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海岸附近本來是有一個小鎮的,鑑於黃金海岸在世界的知名度以及如此美麗的景色,將這座小鎮建設成一座城市也是不錯的選擇。

成為國際著名的景點總體來說是一件好事,但也一定會伴隨著預料內外的壞事。

其中阿瑟最為重視的一條,就是關於海灘環境的保護。

黃金海岸之所以出名,完全是因為優美的景色,再加上澳大拉西亞政府一點點的人為宣傳。

縱使沒有這些人為宣傳,黃金海岸也會在幾年後被眾人熟知,依舊會成為那個國際著名的旅遊景點。

而澳大拉西亞大部分景色優美的旅遊景點,基本都是近海沙灘和海島,根本離不開海洋二字。

因此,阿瑟在參觀黃金海岸的時候,多次向昆士蘭州政府要求,必須嚴厲的保護海岸環境,保護澳大拉西亞所擁有的財產。

甚至不只是向昆士蘭州政府要求,阿瑟還要求內閣政府還關於保護海洋環境的法律,任何破壞海洋環境的行為,都將觸犯法律,遭受政府的嚴格處罰。

在阿瑟的要求下,《澳大拉西亞海洋環境保護法》新鮮出爐,並且立即開始執行。

在澳大拉西亞附近海域巡邏的艦隊也新增了一個任務,那就是監管海岸,並且處置破壞海洋環境的行為。

海洋環境的保護單靠一個人或者一個國家是很微弱的,必須要靠全世界所有國家的努力才行。

但很明顯,有的國家聽不進去人話,有的國家為了自己的利益肆意縱容。

阿瑟可想看到因為海洋環境的汙染,讓自己的後代出現任何問題。

更何況,澳大拉西亞是一個純粹的海洋國家。澳大拉西亞所擁有的大大小小的島嶼和群島,就決定了澳大拉西亞的任何利益都離不開海洋。

因此,阿瑟不想看到,也絕對不會看到海洋環境遭到嚴重汙染。

避免海洋環境遭到汙染的方法很簡單,就是解決任何有可能造成海洋環境汙染的個人或者國家。

為此,阿瑟特意和大英帝國進行溝通,用支援大英帝國在匈牙利王國的任何行動,換來大英帝國點頭同意簽署《海洋環境保護公約》。

在六月的世界聯盟例行會議上,澳大拉西亞代表慷慨激昂地說出自己的觀點:

“女士們,先生們!海洋是所有人類的共同財產,是人類任何活動都離不開的珍貴資產。

世界各國的交流,世界人民的日常生活根本離不開海洋。我提議,應該簽訂一份協約,來共同保護我們的海洋資源。

無論是近海還是公海,都應該在協約的保護範圍之內。簽訂條約的每一個國家,對應該齊心協力對任何破壞海洋環境的行為進行制裁。

制裁的方式包括一切,必要時我們必須使用武力來保護我們的環境。

與其解決海洋汙染的問題,不如解決造成海洋汙染的個人或者國家。

這世界可以少了任何一個國家,但不能少了我們賴以生存的海洋環境。

女士們,先生們,為了我們美好的海洋,為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讓我們動用一切手段,不惜一切代價的來保護海洋,保護這片麗的,湛藍色的景色!”

啪啪啪!

會議室內立即響起了震耳一般的響聲。至於要問為什麼各國代表鼓掌這麼積極,那得看看第一個帶頭鼓掌的是誰了。

大英帝國首先站起來鼓掌的情況下,他的各大小國也根本不可能無視。

現在可不是後世所謂的文明社會,如果得罪大英帝國的話,這些中小國家根本沒有好果子吃。

在澳大拉西亞和大英帝國的推動之下,這份海洋環境保護公約也很快被簽訂,並且作為世界聯盟的正式檔案開始執行。

其實阿瑟沒想著靠這樣一份條約就能夠限制各國汙染環境的事件,這樣一份條約同樣也是阿瑟日後行動的藉口,是制裁甚至向一個國家發動戰爭的理由。

真正對於一件事情不舒服是完全不需要抗議的,在阿瑟看來,如果和平的解決一件事情比較麻煩,那麼最好的方式就是果斷的解決掉製造問題的人,這個理論放在國家之間也同樣合適。

公約被正式執行之後,這件事情也算暫時告一段落。

畢竟這個世界肯定不會如同歷史發展那樣,21世紀的地球到底有沒有島國都不好說,更不要說爆發一些轟動世界的大事了。

隨著時間的推進,澳大拉西亞的建設殖民地計劃也正式開啟。

和之前的殖民地建設不同,這次的建設更大的目的是培養一個屬於澳大拉西亞的市場,來增加澳大拉西亞在抵抗風險和經濟危機時的承受能力。

縱觀澳大拉西亞的所有殖民地和領地,絕大多數都擁有相當不錯的發展潛力,也適合被加大投入,成為進一步發展的重點地區。

波斯灣領地自然不用多說,波斯灣所擁有的豐富的石油資源,足以讓澳大拉西亞成為世界上擁有石油資源儲量最多的國家之一。

單單這些石油資源,就足以讓澳大拉西亞成為一個發達國家。

如果阿瑟只想混吃等死的話,澳大拉西亞目前所擁有的礦產資源,足夠澳大拉西亞政府吃上好幾百年了。

除了新幾內亞之外的其他東南亞島嶼和殖民地,也同樣擁有相當不錯的發展潛力。

包括佔領時間比較早的澳屬帝汶,應該是目前所有殖民地中開發比較完善的,已經具備了本土化的條件。

可以這麼說,澳屬帝汶只是缺少人口,其他的和澳大拉西亞的本土也沒什麼區別了。

“目前的帝汶大約有多少人口?”阿瑟將目光看向了民生大臣菲利普,詢問到。

“截止去年年底的人口統計,帝汶的總人口為9.77萬人,帝力城的人口為7.21萬人。”民生大臣菲利普沒有絲毫猶豫,直接將帝汶的人口資料脫口而出。

阿瑟滿意的點點頭,詢問到:“帝汶的發展如何?如果要拓展帝汶的市場,有什麼可行的辦法嗎?”

在殖民地拓展市場是必須的,甚至荷屬東印度在阿瑟的眼中,也只不過是一個可以隨時能夠控制的海外市場。

只要阿瑟願意,任何外來商品都不能進入荷屬東印度,這也是澳大拉西亞海軍全面碾壓荷屬東印度海軍的底氣。

“陛下,帝汶的土地面積超過三萬平方公里,目前最主要的經濟來源是農牧業,以及部分礦業。帝汶的人均耕地面積可達五英畝以上,總產糧突破7.7萬噸,大約可以供給15萬人食用。

理論上來說,我們只需要在十年的時間內向帝汶移民二十萬以上,就可以完全控制這片土地,將其納入澳大拉西亞的市場下。”民生大臣菲利普回答道。

帝汶是澳大拉西亞最早的殖民地之一,因為距離澳大拉西亞本土十分近的原因,也可以作為殖民地本土化的第一步。

更重要的是,帝汶的土地面積相較於其他殖民地來說也不是太大,本土化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也不是太多。

率先將帝汶本土化,不僅能夠走出澳大拉西亞殖民地本土化的第一步,還能為其他殖民地做個表率和榜樣,其他殖民地只需要照貓畫虎照抄作業即可。

民生部長菲利普也十分贊成殖民地本土化,特別是澳大拉西亞的殖民地已經普遍驅逐土著的情況下,本土化是必須的,也是一定要做的。

殖民地的體系並不靠譜,特別是在各國和各地區的民族主義日漸膨脹的前提下,英法所構建的殖民地統治體系已經岌岌可危。

正所謂自身強才是真的強,如果澳大拉西亞能夠將東南亞的殖民地全部本土化,帶給本土的提升絕對是殖民地都比不了的。

阿瑟點了點頭。菲利普部長所說的十年移民20萬的方法完全能夠接受,畢竟每年也就移民兩萬人左右。

如果能用十年的時間將帝汶全部本土化,帶給澳大拉西亞的絕對是長期的收益。

更何況一戰結束後的這段和平時期遠遠超過十年,這也正是上天賦予澳大拉西亞將這些殖民地本土化的契機。

“既然如此,那就將殖民地本土化的第一步放在帝汶。”阿瑟說到:“向帝汶輸送大量的移民,趕在行政區劃改革之前,我希望能看到帝汶直屬州的出現。”

相較於帝汶的人口來說,帝汶還擁有大量的土地面積等待開發,這也讓帝汶能夠承受更多的移民。

帝汶如果本土化成功,這對於附近的皇家領地,新幾內亞和索羅門群島,蘇拉威西島等殖民地的影響都是深遠的。

如果澳大拉西亞成功的在二戰之前將所有殖民地本土化,建立一個個直屬州,將來美國和蘇聯所形成的自由民主衝擊也永遠不會波及到澳大拉西亞。

如此一來,殖民地體系遭受衝擊的英國,只會愈加依靠澳大拉西亞的幫助。

這對於澳大拉西亞將來接手海峽殖民地和中東殖民地來說有著不小的幫助,也是阿瑟樂意看到的發展方向。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援!

今天日萬,已更3000/10000,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