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精明的乾隆

“不錯...不錯....”

北京。

紫禁城。

乾清宮。

年近古稀的大清朝乾隆皇帝看起來精神雋爍。

手裡提著一杆長約九尺的連著刺刀的燧發槍。

乾隆皇帝號稱十全老人,自然是識貨的。

他一眼就能看得出這一杆火槍用料很足,製作精良。

雖然有使用過的痕跡。

但是內膛沒有多少磨損的痕跡,裡面也沒有掛鉛。

扣動扳機,能聽到非常清脆的撞針撞擊燧石的聲音。

乾隆皇帝的私人收藏裡面有來自世界各國的火槍。

其中甚至有不少來自西歐宮廷的貴族們使用的線膛槍。

所以乾隆是知道西方的火器發展的程度的。

實際上。

從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清朝皇室都沒有斷絕和歐洲的交流。

康熙甚至是一名精通數學的數學愛好者。

能解微積分的那種。

他經常和來自西方的傳教士討論數學和哲學的問題。

從這方面來看。

康熙絕不愚昧。

乾隆也是如此。

他甚至會一些法語,透過一些來自歐洲的傳教士,他和法國國王路易十六有長期的書信往來。

他對於世界上發生的事情是非常清晰的。

美國獨立。

甚至後來的法國大革命。

在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之後。

乾隆就非常敏銳的意識到了來自歐洲的革命的思潮有可能對大清朝產生的顛覆性影響。

當即決定加強海禁和鎖國。

避免漢人接觸到西方的思想和技術。

實際上,清朝能夠作為漁獵、遊牧部族入主中原,取得中國的統治權。

其統治者絕非是人們想象中的愚昧。

至少是前期是如此。

康熙、雍正、乾隆三人和後面的道光、咸豐等人不同。

道光、咸豐可能是自己都被自己被忽悠瘸了,真的閉上眼對世界發生的一切充耳不聞。

但康雍乾三朝的統治者是有記載證明,他們其實是對世界非常瞭解的。

正是因為了解。

所以他們才不敢讓漢人獲得西方的技術,他們才要限制來自外來思想的傳播,限制商品經濟的發展,用嚴酷的文字獄和死板到極致的八股汶萊鉗制漢族精英的思想。

讓這個民族最聰明的那一部分人,花費大半輩子窮首皓經,去研究那些根本沒有多大實際用處的學問。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

作為一名統治者。

乾隆絕對是一名歷史上都能排的上號的政治動物。

他很聰明,有非常敏銳的政治觸覺和手腕。

他手上這一杆槍,是兩廣總督福康安透過加急的驛卒,換馬不換人,日夜兼程,花費了六天的時間從廣州送到了北京。

一同送來的還有個兩廣總督福康安和廣東巡撫郭世勳的秘折。

同時還有加蓋了廣東巡撫衙門大印的公文。

廣東方面帶來了一個讓乾隆有些坐立難安的訊息。

朱道樺取得了西婆羅洲之地,並準備籌建一個蘭芳省!

而在這之前。

朱道樺在南洋的洋麵上擊敗了荷蘭人的艦隊的訊息也早就到了乾隆的手上。

對於乾隆來說。

朱道樺擊敗荷蘭人的艦隊。

和朱道樺在南洋取得一省之地的地盤。

這兩件事單獨拿出來說,他都不會像是現在這樣不安。

關鍵是這兩件事的關聯程度。

這兩件事發生的時間,之間只間隔了兩個月的時間。

而在這之前的訊息。

是朱道樺在馬六甲海海峽取得了幾個島嶼,佔島為王。

佔島為王。

尚且可說是一介海寇。

不成氣候。

擊敗荷蘭人的艦隊也不稀奇。

在康熙朝的時候,鄭家的人就經常在南洋和荷蘭人艦隊交戰,常有勝利。

但關鍵是。

這幾件事之間的間隔程度很短。

從佔島為王的海寇。

到在海外擁有一省之地的梟雄。

之間的時間僅僅只有不到四個月!

快!

太快了!

這個速度不得不讓乾隆警惕。

尤其是那朱道樺在所有南洋諸國、南洋華人的面前放出來來。

明年東南風起,他就要楊帆北上,窺視廣東。

而從兩廣總督福康安給他的秘折之中。

他得到了一些更加讓他不安的訊息。

明軍精銳,三千破八萬,僅僅花費了兩天時間。

而且明軍有一些讓乾隆感覺很是頭痛的武器。

比如說那個迫擊炮。

乾隆放下火槍,看向了迫擊炮的炮彈,以及廣東方面送來的迫擊炮的模型。

乾隆稍微研究一番就大概知道了這種炮彈的原理

“只是..如果用黑火藥,似乎這開花彈的威力也沒有廣東方面描述的那麼厲害?”

乾隆開啟另外一個包裹。

看著包裹裡面用罐子裝著的黃色的顆粒壯的東西。

“這就是這所謂迫擊炮裝填的火藥,怎麼是黃色的?”

乾隆百思不得其解。

將手中的東西全部放下。

又取出了福康安和郭世勳的秘折。

“一杆這樣的火槍,售價二十兩,能發射五斤半實心鐵彈的長管炮....一千兩銀子。”

乾隆沉吟片刻。

“宣和珅!”

和珅現在可是乾隆朝第一紅人。

軍機大臣兼內務府總管,還兼這翰林院學士、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十幾個重要職位。

而若是要打造軍械,便是內務府造辦處的差事。

和珅作為軍機大臣自然是要在軍機處辦公。

軍機處沒有正式衙署,有值班房,在隆宗門內,靠近養心殿,以便於軍機大臣被召見議事。

很快。

頭頂亮紅頂戴,身穿麒麟補服的大清朝當朝第一寵臣和珅和大人就匆匆忙忙的來了。

人還沒到。

聲音就到了。

“奴才和珅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萬歲。”

等聲音落下,和珅和大奴才也已跪在了乾隆皇帝面前。

“和珅,起來吧。”乾隆擺擺手,隨後將手中的火槍遞給和珅。

“你來看看,如果讓內務府打造這樣的火槍三萬杆,要耗費多少銀子啊。”

和珅急忙爬起來。

取過火槍細細檢視,又掰開槍機看了看裡面的結構。

隨後在內心盤算開了。

三萬杆火槍。

而且不是用火繩的鳥槍,燧發點火的機械結構需要手藝精湛的匠人精心打磨而成。

本身成本就不低。

內務府上下分潤一下,一杆用料這麼足的火槍怎麼也要三十兩銀子才能擺得平。

在細細琢磨了一番之後。

和珅道:“回稟萬歲爺,這火槍用料、做工都是上上之選,若要打造三萬杆,每一杆火槍預計至少得花費五十兩白銀,總價....一百五十萬兩!”

一百五十萬兩?

怎麼會這麼貴。

乾隆眉頭緊鎖。

福康安說去南洋買,也不過二十兩....

那西洋人漂洋過海行萬里海疆,肯定是要追求利潤的。

也就是說。

二十兩白銀一杆火槍,人家都還有得賺。

怎麼自己造就得到五十兩了?

看來讓福康安去南洋買還划算一些。

乾隆非常不爽的想道。

其實他不知道的是,五十兩已經是和大人良心大大的了。

要擱到四十年後的道光朝。

就他的孫子道光那個糊塗勁。

一個雞蛋都能買出天價。

一杆火槍沒有個百十兩銀子肯定是下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