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1章 地道
章節報錯
鬼子負責指揮新京的是北原秋葉中將,這個轉移矛盾的計策就是他想出來的。
北原秋葉是在八路軍封城後帶幾個警衛員混進城內上任的,由此也可知他頗有些膽識。
梅津美治郎之所以要臨陣換將,是考慮到之前駐守新京的指揮官主要是偏發展治安、經濟及建設方向,因此那是一個高學歷但沒有多少戰鬥經驗的指揮官。
當時誰也沒想到八路軍居然會打到新京,因此這安排沒什麼問題。
但現在,這樣的指揮官顯然已經不適合繼續指揮新京作戰。
北原秋葉是關東軍中以防禦戰出名的指揮官,當初諾門罕戰役鬼子敗退時,就是北原秋葉指揮著部隊在後方掩護為帝國軍隊爭取到了一點撤退時間,否則那場戰鬥帝國軍隊至少還要多損失數萬兵力。
梅津美治郎派他到新京“臨危受任”,其目的很明確,就是希望他能守住新京與八路軍打“持久戰”。
北原秋葉一進入新京就馬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這改革不是說對軍隊的改革,而是對百姓“控制”方向的改革。
北原秋葉在會議上對部下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們首先應該要清楚一點:哪些人是我們能抓得住的,哪些人是我們無法抓住的!明確這一點後,我們才能有針對性的展開行動,才不會犯下錯誤!”
接著北原秋葉又把這話往細裡分析:
“華夏百姓,是我們抓不住的人群!即便他們中有許多人表面上對帝國表示忠誠!”
“我承認他們中有一部份人是真心實意的忠於帝國,但這部分人畢竟是少數!”
“之前一次又一次的戰役充分證明,華夏人總是會在關鍵時刻選擇背叛帝國!”
“因此,我們應該果斷把這部份人群放棄!”
“華夏有句話,叫‘有舍才有得’!”
“我們只有放棄這部份人,才能抓住我們能抓得住的那些人!”
……
北原秋葉這番話對原新京的鬼子軍官有如醍醐灌頂,紛紛點頭稱是。
他們之前就是想要把百姓全部控制在手裡,結果在華夏百姓身上浪費了太多時間。
要知道帝國與華夏之間存在直接的仇恨,華夏百姓不可能相信帝國所謂的共榮圈理念,儘管有部份人在新京生活得很好,但八路軍打進來時他們該背叛還是會背叛。
因此,帝國想要完全控制他們是在浪費時間。
其它人群就不一樣了,比如帝國移民、棒子移民等等。
於是,北原秋葉的方針馬上就得到了實施,鬼子有意挑起城內其它人群對華夏百姓的仇恨,拉一幫打一幫由此達到穩固城內防禦的目標。
這的確很有效。
雖然華夏百姓依舊是新京的主體,但他們卻是弱勢群體,而其它人群在打擊華夏百姓的同時就切斷了自己的後路被鬼子綁在了戰車上。
於是,新京的防禦在短短的幾天就得到了穩固。
只不過這是的以犧牲華夏百姓的財物乃至生命為代價換來的。
同時北原秋葉也是在逼迫王學新動手。
因為北原秋葉明白,隨著時間流逝新京的內部矛盾將再一次爆發,那時很可能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這時八路軍就陷入尷尬的境地:
進攻新京吧,面對的就是新京堅固的防禦體系以及寵大的反動群體。
不進攻吧,華夏百姓則在其中不斷被屠殺……
然而,北原秋葉沒想到的是,他的對手是王學新。
王學新在包圍新京的這段時間並非什麼事都沒做,他其實做了另一個準備。
新京的防禦主要是以鬼子構築的碉堡、戰壕、反坦克壕等結合在一起野戰工事為主,但有一段防禦比較特別,那就是東面城牆。
(注:新京城牆大多於1912年後陸續拆除,只有東門(崇德門)於52年拆除)
老式城牆看起來很適合防禦,但它在現代戰爭中其實是屬於“雞肋”般的存在。
比如鬼子要是把部隊擺在城牆前,八路軍只需要用炮火封鎖住城門就能輕鬆斷了鬼子的補給線和退路。
要是擺在城牆後,子彈又不會轉彎打不到攻城的八路軍。
這造成鬼子只能把兵力擺在城牆上。
除非鬼子像運城一樣在城牆外構築了大片的碉堡群並挖了許多交通壕連通城牆內外。
新京在此之前沒有戰爭需求,所以當然沒有這些準備。
鬼子也不打算做這些準備,因為他們認為八路軍的主力是機械化部隊。
機械化部隊最好的進攻方向應該是其它方向的野戰工事。
東面的城牆即便被炸燬、炸塌也會留下一地的碎磚碎石使機械化部隊無法入城。
因此,鬼子在東面的防禦是最薄弱的,其它方向每面都擺一個聯隊,唯獨東面只擺了一個大隊再加一支臨時召募的民兵。
不過這也可能是城牆擺不了那麼多兵力的原因。
王學新的主攻方向恰恰就是城牆。
“我們要第一時間就將城牆炸燬!”王學新指著鬼子的東面防線的南北兩端說:“然後步兵從兩端越過廢墟進入城內,從後方夾擊鬼子防線!”
王學新的作戰思路很清晰。
鬼子防線做足了功課,可以全方位的攔截八路軍的機械化部隊的衝擊。
如果八路軍從正面強攻的話,只怕三個機械化團打光了也進不了城。
這就不是裝備的問題了,而是鬼子在防線上遍佈了鐵絲網、地雷,另外還有明暗反坦克壕。
但是,如果步兵迂迴至鬼子防線後方發起攻擊呢?
那就是兩回事了!
而步兵迂迴的路線,居然是越過城牆防線繞到其南北兩側防線的後方。
王學新說出這打法時只聽得張宗平一愣一愣的,他還是頭一回聽說這樣的戰術。
遲疑了下,張宗平就說道:“可是團長,我們怎麼才能快速將鬼子城牆炸塌?如果用時太久,鬼子很快就派兵補上這個缺口了。到時我們想迂迴怕是不容易……”
王學新想也不想就回了一句話:“老方法,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