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臣願為皇太孫赴湯蹈火
章節報錯
曹國公留下。
朱允熥的聲音傳入眾人的耳中,李景隆身子微微一顫。
他們都走了,皇太孫就留下自己一個人。
一絲不妙的感覺,在李景隆的心頭閃現而出。
常升等人則是不加停留,紛紛起身,躬身告退。
還未等他們做出小書房。
朱允熥已經開口道:“曹國公坐鎮中軍都督府,可是將中軍都督府管的甚好啊!賊人在這應天城來去自如!”
李景隆要倒黴了!
出門之前,聽到皇太孫這一番話的常升、藍玉等人,心中如是想著。
只是誰讓李景隆偏偏是管著中軍都督府的。
這個鍋活該是要他去抗的。
幾人再不停留,魚貫而出,還要趕回家交代兩聲,便要遵照諭令各入京營整頓操練起來。
而被留在小書房裡的李景隆,已經是徹底的慌了神。
自己猜測的果然沒錯。
早知如今,當初他就不該接下中軍都督府的差事。
跪在地上一直就沒有起來的李景隆,再不多想,當即伏地叩首。
聲音也變得悲壯了起來。
“罪臣死罪,往日依仗先父餘蔭,深受皇恩,為陛下執掌中軍都督府,卻因不察,生了賊人從京師數十萬大軍眼皮子底下潛逃而出的事情來。罪臣難辭其咎,任憑皇太孫責罰懲處!”
李景隆這時候說的是義正言辭,好似一副要康慨赴義,承擔一切罪責的模樣。
可朱允熥卻是目光幽幽的盯著他,細不可聞的哼哼了兩聲。
這貨倒是個機靈的。
請罪還不忘扯出早已薨逝了的先曹國公李文忠來。
那是老爺子的親親外甥。
這時候說這話,可不就是在求饒,希望自己看在已故曹國公的情分上,饒恕了他。
朱允熥則是開口道:“陛下的秉性你是知曉的,眼裡容不得沙子,誰做錯了事,就要接受懲罰。昨日生的事情,孤先前也與爾等說明了,陛下是準備殺人的,要殺誰,你也該明白。”
李景隆這時候哪裡敢不明白。
自己現在可不就因為執掌中軍都督府,被皇太孫留在這裡。
中軍都督府乃是負責京師、直隸等地衛所官兵的。
昨日應天城出了那等事情,皇帝老爺子想要殺人,也是想殺他的。
李景隆抬起頭,雙眼已經是紅了起來。
“是罪臣辜負了聖恩,辜負了太子爺當年的教導,也辜負了皇太孫的期望。便是奪職削爵,也難以開脫了臣的罪責。”
若不是心中明白今天的目的,朱允熥差點就要裝不下去,爆笑出聲。
他再看著李景隆的時候,只覺得這位大明國公,不說有沒有真本事,這機靈變通的勁頭,卻是足足的厲害。
朱允熥哼哼著:“奪職便能了事?先曹國公為國征戰,這個國公是先曹國公掙回來的,不論是陛下還是孤,都不忍將其削了。”
李景隆聽到這裡,心中不由鬆了一口氣。
只要國公的爵位還在,自己不論受到何等懲處,過些年終究都是能回來的。
然而下一刻,朱允熥卻是沉聲開口:“可你不能以為先曹國公的功績,覺得朝廷不會懲處了你!曹國公的位子你坐不得,朝廷自然可以在李家另尋子嗣,改封過去!”
糟糕!
李景隆後背一陣發涼,自己竟然給這事忘了。
曹國公的爵位要保留,但家中可還有好幾個弟弟啊,朝廷大可將自己削爵,曹國公的名頭封到那幾個弟弟頭上去。
他立馬再次叩拜:“臣死罪,自知無論如何都難以為昨日之事開脫。便是降為一名兵丁,去到邊疆為大明戍邊殺敵,也消除不了臣的罪責。臣便是戰死沙場,也無言面見先父。”
曹國公的爵位不能丟了,不然自己真的就是死了都沒臉去見父親。
為了能抱住曹國公的爵位,李景隆已經不顧一切,就是今天被奪了身上所有的官職,貶黜成一介小兵,發配到邊疆戍邊,也好過奪爵。
朱允熥則是嘴角微微一樣,目光澹澹的掃向李景隆:“曹國公就算是當一個普通士卒也願意?”
這話是還有機會!李景隆心中想著,深吸一口氣抬起了頭。
“回皇太孫,莫說是一介普通士卒,便是皇太孫將成罰入邊疆,去為前線將士餵馬,臣也無怨無悔。”
這是承諾的話,隨後李景隆再進一步補充道:“只要能密佈臣所犯之事,臣願為皇太孫赴湯蹈火,便是戰死疆場,馬革裹屍,臣也在所不惜,義不容辭!”
“好!”
朱允熥勐的一拍桌子:“曹國公果然是沒有落了先曹國公的威名!說起來,如今朝中正好有一兵事,屬為艱難,原本孤還心中憂慮,究竟該讓誰去辦……”
說著話,朱允熥的眼睛卻是瞥向了李景隆。
李景隆立馬反應過來:“先父昔年為陛下征戰疆場,乃是抱著視死如歸的念頭。臣雖不才,卻也不願丟了先父的名聲,無論何等艱難,臣義不容辭,絕不後退半步!”
大明朝軍伍之中最艱難的事情是什麼。
還有什麼是能比得過驅除韃辱,年年北征,深入荒漠草原的。
不過是去北方戍邊而已。
李景隆如是想著。
而朱允熥則是沉聲開口道:“倭人大膽,屢屢侵犯東南沿海,今次更是在陛下萬壽節上口出狂言,趁夜潛逃,毫不顧忌大明威嚴。其中,以北朝足利氏逆賊最甚!
陛下以有意,派大軍出海諸軍倭國,與南朝吉野氏聯手,鎮壓清剿北朝!”
領兵渡海去倭國?
李景隆一下就遲疑了起來。
朝廷什麼時候決定要打倭國的?
他全然不知,可一想到皇太孫這話裡話外的意思,都是要自己去領兵去倭國。
李景隆心中就犯難了起來。
那可是要乘坐戰船渡海,才能抵達的倭國啊。
倭國境內情形如何,誰也不清楚。
這次那個倭人能夠在應天十數萬大軍眼皮子底下潛逃出城,誰知道自己去了倭國之後,會不會被倭人悄無聲息的摸到床頭,一刀噶了自己。
到時候身死異鄉,恐怕就連屍骨都回不到大明來。
朱允熥瞧出了李景隆的遲疑。
他澹澹開口:“陛下昨日在問,你家老三是不是頗有先父之風。”
聽到這話。
李景隆一個激靈,渾身一顫。
他當下開口:“國朝有事,宵小之國襲擾大明,臣自請領兵出海,震懾清繳倭國逆賊!上報陛下恩寵,下報先父遺志!”
朱允熥這才滿意的點頭。
“既然曹國公自請領兵出海,協助倭國南朝吉野氏清剿北朝逆賊,為國效力,孤又如何能阻攔。此事便交託於曹國公,萬不可辜負了陛下的厚望,孤的期許!”
李景隆咬咬牙,事情已經答應下來了,再難悔改
他面露堅毅,沉聲許諾:“臣一日不蕩平倭國,一日不還國!待臣掃平倭國,宣揚大明國威,攜得勝凱旋之勢返朝,必到皇太孫面前再行謝罪!”
朱允熥嗯了一聲,揮揮手道:“曹國公既然願領兵出征,如今又何來罪責。只是此次聯手倭國南朝吉野氏,事關重大,尚有諸多事宜,孤還要與你細說,更要為你挑選副將、官員輔左。”
李景隆這時候已經聽之任之,自己都要去倭國了,已經別無所求。
朱允熥則是想了想,揮揮手道:“你且回去,待出征之前,孤再與你詳細交代了。”
李景隆不敢停留,他怕自己再多留一會兒,自己不光要為國賣命,更是要傾家蕩產了。
起身請辭告退,緩緩退出東宮小書房。
朱允熥目光澹澹的看著李景隆退下,目光閃爍了兩下。
今天敲打勳貴,將李景隆這位精與人情往來,善於安營紮寨防守的人弄去倭國坐鎮,已經是全部的目的了。
他是大明的國公,和倭國南朝接觸,是有分量的。而與人打交道,又是他的特長。
大明如今只是幫著倭國南朝穩定局面,然後趁機開採銀礦,並非是真的要用大明的軍隊,去為倭國人的內鬥流血犧牲。
有李景隆在倭國國內虛與委蛇,再派一名大將作為副將,防止真的有了戰事,不至於讓李景隆做出什麼騷操作來。
只是副將的人選,朱允熥到現在還沒有定下來。
畢竟,這直接統領軍隊,在倭國指揮戰事的副將,是比李景隆更重要的角色!
想到這裡,他已經是起了身。
對著身後兩女說道:“我去爺爺那邊說事,今日累著你們在我這站了半天。”
《劍來》
今天讓湯鵲清和沐彩雲在這裡露面,為的也是向藍玉這些人表明,朝堂之上的功勳武將並非只有他們這些人。
湯鵲清和沐彩雲溫柔點頭,福身道:“妾身恭送殿下。”
朱允熥含笑離去。
沐彩雲這時候終於是長長的吐出一口氣,伸手不停的拍著那稚嫩可愛的胸脯。
半響之後,怯生生的目光才從門口收回,看向身邊的湯鵲清:“湯姐姐,皇太孫平日都是在做這些事情嗎?真的好嚇人啊……彩雲都以為,皇太孫剛剛真的要殺人了……”
湯鵲清默默的笑著,趁機上前輕輕的將沐彩雲半抱在懷裡,伸手安撫著她的腦袋。
“皇太孫是陛下定下的人,是大明的監國,和臣子在一起的時候,所用的也只能是帝王之術,御下之道。要讓臣子們心中畏懼,也要讓他們感恩戴德。”
沐彩雲仰著頭,看著溫柔如大姐姐一樣的湯鵲清。
她的臉上多了一團緋紅:“姐姐往後定然會成為最好的皇太孫妃!”
湯鵲清被這突如其來的誇讚奉承給弄得措手不及,嬌嗔著伸手輕輕的拍了一下沐彩雲的腦袋:“死丫頭,什麼話都敢說!”
說著話,湯鵲清已經是伸手向著沐彩雲的腰上撓過去。
沐彩雲立馬跳著腳的躲開,滿臉竊喜:“姐姐饒命。”
……
“李景隆求饒了。”
“孫兒已經與他說清,這一次派他去倭國坐鎮掌總諸事。”
大殿內,趕過來的朱允熥躬身立在老爺子面前,小聲的稟報著先前的結果。
朱元章悠然的飲了一口茶,詢問道:“這次用兵倭國之事,你在和爺爺詳細說一遍。”
………………
就三四天了,還差三百多張月票就到一千張了,各位衣食父母們能不能給個機會衝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