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的兩日對於連續十多日都繃緊了弓弦的大家是一個難得休憩機會,無論是女人們還是吳耀青他們,都得到了一個休整機會。

原本打算在大同呆上兩日,但是最後不得不延長一日,拖到了三天時間。

再拖就有些說不過去了,陝西局面如火如荼,朝廷也不會允許馮紫英這樣拖沓。

但三日對馮紫英來說也是無比緊湊的。

除了楊元、崔呈秀外,要來拜會的官員武將和士紳人數不少,其中既有原來馮唐在的時候有些淵源交情的舊部,也有馮段兩家多年往來的故交。

這還沒有包括馮段兩家在這邊混得不錯和有頭有臉的角色。

馮紫英的三個嫡親舅舅是少不了要去見一面的,母親和姨娘也都準備了禮物,這也就牽扯出一大串表兄表侄,弄得馮紫英都是眼花繚亂頭昏腦漲,連名字都記不過來,只知道一大堆段喜甚麼和段守什麼,喜字輩下邊就是守字輩,這是段家排序。

像大舅舅的庶長子已經四十好幾,而其子也都比馮紫英還大五歲,現在也都是大同鎮北西路的一個把總了。

不得不說段家的香火要比馮家強太多,單單大舅舅就嫡子三個,庶子十人,而二舅舅也有兩個嫡子,七個庶子,三舅舅兩個嫡子五個庶子,小舅舅三個嫡子,四個庶子,馮紫英光是比較親的表兄表弟就是三十四個,想一想都駭人。

當然,並不是每個兒子都是成器的,能帶到馮紫英面前露臉的也就那麼八九個,其中在軍中幹出點兒名堂來的大概有那麼四五個,還有三四個多是經商辦實業,但也算有些能力。

這麼多嫡親表兄弟中,馮紫英看了看,真正拿得出手的只有一個段喜泰。

他是二舅舅的嫡長子,三十五六歲,威遠路雲石堡遊擊也就是那個來聚落堡見自己老七。

還有一個大舅舅的庶子段喜寶,現在是西路阻虎堡的守備,但年齡卻不大,還不滿三十。

對於血脈親疏,馮紫英倒不是太在意,都是段家子弟,而且最成功的的段喜榮以及另外一個段喜生,論血脈,都不是太遠。

他們的父親和自己母親都是堂兄妹關係,像段喜生就是自己姨娘的親外甥。

段喜榮走到這一步也不僅僅是靠段家和馮家關係,而更多地還是靠他自己的努力,否則段家這麼多子弟在軍中,為何只有他走到了參將這一步?

單憑這一點,馮紫英都要支援段喜榮一把。

當然像段喜泰和段喜生、段喜寶甚至那個段喜昌,馮紫英也都不會吝於支援。

血濃於水這個關係馮紫英還是明白的,也包括馮家在軍中另外一個碩果僅存的堂兄馮鍛。

這個堂兄算起來血脈略遠,其祖父和自己祖父是堂兄弟,所以到自己這一層,已經有些淡了,但是畢竟是馮氏一脈。

現在馮鍛也是大同中路鎮河堡的操行,如果再努努力能搏一把守備。

從這個角度來看,馮家在大同的人脈更多的還是體現在舊部故交上,而段家則作為姻親因為是地頭蛇的原因,反而官場上的中下層有著雄厚的根基。

好在馮段兩家因為馮唐與大小段氏的婚姻而牢牢捆綁,更因為馮紫英現在的飛黃騰達使得段家更牢牢依靠。

特別是地方官府這一塊,原來馮家更多隻是在軍中滲透,但現在如果有了崔呈秀的有意提攜,那麼馮家也可以在大同府下邊的州縣也有所發展了。

雖然段家在讀書人這方面的確欠缺,但是為官入仕也未必都要讀書科舉出身,捐輸也能有機會,當然,層次相對低一些。

另外像一些遠支旁支,便是給他們一些為吏的機會,那也足以讓他們感恩戴德死心塌地了。

“紫英,你明日就要走了,幾個舅舅也沒有什麼好送你的,馮佑做事很穩妥,你父親幾個舊部也很幫襯,諸般事宜都辦得很妥當了,不過你要去陝西,我下邊有一支商隊剛回來不久,情況很糟糕,除了亂軍外,各地馬賊山匪也是遍地成災,一路遭遇了不下五次襲擊,……”

和馮紫英說話的是一個四十出頭的精瘦男子,從面容上就能看得出來和馮紫英的母親模樣有些掛相,正是馮紫英的小舅段德輝。

幾個兄弟中,和馮紫英母親最親近的可能就是這個弟弟,因為二人年齡相差最小,像最大的兄長都比大段氏要大十來歲,而這個小弟只比大段氏小兩歲。

所以馮紫英小的時候,也是這個小舅舅經常來家裡,給馮紫英帶些禮物,甚至有一匹小馬專門作為馮紫英八歲生日禮物送給了馮紫英,讓那個時候的馮紫英樂瘋了,至今都記憶猶新。

“小舅你還有生意走陝西那邊?”馮紫英皺起眉頭,陝西局面不好他當然知道,但段家都還有生意走那邊,就有些要錢不要命的感覺了。

“呵呵,生意難道就因為世道不靖就不做了?”段德輝笑了起來,八字鬍一翹一翹,臉上的精悍之色外露,“你小舅一家幾十號人呢,你還有兩個表弟尚未娶親,三個妹妹尚未出嫁,這不要銀子?”

馮紫英啼笑皆非,段家難道還缺這點兒銀子?

段家在大同有三大馬場之一——段氏馬場,規模位居整個山西之首,每年除了供應大同鎮軍馬,還要供應山西鎮的軍馬,民間挽馬、馱馬那就更不用說了,雖說這是整個段家的資產,但是段德輝作為四個嫡子也有一成股份。

另外段德輝自家開設有一家車場,主要就是做馬車牛車,質量過硬,信譽卓著,這也是一個長久營生,整個大同及其周邊的生意不說壟斷,但是也佔有相當份額。

另外就是糧食生意了。

馮紫英知道這糧食生意是三舅舅和小舅舅兩家合股的,還是自己老爹在榆林鎮當總兵之後才開始著手擴大的。

原來只是在本地小打小鬧,老爹當榆林總兵之後,段家糧食生意開始延續到榆林那邊,看樣子老爹走了,這條人脈段家並未斷。

“陝北糧價暴漲,沒理由不做這個生意,榆林鎮軍中現在糧食也很缺,但還過得去,但是地方上就相當吃緊了,現在從朔州過去,一過黃河,糧價至少翻一倍以上,而且還得要老關係才有,那邊催得緊,我們也不能隨便斷了這層關係,否則明後年豐年時節,這生意就不好做了。”

段德輝在自己外甥面前倒是沒有什麼遮掩,這些生意訊息對外界是法不傳六耳的絕密,但是對馮紫英來說卻沒有多大意義。

而且全靠從前年開始馮唐和馮紫英都提醒段家要儘早開始屯糧,段德光和段德輝兄弟倆就提前收儲,並且從各地源源不斷調糧進來,起碼比山西各地其他糧商早了接近一年,這利潤可想而知。

“榆林鎮那邊也缺糧?”馮紫英又忍不住皺起眉頭。

“呵呵,現在這情形,哪裡不缺?山西也一樣缺糧啊,糧價比去年翻了一倍有多,比前年漲了兩倍多,家家戶戶都在囤糧,要說不缺,那也不缺,陝西那邊那麼緊缺,你看看那些糧紳大戶們,哪家糧倉糧庫裡邊會少了糧食?多則少則數百石,多則上千石甚至上萬石,……”

段德輝的話讓馮紫英也是無言以對。

這才是正常情形。

缺糧要看哪裡缺,尋常百姓窮人永遠都缺。

富戶糧紳,任何時候都不缺,就算是缺那也是相對豐年而已。

沒準兒他們就盼著歉收,才能大撈一筆。

“舅舅不是那等囤積居奇的做派,提前囤糧那也都是託你的福,提早做了準備,但和葭州、米脂、綏德、青澗、延川幾個州縣的一些合作糧商都早有約定,所以這糧食還得要送去,否則日後怎麼做生意?”段德輝感覺到自己外甥的不太滿意,笑著解釋道:“而且舅舅選擇合作的糧商都算是相對規矩的,但要說不讓他們漲價賺銀子,那肯定也不可能,我們就掙我們自己這份兒就行了。”

馮紫英也不好多說。

低買高賣本來就是做生意的法則,舅舅他們提早囤了糧,現在糧價起來了,陝西那邊最缺糧,糧價漲得最高,而他之前又和人家有約定,自然要履約,這無可厚非。

“舅舅既然這麼說,那我也不多說了,你們自己小心便是,但陝西民亂勢頭日熾,你們的商隊怕也要小心一些。”馮紫英只能提醒一句。

“嗯,這一點我們也都知曉了,就在磧口渡交接,不再過河往那邊走了。”段德輝還是很謹慎,“不過磧口渡那邊據說現在也有亂軍了,所以我都還有些擔心。”

磧口渡不是山陝黃河上的主要渡口,但是位置卻很好,位於陝西臨縣和陝西吳堡之間,選擇這裡主要是過河就是吳堡縣城。

“吳堡也有亂軍了?”馮紫英一驚,他原本打算是從西口渡口渡河,但是那裡太靠北了,過河就到府谷,那裡屬於榆林鎮防區,安全倒是安全了,但是很難了解到延安府的具體情況,所以他也是打算從磧口渡渡河到吳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