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門已經和智利政府提出了要求,表示智利人要求的超級戰列艦已經設計出來,邀請智利人前來澳大拉西亞實地考察,並且簽訂正式的軍艦購買訂單。

不過智利位於太平洋東岸,和澳大拉西亞相隔了一整個南太平洋。

智利人的到來還需要一段時間,在智利人到來之前,阿瑟也迎來了1910年的末尾。

1910年12月31日,內閣政府年度報告會議正式在悉尼宮召開。

今年的內閣政府總結報告會議相較於去年來說變得更加重要,除了歐洲局勢變得更加嚴峻之外,內閣政府也即將在明年迎來新的一輪選舉。

這也將會是內閣改制之後的第一次選舉,並且許多老資歷的內閣大臣們,也將迎來政治生涯中比較重要的選擇。

內閣部長的最多連任期限是三屆,這也代表著這些內閣大臣們想要繼續待在內閣政府,就必須得向著不同的位置前進了。

能讓他們繼續留在內閣政府的,除了首相,國務大臣兩個內閣政府的最高點之外,還有大法官,眾議院議長,王室事務大臣三個重要職位。

但這些職位的競爭程度一個比一個高,特別是國務大臣和大法官以及王室事務大臣,是需要在阿瑟的提名下才能進行選舉的。

這也代表著,如果阿瑟不看好他們,那麼,他們只能朝著首相和眾議院議長兩個職位努力了。

但這兩個職位的競爭者除了其他的內閣大臣之外,還有現任首相瓦爾特,前任首相埃文,現任國務大臣肯特等等。

再加上內閣政府的五位老資歷部長,兩個職位的競爭者可能足足十多個人,並且還都是擔任過內閣成員的頂尖政客,對於這些內閣大臣們的壓力來說,不可謂不大。

因此,這些內閣大臣們將今年年底的年度總結報告會議看得十分重要,這是他們最後一次展現自己政績的機會,也是最後一次取得阿瑟信任,讓阿瑟看好他們的機會。

王宮的大型會議桌上,此時的氣氛已經變得十分嚴肅。

首相瓦爾特一臉嚴肅恭敬地站在會議桌前,率先開口說道:“陛下,各位同僚,請允許我開始1910年澳大拉西亞內閣政府的年度總結報告。首先要報告的是國內總體情況,整個1910年,我們的發展狀況良好,各方面都在有序和緊張的發展中。”

內閣官員一系列的彙報之後,也總算是把澳大拉西亞目前的具體情況彙報完畢。

首先是阿瑟最重視的人口問題,截止1910年年底,澳大拉西亞總人口已經突破900萬,準確的數字是943萬餘人。相較於上一年,人口增加總數為91萬人,其中移民數量超過85萬,新生兒人口超過10萬,死亡人口4萬多。

作為國家的核心,澳大利亞地區的人口已經超過了754萬,紐西蘭地區的人口也已經突破181萬。

兩個殖民地新幾內亞和帝汶的人口也分別突破了6萬和2萬,總體人口增長十分良好。

人口結構方面,英裔移民有所降低,但也保持在了總人口的68.1%。

俄裔人口第一次超過了德裔人口,比例達到了14.4%。德裔人口已經掉到了第三,佔據總人口的13.9%。

隨著俄國對於澳大拉西亞的移民增長,俄裔移民的比例應該還會持續提高。

但阿瑟對於英裔移民的比例底線是65%,如果英裔移民的比例低於65%,那麼阿瑟就會考慮降低其他國家移民的數量,畢竟國家的穩定要遠遠比人口的增長重要。

目前墨爾本的發展也十分迅速,截止今年人口已經突破了95萬。

如果不出意外,墨爾本的人口應該會在1911年年內突破100萬,成為澳大拉西亞第二個人口破百萬的城市。

不過壞訊息是,短時間內,澳大拉西亞人口破百萬的城市也就這兩個了,目前人口第三,第四的城市分別是惠靈頓和紐卡斯爾,人口分別超過了47萬和45萬。

這兩個城市距離百萬人口還有很長的距離,甚至哪怕在一戰結束後都沒有希望。

不過對於澳大拉西亞這樣的人口不足千萬的國家來說,擁有太多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反而是國家發展的弊端。

畢竟澳大拉西亞擁有廣泛的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如果將大半的人口都集中在某些城市,那麼註定其他地區的發展會受到限制。

因為利奧諾拉工業基地的建設,西澳大利亞也成了澳大拉西亞政府派遣移民的主要地區。

目前西澳大利亞的人口已經突破了一百萬,工業發展受到的限制也總算不是那麼大。

說到工業的發展,利奧諾拉工業基地的建設完成以及吸引工廠入駐正式投入生產,讓澳大拉西亞的各項工業都迎來了較好的發展階段。

目前澳大拉西亞的鋼鐵生產規模也得到了不小的提升,目前年產鐵211.32萬噸,年產鋼140.05萬噸。

在化工業方面,利奧諾拉工業基地吸引了超過十多個化工廠,兩個農用機械廠,一個合成氨工廠,兩個小型化肥廠,17個民用工廠等等,生產出的農用機械和化肥以及各類化工產品,為澳大拉西亞的各項發展建設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利奧諾拉工業基地大大小小50多個工廠,創造了超過一萬個工作崗位,為西澳大利亞地區帶動了不小的經濟發展。

目前澳大拉西亞的人均收入已經達到了48.7澳元,部分澳大拉西亞地區的人均收入已經超過了50澳元。

兩個殖民地的建設也差不多進入了正軌,新幾內亞殖民地六萬人口的人均年收入為41澳元,澳屬帝汶兩萬人口的人均收為40澳元。

其實按道理來說,殖民地的收入並不會落後於本土,但因為殖民地還在源源不斷的湧入一些移民,這些移民短時間內的收入肯定不會太高,因此才拉低了殖民地總體的人均年收入水平。

當然,政府的財政總收入也迎來了不小的增長。得益於1910年東亞地區的災害,讓澳大拉西亞在糧食出口方面賺到了不小的利潤。

再加上來自於英國的大量援助,讓澳大拉西亞的財政方面也算是增添了一把活力。

整個1910年,政府財政總收入6417萬澳元,相較於上一年增長了將近1000萬澳元。

當然,如果不算出口給東亞地區的糧食帶來的額外利潤,其實財政總收入的增長和去年也差不多,大概在800萬澳元左右。

當然,隨著財政收入的增長,政府的支出水平也迎來了不小的增長。

1910年一整年,政府的財政總支出高達5700萬澳元,相較於上一年增長了800萬澳元。

這其中,軍費投入第一次超過了2000萬澳元,準確來說已經達到了2135萬澳元。

從今年開始,澳大拉西亞的海軍規模將達到三艘戰列艦,兩艘戰列巡洋艦,十多艘護衛和驅逐艦,兩艘潛艇,20多艘小型巡邏艇等。

雖然海軍實力增長了不少,但海軍的花費的增長也確實不小,導致澳大利亞的軍費節節攀升。

但好訊息是政府仍然是盈餘狀態,雖然盈餘的只有700萬澳元左右,但畢竟用不到一千萬的人口就撐起了列強水平的海軍,還能夠實現盈餘已經非常不錯了。

王室專項資金也從去年的54.25萬澳元增長到64.17萬澳元,王室專項資金也在伴隨著澳大拉西亞經濟的發展慢慢增長。

這也算是阿瑟留給後代的一點福利,將來澳大拉西亞發展起來之後,王室專項資金增長到上百萬甚至數百萬澳元也完全沒問題。

就算將來王室財團經營不善,也可以憑藉每年從政府獲得的資金,讓整個王室所有成員保持高貴而奢華的生活,至少做一個富家翁是完全沒問題的。

這也是阿瑟的設想。阿瑟對於後代和繼承人的培養是不遺餘力的,但如果將來繼承人的能力不太行,在阿瑟看來沒有把握能夠控制好整個國家的前提下,那麼阿瑟就會考慮削減王權,將澳大拉西亞推向君主立憲制。

這麼做也能緩解王權和政府之間的矛盾,後世之君想要成為一個開疆擴土之君或許很難,但憑藉著王室財團,做一個守成之主應該不成問題。

再不濟也能守在澳大拉西亞這一畝三分地上,過過自己的奢華,平淡的日子。

正所謂權力越大,責任越大,一個沒有能力的專制君主,很有可能會將整個王室推向深淵。

得益於財政的盈餘,澳大拉西亞政府的可用資金已經達到了兩億四千萬澳元,資金已經越花越多。

這對於將來澳大拉西亞在海軍或者其他方面的大肆擴張是有很大的好處的,畢竟資金充裕才能好辦事,面對戰爭這樣的巨大消耗也才能有所保障。

農業方面繼續維持著去年的水平,人均耕地增長了一點點。如果說去年的人均耕地面積在2.28英畝左右的話,那麼今年的人均耕地面積就正式超過了2.3英畝,當然,也只是在2.3英畝左右。

三千字第二更,求支援,求月票!

(本章完)