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不一樣的秦淮河
章節報錯
南門大街。
朱高熾目光小心的瞧著自家老爺子。
他話已經說的很明白了,往那邊去就是秦淮河,並非是他們這些人可以任意閒逛的地方。
就算是什麼都沒做,也有礙觀瞻。
更何況今天還有太孫妃和宮裡的娘娘們在。
任亨泰等人亦是默默的將眼神放在了皇帝身上。
皇帝后宮裡的女人不少,可從來就沒有人覺得眼前這位皇帝是個沉迷女色的君王。
甚至於,女色對於這位大明開國皇帝來說,不過是一項任務而已。
一個龐大的宗室,是任何一個君王都應當具備的職責。
朱元璋在眾人目光注視下,卻是冷哼一聲。
這些人樣樣都好,就是從來都會將一件事情以最壞的點出發去做出種種設想。
“俺瞧著那邊不似旁處,更顯光亮,倒是頗為不同,引人一探究竟。”
空氣中,解縉的眼刀子已經是在無聲之中,一下又一下的,快要將鄒學玉給活剮了。
鄒學玉面帶尷尬。
今日裡,他還想著要入宮面聖,可現在皇帝就在眼前,他卻沒有半點想要讓皇帝看到自己的心思了。
只是眼下卻又無奈,先生不替自己出面說話解釋,首輔和其他人大概也是不願說話的。
鄒學玉默默的從人群后面走到了前面。
他心生懊惱,府衙佈置在城中的暗探還是動作慢了一些,就該是在皇帝剛出宮的時候就能發現,然後自己再立馬轉告內閣和朝中部堂。
這樣也好最快的將皇帝給攔在皇城附近。
朱元璋瞧著走到自己跟前的鄒學玉,眼神裡思索了一下,然後臉上露出瞭然的神色:“哦,是咱們的應天知府啊。說起來這城裡城外都是你管著的,那邊是個什麼情形,你也是最清楚的吧。”
那邊實在是太亮了。
亮到朱元璋都覺得稀奇。
能在如此夜晚之下,讓城中有一處這般光亮的地方,可是從未見過的。
鄒學玉壓下尷尬,頷首躬身道:“回……那邊是應天府不久前才與工部一同弄出來的應天城夜燈計劃。臣……先前也理了奏章,送往內閣的。”
自己和應天府,只是與工部共同起草了一個計劃,批准的還是內閣,這事情說到底也不單單是應天府和自己的事情。
鄒學玉抱著有難大家一起擔的準則,直言不諱。
站在他身後的解縉,頓時翻了翻白眼。
這小子,沒發現還有欺師滅祖的潛力啊。
朱元璋卻是眼前一亮:“應天城夜燈計劃?”
鄒學玉點點頭:“是張尚書他們前些日子剛弄出的新技術,以人畜……糞便為原料,深埋地下發酵產生一種氣體,只要透過管道輸送,再加以控制,就能點亮照明四周。
秦淮河……不!夫子廟那邊,平日裡人流眾多,南岸更是晝夜有人,絡繹不絕。也因此,所產生的原料相較別處更多。
所以臣便想著,朝廷新弄出來的技術,若是能多多的用於民生之上,方才是為民造福。便與工部上了奏章,得了準允之後,臣便立馬給弄出來了。
不過我們都是在秦淮河北岸,貢院街那邊做的夜燈。”
鄒學玉極盡思索,好一番解釋,才讓自己說的話更能讓人舒服一些。
他總不能說,因為秦淮河兩岸坐落著一堆河房勾欄,整日裡嫖客無數,夜裡頭更是下榻留宿無數人。
在這裡的人每日拉的屎撒的尿,算得上是應天城裡最多的一塊地方,才將那夜燈計劃給定在貢院街一線的。
最後,鄒學玉還不忘坦白了一句,他做的這樁事情,若是從細節上來說,也是為了照亮貢院街一側的夫子廟、府學、貢院。
“糞便就能點燃照亮?”
朱元璋此刻如同好奇寶寶一樣。
他的目光在眼前的大臣中搜尋了一下。
張二工躬著身,從角落裡走了出來。
他低著頭,小聲提醒道:“陛下,是糞便深埋底下發酵所產生的氣體,透過管道送到需要的地方,透過控制才能安全點燃,照亮街面。”
張二工從一開始就是個純粹的技術人員,這些時日為官,身居帝國尚書一職,倒是讓他多了些不同的見識。
此刻,在保留技術層面以外,他覺得自己已經是很仔細的將技術上的事情,用更直白的方式稟告給了皇帝。
然而註定的是。
朱元璋並沒有關注技術層面的事情,他只關注到,他的工部尚書給他的回答,就是人的糞便能夠透過巴拉巴拉一堆他不懂的手段,然後在夜晚照亮四方。
這才是他最關心的事情。
於是很自然的,朱元璋再次開口道:“這東西既然能點燃照亮,又可否供暖?亦或是,能否讓我大明尋常百姓人家,也都能用上,如此也好省卻百姓冬日裡的柴薪之苦。”
張二工很誠實的點頭道:“按照臣等的測試,是可以做到的。只是此法很是危險,驗證之初……”
當初按照皇太孫給出法子進行驗證,中間可是出了很是讓人再也不願回想的場面了。
那漫天的……
張二工不由的閉上了雙眼。
朱元璋卻是沒來由的緊張了一下:“可是傷亡很重?”
本質上,朱元璋是個善良的人。
他可以對貪官汙吏大開殺戒,卻絕不願意對良善官民有半點的欺壓。
一聽一瞧張二工說的話,和此刻的目光,他便以為是當初為了弄出這個東西,工部下面的人傷亡慘重。
張二工立馬解釋道:“回陛下,並無傷亡。只是這些原料……很容易在地下爆炸,場面很是狼狽……”
經由張二工如此解釋,朱元璋立馬反應過來。
那漫天的……
朱元璋忽然覺得自己鼻子裡產生了一股莫名的氣味,讓他不得不重重的吭出幾道粗氣來。
“沒有出現傷亡便是好事。”
只不過最後,朱元璋懸著的心還是穩穩的落下了。
張二工卻是補充道:“只是如今雖然已經應用到城中民生,卻還是有風險的。所以這也是臣等為何要選址秦淮河附近的原因,便是為了將那儲存原料的地窖,建在河岸邊的地下。如此便是發生不測,也能有河水立即倒灌,減輕不必要的傷亡和損失。”
“去看看。”
朱元璋雙眼閃亮,望著光亮遠超城中別處的秦淮河兩岸,展現出濃郁的興致。
張二工自然是無可無不可的。
倒是任亨泰等人還有心勸諫,卻心知這位皇帝能偷溜出宮,就斷然不可能會聽了他們的勸說。
眾人默默的將目光投向站在皇帝身邊的皇太子。
朱標也很想去秦淮河那邊逛逛,看看這新弄出來的應天城夜燈計劃,現場到底又是個怎樣的模樣。
他輕聲開口:“既然是在貢院街那邊,便過去看看吧。”
太子也開口說要過去。
頓時在場眾人紛紛面色如蠟,卻又無可奈何。
這就好比是集團裡,董事長和總經理都點頭要幹一件事情了。
下面的部門經理,還能有反對的聲音?
除非是不想混了。
沒辦法阻攔偷溜出門瞎逛遊的皇帝一家子,任亨泰只能是將暗帶殺氣的眼神鎖定一旁的應天知府鄒學玉。
“鄒知府。”
任亨泰只是語氣幽幽的呼喚了一聲。
鄒學玉頓時渾身一震,立馬頓足挺胸:“下官這就讓兵馬司和府衙差役前去淨街佈置。”
朱元璋這時候已經是領著一大家子,從南門大街往東牌樓、貢院街那邊走去。
聽到鄒學玉的話,他回頭淡淡說道:“不必如此興師動眾,擾了城中百姓的興致。派了人,把住各處街口即可。俺不信,大明的應天城裡還能有刺王殺駕的事情生出!”
鄒學玉默默應下,轉而安排人手快速趕往秦淮河那邊。
少而。
眾人終於是從南門大街轉到秦淮河岸邊,往貢院那邊過去。
從南門大街轉到秦淮河,需要先轉向東北方向走,然後漸漸繞過兩道彎,便能見到坐落在河邊的夫子廟、府學、貢院等處。
朱元璋一路上興致高昂。
眼前的燈光越發明亮起來,且耳邊也傳來了陣陣轟鳴聲。
那轟鳴聲對於朱元璋來說,很熟悉。
在前方照射過來的燈光照耀下,朱元璋很是高興的看向被點名跟在身邊的張二工:“那是蒸汽機的聲音?”
張二工立馬回道:“是蒸汽火車,臣等特意製造的小一些安置在這秦淮河邊,一來算是為此處多添一些別樣,二來也是為了看看蒸汽火車的執行如何。”
他剛剛解釋完。
前方,映入眾人眼簾裡的,便是那一排光亮無比的燈火,由一根根高有一丈的杆子插在地上,頂端一個帶蓋的四面開窗鐵盒子裡,則有火焰不斷的燃燒著。
明明只是尋常火焰,卻又比之更加明亮。
張二工這時候已經會主動解釋:“盒子頂部裝有反射的東西,能將火光聚集然後反射到外面。”
“當真奇妙……”
朱元璋不由感嘆了一句。
望著眼前這明亮無比的秦淮河,和自己記憶中的模樣早已大相徑庭,周圍一切都猶如白晝,角落裡的一切都能被照亮。
他只覺得奇妙無比。
不單單是朱元璋,就連任亨泰等人這次看到眼前景象,也是分外意外。
倒是人群中,有幾名常來秦淮河的官員,臉上保持著平靜,很顯然是早就知曉這邊現今的樣子。
然而還沒等朱元璋意外完,前頭便已經有一輛縮小了許多的蒸汽火車,發出哐當哐當的聲音,嗚嗚嗚的噴著白色的水蒸氣,從前頭沿著岸邊的鐵軌緩慢的行駛了過來。
火車並非完全封閉,此刻車上還有不少城中老少婦孺,皆是歡聲笑語的坐在車廂裡,看著秦淮河兩岸的風景。
一片祥和景象。
張二工好似是想起了什麼,開口道:“臣原本是想著,在城外上元門那邊修一條直通玄武湖的鐵路,用於驗證是否可行,也為京師貨運增添些助力。
倒是鄒知府當時前來工部,與臣商議這沼氣夜燈一事,一併提議也將火車鋪設在此處。
城中百姓無論何人,皆可無需花費,便能乘坐這火車遊覽秦淮河,也算是一項善政了,全了官府與民同樂的施政之法。”
一旁原本還緊張兮兮的鄒學玉,聽到張二工忽然還誇讚了自己,立馬便從角落裡鑽到了前頭。
“陛下,臣是想著咱們大明的新技術,不單單是要用於軍政之上,若是能多多的用在民生之上,那才是最好的。”
鄒學玉很懂得如何為官,將主題昇華了之後,這才繼續說道:“臣和應天府同僚還準備,接下來將這火車沿著秦淮河,從東水關碼頭一路延伸到西水關那邊,假以時日也能為我應天城再添一道名勝之地。
至於張尚書方才所言上元門碼頭通往玄武湖的鐵路,臣近來也剛剛整理出來,正待這幾日便提交內閣審閱。”
朱高熾正在望著貨車內那一家家的百姓,因為這些新奇的事物,而興奮不已的尋常百姓。忽然聽到鄒學玉這番話,不由回頭淡淡的看了這位應天知府一眼。
真的是個會做官的啊。
今天老爺子瞧著眼前這些東西,他現在就緊接著提出還要修建另一條鐵路,用腳指頭想都能知道老爺子定然是會同意的。
朱高熾甚至該發誓,這個鄒學玉嘴裡那所謂的奏章,根本就是一個字都沒有寫。
果然下一秒。
朱元璋連臉上已經露出不悅的任亨泰都沒有理睬,直接點頭拍板子道:“朕準了,應天府上了奏章,內閣便票擬準允,戶部調撥錢糧,工部出人,將事情儘快辦好了。”
鄒學玉的臉上立馬露出喜悅之色。
他當即拱手彎腰:“臣領旨,謝恩。”
少而。
火車已經在這頭穩穩的停下。
車上自有應天府的差役催促著乘客下車,好給外面等候著的百姓上車乘遊的機會。
至於那些不願下車的人,差役們也不曾理會,畢竟這玩意是不收錢的,官府也早就說過,誰愛坐大可坐上一整日。
朱元璋對此自然也是倍感興趣。
“盡頭是東水關那邊?”
鄒學玉立馬回道:“到東水關河道岔口。”
朱元璋點頭道:“那咱們也坐一坐這火車,到了東水關便下車回宮。”
都已經到了這裡,眾人再無勸說的心思。
而隨著鄒學玉的露面,車上的官府差役也是立馬瞧了出來。
見自家知府在車外這些人裡面,都要躬身作陪,差役自知眼前這些人定然都是朝中大佬,立馬是再也不管車上的乘客如何,一個勁的將這些賴著不走的人趕到後面的車廂裡。
瞬間,一整個車廂便被清空。
朱元璋等人滿懷期待的登上車。
嗚嗚嗚。
秦淮河畔,那一盞盞沼氣燈的照耀下,小火車哐當哐當的開動了起來。
………………
月票推薦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