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招賢館
章節報錯
張紘與張昭一樣,都不是江東本地人,乃是徐州人。
張紘是經學大家,年少之時,便已經成名,曾經被大將軍何進徵辟,不過那時張紘已經看出何進不能成事,堅決沒有接受,躲避戰亂到了江東,後來被孫策授予了官職。
孫策一統江東之地後,為了穩固統治,於是派遣張紘北上求官。
這一去便是生死相別。
只不過,再回來的時候,與當時的情形已經不相同。
張紘北上時,是帶著重金去許昌求官的,雖不至於顛沛流離,但是打點門路這些事情還是要做的,免不得受人白眼。
可回來時,已經是朝廷的使者,帶著大量的賞賜南下犒軍,自是風光。
張紘進入壽春城時,卻被告知劉興不在城中,而是在城外的屯田營地。
張紘與劉興也是熟識,因此直接去找了他。
壽春山水環繞,田土肥沃,屬於易守難攻之地。
張紘找到劉興的時候,對方正一身布衣,在田地中耕種著。
張紘上前,正想要與劉興說話時,卻被劉興正在使用的犁吸引了。
“吳侯,這是何物?”
張紘雖然不算精於農事,可農人下田幹活的場面是見過的。
如今的農人用的耕地的犁都是直轅,可劉興現在用的犁卻是彎曲的。
“曲轅犁!”
作為穿越者必點的科技點,曲轅犁是相對容易製造的。
如今的淮南地,人少地多,便是雷薄、陳蘭等先後有數萬人投效,依然如此。
為了提高種田效率,劉興便打算將之推廣。
張紘看在眼裡,嘖嘖稱奇。
他看完劉興耕田的整個過程,發現用牛牽引曲轅犁耕地,效率比直轅犁要提高兩到三倍。
劉興耕完了田,才滿身泥巴的從田地中出來,坐到了張紘面前,喝了一口熱茶。
“這曲轅犁的確有奇效,不知是何人所創?”
“自朝廷封我為揚州牧後,我便一直苦淮南之地久經戰亂,人口稀少,田地荒蕪。一夜,有仙人入夢,傳我此物,要我匡扶漢室,安撫百姓。於是,我便按照夢中仙人所傳授,令高手匠人打造了此物。”
張紘身為當世大儒,自然不信仙人入夢這套說法的。
不過,他不信,不意味著普通的百姓不信。
這樣的說法傳出去,在配合上此物,劉興在淮南的威望必定大長。
劉興現在最缺少的是什麼?
根基!
根基是什麼?
民心!
張紘看著劉興年輕健壯的背影,不覺得心領其意,心中多了幾分敬佩。
“如此,真是我大漢之幸。不知吳侯,此物已經打造了多少?”
“已打造了一千架,與耕牛一道,準備發往合肥、廬江等地的屯田營。我在此之前,先試了試,效果不錯。”
劉興拍了拍手,看向張紘,問道。
“許昌那邊讓你回來,可是曹操撐不住了?”
“吳侯英明,的確如此!我私下裡打聽到的,曹操正準備率軍從大河一線撤了下來。”
劉興一笑。
春江水暖鴨先知!
他甚至不用特意派斥候偵探,這些時日,從北方渡過淮水的民眾比往日多了許多。
這樣的徵兆,無疑表明了曹操已經守不住黃河一線了。
一旦曹操從黃河一線撤了下來,那便意味著袁紹的大軍,可以侵入兗州、豫州、徐州地帶,乃至到達淮水一線。
北方三州便要動亂了!
不過,這對於曹操來說這是必然的選擇。
曹操家底不如袁紹,前期的幾場勝仗更多的是打擊袁紹軍計程車氣,提振己方計程車氣。
黃河沿線需要駐守的地方太多,曹操又是防守方,必定不能久守。
曹操的根本是許昌,這也是他需要全力保住的。
“吳侯,我此次回來,荀令君特意與我見了一面。”
其他人劉興並不在意,但荀彧例外。
曹操固然武德充沛,可荀彧的王佐之名,也不是虛的。
以至於,如今曹操領著重兵在官渡前線,便是江淮上一小卒也知道,許昌真正當家做主的是誰?
如果沒有荀彧為首的潁川士族在背後挺他,當年呂布和陳宮進攻兗州的時候,曹操便完了,更沒有之後反攻呂布,最終在白門樓雪恥的事情了。
“荀令君如何說?”
“荀令君說讓我好好輔助吳侯,鎮守淮南。”
劉興喝了口茶,微微一笑。
看來,即使經歷了董承的衣帶詔事件,荀彧和他身後的保皇派還是站在曹操一邊的。
或者說,在荀彧和他身後的保皇派看來,劉興比袁紹和曹操加起來還危險。
因為,其他兩人不姓劉。
劉興看著張紘,詢問道。
“那張公以為我值得輔佐麼?”
張紘有些猶豫,並沒有立刻回答。
他看了看四周,除了劉興的一眾親衛外,四周並沒有他人,小聲問道。
“吳侯,是否有攻取許昌之意?”
近日,劉興麾下不少文臣武將,都明的暗的示意過,是否要襲取許昌?
畢竟,如果劉興成為了下一個董卓或者是曹操,他們也將跟著更進一步。
甚至,真的進了許昌,到時候不用劉興自己說,哪天睡醒了,就有人將龍袍披在了他的身上。
當今之世,除了袁術之外,還沒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自立稱帝的。
曹操、袁紹皆是如此!
可劉興不同,荀彧等人擔心,他若是進了許昌,保不準當今天子就被意外了。
張紘自問,如果換了自己,這樣巨大的誘惑擺在眼前,他也會忍不住生出北進之意。
可眼前的揚州牧,漢室宗親,卻比他想象的更加穩重。
面對他的問題,只是淡然一問。
“曹操贏了,對於我等固然不利,可袁紹贏了,對我等就有利了麼?”
山水之間,微風和暢,張紘聽聞此言,微微低首,心中震撼,已然確定眼前的新主是值得效忠之人。
當下,張紘表達了自己的決心。
“臣請主公示下!”
“袁術之亂後,壽春城中,幾經喪亂,文氣不在,我欲辦招賢館,興修學癢,招納寒門,還請張公主持。”
招賢納士,穩固民心,眼前的吳侯不僅有前主孫策興兵鎮暴的本事,更懂得如何經營一方領地。
“臣必定不負主公所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