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順三十四年春,陸軍在緬甸那邊,少有的因為當地的地形以及氣候問題陷入了一番尷尬。

當然了也有當地的土著實權派們並願意放棄權利,普通的土著更不願意失去家園的緣故。

以至於陸軍在那邊打的有些尷尬……正面作戰對面那些土著自然是打不過甚至都不敢打的。

但是卻也不甘心不抵抗,把自己的頭顱送給楚軍!

所以總會想方設法進行各種的小規模襲擾作戰。

而戰爭嘛,其實大部分時候並不是雙方數十萬,數萬人的大規模戰鬥,這種規模的戰鬥哪怕是在古代的戰爭裡都比較少見,但凡出現,那基本都是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大戰、決戰。

更多時候,其實交戰雙方打的都是零零散散的中小規模的戰鬥,或幾千人規模,幾百人規模,圍繞著城池,交通要道等緊要地方所進行。

當然了打到一定程度的話,大規模的決戰也會出現,上萬人甚至數萬人進行大規模的決戰。

所以中小規模的交戰其實是戰爭裡的常態,甚至是主流。

但是,以往的時候楚軍對外作戰,哪怕是數百人規模甚至只有百餘人規模的小規模作戰也是佔盡了優勢。

因為哪怕是隻有百餘人,楚軍的步兵們也能夠列出線列,使用標準的線列戰術發揮出燧發槍/火帽擊發槍的絕對火力優勢。

再輔以楚軍裡大規模裝備,並且下方到營團級的六十五毫米輕型野戰炮這種輕便火炮的火力。

基本上對上那些還在使用火繩槍兼帶長矛,還處於冷熱交替,甚至是還在使用純冷兵器的土著軍隊無往而不利。

然而緬甸人呢,他們在過去的將近二十年來,已經對楚軍的強悍實力有了充分的瞭解,再加上這些緬甸人的高層也是很有危機感,早早就預料到了遲早會遭到來自楚國的入侵。

因此過去這些年來也沒有閒著,他們一面是對楚國恭恭敬敬,答應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件。

但同時他們也在積極訓練軍隊備戰,並從楚國裡大量進口火繩槍、滑膛炮以及板甲還有一大堆的冷兵器,其主力軍也是清一色的楚械軍。

再加上緬甸人也常年和暹羅以及西邊的土著作戰,作戰經驗還是比較豐富的。

因此相對來說,緬甸人的軍隊戰鬥力不弱。

當然更加主要的還是他們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在正面戰場上絕對幹不過楚軍,所以放棄了正面戰鬥,尤其是野戰。

只在一些特殊地形裡進行頑抗死守,同時派遣大量兵力形成一股股小規模的部隊頻繁襲擊楚軍的中小規模兵力乃至後勤輜重。

實際上這種分散兵力的襲擊,如果是放在平坦地形……嗯,甚至都不用大平原這種平坦地形,哪怕只是丘陵地區裡,楚軍也能夠讓他們知道楚軍吊打周邊各國,靠的可不僅僅是步兵和炮兵,還有強大的騎兵。

奈何緬甸人選擇迎戰的地方,普遍都是在熱帶雨林地區,而且還是山高林密之地,這就讓楚軍強悍的騎兵難以發揮了。

這打來打去,好幾個月過去了雖然看似進展很順利,也連續拿下了眾多大城池,甚至逼近了其首都阿瓦。

在南方的海軍陸戰隊一團兵力,也是在達貢守備部隊的協助下,迅速攻城略地,連線攻陷當地三角平原大量的領土。

但是這些勝利的背後是楚軍的後勤線越來越長,尤其是在北方戰線中,從雲南出兵南下的第八師,其主力部隊已經深入緬甸數百里。

並且第八師所需要的糧草以及後勤彈藥也不是說在邊境生產就地組織運輸的,實際上從整個雲南地區湊集調運,部分彈藥更是要從外省調運過來,然後再轉運到到緬甸。

其後勤壓力可是非常龐大!

第八師有兵一萬六千餘,作為甲等戰備師,在行軍作戰的時候配屬了大量的騾馬,光是該師直屬的戰馬以及役用馬就達到了一萬多匹。

同時為了保障這些兵力以及軍馬的所需,後方又需要數萬臨時徵召僱傭的民夫所組成的後勤團運輸糧草彈藥。

因為山路崎嶇難行,尤其是進入緬甸境內後大部分地區竟然連馬車都無法通行,因此只能靠著手推車乃至肩挑的方式來運輸糧草。

這後勤運輸本來就非常的麻煩。

而這些緬甸人還三天兩頭搞襲擊……人家也不襲擊你的大規模後勤部隊,他們襲擊沿途的一些小哨站,然後在道路上搞個破壞,比如拆橋之類的。

這些零星的襲擊其實對楚軍的主要軍事行動沒什麼太大的影響,更不可能給楚軍造成什麼實際性的傷亡。

但是卻是讓人感覺很憋屈……而且零零星星的傷亡也一直都有,這最後匯總起來也不是個小數目。

說實話,楚軍對外征戰多年,還真心沒打過這麼憋屈的戰爭。

這看似到處都佔據了優勢,甚至都快殺到他們的首都了,但是卻感覺處處受限制,想要加快進度直接一口氣打到他們的首都去,然後瓦解緬甸王國的政權,卻是發現,這還沒打到他們的首都阿瓦呢,人家就已經早早遷都了,直接遷移到了西部的山地地區裡。

這前頭的緬甸王國首都阿瓦,現在就是個空架子,打下來也沒啥太大的政治和軍事意義。

這前線打的憋屈,剛好這一次戰爭裡,第八師僅有的一個裝備後裝線膛步槍的步兵營和一個後裝線膛炮的炮兵哨表現出色,尤其是這些新式的後裝線膛槍炮,在這種零零散散的小規模戰鬥力表現的更為出色。

比前裝滑膛槍快數倍的射速,可以達到四五百米的精準有效射程(雖然也沒幾個士兵能夠在這麼遠的距離準確瞄準敵軍士兵),同時便捷的後裝可以讓士兵們在各種姿態下狀態和射擊。

如果說過去楚軍三十年來裝備的二年式系列燧發槍、十三年式系列燧發槍、二十一年式/二十三年式系列火帽擊發滑膛槍,天生就是為了線列而生。

那麼楚軍如今剛開始批次裝備的十八型後裝線膛步槍,還有十九型後裝線膛步槍,這兩種目前正處於激烈競爭,各自想要成為陸軍新一代正式的制式步槍的後裝線膛步槍,就是為了散兵隊形而生的。

裝備了後裝線膛步槍,採用散兵隊形的楚軍第八師第三十一團所屬的第一營,雖然只是一個實驗性,在武器裝備以及戰術上都不算熟練,並處於摸索狀態,但是在這一場戰爭裡依舊發揮出來了巨大的威力。

區區一個營,幾乎承擔了整個師半數以上的主要戰鬥,而且自身的戰鬥傷亡極低,在面對敵軍的一些中小規模的襲擊作戰裡,表現的有為出色。

而表現同樣出色的,還有第八炮兵團第一營所屬的第三炮兵哨,該哨裝備的六門七十五毫米後裝線膛野戰炮,本來也只是實驗性裝備,用來摸索新式火炮的使用戰術的,但是在這一次戰爭裡,表現極為搶眼。

區區六門火炮,其實際發揮出來的火力,比第八師裡其他裝備的數十門滑膛野戰炮,野戰榴彈炮都更大。

其四公里的有效射程,超高的命中率,再加上圓柱形榴炮彈所特有的龐大裝藥量所帶來的巨大爆炸威力,使得了這種野戰炮頓時就成為了陸軍的新寵。

來自緬甸的一系列戰報被歸攏到金陵城的陸軍各大部門後,一大票的陸軍重量級將領們都不得不再一次高看了後裝線膛武器所帶來的戰術變化以及優勢。

楚軍的陸軍將領們,自然也不是什麼迂腐之輩,對後裝線膛槍炮有什麼抵制,實際上陸軍內部,尤其是高層還是很喜歡這些後裝線膛槍炮的,之所以遲遲沒有和近衛軍那樣大規模換裝,實在是現在的後裝線膛武器太貴……一杆十八型步槍就要四十多楚元,這裝備一萬支就得四十多萬楚元。

而陸軍需要的數量可不是一一萬兩萬,而是少說也得上百萬支呢,這得多少錢?

四千多萬楚元啊!

這是什麼概念?

大楚帝國一年的中央財政收入也不過七八億,陸軍一年的常規軍費,也不過八千多萬。

你讓陸軍花四千多萬楚元只為了換裝步槍,陸軍真心換不起……畢竟陸軍的軍費開支專案可多了去,作戰耗費,人員薪資,騾馬採購以及耗費,火炮的採購,乃至一些軍事設施的建設等等都要錢。

真說起來,每年用在採購槍支上的資金,其實只佔據軍費開支的極小一部分,你一下子挪用數百上千萬用來採購新式步槍,那麼陸軍這一百多萬人真心要吃土!

所以陸軍就算是想要換裝,現在也不可能大規模換裝,只能是慢慢來,一年裝備一批,同時等後裝線膛步槍的價格慢慢降低,最終實現全軍的換裝。

這個換裝持續時間,按照陸軍大佬們的預計,恐怕得持續十五年以上!

但是緬甸那邊的戰事卻是讓陸軍高層們,更加堅定了儘快換裝後裝單發步槍的決心。

國內本土駐防的一些普通部隊還有那些丙等部隊之類的可以等一等,但是那些甲等部隊,尤其是正在作戰或面臨邊患的甲等師,卻是必須第一時間裝備新式的後裝線膛步槍的。

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後裝線膛火炮上。

這玩意更貴,不僅僅是火炮採購價格貴,炮彈的價格更貴!

目前陸軍使用的後裝線膛野戰炮,目前只有一款,那就是河北武器公司生產的三十二年式75毫米後裝線膛野戰炮。

這款火炮別看只是個炮架再加根炮管,但是真說起來,這玩意對於當代的大楚帝國而言,可是名副其實的高科技武器。

從輪子到炮架,再到核心的炮管,然後到配套用的碰撞引信高爆榴彈,全都是大楚帝國過去三十年裡工業技術的核心整合。

這玩意,別說在十七世紀了,你就算是放在二十世紀裡,那都是各工業國家的專利,普通小國想要獨自搞出來,那是想都別想。

因為這背後所需要的是一個重工業體系的支援。

當然了,你要是裝置也買,材料也能買,這就簡單多了,隨便後世弄個機械加工廠來,也能夠給你搞出來。

在目前的大楚帝國裡想要搞出這種火炮,技術難度是非常高的,用的材料都是新研發的,炮管加工工藝更是河北武器公司的花費巨資研發的獨家技術,用來加工的裝置很多都是找那些裝置廠商專門定做的。

這研發成本可大了去。

這搞出來的火炮以及炮彈,其生產成本本來就不低,然後還要攤上研發費用,其採購價格也是極其高昂。

陸軍首批採購的數十門三十二年式75毫米野戰炮,平均單價達到了兩千多楚元……這個價格,對於當代的火炮而言可謂是超級貴了。

火炮貴也就算了,畢竟是一錘子買賣,一次花錢就夠了,但是炮彈也貴了。

配套的75毫米高爆榴彈,採購成本就得二十多楚元,一門炮配上兩百五十發的炮彈,那就得六千多楚元,比火炮本身還要貴得多!

而且這炮彈訓練的時候要用,作戰的時候更是大量往外打,光是炮彈成本就非常高。

所以後裝線膛炮好是好,但是陸軍同樣用不起……

這就是當代大楚帝國裡後裝線膛槍炮的尷尬所在……東西有了,效能也是極好的,問題是剛搞出來的東西,目前還太貴,陸軍用不起。

然而不用也不行,緬甸戰事已經充分證明了後裝線膛槍炮的重要性,同樣也證明了前裝滑膛槍的巨大限制。

所以陸軍那邊是琢磨著加大後裝線膛槍炮的採購量,但是同時也要把價格給壓下來。

四十多楚元一支的後裝線膛步槍,是絕對用不起的。

一門野戰炮再加上配套的炮彈得八千多楚元,那更是不可能的。

因此金陵城裡的陸軍大佬們,開始想方設法壓價了。

壓價的也不僅僅是這兩個專案,還有新的75毫米山炮專案。

為了壓價,陸軍也是咬牙下了狠心,直接把訂單的數量拉高,以更龐大的訂單數量來進一步拉低成本。

同時引入充分的競爭!

承順三十四年六月份,本心信心滿滿的河北武器公司,帶著他們剛修改設計後的75毫米山炮專案來到了陸軍軍械部,準備競標該專案。

結果被告知,這一次的採購的數量會非常龐大,第一批次最少就要兩百門,後面還有第二批次乃至第三批次。

同時又得知了陸軍準備採購更多的後裝線膛步槍以及75毫米野戰炮。

其中的後裝線膛步槍採購數量達到了二十萬支,這個數量可謂是極其驚人。

而75毫米的野戰炮也是採購數量極為龐大,達到了兩百五十門。

得知陸軍準備採購大批次的新一代後裝線膛槍炮後,河北武器公司哪裡還坐得住。

他們公司的督辦直接帶著一大票管理和技術人員來到了金陵城,準備參與陸軍這一次史無前例的大規模軍事採購競標。

而其他四家武器公司的人同樣如此,哪怕是一門心思在海軍火炮專案上折騰的江南武器公司,也是被陸軍的這一次超大規模的採購給震驚到了。

直接組織了臨時專案組,準備進軍陸軍火炮專案,同時加快他們公司自身的後裝線膛步槍的研發進度。

同時各大公司都在想方設法尋找降低成本的可行性。

因為陸軍已經透出口風了,這一次採購,價格是重中之重。

報價高的基本別指望能夠獲得訂單了……

同時為了降低整體的採購成本,陸軍將不會把各大訂單的採購進行拆分,做到利益均沾而是會把各大專案的訂單乃至後續訂單,直接授予某一家武器公司,以攤薄成本,壓低採購價格。

比如後裝線膛步槍,第一批二十萬支的訂單將會授予同一家公司,並且後續還會簽訂第二批,第三批訂單,說白了就是軍方會把下一代制式步槍的訂單,全部交給一家公司來做。

火炮專案也同樣如此,一個型號的火炮,就只選擇一家公司,以求集中採購降低成本。

對此,各大武器公司的頭頭腦腦們,即是興奮,又是擔憂……這一次競標可以說是決定了他們公司未來數年甚至十幾年的命運啊!

這要是競標獲勝了自然是好的,直接獲得了未來數年甚至十幾年的穩定訂單。

但是如果競標失敗了……那可就麻煩大了!

這一次的競標如此重要,五大武器公司自然是高度重視,就連工業部那邊也是密切關注……

工業部雖然不管屬下五大武器公司的具體業務,也無法干涉軍方採購具體決策,但是多方佈局,維持良性競爭是工業部在國防工業上的基本政策。

比如軍方說以後的制式步槍,只在一家公司裡採購一種型號,那麼失敗的另外四家武器公司呢?

這沒有了未來軍方制式步槍的訂單,後續怎麼生存?怎麼維持技術研發能力?

這些都是需要工業部關注的問題。

為此工業部那邊也是和陸軍那邊商討過,是不是可以搞一個三七或二八政策,不要搞的那麼極端,把全部訂單都給一家公司。

但是人家陸軍反過來就問他們:那後裝步槍的價格你們能降下來嗎?

不用三五楚元,甚至都不用七八楚元,只要你現在能夠把價格拉到十五楚元一支,不說集中訂單,訂單五家平分都可以。

陸軍集中訂單,為的就是扶持一家廠商,然後把成本大幅度拉下來,再以低價採購。

陸軍的目的明確而簡單,他要大量的,廉價的採購後裝線膛步槍,你們國防工業沒有辦法,那麼我就給你辦法!

用參務大臣、軍務委員、帝國伯爵、參謀部部長黃金奎陸軍上將的說法就是:“老子還就不信了,一百多萬條槍的單子,還拉不下來價格!

人家陸軍想要把步槍的價格直接拉到十五楚元一支,而且還要求以後越來越便宜,最終做到七八楚元左右的價格……工業部的大佬們也是無能為力。

就這價格,按照目前帝國的工業基礎能力,還有各大武器公司的成本,別說算上研發成本了,就算是生產成本都不夠……

總不能讓各大武器公司虧本給軍方生產武器吧……

所以工業部的大佬和軍方商量沒啥結果後,也只能想其他辦法了,還別說工業部的大佬們也不是吃素的。

當看到訂單集中化無法避免後,工業部大佬們內部一商量,也是琢磨著要不要順勢對五大武器公司進行一定的改革。

讓五大武器公司各有側重,而不是和現在這樣,五大武器公司幾乎涉及所有的國防產業,哪怕是陝甘武器公司,竟然也有個造船廠,用來生產遠洋戰艦……

工業部內部的想法,陸軍方面也管不了那麼多,反正現在他們就想要大量的後裝線膛武器,但是又沒那麼多錢,也不想出那麼多錢,所以訂單集中採購是大勢所趨。

國防工業不願意也必須接受!

經過一番準備後,陸軍方面在承順三十四年七月十二日,率先進行了陸軍目前急需的75毫米後裝山炮專案的招標。

後裝步槍以及75毫米野戰炮,陸軍方面暫時還有些,已經從其他部隊裡調集了一部分運往緬甸,還從近衛軍那邊借調了一部分運往緬甸,以改善當地作戰部隊的困境。

但是75毫米山炮就沒有辦法抽調或借調了,但是前線部隊的需求又極為強烈,必須現在就招標然後緊急生產送到緬甸去。

因此該專案最先招標!

五大武器公司,各自旗下的火炮廠一共帶來了總數十三款75毫米山炮的設計方案參加招標。

其中最為引人矚目的當屬河北武器公司天津火炮廠所設計的75毫米山炮專案以及湖廣武器公司漢天火炮廠所設計的75毫米山炮專案。

這兩款火炮都已經制造出來了樣炮,並送到了金陵城郊外的近衛軍火炮試驗場。

其他三家武器公司旗下的競標專案其實也帶來了樣炮,但是各方面的效能標準卻是距離陸軍的要求有些差距。

兩廣武器公司,帶來的75毫米山炮專案,更是重量嚴重超標,放列重量都達到了三百二十公斤……

沒辦法,兩廣武器公司在小口徑後裝線膛炮上本來技術就不太強,而後裝線膛山炮專案之前也沒有,這還是臨時趕工設計出來的呢。

當然,這並不能說他們的技術薄弱了,實際上兩廣武器公司在火炮上技術也可以的,只是和江南武器公司一樣,最近幾年都把技術力量放在了海軍艦炮上的研發上了。

而且他們帶來的專案,雖然重量超標,但是身管壽命以及有效射程都非常不錯,自稱有效射程達到了四千米呢……

這一看就知道是臨時拿海軍後裝火炮專案改的!

五大武器公司,拿出了十三款後裝山炮進行競標,並且要在近衛軍郊外武器試驗場裡進行同場競技,對此不僅僅陸軍高層關注,就連帝國皇帝羅志學聽聞後,也是很關注,甚至準備親自到場觀看試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