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字卷 第四百一十六節 盟友,喬遷
章節報錯
忠順王也禁不住笑了起來。
朝廷上下都知道馮紫英一直是堅定地反對與南京媾和的主戰派,要求朝廷打過長江去,徹底打垮南京偽朝,將整個江南徹底拿回來,並對江南那些反對朝廷計程車紳予以嚴厲懲戒。
不過朝廷戶部的確有些吃不消,加之馮紫英那套主張繼續向海通銀莊借貸和發行國債來支援朝廷大軍收復江南的建議很容易讓人覺得是要讓其父親的西北軍能繼續維持下去,所以最終被擱置了。
但忠順王也知道雖然是擱置,但是並不代表朝廷就真的有多麼支援老大登基了,很大程度還是事急且相隨的一種妥協,一旦局面好轉,說不清楚朝廷還有什麼變化。
老大也肯定知道這一點,登基之後肯定也會採取一些措施來緩和或者消除這種風險,比如贏得文臣們的認可,又或者在一些條件上做出讓步。
「紫英,你說這話你自己信麼?」忠順王嘆了一口氣,「不過現在朝廷既然有此決定,那你也莫要再生事端了,日後老大登基之後,恐怕要視你為眼中釘,多半要給你一些難堪了。」
馮紫英哈哈大笑,連連搖頭,狀極歡愉。
「王爺,我倒是真盼著新皇能給我找麻煩啊,您覺得我當這個兵部右侍郎是皇上封我的麼?若是皇上還清醒,只怕也不會容我這個年紀就當到三品重臣吧,便是去陝西當巡撫平亂都輪不到我吧?我這頭上的烏紗帽是內閣諸公給我的,要取也只能是內閣諸公來取啊,新皇找我麻煩,這就是在挑釁內閣諸公啊,您覺得新皇會這麼做麼?若是你是新皇,也只會刻意討好我才對啊。」
馮紫英的這番話讓忠順王也為之深思。
的確,老大上位,恐怕想的就是要穩固自己的皇位,另外還要想辦法把皇位往自己兒子身上傳,不能讓皇位重新回到老四(永隆帝)這一脈,這是首要問題,其他都要擺在其次了。
這種情形下若是針對馮紫英,那無疑會更激化雙方關係,兩敗俱傷,得不償失。
聰明的應該是收買拉攏才對。
尤其是像馮紫英這種年輕俊彥,本來就是北地士人的中堅力量,日後還不知道要在朝中呆多久,比起葉向高、齊永泰這些老女幹巨猾之輩,這種人才是最划算拉為己用的。
「那老大拉攏你,你會答應麼?」忠順王問道。「王爺,你是替你那幾位侄兒問的麼?「馮紫英挑了挑眉「壽王,還是祿王?」
忠順王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老大繼位,恐怕他們都不會好過,有些擔心害怕也是正常的,不敢對你們動手,但他們就不好說了。」
馮紫英也知道忠順王所言不虛,義忠親王繼位要對付的也肯定是可能危及他和他兒子皇位的永隆諸子,而不是像自己的文臣,因為文臣不是以血脈維繫,而是以士人身份來維繫,除非殺盡天下士人。
但對永隆諸子就簡單了,就那麼幾個,這年頭髮生什麼意外都正常,用什麼手段都可能。
「王爺,您不會覺得這種局面會持續很久吧?」對於自己這個最忠實的盟友,馮紫英還是不吝於表明態度的,「義忠親王就算是繼位,就算是朝廷也應允南京方面的條件,比如讓湯賓尹或者繆昌期中一人入閣,就算是朝廷把義忠親王世子列為太子,那又如何?」
忠順王全身一震,看著馮紫英。
「義忠親王當了幾十年太子,還不是說廢就廢了,讓當今皇上登基了?只不過當初廢他太子位的是太上皇罷了,現在除非他直接讓他的世子登基,日後內閣若是覺得他的世子不合適,要另立太子呢?倒不一定是壽王或者祿王他們,或者也可能是義忠親王其他兒子呢?」
馮紫英悠悠地道:「關鍵在於誰
才有立太子這個權力,除了內閣,還能有誰呢?您不會覺得現在內閣同意立義忠親王世子為太子,就不能換太子了吧?」
忠順王臉色有些活泛起來了,雙目也變得晶亮,「紫英,你的意思是內閣日後可能要易儲?」
「我沒這麼說,您要這麼理解,那是您的事兒。」馮紫英不上鉤,輕描淡寫地道:「我只是說,這個權力掌握在內閣手中,而非義忠親王手上,哪怕他登基為帝。如果得不到內閣的支援,他想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會很難。」
輕描淡寫但是卻格外露骨,卻讓忠順王心裡踏實放心許多。
作為永隆帝最忠實的支持者,忠順王很清楚老大登基之後,首先要出手對付的,除了幾個侄兒外,恐怕就是自己和忠惠王了。
他現在也是忐忑不安,雖然覺得老大上位未必就會這麼快對付自己,但是這種風險卻會一直存在,所以他現在急切地要和馮紫英捆綁在一起,形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局面,讓老大不敢輕易下手對付自己。
「紫英,老大還有牛繼宗和王子騰他們的支援,朝廷肯定也會要顧忌一些,.....」
想了一想忠順王才提出另一點,馮紫英更覺好笑:「王爺,若是沒有牛王等人,或許朝廷還會容忍一些,您儘可看看,也許要不了多久,有些事情就會更明朗化了。」
沒說透,但忠順王卻明白了,朝廷不會容許牛王等人的「割據」,只怕戰事還會重新開打,只是等待一個合適時機罷了。
元熙帝的駕崩就像泥牛入海,看似會掀起巨大風波,但實際上卻是無聲無息就消失在水下,感受到這份餘波的可能也就是朝廷和南京的談判罷了。
六月初五,馮府喬遷。
拖了這麼久,最終還是要搬過去了。
馮紫英費盡心思還是勸說動了老孃她們一道搬過去,否則這尋常問候實在太麻煩,而且榮寧二府打通合併起來之後屋宅連片,馮府這點兒人根本就不夠塞牙縫的,寬裕無比,單單是老榮國府的宅邸就容納馮府這邊的所有人都還綽綽有餘,這還沒算大觀園和寧國府那邊的屋宅。
雖然一些準備工作早早就開始了,但大的搬遷還是持續了三日。
即便是如此,也只是把最基本的一些傢俱物件搬了過去,要騰挪得差不多還早得很,起碼陸陸續續還得要半個月才夠。
三爵街三府也正式定名,而原來榮寧二府的大門也就改成東西門,平素東門不開,只開西門而居所也主要以老榮國府這邊為主,而老寧國府那邊則大都空閒著,部份用於馮紫英的護衛居住。
踏進府中時,馮紫英才感覺到巨大的變化。
和往日來榮寧二府時比,整個大院的變化不敢說翻天覆地,但也算是脫胎換骨了。
往日榮國府的略顯老舊相比,整個宅院都已經粉刷一新,地面都用了青磚或者赭紅色的石板面。
以往榮國府多用青石板,而且在後期整個榮寧二府多有破損地面,卻因沒銀子而無法更換,許多地方都是坑坑窪窪,或者就用一些碎石渣隨意敷設湊合,但在這一次的修繕粉飾中,整個地面全數進行了維護和整修。
除了保留部分尚好的青石板地面外,略有破損的地段,小處用青磚更換,大處則用赭紅色的石板來覆蓋更換,這樣一來,整個府中原來的冷色調就一下子少了許多,取而代之是暖色調更濃,讓整個府邸都顯得更為生動和融。
不過在牆面仍然是素白為主,屋脊和牆脊也更換了不少,原來一些破損和脫色的脊面都重新修飾,顯得清爽亮麗了不少。
馮紫英沒有問題維護修繕花了多少銀子,這都是鴛鴦在負責,當然,她也需要請示沈宜修和寶釵黛玉二人,大的花銷也都要賬目清晰
,這一點馮紫英對鴛鴦倒是十分放心。
現在估摸著肯定花費不小,尤其是還涉及到在後邊把榮寧二府大觀園和會芳園打通,把整個水面充分用起來,使得不至於太過狹窄,另外也新添置了一些建築群落,以便於使得整個府邸裡邊的風格完美一致,不至於殘缺不全。
原來兩府之間的那條私巷仍然保留了,但是在臨街那一處被封了起來,同時私巷裡也開了幾道門可供兩邊通行,如賈赦外書房後的三層儀門相對處,打通之後,就直通原來賈氏宗祠黑油柵欄處,現在這裡也改成了馮氏宗祠了。還
有就是賈政內書房後院牆也打通了一處門,直通寧國府那邊的叢綠堂後,這裡可以直抵會芳園的西側沿湖一線。
整個原來的賈赦院和他的外書房都重新裝修之後,成為馮紫英在外院的待客讀書所在,而賈母院經過改造整修則成為馮唐的待客和書房所在。
而大小段氏則用了榮禧堂東面原來王夫人、東小院以及趙周兩個姨娘的院落作為她們的居所。
至於蘇謝二位姨娘則用了原來的王熙鳳和賈璉住的小院與薛姨媽住的客居院,這兩處宅院都緊挨著大觀園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