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哪門巨大的兩百毫米前裝線膛加農炮,羅志學其實關注的並不多,也就是好奇看了看,問了問,但是連裝備計劃都懶得問……因為不用問也知道,這玩意就是海軍搞出來的試驗武器,根本就沒打算裝備。

因為這玩意太過沉重而且人力裝填會非常的麻煩。

這可不是滑膛炮,而是前裝線膛炮。

滑膛炮使用的是圓球形炮彈,炮彈的體積有限,彈重也就有限。

然而線膛炮使用的是圓柱形炮彈,體積大了好多倍,這彈重也就多了不少,這也就導致了兩百毫米的圓柱形炮彈,光靠士兵人力搬運的話會非常的困難,更別說保持長期搬運裝填進行戰鬥了。

想要用這種火炮,你還得給它配套一個搬運炮彈以及最後裝填的機械機構才行。

最後,這種火炮其實也是嚴重的火力過剩……

放眼全球,沒有什麼國家的戰艦值得楚軍動用這種兩百毫米的加農炮……就算需要攻城,那也可以使用同口徑的兩百毫米短管榴彈炮啊,根本用不著這麼長身管的艦載加農炮,沒那必要!

還有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這東西不用問都知道很貴。

太貴的武器,楚軍一向來都不喜歡!

在大楚帝國裡,軍方是否裝備一種新武器或其他裝備,除了要看效能外,還要看成本以及實際需求。

簡單來說就是要看價效比。

並不是說什麼先進就裝備什麼,也不是什麼便宜就裝備什麼,而是要從中選擇一種比較適中的武器裝備。

此外還要看這種武器是否有比較大的實際使用價值,這個實際使用價值嘛,主要是看對手……根據敵人的情況來裝備武器。

最典型的就是盔甲了,如果按照後世的觀念,大楚帝國陸軍都是清一色的線列步兵以及炮兵還有騎兵部隊了,這種排隊槍斃時代的軍隊,除了騎兵會配屬胸甲外,其他的兵種都不會穿戴盔甲的。

但是大楚帝國陸軍依舊大規模配屬盔甲,尤其是線列步兵們依舊大量配屬輕型半身甲。

為什麼?

因為後世的線列步兵們所需要面對的敵人是同時代的敵人,他們的敵人也是線列步兵為主,而盔甲除非做成比較厚,但是面積比較小的胸甲形狀,不然的話基本擋不住火槍!

換句話說,線上列時代裡,步兵的盔甲基本沒卵用,還會增加步兵的負重影響機動性,更會增加成本……這是線列時代的步兵們拋棄盔甲的重要理由。

而騎兵們之所以繼續保留胸甲,那是因為騎兵作戰的時候,經常會和敵人的騎兵作戰,而騎兵們還普遍配屬冷兵器,騎槍這種武器的應用歷史非常漫長,原時空裡哪怕是到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都還有騎兵把騎槍作為主武器,並獲得巨大的戰術成功。

這就是在1920年的時候,波蘭騎兵尤里烏什所部一共一千七百騎,手持在世人看來老掉牙的騎槍對戰蘇第一騎兵軍一萬七千五百哥薩克騎兵,結果蘇軍騎兵慘敗,波軍以自身五百傷亡的代價,殲滅了蘇軍四千餘人。

這一場卡莫羅戰役乃是前後兩百年來規模最大的騎兵對決,也是槍騎兵最後的絕唱,更是一場典型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軍事奇蹟,嗯至少波蘭人這麼認為,深究的話其實這一場戰役裡火炮以及機槍還有步槍等火器依舊佔據了主要的戰術地位。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波蘭槍騎兵的那根騎槍依舊在最後搶走了所有的風頭!

騎槍都用到了1920年,馬刀就更不用說了,哪怕是二十一世紀騎兵們都還在用著馬刀呢,儘管二十一世紀的騎兵基本已經淪為儀仗隊,但是在一戰和二戰期間,馬刀依舊是騎兵們的主要武器,甚至還有一次騎兵正面衝擊

步兵陣地,並且獲得成功的戰例。

1917年的時候,在巴勒斯坦地區,英屬澳大利亞的八百名騎兵進攻三千名土軍駐防的貝爾謝巴,他們出人意料的並沒有選擇下馬步戰,而是直接發起了策馬衝鋒,穿越了槍炮組成的火力封鎖線,最後殺進了土軍的陣地,併成功奪取了該城。

值得一提,這也是自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克里米亞戰爭後第二次,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後一次大規模騎兵正面衝擊敵人步兵防線,並獲得成功的戰例。

嗯,其實近現代裡,大規模騎兵發起正面衝鋒,但是最後失敗的戰例更多,不過失敗者沒人在乎,所以就不說了。

卡莫羅戰役、貝爾謝巴戰役之所以出名,就是因為他們是非常罕見的成功例子……就跟古代的夜襲戰贏了一樣……李愬風雪夜襲蔡州,足足被吹了一千多年啊!

為什麼?因為除了他,其他無數想要嘗試夜襲的將領都撲街了……老慘了!

進入二十世紀後的騎兵衝鋒作戰變成了奇蹟,不過在十九世紀中期以前,騎兵衝鋒卻是非常常見,更別說十八世紀,十七世紀這些更早期的時期了。

在滑膛槍炮時代裡,騎兵們的騎槍以及馬刀殺傷力十足,乃是不可或缺的兵種。

既然騎兵都在用冷兵器,而彼此作為對手的騎兵們,為了防備對方騎兵的冷兵器殺傷,自然也就有了配屬盔甲的動機,因此騎兵的胸甲一直裝備到了一戰時期。

因此在盔甲上,可以很清楚的看的出來一種武器裝備會不會被大規模使用,是有著眾多的因素所影響的,其中敵人的威脅是比較重要的一環。

而在目前的十七世紀中期裡,大楚帝國陸軍所面對的敵人們,普遍還處於冷熱交替的時代,哪怕是歐洲那邊的軍隊燧發槍裝備的也不多。

甚至一些落後的土著國家裡,連火繩槍都沒有,依舊在使用弓箭長矛這些冷兵器。

因為敵人依舊大量裝備各種冷兵器,因此楚軍配屬的盔甲依舊能夠發揮出來一定的防禦作用。

這就是楚軍裡的線列步兵們,為什麼還裝備輕型半身甲的緣故……這種盔甲不是用來阻擋子彈的,其實更多的是用來阻擋敵人的長矛和弓箭還有馬刀、騎槍之類的冷兵器的。

同時,這也是楚軍的步兵們,為什麼不配屬重型全身甲的緣故,因為哪怕是重甲也擋不住子彈,還不如擴大防護面積並節省一些重量,以加強機動能力呢。

不過派遣到海外的軍隊裡會少量配屬一些全身重甲,這玩意平時也不用,一般都是在面對沒啥火器的土著軍隊時用。

當土著們連個火繩槍都沒有的時候,楚軍就喜歡讓擲彈兵們穿上這些全身重甲,然後拿著火槍打對手……如此土著們的弓箭就無法傷害到這些鐵罐頭,等土著們付出慘重代價衝上來後,這些鐵罐頭也能很好的保護士兵,降低傷亡。

這種人形坦克面對一些純冷兵器軍隊,或只有少數原始火器的土著軍隊時,往往有奇效!

全身重甲這東西,屬於典型的強者欺負弱者的裝備……

從楚軍的盔甲裝備情況,就可以看的出來楚軍的裝備並不會只看自身的情況,還會看敵人的情況。

盔甲如此,火炮就更是如此了。

楚軍裝備火炮,除了需要考慮領先優勢外,還需要考慮價效比以及實用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整合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援離線朗讀的

了特定情況下使用,比如炮擊敵人堅固,對海火力強大的海防炮臺。

而更多的,則是會裝備口徑更小的前裝線膛炮,比如一百七十毫米口徑的前裝線膛炮以及一百五十毫米口徑的前裝線膛炮還有一百三十毫米乃至更小的七十五毫米口徑。

而上述的每一種火炮的口徑,都是目前大楚帝國海軍不同種類戰艦裡的主炮或副炮口徑。

大楚帝國海軍裡的戰艦裡的滑膛炮,其口徑在早期還比較混亂,但是在後期是高度統一的。

目前楚軍的戰列艦,清一色的一百七十毫米的艦炮,不管是早期服役後期改裝的戰列艦,還是最新服役的蘇州號戰列艦姐妹艦淮安號戰列艦,都配屬了大量的一百七十毫米加農炮,同時還配屬了同口徑的一百七十毫米中管以及短管火炮。

三種主炮不同身管,但是口徑一致,所使用的彈藥也一致。

這是基於前些年所發展起來的統一大口徑理論。

戰艦上的主力艦炮,採用統一大口徑,以不同身管長度來控制重量,以獲得更大的火力,同時簡化後勤,這是大楚帝國最近十年來主要艦炮發展思想。

相對比用小口徑加農炮發射實心炮彈,大楚帝國海軍更喜歡用大口徑的中等身管乃至短身管的火炮,直接把大號的榴彈發射到敵人的戰艦上。

這是楚軍採用榴彈炮擊為主要作戰方式後,所表現出來的一個戰術思路,而戰術思路又影響到了裝備的發展。

但是口徑也不能無限增加,太大口徑的話,火炮成本會變高,同時裝填也會變得更加困難導致射速降低……兩三百米距離內的戰艦對轟,艦炮數量少了,射速慢了可不行,因此戰艦的主炮在口徑也需要保持在一定範圍之內。

這就是為什麼過去二十幾年裡,楚軍的戰列艦為什麼一直採用一百七十毫米艦炮作為主要火炮的緣故。

小了威力不夠,大了太麻煩,170毫米就剛剛好……所以就弄上清一色的一百七十毫米的艦炮了。

而這種情況在巡洋艦以及護衛艦甚至在內河炮艦上,同樣奉行了統一大口徑思路,一艘戰艦裡的主炮,除了輔助火炮,比如小口徑火炮以及超短管臼炮外,其他的主炮基本使用同一種口徑。

這是大楚帝國海軍裡非常獨特的統一大口徑戰術細想,而到了前裝滑膛炮時代的現在,海軍方面依舊對這種戰術思路很有好感。

因為統一大口徑的戰術思路核心,就是使用榴炮彈殺傷敵艦,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儘可能的增加彈藥投射量。

這種情況到了前裝線膛炮時代後,其實依舊不會有太多的變化,海軍的核心目標,依舊是在最短的時間裡把最多的爆炸榴彈打到敵艦身上。

因此一種口徑適中,威力強悍,同時火炮還不能太過沉重,能夠讓巡洋艦甚至護衛艦也能夠大量部署的艦炮就很重要了。

而這,就是同樣屬於當塗重型火炮廠所研製的一百五十毫米前裝線膛艦炮了。

「該款新型艦炮是釜山號巡洋艦上的試驗用前裝線膛艦炮改進而來,我們改進了炮管的冶煉工藝,採用了效能更高的鋼材,並對線膛的纏繞度也進行了改良,改進後的新型火炮,身管壽命能夠達到兩百五十發,命中率也有所提升,而大幅度的效能改良後,其生產成本只增加了不到一成。」

「目前該款火炮已經透過了海軍的定型審查,授予了「二十七年式150毫米前裝線膛艦炮」的正式編號。」

透過了定型審查,並授予正式的年份編號,這意味著這款火炮是海軍準備大規模裝備的主力火炮了,這個待遇,乃是在場所有試射火炮的獨一份。

哪怕之前的兩百毫米的前裝線膛炮,也沒能獲得一個個正式的軍

方編號,只能使用廠家編號。

正式的年份編號,數量很有限的,因為軍方不可能把一大堆武器都用年份進行命名,這樣很容易混淆……因此只會授予一些大規模裝備的主力武器編號正式編號,其他小規模裝備的非主力裝備可沒這待遇,只能使用廠家編號。

對這款二十七年式150毫米前裝線膛炮,羅志學非常感興趣,這玩意如果搞得好了,那麼意味著大楚帝國海軍將會獲得一款威力龐大,並且適用性非常廣泛的一種主力火炮。

這種火炮可以作為一兩千噸級的巡洋艦的通用主炮使用,也可以作為目前新式五千噸以上戰列艦的副炮使用,一些大噸位的護衛艦甚至內河炮艇,也可以少量裝備這種艦炮作為威懾性武器使用。

因此特地多看了看,還反覆詢問了一些效能資料,生產情況,得到了滿意的答覆後,羅志學還說:「等會這炮進行試射的時候多打幾發!」

他很期待這種火炮等會進行試射的時候的場景,他可是早就聽報告說,這種口徑的線膛炮所發射的圓柱形榴彈,其爆炸威力比兩百五十毫米的滑膛臼炮所發射的圓球形榴彈還要大。

有如此威力,再加上這種火炮是要大規模裝備的,那麼可以想象到時候楚軍戰艦的火力會有多麼強大!

再加上線膛炮的射程優勢和蒸汽機所帶來的機動優勢,大楚帝國海軍往後不需要依靠龐大的艦隊圍毆對手,只需少量幾艘先進戰艦,就能吊打任一土著海軍。

大楚帝國海軍稱霸全球海洋的日子,已經快了!

對此,羅志學很期待!

所以簡單看過了其他幾種不同型別的前裝線膛炮後,羅志學就下令開始進行實彈測試了。

實彈測試,才是今天的重頭戲!

他不僅僅要自己看,也要讓陪同而來的陸海軍將領們,身臨其境感受線膛火炮的巨大威力以及所帶來的巨大戰場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