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決戰在哪裡?
章節報錯
要說如今的大明朝,哪裡的軍事傳統最為濃厚。
那莫過於北美洲的集體農莊!
雖然說現在在海倫娜城的都是一些民兵。
但是這十幾年,在大明北美兩個都護府和美國、新西班牙(現在的墨西哥共和國)的邊境衝突陸陸續續。
尤其是兩邊民間都是扛著槍的開拓團,所以雙方的衝突烈度很大,再加上當地的印第安部落時不時也會和華人、白人發生一些衝突。
因此。
哪怕被十幾萬的3K黨暴民包圍了,這一萬多華人可不是什麼綿羊,他們依託著街壘和堅固的鋼筋混泥土建築——在這個時代,建築行業還沒有什麼科學性的受力計算,為了避免建築倒塌,都選擇把建築修得十分的堅固,像是個軍事堡壘一樣。
啪啪啪。
密集的槍聲響起。
幾名華人狙擊手同時把目標鎖定了拉著大炮上來的白人炮手。
舉著步槍的3K黨暴民他們是不怕的。
如果是雙方的步槍對射。
裝備了10式步槍(光復十年式)的華人民兵們在火力上幾乎是碾壓對手——對面的3K黨白人民兵,普遍都是“單打一”。
和彈容量五發的10式步槍比起來自然是遠遠不如的。
因此。
威脅最大的,就是白人拉上來的火炮。
幾名炮手胸前頓時飆出了血花。
槍聲彷彿就是訊號。
正在貓著腰緩步向前的白人民兵們頓時握著步槍就開始衝鋒了!
他們不得不如此。
因為他們也很清楚。
他們手裡面的針擊步槍不可能是對面的中國人的栓動步槍的對手。
再加上華人民兵依託工事,與之對射太吃虧了。、
惟一的機會就是衝進華人民兵的工事之中,打近戰和白刃戰!
嗷嗷叫向前衝鋒的紅脖子們很快遭遇了迎頭痛擊。
密集的槍聲連成一片,彷彿鞭炮一般一刻也沒停下來過。
如此密集的火力。
想要靠著血肉之軀衝過這一兩百米的距離幾乎是不可能的。
很快。
在陣地前,這些白人紅脖子一個接著一個倒下。
不過他們的衝鋒還是有意義的。
兩門滑膛炮終於拉了上來,對準了街壘後就開炮了!!
兩枚實心炮彈轟來,將當面的工事轟得狼藉。
趁著這個火力間歇期,安歇趴在地上躲避子彈的3K黨徒紛紛跳了起來,吶喊者衝鋒。
步槍的刺刀閃爍著火光,亮閃閃的刺刀猶如霜月,令人不寒而慄。
華人民兵的預備隊也紛紛從藏身的地方衝出來。
他們退無可退。
因為誰都知道對面的3K黨是什麼人。
落在他們手裡,只有死這一條路。
因此大家都必須要拼命。
噗呲!!
雙方又一次的白刃戰接觸開始了。
雙方的接觸時間並不長。
因為華人民兵這邊的預備隊在這之前都還沒怎麼出動。
都到了晚上了,才開始出動預備隊,說明對方今天無論如何也攻不動了。
“白人退下去了!”
白展堂興奮道。
和他一樣興奮的還有他身邊的華人民兵們。
大明已經向美國宣戰了!
他們相信,大明是絕不可能放任他們這一萬多人被美國人屠滅的!
只要明軍正規軍出動。
這個世界上就沒有能擋得住他們的軍隊!
大明天兵,便是這個世界上最強的陸軍!
白寧和自己的老部下沈松互相對視了一眼。
他們也鬆了一口氣。
但和白展堂的興奮比起來。
他們更多的.是不解。
這美利堅合眾國怎麼說也是這個世界上僅次於大明、英國、法國,排名第四的工業國。
為了應對北美的戰爭,他們也進行了大規模的擴軍,加強了民間的民兵訓練。
更何況,這些來到北美的白人本來就不是什麼善茬,他們對待印第安人的時候可是十分兇狠的。
一個小小的海倫堡唐人街。
十幾萬人輪番進攻。
可以說是廢了九牛二虎之力了。
可就是打不下來!!
而守著這裡的,不過是一些民兵而已——換到大清朝,就是一些“壯勇”。
這擱以前,別說是隻有兩三條街道的唐人街,就算是個縣城,要是沒有正規軍守衛,想要靠著一群臨時組織起來的壯勇來守城,這就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又打退了!”
海城屯田總管李東垣長舒一口氣。
海倫娜城由於在地圖上是處在美利堅合眾國的管轄下。
所以大明金州都護府方面沒有向這邊派遣太多的官員,只是派了一個屯田管理司前來統一管理在密蘇里河東岸的集體農莊。
“美國佬是在佯攻!”
海城屯田管理司民兵指揮使王運皺著眉頭說道。
作為一名參加過對俄作戰的老兵。
他的經驗很豐富。
對面的美國人的進攻並沒有孤注一擲,看起來是一撥接著一波,但卻像添油戰術,根本就沒有攻得太瘋狂。
這說明對方的目標,恐怕並不是海城唐人街的這萬把人。
“他們想要吸引我軍在密蘇里的高原上決戰!”李東垣說道。
這是很顯而易見的。
因為在這個高原上,美歐聯軍背靠著密蘇里要塞防線,同時還有河流、鐵路連線。
在密蘇里西北是美利堅合眾國的工業區,在密蘇里高原西南就是美利堅合眾國的產糧區。
如此一來,大軍的補給就不會成為問題。
以美國的國力,支撐上百萬陸軍在此地長期作戰,都是能夠做到的事情——美國佔據的地盤,資源太豐富了!
因此。
這一個海城唐人街,如果美國人真的想要迅速打下來,也不是什麼難事。
出動個幾萬正規軍,然後把重炮拉上,把混泥土工事全部轟碎。
區區萬把民兵,還能支援多久?
美國人沒這麼做。
說明他們別有所圖。
“那我們怎麼辦?”王遠問道。
“先守著吧,美國人不急著攻,那我們就在這裡耗著。”李東垣說道。(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