,救援李世勣部。儘管李世民出其不意,突然襲擊敵軍背後。可終究唐軍兵少,架不住劉黑闥人多,很快,李世民陷入了叛軍的重重包圍之中,危在旦夕。

幸運之神總是會眷顧李世民。危急時刻,一員猛將衝破包圍,前來營救秦王李世民,誰呢?尉遲敬德。

只見,尉遲敬德帶領一隊銳士,殺入重重包圍,及時趕到,一舉擊穿敵軍陣線,掩護李世民突圍。趁著敵陣出現缺口,李世民與堂弟略陽公李道宗,合力衝出包圍。此戰,劉黑闥夜襲失敗,損失巨大。

經此一戰,李世民清晰地發現,劉黑闥越來越按捺不住了,急於速勝。轉眼,到了武德五年(622年)三月下旬,唐軍切斷劉黑闥的糧草補給線,已經整整一個月了。這個時候,劉黑闥軍中極度缺糧。所以,李世民認為,劉黑闥缺糧,肯定會焦躁不安,必率軍前來決戰,這正是圍殲叛軍的良機。

到了此時,李世民打算正式收網。此次,李世民為最後的決戰,研製出了一種新的戰術——水攻,效仿當年關羽關雲長“水淹七軍”,大破曹軍于禁、龐德。數百年後,李世民重新上演一出新的“水淹七軍”。

如何水淹叛軍呢?李世民有辦法,他命人在洺水上游築造堰壩,阻斷上游河水,降低下游水位,以便叛軍進入包圍圈。而且,李世民囑咐負責留守堤壩的官員:“待我與賊戰,乃決之。”等我的命令,只要我和叛軍正面交戰,你們立刻掘開堤壩,開閘放水,水淹敵軍,爭取一戰而勝。

不出李世民所料,武德五年(622年)三月二十六日,劉黑闥孤注一擲,率領兩萬步騎,南渡洺水,逼近唐軍營寨,主動發起進攻。面對劉黑闥的主動進攻,李世民首先派出一支唐軍輕騎,迎擊叛軍。

然後,李世民親率一隊玄甲軍精騎,攻擊劉黑闥的騎兵部隊。經過一番激戰,在玄甲軍的強大碾壓之下,敵軍騎兵被殺得潰不成軍。李世民憑藉一支精騎,大破劉黑闥一萬騎兵主力,力挫叛軍。

大破叛軍騎兵後,李世民迅速調轉槍頭,集中唐軍騎兵主力,猛攻劉黑闥的步兵。此時,劉黑闥的騎兵,基本上損傷殆盡,而唐軍則以騎兵攻擊其步兵,那根本不是打仗,而是一場徹徹底底的絞殺。

李世民指揮騎兵,圍剿劉黑闥的步兵主力。根據史書記載,唐軍騎兵乘勝以戰馬踐踏、蹂躪叛軍步兵,劉黑闥率眾拼命抵抗。當時,戰況極其慘烈,從中午一直打到黃昏時分,激戰數合。

戰況最激烈的時候,李世民座下戰馬“捲毛騧”,在作戰中,中箭犧牲。這匹“捲毛騧”,也是唐太宗“昭陵六駿”之一。按照李世民的說法,洺水之戰,“捲毛騧”身中八箭,前面六箭,背部兩箭,傷重而死。李世民對於這匹戰馬的評價,也是相當得高:

月精鞍轡,天駟橫行,弧矢載戟,氛埃廓清。(《六馬圖贊》)

終於,一番血戰下來,劉黑闥漸漸支撐不住了。此時,劉黑闥麾下部將王小胡,對劉黑闥說:“智力盡矣,宜早亡去。”於是,劉黑闥與王小胡,私自拋下部眾,趁亂遠遁而去。劉黑闥跑了,他手下的萬餘部眾,還被矇在鼓裡,不知道劉黑闥已跑,依舊繼續和唐軍苦戰,甘當戰場的炮灰。

這個時候,李世民覺得,時機差不多了。接著,李世民下令給守壩的官員,掘開洺水上游的堤壩。頃刻間,大水一瀉千里,湧入敵陣,水深一丈有餘。頓時,上萬叛軍淹沒于波濤洶湧的大水之中,敵軍陣營,變成了一片澤國。另一方面,李世民水灌敵營,也截斷了叛軍北逃之路,令其陷入絕境。

這樣一來,叛軍插翅難逃,瞬間全線崩潰,紛紛敗退至洺水岸邊,被唐軍消滅得乾乾淨淨。此戰,唐軍斬首一萬餘級,數千人溺死於河中。最終,李世民取得了洺水之戰的終極勝利:

黑闥窘急求戰,率步騎二萬,南渡洺水,晨壓官軍。太宗親率精騎,擊其馬軍,破之,乘勝蹂其步卒,賊大潰,斬首萬餘級。先是,太宗遣堰洺水上流使淺,令黑闥得渡。及戰,乃令決堰,水大至,深丈餘,賊徒既敗,赴水者皆溺死焉。黑闥與二百餘騎北走突厥,悉虜其眾,河北平。(《舊唐書·太宗本紀》)

洺水之戰,劉黑闥主力損失殆盡,敗得一塌糊塗。遭遇失敗的劉黑闥,只好與部將範願等人,帶領兩百騎兵,北走突厥。在這場戰役中,李世民巧妙利用水攻,掘開洺水堰壩,水淹叛軍,最終贏得了戰爭的勝利。河北叛亂,得以平息下去。

透過洺水之戰,李世民率領唐軍,成功擊潰劉黑闥主力,打敗了河北地區最大的一股反叛勢力,為李唐平定河北、山東之亂,開啟了一個很好的局面。但是,戰爭卻並沒有結束。劉黑闥雖然敗了,但另外一股叛軍勢力,依舊存在,這就是佔據徐、兗二州的徐圓朗。所以,李世民的下一步,便是消滅徐圓朗。

前文說過,劉黑闥起兵作亂,徐圓朗上躥下跳,是第一個響應叛亂的割據勢力。在整個河北叛亂中,徐圓朗一直充當劉黑闥的得力打手、頭號幫兇。之前,李世民的主要精力,全部放在對付劉黑闥上,沒來得及顧上徐圓朗。現在,劉黑闥落敗,河北初步平定,李世民能夠騰出手來,收拾徐圓朗。

再來說說徐圓朗。

當初,徐圓朗選擇與劉黑闥結盟,主要的原因,覺得劉黑闥是一個“潛力股”,有投資前景。可是,劉黑闥現在失敗了,徐圓朗不想竹籃打水一場空,準備及時“止損”。因此,徐圓朗開始尋找下一個合作的物件。這個時候,一個名叫劉復禮的河間人,向徐圓朗推薦了一個人選,——劉世徹:

有劉世徹者,其人才略不世出,名高東夏,且有非常之相,真帝王之器。將軍若自立,恐終無成;若迎世徹而奉之,天下指揮可定。(《資治通鑑》)

徐圓朗聽後,認為劉復禮說得頗有道理,便派劉復禮前往浚儀,迎接劉世徹,欲擁立劉世徹為新主。就在此時,有人卻站出來勸說徐圓朗,擁立劉世徹,無疑是為他人作嫁衣裳,並舉出了李密和翟讓的先例,提醒徐圓朗;與其擁立劉世徹,費力不討好,倒不如趁機奪了他的兵權,收編其部眾,壯大自身力量:

將軍為人所惑,欲迎劉世徹而奉之,世徹若得志,將軍豈有全地乎!僕不敢遠引前古,將軍獨不見翟讓之於李密乎?(《資治通鑑》)

就這樣,徐圓朗馬上改變了主意,準備利用劉世徹的影響力,奪取兵權,收編部眾,然後再卸磨殺驢,除掉劉世徹。不久,劉世徹帶著數千部眾,前來面見徐圓朗。沒想到,徐圓朗連面都不露,只是讓人將他召入城中。劉世徹感到,情況不妙,想要逃走。但轉念一想,這是徐圓朗的地界,逃是肯定逃不掉的,只好硬著頭皮,入城謁見。

劉世徹一入城,立刻就被徐圓朗奪了兵權,並任命為司馬,出使譙、杞二州,利用他的影響力,招降二州。果然,由於劉世徹在當地甚有名氣,譙、杞二州,紛紛歸降徐圓朗。兵權、地盤都收歸徐圓朗囊中,劉世徹也就沒有什麼利用價值了。於是,徐圓朗過河拆橋,猶豫都沒猶豫一下,便殺掉了劉世徹。

由此可見,徐圓朗是一個典型的投機分子,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這樣的人,必然是擋在唐王朝一統天下道路上的絆腳石,一定要除掉。故而,打敗劉黑闥後,消滅徐圓朗勢力,自然要提上了議事日程。

到了武德五年(622年)四月,洺水之戰剛剛結束,李世民即刻整頓兵馬,準備從河北出兵,攻打徐圓朗。碰巧此時,長安傳來詔令,唐高祖李淵急召李世民回京,聽他當面彙報戰況。接到父親的傳召,李世民不敢耽擱,將軍隊暫時交給齊王李元吉統領,快馬加鞭,趕回長安。

回到長安後,李世民當面向唐高祖彙報戰況,陳述攻打徐圓朗的具體作戰計劃。聽完李世民的彙報,唐高祖同意了他的軍事計劃,決定派李世民出兵平定徐圓朗。得到父親的許可後,李世民連夜返回前線,趕赴黎陽,集結大軍,向濟陰挺進,兵鋒直指徐圓朗的勢力範圍,揮師征討。

武德五年(622年)七月,李世民親率唐軍主力,大舉進攻徐圓朗。在李世民的帶領下,唐軍一路勢如破竹,連下十餘城,聲震淮、泗。徐圓朗下轄的主要城邑,盡數被唐軍攻佔,徐圓朗獨木難支:

時徐圓朗阻兵徐、兗,太宗回師討平之,於是河、濟、江、淮諸郡邑皆平。(《舊唐書·太宗本紀》)

此時,李世民覺得,徐圓朗已經是秋後的螞蚱,掀不起什麼大浪了,這次征討淮、泗的目的,也算是達到了。平定徐圓朗之亂,只是時間問題。因此,李世民留下淮安王李神通、行軍總管任瑰、名將李世勣等人,繼續將兵圍擊徐圓朗;自己則於武德五年(622年)七月初六,班師回京,結束了平叛河北的征戰。

應該說,在河北局勢一發不可收拾的情況下,李世民憑藉過人的軍事指揮才能,力挽狂瀾,扭轉了唐朝河北戰場的頹勢。李世民於武德四年(621年)十二月中旬,率師出征河北,到武德五年(622年)三月下旬,發起“洺水之戰”,大破劉黑闥主力。緊接著,李世民乘勝出擊,重創徐圓朗所部。

也就是說,李世民僅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連克劉黑闥、徐圓朗兩股悍匪,迅速鎮壓下了河北、山東的反叛勢力,初步平定了河北叛亂。坦白地講,如果沒有李世民,沒有李世民大開大合,天馬行空的軍事手腕,唐軍不可能這麼快擊敗叛軍。對於李唐王朝初步平定河北,李世民的卓越功績,不可否認。

關鍵問題是,這時的李世民,已經功蓋天下,威加四海,到了賞無可賞,封無可封的地步了。一年以前,因為攻克洛陽,消滅王世充、竇建德兩大政權,李世民為唐王朝立下了不世之功,加封“天策上將”,位在王公上。並且,李世民又掌管著陝東道、益州道兩大行臺,手握全國兵權,成為了大唐王朝名副其實的軍事領袖。

本來,攻克洛陽,已經是李世民人生事業、軍事生涯的巔峰。沒有想到,繼洛陽之戰後,李世民率軍平叛河北,再次立下赫赫戰功,“洺水之戰”,大破劉黑闥叛軍主力,橫掃河北、山東。所以,擊敗劉黑闥、重創徐圓朗後,對於威震天下,叱吒風雲的李世民,唐高祖李淵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封賞這個二郎。

但是,有功不賞,也不符合規矩。最終,經過一番權衡,唐高祖決定授予李世民一個頭銜。武德五年(622年)十月,唐高祖下詔,秦王李世民領左、右十二衛大將軍之銜,歸秦王所屬:

禦侮折衝,朝寄尤切,任惟勳德,實佇親賢。天策上將太尉領司徒尚書令陝東道大行臺益州道行臺尚書令雍州牧涼州總管左右武候大將軍上柱國秦王世民。宇量凝邈,志識明劭,爰始締構,功參鼎業。廓清秦隴,茂績以彰,戡定周韓,戎威遐暢。河朔餘寇,取若拾遺,濟代逋誅,克同振朽。宣風都輦,綜務朝端,政術有聞,綱目斯舉。宜加襃寵,式兼常秩,總攝戎機,望實惟允。可領左右十二衛大將軍,餘並如故。(《全唐文·秦王領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制》)

十二衛大將軍,始設於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每衛一員,正三品。其主要職責,總領衛府事,並統諸鷹揚府。唐朝建立後,其主要職責,負責掌管宮禁宿衛、巡警、儀仗,統領內、外府兵,多以宗室成員或武臣擔任。李世民領左、右十二衛大將軍之銜,等於掌握了宮禁衛戍之權。

從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劉黑闥興兵作亂,到武德五年(622年)三月,“洺水之戰”,李世民掘開洺水堰壩,水淹敵軍,擊潰劉黑闥主力。整整九個多月,劉黑闥將河北攪得天翻地覆。終於,在李世民的雷霆攻擊下,兵敗如山倒,逃往突厥。亂了九個月的河北地區,迎來了短暫的初步平靜。

那麼,洺水之戰,李世民大破劉黑闥主力,是否代表河北叛亂就此平息呢?當然不是。李唐王朝平叛河北,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洺水之戰的勝利,於唐朝而言,只是一場短暫的勝利。

就在李世民重創徐圓朗部,班師回京之前,剛剛平定的河北,又生波瀾。原來,自洺水之戰慘敗,劉黑闥逃亡突厥,在突厥的幫助下,竟然奇蹟般的死灰復燃,再次起兵叛亂。面對死灰復燃的劉黑闥,唐高祖李淵又將如何應對?

第二次戡亂河北,李淵又為什麼要臨陣換將,沒有委派用兵如神的秦王李世民,繼續率軍出征,而是命許久沒有領兵的太子李建成,討伐叛軍?那麼,久未上陣的太子李建成,又是如何對付劉黑闥、徐圓朗、高開道等反叛勢力?平定河北叛亂,對於李唐王朝一統天下的大業,又起到了怎樣的影響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