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三十個騎兵師
章節報錯
承順八年春天的大楚帝國,在一片平靜中度過,沒什麼中大規模的外部戰爭,內部也沒什麼太大的動亂。
至於小規模的邊境衝突戰鬥以及偶爾出現計程車紳土司叛亂什麼的,那都不算事……
作為一個封建王朝,有個幾十次的小規模騷亂很正常,尤其是遠離中原的偏僻地區裡,很多人都還不知道已經改朝換代呢,這種社會環境下,總會有一些人做出來不合常理的事情來,然後蠱惑一些連村子都沒有出過的鄉民們搞什麼武裝反叛。
根據統計,承順七年裡,大楚帝國一共剿滅了三個帝國,五個王國……陣前斬殺或逮捕了三個皇帝,五個王爺,其中有一些甚至還打著前明宗室的旗號呢。
這些事情放在偌大的帝國裡很正常,基本上在地方上就已經處理完畢了,其中絕大部分動盪甚至都不用出動甲等師,地方上的乙等師守備部隊基本就能清理乾淨。
甚至一些貽笑大方的所謂叛亂,當地的巡警們就能解決……
而外部戰爭之類的也很正常,大楚帝國那麼,西南以及西線地區也沒什麼明確的邊界線之類的,然後對面的也是一對亂七八糟的土司,當地的楚軍看情況收拾幾個土司,順便為帝國增加若干實際控制區也是很正常的。
只要不是大規模的戰爭,那麼基本都不會影響到帝國的大方向。
甚至連上御前參務會議上被討論的資格都沒有。
整體來說,承順八年裡大楚帝國算得上是風平浪靜,而且內部也沒有遇到什麼大規模的天災。
但是這種平靜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的,尤其是北方邊境局勢的平靜,更多的還是受到了冬天的影響。
北方的冬天,可不僅僅是那麼兩三個月而已,有些地方的冬天可能一直持續道次年春季。
而隨著夏天逐漸到來,哪怕是遼東地區也早已經化凍,迎來了夏日。
這個時候,已經沉寂了半年的第三集團軍以及臨近的第二集團軍也開始了新一輪的軍事行動。
北方的兩個集團軍的軍事行動,其目標還是針對東擄人。
去年的遼東戰役以及漠南戰役裡,楚軍出動了數十萬大軍把東擄人的骨頭都給打斷了,先後殲滅了十幾萬東擄人兵力,奪取了整個遼東地區。
同時在漠南蒙古也是拉攏,逼迫等手段,讓漠南蒙古的幾十個部落都為帝國所用,其他的部落要麼保持中立,但是也和東擄人劃清界限,至少死活都要效忠東擄人的漠南部落已經沒多少了。
東擄人,如今可以說已經徹底失去了外援,只剩下自身的力量龜縮在遼東長城以北區域頑抗。
如此情況下,大楚帝國自然不會給他們修生養息,重新積蓄實力的時間,寒冬大雪封山的時候不好打,但是等到了夏天后,天氣已經無法阻礙帝國大軍繼續向北進軍了。
因此,等到天氣好轉,並且趁著天氣好轉的時間,陸地運輸交通恢復,北方河流解凍恢復航運的時候,楚軍迅速往前線各部運輸了大批的糧食彈藥等作戰物資。
同時各部隊也進行了一定的兵力調動,為後續的戰鬥做準備。
經過為期一兩個月的物資搶運以及兵力調動後,第二集團軍以及第三集團軍已經完成了基本的戰略部署,完成戰略部署後也沒有停留,而是直接就發動了大規模的攻勢。
而和去年的遼東戰役不一樣,這一次第三集團軍的主戰兵力,並不是步兵或重炮兵,而是騎兵部隊以及野戰炮兵部隊為主。
去年的時候,第三集團軍打遼東,那可是要面臨一大堆的城池堡壘,沒有大量的重炮根本打不動這些烏龜殼。
此外更重要的是,當時的楚軍在騎兵上處於劣勢,當時的第三集團軍加上配合作戰的近衛軍部隊一共也就配屬了一萬五千多人的獨立騎兵部隊。
因此遼東戰役的前期以及中期,楚軍的戰法使用都是步步為營,基本不打什麼機動作戰。
《鎮妖博物館》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第三集團軍下屬,光是騎兵軍就有三個,野戰騎兵總數達到五萬多騎。
這些多出來的騎兵,自然是去年一系列遼東以及漠南戰事的戰果!
去年的戰爭裡,大楚帝國在殲滅大量東擄兵力的同時,也繳獲了海量的騾馬,同時大量歸順的漠南蒙古部落也帶來了大量的戰馬。
僅僅一年時間裡,大楚帝國的獨立騎兵規模就暴漲了十萬騎!
這十萬騎兵裡,大概八萬左右是從歸順各蒙古部落裡徵召自帶戰馬的騎兵組成,這些也都是傳統騎射騎兵。
還有兩萬則是透過繳獲的戰馬,自身培養的騎兵所組成,這些騎兵則是昔日在遼東戰場上大放異彩的新式騎兵,主要是驃騎兵,至於胸甲騎兵則是比較少,只編成了兩個團而已。
這十萬新多出來的獨立騎兵,和原有的大約三萬多獨立騎兵部隊一起,在春天裡進行了新的整編,一共十三多萬獨立騎兵被編為三十個騎兵師,分別歸屬十個騎兵軍所轄。
其中第一、第三、第四騎兵軍歸屬第三集團軍,第二、第五、第六騎兵軍則是歸屬第二集團軍所轄。
第七、第八、第九騎兵軍則是歸屬陝甘的第一集團軍所轄。
第十騎兵軍則是比較特殊一些,因為該軍的都是新編騎兵部隊,暫時駐防河南洛陽一帶,充當戰略預備隊的同時進行持續訓練。
這十個騎兵軍,將會是大楚帝國徹底征戰漠南蒙古以及黑龍江以南區域的核心力量。
只不過,這些騎兵部隊裡大部分還是傳統的騎射騎兵,並不是陸軍方面大力推行的新式驃騎兵。
新式騎兵要訓練,要改編,一時半會的也搞不了,但是北方的戰事也等不及,所以只能是一邊打一邊改編了。
除了騎兵外,還有大量的野戰炮兵部隊,或者說騎炮兵部隊,這些以兩斤半、五斤火炮組成,由大量騾馬拖帶機動的野戰火炮,在平原良好地形上的機動速度可不差,完全可以跟上騎兵部隊進行長途機動。
至於步兵以及重炮兵們,如今只是在後頭慢慢跟著了,畢竟機動速度就那樣,更何況估計東擄人也不會傻乎乎的跑出來和他們玩步兵佇列作戰。
至於重炮……那更是沒什麼用武之地,退出遼東長城後,東擄人現在連座靠譜的城池都沒有……
一些小城鎮根本用不著大批四十八斤榴彈炮,二十四斤榴彈炮這些大殺器,隨軍的十八斤輕型榴彈炮就足夠了。
這些步兵跟上去,更多的還是為了維持後勤線,沿途建立補給線,至於攻擊敵人的任務,大機率是輪不上他們了。
而實際戰況的進展也是如此。
自從五月份楚軍發動大規模進攻後,對面的東擄人根本就沒有固守某地進行頑抗死守,而是採取了機動作戰的方式進行頑抗,並且還是屬於比較分散的那種。
因為東擄人已經沒有了什麼成型的城池,也沒有什麼必守之地,此外他們也發現了大規模會戰這種玩意,除了給楚軍送人頭外也沒啥好處了。
因此,他們依靠東北地區的荒山野林,採取騎兵襲擊的方式進行作戰。
還別說,這種戰術的效果可比他們之前在遼東,尤其是在遼西戰場上死扛來得好。
楚軍最擅長的就是大規模集團作戰,兵力規模越大,越能發揮自身的火力優勢。
而在小規模戰鬥力,尤其是零散,只有幾十個人,百來人規模的戰鬥力,楚軍的戰鬥力就沒那麼誇張了。
這種模式,其實之前雙方在冬天和春天的小規模襲擾作戰裡已經是得到了一定的體現,楚軍以騎兵團為作戰單位,搜尋襲擊東擄人為主。
而東擄人則是玩滲透反擊,伏擊為主。
並且大部分戰鬥都是零星而急促,雙方遭遇,不管是誰伏擊誰,往往都是打的非常快,人家東擄人大多時候都是偷偷摸摸的過來,然後放一波箭後,也不管殺向效果如何直接就上馬跑路。
而楚軍也差不多類似的作戰模式,找到東擄人的營地後,摸上去拉出兩斤半騎兵炮直接炮轟,然後驃騎兵揮著馬刀列陣衝上去,或者是騎射騎兵上去射箭。
至於說步步為營平推過去……唉,東北太大,別說幾萬兵力了,就算幾十萬兵力也不夠用了。
楚軍說的步步為營,更多的還是指後勤方面,戰略上。
至於具體的戰術細節,根本就做不到所謂的步步為營。
這種戰爭模式,其實遠遠比雙方擺開架勢玩會戰更加的殘酷,傷亡也更大。
楚軍方面深入北方區域的部隊,頻繁遭到東擄人的襲擊,看似都是零星的傷亡,但是資料匯總起來就非常大了。
而東擄人更慘……楚軍的作戰目標,是一個又一個東擄人的居住營地,興許是小城池,興許是小村莊,總之找到它們,摧毀它們……
至於打擊敵軍的兵力什麼的,那都是順帶的。
楚軍在遼東長城外的軍事行動,是以殺傷東擄有生力量,驅逐其殘餘力量為主,並不是說單純的為了擊敗敵軍主力,因為東擄人根本就不會集中兵力和楚軍決死一戰……人家東擄人又不傻,可不會自尋死路。
東擄人試圖透過各種襲擊來抵抗,楚軍則是直接攻城略地,直接從根源上摧毀他們的戰爭持續能力。
沒有人口,沒有糧食,沒有騾馬,後續東擄人拿什麼和大楚帝國打仗?
而在楚軍的這種摧毀營地的戰略推進下,遼東長城以北區域的東擄人聚集地,一個接著一個被摧毀,大量人員傷亡,殘餘人員被迫進一步向北逃亡。
這個夏秋,楚軍方是想要徹底的解決東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