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政治領袖,必須要有明辨是非懂得取捨的能力。

趙開山意識到眼下最急切的事情就是懲治戰敗的直接責任人,並且把戰敗責任人和自己做出最大程度的切割,不能讓士兵認為戰敗等同於趙開山,趙開山不能背這個鍋。

為此,丟棄士兵逃回來的趙開河與趙玉成就必須要犧牲掉,大鍋要背起來。

強忍各種複雜的情緒,趙開山罷免了兩人的統制官之職,把兩人一擼到底,解除兩人的軍事指揮權,讓他們承擔最直接的後果。

這樣一來一方面可以表示這場戰敗和自己並沒有太大的關聯,自己也很生氣,一方面則可以表示自己繼續抗爭的決心,安撫人心。

這是必須要做出的決定。

當然這還不算,接下來,他還要獎勵李嘯。

“遊奕軍統制官李嘯及時作出應變,阻止金賊繼續進犯,立有大功,重賞!除此之外,轉任背嵬軍統制官,李嘯,背嵬軍交給你統領!”

李嘯雖然沒有得到他的命令就出兵了,但是的確做對了事情,沒有他的及時反應,後果不堪設想。

趙開山無暇顧及李嘯的行為是否妥當,值此關鍵時刻,必須要讓唯一立下戰功擊退金軍的李嘯站出來轉移大家的視線。

背嵬軍是光復軍最精銳的軍隊,雖然損失了兩千多士兵,但是也還是第一精銳,讓李嘯成為統制官取代趙玉成的地位,足以顯示趙開山對李嘯的重視。

如此,李嘯成為大家目前唯一的指望,轉移了部分視線,趙開山也因此暫時安撫了人心。

接著趙開山把踏白軍的指揮權交給親族趙作良,遊奕軍的指揮權則交給了親信將領陳祚,提拔了稍微年輕一點的陳祚和族叔趙作良接替他們,也算是繼續把持軍權。

趙家人和親信們並沒有因此而失去對軍隊的掌控。

可是這還遠遠不夠,光復軍的危機近在咫尺,不是一兩個人的罷職和改任就能解決的。

就算是李嘯帶著背嵬軍全體出擊,應該也不是金軍的對手,金軍的騎兵實在是太強悍了,趙開山現在迫切需要拿出相對應的策略來對付金軍眼下的強勢。

很顯然,眼下的局面就是光復軍喪失了主動權,戰場的主動權被金軍掌握。

之後金軍要怎麼打,那就是金軍的事情,光復軍基本上失去了走出營壘和金軍野戰的膽氣,不能主動改變局面,只能被動應付、防守。

眼下的路有兩條。

一是堅持防守,就此變成縮頭烏龜,等待著金兵的後勤運輸跟不上,於是主動撤退。

這個難度有點大,縣城周邊有不少村落和住人,金軍稍微劫掠一下,支撐一個月總是可以的。

而光復軍這邊……

趙開山思來想去,也只剩下求援這條路可以走了。

孫子義他是絕對不想招惹,那麼求援物件也只剩下了蘇詠霖。

但是……

作為光復軍領帥,向部下求援,這難道不是十分丟面子的行為嗎?

這樣做的話,以後光復軍的將軍們和士兵們會怎麼看待他這個領帥呢?

他這個領帥還做得下去嗎?

還能繼續領導這場抗金起義嗎?

種種疑惑和擔憂充斥著趙開山的內心,讓他遲遲無法做出決斷。

一直以來幫他出餿主意的趙祥因為不善作戰被他留在後方鎮守,負責後勤,趙開河和趙玉成又雙雙落敗再也不能幫他參贊。

一時間,趙開山忽然感覺自己身邊沒有幾個值得信賴的人了,好像每個人都不能承擔大事,總是會讓自己失望。

也就是這個時候,李嘯覺得自己無論如何要在這個情況下說幾句話。

“領帥,屬下有一個建議,不知道該不該說。”

趙開山正在六神無主呢,一聽李嘯有建議,立刻點頭。

“你說。”

“當下這個局面,屬下以為,金賊強勢,騎兵精銳,我軍陷入頹勢,若無外援相助,困守於此,實非上策。”

“外援……”

趙開山抿了抿嘴唇,開口道:“你是說,抽調臨沂大軍,還是發號召令,號召其餘各軍前來支援費縣?”

“都不是,屬下以為,應當速速派人請泰安州之驃騎將軍前來援助,泰安州距離費縣很近,是最佳的選擇。”

李嘯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趙開山一愣,隨後神色複雜地看向了李嘯。

這個提案正是他感到憂慮的提案。

他趙開山何嘗不知道蘇詠霖是目前光復軍最大的指望,也是距離此處最近、最有解圍可能的人,這是最正確的行為。

但是這在軍事上合乎邏輯,在政治上卻是徹頭徹尾的示弱啊!

光復軍領帥擁有優勢兵力卻打不贏金軍,不得不向自己的部下求援,這在政治上是多麼弱勢的事情!

打了敗仗的無能領帥向打了勝仗的強大將軍求援,之後呢?又該怎麼辦?

他頓時就對李嘯感到不滿,覺得李嘯完全沒有為他這個領帥考慮,政治上很不正確。

你給建議好歹要考慮一下政治問題吧?

不過想到李嘯素來直性子,也不太懂政治,指望他說些什麼場面話到也不容易,於是趙開山雖然面色不佳,到底也沒有當場發作,只能和稀泥。

“這……驃騎將軍所部剛剛經歷戰事,此時就讓他們來援,會不會太為難他們了?而且現在傳令,他又要到什麼時候才能來呢?遠水解不了近渴啊。”

趙開山言語模糊,含糊其辭。

在場已經有聰明人聽出了趙開山的言外之意,感覺到了趙開山此刻的尷尬處境,但是並不善於察言觀色的李嘯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

“領帥,驃騎將軍一心抗金,只要領帥有命,他一定會來援助!泰安州距離此處並不遙遠,驃騎將軍得令之後整頓兵馬,數日便能來援,並非遠水。”

趙開山眉頭緊鎖,心情更加不快。

他莫名的感覺到內心的煩躁。

【我知道他一心抗金,那又如何?你就沒有為我考慮?】

趙開山正在煩躁,偏偏從城池裡出來參加會議的陳喬山也附和了李嘯的意見。

“領帥,驃騎將軍麾下勝捷軍十分精銳,剛剛取得對金賊之大勝,士氣正盛,一定可以與我軍前後夾擊,擊潰金賊大軍!”

趙開山又看向陳喬山,心中煩躁之意更盛。

【我知道他能打,又如何?就不能為我考慮一下嗎?考慮一下政治影響!政治影響!】

兩名麾下大將的勸說並未讓趙開山感到絲毫的鬆快,反而讓他更加煩躁、緊張。

值此關鍵時刻,剛剛升任為踏白軍統制官的趙家族老趙作良忽然意識到了問題的關鍵在什麼地方。

趙作良是趙開山的族叔,四十多歲的年紀,為人辦事一向沉穩老練,曾是趙開山老爹管理家業的得力助手。

趙開山年輕時老爹去世,在他成年之前,趙家都是趙作良實際管理,等趙開山成年之後才由趙開山實際接掌趙家宗主權。

所以趙作良也很受到趙開山的信任。

因為長於人情世故,善於察言觀色,情商高,趙作良很快就發現了趙開山鬧彆扭的原因。

他知道光復軍眼下最重要的是什麼,同時也知道如果不能撫平趙開山心中的彆扭,蘇詠霖來不了,光復軍要糟糕。

出於這樣的想法,從來對蘇詠霖沒什麼好感的趙作良決定做點什麼。

他站了出來,明確表達了自己的建議。

“領帥,我以為,陳、李二位統制的建議是正確的,值此關鍵時刻,令驃騎將軍來援是最正確的也是最妥當的舉措,屬下是支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