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歷史選擇
章節報錯
後世的史學家們,通常喜歡將“武關之戰”稱為整個突厥東侵戰爭的關鍵轉折點。
因為此戰的勝利,意味著進攻帝都的主動權重新回到了聖唐軍隊手中。
儘管武關不像潼關、虎牢關那樣聞名於世,但它作為帝都東南方向的門戶,同樣有著無法估量的巨大價值。拿下這座城關,通往皇朝首都的道路便無險可守、一馬平川。
所以,從收復武關的那一刻起,聖唐的全面戰略反攻也就正式拉開了帷幕。
這背後的意義,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當人們去認真研究那段歷史的時候,往往又會得到一個無比驚訝的發現:立下首功的荊襄大軍,其實並沒有在武關遭遇到特別頑強的阻擊。
像這樣一處關乎戰爭走向的戰略要地,守軍竟然都是些突厥帝國的二流部族武裝。
傲睨天下的黃金族主力軍團,無一例外,全部缺席。
人們不禁要問,英明神武的阿史那支斤大汗,為何會犯下如此低階的失誤?而那些令人生畏的突厥精銳部隊,當時又去了哪裡?
由於種種原因,聖唐史官在記錄這段過往的時候,都受到了宮廷方面有意無意的暗示。
大家或迫於壓力、或出於無奈,紛紛將目光從地圖上移開,共同迴避著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名:
紫金關。
硝煙散盡,大浪淘沙,多少英雄故事滌盪。
再公正的史筆,終究還是沒能扛住那權力的風蝕。
想解開當年的謎團、探究歷史的原貌,最後只有去敵人的史料中尋找,才能得到隻言片語、蛛絲馬跡,進而一步步拼接出完整的答案。
令人唏噓。
不過,歷史畢竟是由人創造的。史書怎樣記載,後世如何評說,對於那些創造歷史的人們而言,其實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當時究竟做出了什麼樣的選擇。
李江遙此刻就面臨著一個選擇的問題。
荊襄大軍攻佔武關,前鋒部隊已經向帝都進發。聖殿親王在接到急報之後,沒有絲毫猶豫,當即下令全軍開拔,火速回師關中。
這個時候,鎮疆軍該怎麼做?
東出?還是固守?
從理智上講,李江遙並不認為決戰的時機已經來臨。
首先,突厥人現在至少還有三十五萬到四十萬兵力,且作戰經驗豐富,忠誠度極高。對面這種敵手,最好的方法是零打碎敲的消耗他,把他拖到精疲力盡、銳氣全失的地步,然後再一口吞掉。
與之相反,如果此時集中兵力進行戰略決戰,會正中突厥人下懷。四十萬虎狼大軍抱起團來,究竟能發揮出怎樣可怕的戰鬥力,實在難以想象。
其次,中原地區的毒兵、兩淮地區的反王,還有盤踞在江南的玄甲軍,這些都是潛在的威脅。一旦在決戰的時候跳出來搗亂,那絕不是拖後腿的問題,而是致命的背刺!
再不濟,也要協調出足夠的力量,對這些威脅實施壓制,不讓他們有機會干擾破壞戰略決戰的部署。
第三個問題,也是最敏感的問題:誰來指揮?
投入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兵力的大規模會戰,必須先建立起堅強的統帥部,做到令出一人、如臂使指。
而且,這一人,還不能是那種只有身份尊貴、但從無大戰經驗的笨蛋。
將帥無能,累死三軍。
可是就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別說那個統御萬軍的人,就是簡簡單單的統帥部,恐怕都建立不了。
荊襄大軍內部是怎麼樣一個情況,沈烈早已透過逆鱗司告訴了李江遙,若是沒有董老頭兒舍著性命去奮力協調,他們自己都能互相打起來。
這樣的軍隊去決戰突厥,你他媽在跟我開玩笑嗎?
李江遙曾想過,要不要毛遂自薦,親手整合各路大軍,將他們凝聚成一股力量。但是,他也非常清楚聖唐軍方一貫的尿性,更明白在那些大將眼裡,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你?李江遙?一沒背景、二沒資歷,七品校尉出身的西疆土軍閥,憑什麼做我們的主帥?
為此,李江遙甚至還考慮過,乾脆把徐友長推上去。
他的這位好兄弟,作戰勇猛、足智多謀,對聖唐皇朝忠心耿耿,最難能可貴的是,徐友長出身武將世家,爺爺徐烈在軍中德高望重,門生舊部遍及天下。
若是讓徐友長擔任統帥,多半能得到將領們的支援。
然而,沈烈卻寫來信函,直接勸阻了李江遙的念頭。
軍方高層不是傻子,你是大都護,徐友長是副都護,他就是你山頭派系的人。讓徐友長當主帥,和讓你李江遙當主帥有什麼區別呢?無非提線木偶而已。
這左也不行,右也不行,令李江遙再次感到,決戰的時機並未成熟。
既然條件沒到位,那就不應該急著出手。
在鎮疆軍高層會議上,李江遙提出了自己的戰略構想:西防東進、奪佔要地、壓縮空間、步步蠶食。
具體而言,就是儘量避免與突厥爆發大規模激戰,在有效儲存實力的情況下,西邊堵住紫金關和盛玉關,東邊伺機奪取那些利於防守的戰略要地,不斷擠壓突厥人的生存空間,一步步蠶食消耗他們的有生力量。
直到決戰來臨的那一天。
這個思路,得到了所有鎮疆軍將領的支援。大家都和突厥人交過手,知道若非萬不得已,實在不應該冒險死磕,白白送給敵軍翻身的機會。
徐友長提出,可以把大都護的戰略構想寫成公函,用鎮疆軍全體將士的名義,分別呈送帝君李炳、荊襄軍主帥馬洪傑和益州朝廷,請他們通力配合。
謝坦之當即表示贊成,在徵得了李江遙的同意後,他親自執筆,撰寫好三封公函,派情報司密送出關。
然而令大家感到意外的是,送往朝廷和荊襄大軍的函件,彷彿泥牛入海一般,也不說贊同,也不說反對,總之就是沒有半點回音兒。
帝君那邊倒是在半個月後來了訊息。
逆鱗司送到紫金關的,是一道用黃綢子做成的聖旨。
這道兩百多字的旨意裡,帝君李炳對戰略構想居然一句都沒提,之乎者也的表揚李江遙一番,最後下達了一個非常具體的命令:
鎮疆軍主力盡快出關,沿涼州、雍州、肅州、陝州向東攻擊前進,與馬洪傑部會師帝都!
李江遙看完聖旨,衝著專門為此跑一趟的周興苦笑道:“沈大哥對這道旨意有何看法?”
周興聳聳肩:“長史大人就講了兩個字,扯淡。”
李江遙無聲的點點頭,沈烈說得沒錯,確實挺扯淡的。
照帝君李炳這個想法,大軍不用走到肅州,雍州還沒過就得跟突厥鐵騎撞上。在無遮無攔的雍涼走廊,跟突厥人打平原野戰,阿史那支斤非得樂瘋了不可。
同樣道理,儘管武關在手,但是往帝都方向去,一路都是關中平原,戰馬跑起來直撒歡兒,最適合高機動性的騎兵縱橫馳騁。
而荊襄大軍全部來自南方,步兵多、騎兵少,若是沒頭沒腦的往前闖,能被突厥鐵騎直接虐到懷疑人生。
還會師帝都?會師個錘子!
李江遙把聖旨往桌上一扔,問周興:“不用我三叩九拜、謝主隆恩了吧?”
周興笑笑:“我又不是傳旨的太監,您問我也白問啊。”
李江遙示意他坐下,然後給他倒了杯茶:“東邊有什麼新訊息嗎?說來聽聽。”
“還真有新變化。”周興吸溜了一口熱茶,說道:“自從荊襄軍宣佈服從帝君之後,益州朝廷也發生了態度轉變。原先一些質疑帝君的官員,或者偃旗息鼓,或者遭到排擠,漸漸沒了動靜。取而代之的,是三省六部紛紛上書,向帝君表達忠心。更有甚者,不少大臣離開了益州,過長江漢水,冒著被毒兵襲擊的風險,跑到帝君身邊效命。”
李江遙淡淡一笑:“無論到什麼時候,總是不缺嗅覺靈敏的大人,對吧?”
周興露出不屑的表情:“一幫趨炎附勢的小人!這要是擱先帝那會兒,逆鱗司非辦了他們不可!”
他放下茶杯,接著道:“帝君很看重從益州來的官員,許多事情開始依仗他們去辦,長史大人說話的分量也明顯不如從前了。”
李江遙聽出周興話裡的怨氣,也能想象沈烈現在的處境,於是忍不住問道:“眼下帝君身邊有哪些人比較活躍?慕容雪還能得信任嗎?”
“慕容將軍還是老樣子,執掌兵權。”周興道:“他是最早的從龍之臣,跟帝君多次出生入死,所以誰也撼動不了其在帝君心目中的位置。至於說新進得寵的官員嘛,我覺得要數三個人最顯眼。”
“哪三個?我認識嗎?”
周興搖搖頭:“估計大都護沒聽過,因為他們都是四品五品的小官。朝廷遷往益州避禍之前,那三個傢伙在帝都混得並不怎麼樣,名不見經傳。”
他略微頓了頓,掰著手指頭介紹道:“太府少卿魏梓軒、御史中丞田沐、中都督龔承澤。”
“魏梓軒、田沐、龔承澤……”李江遙想了想:“嗯,確實都沒聽說過。他們三人怎麼樣?有什麼才能本領嗎?”
周興把嘴一撇:“有個屁的才能!滿肚子壞水,一個比一個混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